生物化学(下)重点考点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_第1页
生物化学(下)重点考点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_第2页
生物化学(下)重点考点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_第3页
生物化学(下)重点考点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_第4页
生物化学(下)重点考点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酵解名词解释:激酶;底物水平磷酸化;别构酶(酶的别构调节)激酶:能够在ATP和任何一种底物之间起催化作用,转移磷酸基团的一类酶。已糖激酶:是催化从ATP转移磷酸基团至各种六碳糖( G、F)上去的酶。特异性低葡萄糖激酶:特异性催化 ATP磷酸基团转移至葡萄糖分子的酶 .在细胞葡萄糖浓度很高时起作用,在糖原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激酶都需离子要 Mg2+作为辅助因子底物水平磷酸化:伴随底物氧化还原反应, 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到ADP生成ATP的过程。变构调节酶(别构酶):酶分子中有别构中心和酶活中心,前者接受调节分子调节,通过引起构象变化

2、而改变酶的活性 .氟化物和神酸都能使糖酵解中断,其机制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氟化物能与Mg2+络合而强烈抑制酶活性。(激酶都需离子要Mg2+作为辅助因子)碘乙酸可强烈抑制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1.从糖酵解过程中己糖激酶的催化特性,可以认识到酶的那些基本功能?1 ).反应方程,可以分解为哪两个吸能放能反应?吸能反应:葡萄糖分解为三碳糖,消耗 2分子ATP放能反应:三碳糖生成丙酮酸,共产生 4分子ATP2 ).己糖激酶的催化作用己糖+ ATP = 6-磷酸己糖 + ADP3 ).己糖激酶的偶联作用4 ).限速酶/关键酶特点催化不可逆反应催化效率低受代谢物或激素的调节常是在整条途径中催化初始

3、反应的酶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反应体系(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5 .糖酵解途径有哪些关键步骤调节?细胞对酵解速度的调控是为了满足细胞对能量及碳骨架的需求。在代谢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所处的部位是控制代谢反应的有力部位。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催化,因此这三种酶对酵解速度起调节作用:击酸化葡萄糖被ATP磷酸化,产生6-磷酸葡萄糖。脂酸化6-磷酸果糖被ATP磷酸化,生成1, 6-二磷酸果糖回放能生成丙酮酸和 ATP,由丙酮酸激酶催化,需镁离子,不可逆。6 .底物水平磷酸化与解偶联的概念底物水平磷酸化:伴随底物氧化还原反应,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

4、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到ADP生成ATP的过程。解偶联剂:能使化学变化(氧化过程)与ATP产生(磷酸化过程)解除偶联的化合物。解偶联:使电子传递和ATP形成分离,只抑制后者,不抑制前者。电子传递失去控制, 产生的自由能变成热能,能量得不到储存。7 .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诱导契合学说: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合,会引起酶发生构象变化, 使两者相互契合,从而发挥催化功能。已糖激酶符合典型的酶诱导契合假说.8 .反应自发方向判断的判据?始判据、嫡判据、复合判据柠檬酸循环1 .柠檬酸循环的酶催化反应碳架变化?乙酰CoA +草酰乙酸 柠檬酸+ CoA-SH递氢?FADH2、 NADH

5、直接贮能?发生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中关键步骤?D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 时?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3)“化脱竣,生成“酮戊二酸 山化脱竣,生成琥珀酰辅酶 A 小解,生成琥珀酸和GTP 时氢,生成延胡索酸 7化,生成苹果酸 时氢,生成草酰乙酸阻断剂?抑制剂:ATP,NADH, 琥珀酰CoA ,酯酰CoA氟乙酰CoA 氟柠檬酸(致死性合成)不可逆Z合顺-乌头酸酶,抑制TCA。丙酮酰CoA 乙酰CoA类似物2 .柠檬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三大营养素(糖、脂肪和蛋白质)最终代谢通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都先生成乙酰辅酶 A,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竣酸循环而彻底氧化。所以三梭酸

6、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的共同通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联系通路:三梭酸循环另一重要功能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3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在 TCA中的作用?(P111)乙酰CoA作为底物草酰乙酸仅起载体作用,反应前后无改变。4 .琥珀酸脱氢酶有何特殊性?TCA途径中唯一嵌入线粒体内膜的酶与氧化磷酸化从结构上关联(参与两条代谢途径)高度立体专一性Fe-S蛋白质(将在生物氧化章中详述)FAD (黄素腺喋吟二核甘酸)为辅酶,与酶蛋白共价连接5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如何受到调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控产物竞争性抑制(NADH、乙酰CoA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控(主要调节E1 )

7、6 .脂肪酸分解可产生大量乙酰CoA,因此,脂肪酸也容易转化成糖吗 ?植物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有乙醛酸途径,该途径能将脂肪酸的代谢产物乙酰辅酶A转化形成草酰乙酸,进而通过糖异生形成葡萄糖,而动物细胞内没有该途径。乙酰CoA可由糖氧化分解或由脂肪酸、酮体和蛋白分解生成,生成乙酰CoA的反应均发生在线粒体中,而糖的合成部位是细胞质,因此乙酰CoA必须由线粒体转运至细胞质。但是乙酰 CoA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需要通过一个称为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citrate pyruvate cycle )来完成乙酰 CoA由线粒体到胞浆的转移。P1126,7,8 题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组成电子传递链组成辅因子电极电

8、势复合体I : NADH-Q 还原酶更系类低复合体n :琥珀酸-Q还原酶铁硫簇复合体出:细胞色素还原酶吓咻类复合体IV:细胞色素氧化酶铜离子高辅酶Q (泛醍,CoQ ,呼吸链中具启中心作用)细胞色素c (cyt c )呼吸链种类NADH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顺序NADH携带的电子通过复合体 I,进入氧化呼吸链,递出电子和质子,经过辅酶Q,依次传递到复合体III -细胞色素bc1,最后传给复合体IV,交给分子氧生成水。复合体I:将电子从NADH传给CoQ 复合体II:将电子从FADH2隼也C CoQ 复合体III :将电子从 CoQ传给细胞色素c复合体IV:传递电子使O2还原形

9、成活性 O-电子传递体种类和特性?黄素蛋白(FP) 一辅酶I一铁硫蛋白一辅酶Q一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顺序)递氢体或电子传递体都有氧化还原特性,所以可以传递氢原子和电子。氧化磷酸化与底物磷酸化的区别?氧化磷酸化作用:伴随着生物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是将反应过程释放的自由能转化生成高能ATP的过程。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的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氧化与磷酸化偶联)底物水平磷酸化:伴随底物氧化还原反应,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到ADP生成ATP的过程。ATP合酶的组成和功能?质子流通过ATP合酶释放A

10、TP的机制?组成:由F0和F1构成的复合体。功能:是一种ATP驱动的质子运输体,当质子顺电化学梯度流动时 催化ATP的合成;当没有氢离子梯度通过质子通道 F0时,F1的作用是催化ATP的水解。质子流通过ATP合酶释放ATP的机制:质子跨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基质,引起3个催化部位发生构象变化。Open: 一分子的 ADP和Pi结合在开部位。Loose :松弛状态,合成前Tight :在紧缩部位 ADP和Pi缩合形成 ATP。ATP从开部位被释放出来细胞浆内NADH进入线粒体的两种穿梭途径?甘油-3-磷酸穿梭途径(存在于脑和骨骼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存在于肝脏、心肌)什么是磷氧比?测定 P/O

11、比有何意义?物质氧化过程中每消耗 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或 ADP的摩尔数即称为 P/O比。它反映了 02的消耗与ATP生成的定量关系。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有哪些?解偶联剂:使电子传递过程(即氧化还原反应)与磷酸化过程(ATP产生)脱离的化合物。特点:只抑制ATP产生,不抑制电子传递结果: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自由能只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 :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个电子传递步骤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导致最后的ATP合成受阻。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对电子传递与磷酸化均能抑制的一类化合物,但并不直接抑制电子传递链上载体的作用。这类试剂直接干扰ATP合成,引起膜外质子堆积而导致电子传递受阻。离

12、子载体抑制剂:通过增加线粒体内膜对一价阳离子透性,破坏膜内外质子浓差, 从而抑制氧化磷酸化。糖的各中间代谢产物当其彻底氧化为CO2和H2O时产生多少ATP分子?褐色脂肪的产热机制?当细胞中游离脂肪酸增多时,激活产热素,使产热素激素蛋白打开质子通道,让质子回流进入基质,破坏膜两侧质子浓差,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此即褐色脂肪的非战栗性产热机制氧化呼吸链中,底物的电子传递方向如何?黄素蛋白(FP) 一辅酶I一铁硫蛋白一辅酶Q一细胞色素化学渗透学说认为,递氢体所携带的能量伴随电子传递释放,直接转化为什么能量形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底物水平磷酸化:伴随底物氧化还原反应,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形

13、成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到ADP生成ATP的过程。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1 .细胞中的递氢体常常是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电子和质子的作用。V2 .三竣酸循环是乙酰 CoA发生氧化脱竣和氧化磷酸化的代谢途径。X3 . NADPH可以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之间 自由穿梭调节代谢。X4 . ATP合酶使电子传递释放自由能与ATP合成相偶联。,5 .糖酵解、三竣酸循环及戊糖磷酸途径为生物合成提供了大量的碳架结构物质。V6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使NADPH再被氧化,大量产生 ATP。X7 .琥珀酸脱氢酶是嵌入线粒体内膜并参与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条代谢途径的酶。8 .氧化应激状态的细胞

14、,糖的分解以糖酵解为主。V9 .破坏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完整性的因素均可能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V10 .因为存在糖异生机制,所以,采用严格无糖饮食方式减肥是科学的。X1 .在线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葡萄糖,会观察到氧的消耗吗?加入 NADH和ADP ,会观察到氧的消耗吗?为什么?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速率主要受 ATP/ADP调节。机体利用ATP T fADP T 一进入线粒体ADP T 一氧化磷酸化T2 .用纤维素发酵制造酒精,需要哪两个阶段的生化反应?多糖水解为单糖、糖酵解糖原降解中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选择糖原而非脂类作为贮能物质?糖原可迅速分解形成葡萄糖释放至血液中,而脂类转化为糖类比较困难,不

15、能应付机体的意外需要。糖原可以转化为脂类和蛋白质。糖原水解直接产生高效地产生葡萄糖,而脂类不行。2)磷酸解与水解的区别水解:使某一化合物裂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化合物的化学过程。磷酸解:加入磷酸盐使化合物分解的作用。如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产生葡糖-1-磷酸。磷酸解使糖原带电荷,这样就不能穿过膜,使他保留在细胞中。还有磷酸基的能量较高, 方便以后的反应。3)糖原磷酸解从哪一端进行?非还原性末端4)磷酸解的优越性是什么?磷酸解使糖原带电荷,这样就不能穿过膜,使他保留在细胞中。还有磷酸基的能量较高, 方便以后的反应。5)糖原磷酸化酶的调节机制?变构调节一一葡萄糖(ATP?)是变构抑制剂,AMP是激活剂

16、共价修饰一一磷酸化是激活作用,PPi去磷酸化是抑制作用糖原生物合成中的几个问题参加糖原合成的葡萄糖活化形式磷酸解UTP-PPi的意义耗能活化葡萄糖-1-磷酸合酶与合成酶的区别合酶属于裂合酶,合成酶是连接酶;合酶涉及双键,合成酶需要 ATP。糖原的生物合成怎样开始葡萄糖+ATP "巴叫+6-磷酸葡萄糖+ADP(1)磷酸荀莺糖变位帮6-硝酸葡萄糖a 1-磷酸葡萄糖UDPG诲磁酸化埼g) 1-磷酸葡萄糖+ITIT" UDPG+FPi (焦磷酸)糖原合成醺(4) UDPG+WB (Cn)IJDP+糖原(Gn+1)糖原脱支与分支是可逆过程吗 ?脂肪酸分解代谢 脂肪酸的氧化方式一般情况

17、:3氧化“-氧化:植物种子和植物叶子组织,在脑和肝细胞中有发现s氧化:机体内存在少量的长链脂肪酸,通过3-氧化途径进行氧化降解氧化步骤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氧化3氧化1.脂肪酸的活化(消耗 2个高能键)目转运(需肉碱)3.伊氧化(线粒体基质中,4步):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要点:每个循环生成一个 NADH和一个FADH2 ,放出一个乙酰辅酶 A。软脂酸经3 -氧化和三竣酸循环,共产生 5*7+12*8-2=129 个ATP ,能量利用率为 40%。氧化场所线粒体基质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途径短链脂肪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长链脂肪酸需 先在肉碱脂酰转移酶I催化下与肉碱生成脂酰肉碱,再通过线粒体内膜

18、的移位酶穿过内膜,由肉碱转移酶II催化重新生成脂酰辅酶 Ao最后肉碱经移位酶回到细胞质。偶数碳饱和脂肪酸代谢的能量计算每个循环生成一个 NADH和一个FADH2 ,放出一个乙酰辅酶 A。软脂酸经3 -氧化和三竣酸循环,共产生5*7+12*8-2=129 个ATP ,能量利用率为 40%。酮体的概念、产生和利用概念乙酰辅酶 A 在肝和肾可生成乙酰乙酸、3 -羟基丁酸和丙酮,称为酮体。肝通过酮体将乙酰辅酶A转运到外周组织中作燃料。心和肾上腺皮质主要以酮体作燃料,脑在饥饿时也主要利用酮体。平时血液中酮体较少,有大量乙酰辅酶A必需代谢时酮体增多,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产生部位:肝脏线粒体(能合

19、成但无法利用)原料:乙酰CoA1 .两个乙酰辅酶A被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o2 .乙酰乙酰辅酶 A与一分子乙酰辅酶 A生成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由HMG辅酶A 合成酶催化。3 . HMG辅酶A裂解酶将其裂解为乙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o4 . D- 3羟丁酸脱氢酶催化,用 NADH还原生成3羟丁酸,反应可逆,不催化L-型底物。5 .乙酰乙酸自发或由乙酰乙酸脱竣酶催化脱竣,生成丙酮。利用肝脏中产生的酮体必须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运输到肝外组织分解氧化;肝外组织具有活性很强的利用酮体的酶。(1)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骨胳肌线粒体(2)乙酰乙酰硫解酶:心、肾、脑、骨胳肌线粒体(3)乙

20、酰乙酰硫激酶(乙酰乙酰CoA合成酶):心、肾、脑胞浆脂肪酸代谢的调控分解与合成协同受调控: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调节 (肉碱酰基转移酶I)心脏中脂肪酸氧化的调节激素的调节机体代谢需要的调节长期膳食改变调节基因表达以下为第一二章的:1 .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有哪些?新陈代谢、组成作用(同化作用)、分解作用(异化作用)、生长发育、遗传变异2 .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机体分解代谢的三个阶段:大分子一构件分子;构件分子一少数共同中间产物;柠檬酸循环和生物氧化彻底分解释放ATP。功能:摄取-分解-合成-转换一提供能量

21、、自身结构性物质、生物功能性物质3 .重要的能量分子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 ATP (GTPUTPCTP)高能磷酸键(2)NAD、NADP (烟酰胺辅酶,VB3 )(3)FMN、FAD (黄素辅酶,VB2)以氢原子和电子形式,传递自由能,提供还原力(4) CoA高能硫酯键4 .机体代谢途径的调节分为那几个水平?分子水平的代谢调节对酶的调节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糖酵解:细胞质中三竣酸循环与氧化呼吸链:线粒体中光合作用:叶绿体中脂肪酸氧化分解:胞质中活化后入线粒体中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细胞质中整体水平:内分泌、激素和神经5 .分子水平的代谢调节本质?酶的调节(数量与活性)1 .AG、 AG0、AG

22、0'、 AG0f的概念2 .AG、 AG0之间的关系,A G0、AG0'之间的关系,A G0、AG0f之间的关系,A G0'与K' eq之间的关系。3 .利用AG如何判定化学反应的进程?(123.忽略之)状态(State):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存在形式称为体系的状态。是系统全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体现。标准犬态:(1) 298 K (25 C )(2)反应物和产物的初始浓度为1 mol/L(3)气体分压为 101.3 kPa (1 atm)(4) H+ = 1 mol/L , or pH = 0.上述条件下反应前后的自由能变化称为标

23、准自由能变化,用 AG0表示。生物化学标准状态:pH=7,其他条件与上述相同, 用A G0 '表示反应前后的自由能变化。标准自由能变化:任意条件下,体系的自有能变化是标准状态自由能变化及温度、物质浓度的修正总和:aA + bB /cC + dD阳=AG0 + RT ln(Cc xDd) / ( Aa x Bb)标准生成自由能:由处于标准状态的最稳定单质合成标准状态当量的某化合物时,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值。用A G0f表示,为物质常数。化学反应方向:AG<0,反应过程释放自由能,能自发进行AG = 0,反应过程可逆AG>0,不能自发进行反应,需要提供能量4.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类型

24、,磷酸原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体内具有高能键的化合物。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21kJ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一般而言)磷酸化合物在生物机体内的换能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分子中的酸酎键为高能化学键。高能键与键能高能键水解破裂时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键能是指成键时需要的能量。高能磷酸化合物类型:1 .氧磷键型(-OP-)2 .氮磷键型(-NP-)3 .硫酯键型:CoA4 .甲硫键型:S 腺昔甲硫氨酸磷酸原概念: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可通过磷酸基团的转移作为储能物质,称为磷酸原。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聚偏磷酸6.能荷的生物学意义许多反应受能量状态的调节,能量状态可用能荷表示。正常细胞的能荷约为0.9,过高则抑制

25、分解代谢和氧化磷酸化。所以ATP和ADP是糖酵解、三竣酸循环等途径的变构调节物。P44 2, 41 .新陈代谢要点?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具有酶催化;动态性;网络性;可调控等等特征性。2.都是递能物质,ATP与辅酶I(NAD)的生理功能差别是什么 ?ATP:储能,直接功能物质,能量货币,磷酸化&磷酸解中提供磷酸基团辅酶I:携带电子、氢的载体、参与糖酵解?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碳原子的来源?? 原料:乙酰CoA (主要来自葡萄糖分解、碳原子的来源)、ATP、HCO3-、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Mn2+? 脂肪酸合酶复

26、合体的组成?? 拥有7个活化位置的酵素复合体? 软脂酸的合成过程?总反应方程式?8 乙酹-CoA+7 ATP4- + 14YADPH + 6H*软脂酸 一 + 14NADP* +SCqA - 5汗一 +6H,O + 7ADPJ- + 7Pi1- ? 脂肪酸合成途径与分解途径的比较?? 相同点:均涉及乙酰辅酶 A,反应循环次数? 区别:合成在胞质中进行,一般用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来合成,而分解在线粒体中进行,是通过对脂肪酸的B氧化进行的.分解合成相同点:反应循环次数发生部位线粒体细胞质酰基载体CoAACP力向较基先离去竣基后形成H受体/供体NAD+, FADNADPH酶组织形式?多种酶位于

27、单一朋 链上跨膜转运:细胞质一线粒体线粒体一细胞质运送脂酰-CoA运送乙酰-CoA肉碱载体系统柠檬酸转运系统? 用于脂肪酸合成的 NADPH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 合成胆固醇的碳原子来源?胆固醇共有27个碳原子,都来自乙酸(也可以说乙酰辅酶A)/ 蛋白质降解两种机制?/ 溶酶体降解:多种水解酶,pH约5.0,无选择性/ 泛肽标记降解: 有选择性,消耗 ATP ,泛肽-连接的降解酶(UCDEN)r/氨基酸分解三步骤?/ 碳架分解、氨基分解、尿酸碳架分解:以5种物质进入三竣酸循环:乙酰辅酶A (丙酮酸、乙酰乙酰辅酶 A一 “乙酰辅酶A途径 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 A;延胡索酸;草酰

28、乙酸氨基分解:氨基【转氨(转氨酶)一脱氨(谷氨酸脱氨酶)一尿素】尿素:NH4+CO2+3ATP+Asp天冬氨酸+2H2O=尿素+延胡索酸+2ADP+2Pi+GMP(鸟喋吟核昔酸)+Ppi共除去2分子氨(NH4+ & Asp)和1分子CO2 ,消耗4个高能键。前两步在线粒体中进行,可避免氨进入血液引起神经中毒。此途径称为尿素循环或鸟氨酸循环,缺乏有关酶会中毒死亡。爬虫和鸟排泄不溶的尿酸,可保持水,但耗能高。蜘蛛排鸟喋吟,某些鱼排氧化三甲胺,高等植物合成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储存体内。尿酸:喋吟碱在黄喋吟氧化酶的催化下形成黄喋吟再形成尿酸/葡萄糖-丙氨酸循环?丁 肌肉通过葡萄糖-丙氨酸循环转

29、运氨。氨经谷氨酸转给丙氨酸,运到肝后再转氨生成谷氨酸。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返回肌肉。这样肌肉活动产生的丙酮酸和氨都得到处理,一举两得。尿素循环和柠檬酸循环的相关性 ?/ 尿素合成时产生的延胡索酸在延胡索酸酶催化下,加水生成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草酰乙酸,再生的草酰乙酸可再次进入三竣酸循环用于柠檬酸的 合成。氨在机体内转运的两种形式 ?(一)谷氨酰胺合成酶将氨与谷氨酸 合成谷氨酰胺,消耗一个ATP。谷氨酰胺中性无毒,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血液 运到肝脏后被谷氨酰胺酶分解,放出氨。(二)肌肉通过葡萄糖-丙氨酸循环转运氨。氨经谷氨酸转给丙氨酸, 运到肝后再转氨生成谷氨酸。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

30、返回肌肉。这样肌肉活动产生的丙酮酸和氨都得到处理,一举两得。/ 氨基酸转变为哪五种柠檬酸循环代谢中间产物,彻底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三竣酸循环的途径:1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2 .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3 .氧化脱竣,生成“-酮戊二酸4 .氧化脱竣,生成 琥珀酰辅酶A5 .分解,生成琥珀酸和 GTP6 .脱氢,生成延胡索酸7 .水化,生成苹果酸8 .脱氢,生成草酰乙酸/氨基酸是一碳单位的直接提供者,一碳单位的形式?它的转移载体?氨基酸与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形式许多氨基酸可以作为一碳单位的来源(Gly、Thr、Ser、His)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参与喋吟和喀咤的生物合成参与S

31、 腺昔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一碳单位的转移载体一一四氢叶酸(THF)丁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代谢缺陷症 ?/ 酪氨酸酶失活,黑色素不能形成,于是导致白化症。f 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活性减低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苯丙酮尿症。氨基酸合成碳骨架的来源 ?三个代谢途径柠檬酸循环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20种氨基酸依据碳骨架来源分为哪六族?1, “-酮戊二酸族2,草酰乙酸族 3,3-磷酸甘油酸族4,丙酮酸族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赤群糖-4-磷酸族6,核糖-5-磷酸族氮进入氨基酸分子的三条途径 ?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方式 ?(一)产物的反馈调节D简单反馈抑制:如由苏氨酸合成异亮氨酸,异亮氨酸抑制

32、苏氨酸脱氨酶。目协同抑制:如谷氨酰胺合成酶受 8种物质抑制。且多重抑制:催化PEP与赤群糖-4-磷酸缩合的醛缩酶由三种同工酶,分别受三种产物的抑制。4 .连续反馈抑制:产物抑制某中间过程,使其底物积累,抑制前面的反应。如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等合成。5 .其他:甘氨酸的合成受一碳单位和FH4的调节,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不受反馈抑制,与其酮酸保持可逆平衡。(二)酶量调节:一些酶的合成受产物阻遏, 如大肠杆菌的甲硫氨酸合成中的某些酶。阻遏调节速度较慢。一氧化氮的形成反应及其作用?谷胱甘肽在氨基酸跨膜转运的作用机制? 丫 -谷氨酰循环谷胱甘肽500。(一)功能:作为还原剂,保护红细胞等不被氧化损伤。

33、一般还原型与氧化型的比值为 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反应可解毒。谷胱甘肽还参与氨基酸的转运。(二)合成:谷氨酸的丫 -竣基与半胱氨酸生成肽键,再与甘氨酸反应生成谷胱甘肽。共消耗2 个 ATP 。谷胱甘肽是由哪几种氨基酸生成的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谷胱甘肽主要依靠什么维持其还原状态半胱氨酸上的前基为其活性基团喋吟环和喀咤环元素的来源?喋吟环的元素来源:N1由天冬氨酸提供,C2由N10-甲酰FH4提供、C8N10-甲快FH4提供,N3、N9由谷氨酰胺提供,C4、C5、N7由甘氨酸提供,C6由CO2提供。口密咤环的元素来源:1位氮,4、5、6位碳皆来自天冬氨酸,2位碳,3位氮来自于氨基甲酰磷酸,谷氨酰胺

34、和CO2生成谷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故喀咤环上的3位氮实际上是来自于谷氨酰胺,而不是谷氨酸喋吟核甘酸合成的第一个核甘酸产物?IMP喋吟和喀咤核甘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途径?喋吟核糖核甘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一些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喋吟核甘酸。从头合成途径(主要反应步骤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喋吟核甘酸(IMP),然后IMP(次黄喋吟核甘酸)再转变成腺喋吟核甘酸 (GMP)与鸟喋吟核甘酸(GMP)。)喋吟核糖核甘酸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喋吟碱或喋吟核甘,经过比较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喋吟核甘酸。碱基+1-磷酸核糖一核昔+Pi核昔+ATP 一核

35、甘酸+ADP2.喋吟与PRPP在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下生成核甘酸。有腺喋吟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口K吟-鸟喋吟磷酸核糖转移酶。(喋吟核甘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例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喋吟核甘酸的酶体系,而只能进行喋吟核甘酸的补救合成。别喋吟醇治疗痛风病机理?别喋吟醇是黄喋吟结构类似物,与黄喋吟竞争,与黄喋吟氧化酶氧化形成别喋吟,别喋吟与黄喋吟相似,能牢固结合黄喋吟氧化酶的活性中心,抑制酶活性。喋吟环和喀咤环代谢终产物?喋吟环:AMP、GMP喀咤环:CTP (胞昔三磷酸)从dUMP到dTMP的甲基化由何物质提供甲基?受何抑制?N5, N1

36、0-亚甲基THFA提供甲基。5-Fu在体内转变成氟脱氧尿甘酸F-dUMP ,为dUMP和dTMP类似物,可抑制催化dUMP甲基化合成dTMP的胸背合成酶;氨甲喋吟和氨基喋吟为 DHFA的类似物, 可抑制催化 DHFA还原成THFA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使 N5 , N10-亚甲基THFA不 能回复,从而使dUMP甲基化无法进行。5-Fu及氨甲喋吟等可封闭dTMP合成。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 ,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半不连续复制:双链DNA合成时5'一3'端是连续合成,而

37、3'-5'端则是不连续合成。复制叉由5'闻方向连续复制,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复制叉由3'胸移动而DNA 复制方向不变,形成许多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最后连接成完整的 DNA,称为滞后链。前导链、滞后链(方向)前导链5'一3'端滞后链3'一5'端不同DNA聚合酶的几种活性大肠杆菌三种主要 DNA聚合酶的比较5'一 3'聚合酶活性十十十3'一 5'外切酶活性十十十5'一 3'外切酶活性十一一复制需要引物、底物引物:RNA 底物:A T G C复制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一)双链的解开(二)RNA引物的合成(三)DNA链的延长(四)切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