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 3 课茎的奇妙、教材分析承接第一节课“植物的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的讨论,继续展开本节课的学习一茎。本节课的研究方式、方法与“根的奥秘”这课很接近,教材 都是按“观察外形结构 - 探究功能作用”的认知逻辑,编排了两个相应的进阶活 动。引领学生观察比较茎的形态特征,尝试归纳茎的概念,猜想茎的作用,基于实验探究茎的运输水的功能。活动1: 观察比较植物的茎。教材依据概念建构的认知发展流程:“典例聚焦 (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 比较异同-类比举证(观察比较更多植物的茎)T 归纳提炼 ( 茎分节,节上着生有叶和芽) ”,引领学生初步建构茎的概念。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植物的茎进行分类。
2、( 这点学生认识到不同即可,在后续中学生物课中会有更深入的学习。 ) 然后归纳这些植物茎的相同。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将“思与做”结合在一起,“茎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呢?”引发学生暴露自己原有的认识。活动2:探究茎是否运输水分。教材围绕活动主题,引领学生再一次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一“提出假设 -制订研究计划-完成研究计划,搜集证 据T科学论证、得出结果”。指南车信箱:变态茎一马铃薯旨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展开思考:一是马铃薯有什么特殊的特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二是植物的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关联,积累一些对于变态茎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
3、思考:植物的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二、 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学生能描述植物茎的外部形态,以及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一撑开枝叶、运输水分。2 科学探究(1) 学生有序观察、比较发现植物茎的形态特点,可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进行表达。(2) 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获取证据、了解对比实验方法。(3) 科学态度学生认识到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感受到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演示材料:自制PPT实物投影、解剖刀2) ) 分组材料:各种带植物茎的图片、标本或实物若干;一株不带根的月季花、平底烧瓶、红墨水3) 学生准备自愿带来植物的茎( 比较完整或
4、图片资料等的植物 )4、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1 课时教学导入本课的导入可以参照上节课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按照教材, 采用问题导入方式, 直接入题: “植物的茎是什么样子?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也可以用案例质疑的方式,如给葡萄树和桃树浇水、施肥,是浇葡萄、桃子上,还是浇在根上?葡萄、桃子的水分和营养来自哪里?怎么输进去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课题。教师如想将第四、五单元整合在一起交错教学,建议本课安排在“植物的一生”单元“小苗快长”课后进行,当这课研究完后, 植物到开花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温度低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带领学生一起来研究“茎的奇
5、妙”和“叶的神奇”,同时植物生长到这个时期,学生正好可以观察到植物的茎与叶。活动 1 观察比较植物的茎1. 观察比较描述“茎”。 首先, 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植物茎的实物、 图片、 标本若干,在科学教室的一个区域里创设一个类似小型植物博物馆的氛围。然后,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描述不同植物茎的外部形态。最后, 尝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初步总结出茎的共同特征。2. 基于观察进行合理推测。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针对 “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进行合理推测。学生会依据已有经验和从资料中查询到的信息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形成较为合理的推测。在这个活动中,植物茎具有撑开植物枝叶的作用是显而
6、易见的事实, 学生很 容易发现并达成共识。但对于 “茎是否能运输水分” 这一作用学生因无法直接看到, 所以他们会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应抓住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矛盾,这是我 们展开下一个活动的切入点。活动 2 探究茎是否运输水分在上一个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展开对于“茎是否运输水分”这一问题的实验研究。研究的方法与模式与研究“根是否吸收水分”类似。1. 分析推测:通过引导学生对前一活动的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导入本活动。如果水减少,那一定是被根吸收了,根吸收了水如果都留在根内,根 肯定会变胖,但根的形状并没有什么变化,那么根吸收的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2. 教师带领学生运用“研
7、究计划模板”再次完成研究计划,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根的奥秘”一课使用的是“教”的方法,本课可以采用“扶”的方法 , 这次给出的模板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适当地简约。3. “扶”着学生设计实验,证实茎有运输水的作用,有利于他们提高以实验设计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首先要在时间上予以保证,让每一个学生有时间做思考,让每一个小组有时间用来相互讨论,用来修改完善设计; 其次,是要把握好“扶”的度,教师要依具体情形而定,教师适时、适当地介入不但不会影响学生主体性,还有助于保护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4. 教师可以提前做个实验。首先,学生观察浸泡过几天的月季花, 他们会发现
8、原来白色的花变红了。然后, 推测花是怎样变红的。接着, 教师演示解剖实验后的植物的茎,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推测进行检验。下节课再观察学生做的实验,做二次求证。5. 实验观察。选用茴蒿或向日葵插入红水瓶,指导学生用刀片进行横切和纵切, 嘱咐小心别伤着手。将茎横切,在横切面可以看到一圈红(这是导管的断面) ; 将茎纵切,在纵切面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红线(这些部位就是导管)。 让学生 解剖茎,观察茎截面上的水珠。为了让学生觉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用自来水管形象作比,如果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植物的茎被切断了,自然就能看到小水珠。 再让学生对上一活动的实验植物的茎进行细致观察,发现植物的茎也变红了, 以此来证
9、实茎能运输水。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后,请大家说说自己的发现,思考回答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除了肯定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往往会推想到与这种作用相适应的内部构造,教师要注意引导, 从而引发新的问题、学生会有兴趣在课外进行新一轮的探究。指南车信箱:变态茎一马铃薯阅读 “指南车信箱”, 展开一个新的讨论:一是马铃薯有什么特殊的特征?二是植物的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气泡图”对阅读 材料进行加工梳理提炼,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关联。五、课程资源“茎的奇妙”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植物的茎可以帮助植物将根
10、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2. 科学探究:使用“设计公告牌”制订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理性分析,探究茎对植物生长的作用。3. 科学态度、STSE尊重事实,认识到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培养实证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植物的根,探寻了根的秘密,那么根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根可以吸收水分。2. 提问:先前我们在第一课了解了植物的“身体”, 植物的“身体”主要由 六大器官组成,都有哪些呢?学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 谈话: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另一个器官一茎,看一看茎有哪些奇妙之处,它长什么样,对植物生长有哪些作用。出示PPT,课题
11、:茎的奇妙【教学意图及效果】回顾本单元已学内容,从植物的六大器官顺承引出本课的研究对象一植物的茎。二、观察比较植物的茎1.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见过植物的茎是什么样的?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植物的茎,如番茄、葫芦等。谈话:我们来通过一组图片了解一下植物的茎长什么样。出示PPT向日葵和松树的照片,提问:它们的茎是什么样的?学生:直的。出示ppt:牵牛花、葡萄等藤本植物的照片,提问:它们的茎是什么样的?学生:弯曲的,不能直立。出示PPT草莓的照片,提问:它的茎是什么样的?学生:趴在地上的。出示PPT爬山虎的照片,提问:它的茎是什么样的?学生:弯弯曲曲向上攀爬的。追问:你观察到的这些茎有区别吗?是什么样
12、的区别?学生: 有的直立有的弯曲;有的向上攀爬有的趴在地上;有的粗有的细;颜色各不相同谈话: 我们观察到,植物的茎有各种各样的种类,有的是直直的, 有的是弯弯曲曲的,有的是趴在地上的,植物学家给它们取了不同的名字。像向日葵、松树、竹子这样直直的,叫作直立茎。提问:你见过哪些植物的茎是直立茎?学生举例,如玫瑰、菜心等。谈话:像再豆、牵牛花这样像绕线一样缠绕在别的物体上的茎,叫作缠绕茎。像吊兰、草莓这样贴在地面上生长的茎,叫作匍匐茎。还有爬山虎、葡萄这样的茎,有的同学说是缠绕茎,我们来 看一*看至“底是 不是。像黄瓜、爬山虎等植物的茎上有须,用须缠绕在别的物体上 生长的茎叫作攀缘茎。【教学意图及效
13、果】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各种茎的形态差 异,了解茎的分类。2.提问:我们认识了不同种类的茎,那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不同种类的茎有没有什么相同点?学生:上面都长着叶、花、果实谈话:你发现了吗?植物的 茎都 是一节一节的,如:竹子、 甘蔗的茎,它们的节都很明 显,我们再看看之前观察的植 物的茎,是不是也是一 节一节 的?这就是植物茎的一个共同 点,一株植物的茎是会分节的, 每节之间称为节间,节间处生 长着叶子,在叶子和茎的节之 间生长着小小的芽,也就是“茎上有节,节上长 芽”。不是所有植物的节都很明显,但大多数植物的茎都是分节的。三、探究茎对植物的作用1 .提问:想一想,植物的茎对植物的生长到底有什
14、么作用?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或自己在课外了解的知识。 如:支撑植 株、传输营谈话:茎能够支撑植株,让叶能够展开。那我们怎么才能证 明茎能够运输水 分和营养呢?请同学们组内讨论一下。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证明茎有传输作用,讨论后汇报各组的提 案。提问:在设计和讨论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顾讨论并阐述想法。探究茎是否运输水分谈话:老师来给大家一些提 示。之前我们研究植物根的时 候曾经设计 了一个公告牌,现 在我们给茎也来做一个公告 牌。我们研究的问题是:茎是否 运输水分?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测试?提示:观察图片,是否受到 了启发?学生:在水中加入色素,看茎能 不能被染色。小结:我们把茎的断面泡在有
15、颜色的水里,一段时间后切开 茎,如果断面被 染色,就说明茎能运输水分了。【教学意图及效果】通过迁移,用研究根时使用的“设计公 告牌”作为分析的途径,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法。2 .谈话:现在我们就在记录单上完成这个实验的设计,之 前我们提示过,你 写的实验设计要做到让不会做的人能看明 白,请你认真思考应该怎样写。学生在记录惺褊出实昨的假设和过程,教师随时进行指 导。班级交流,容生百评,业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缺 少用品、假设内 容与所研究问题不对应谈话:实验设计好了,接下来我们按照所设计的步骤进行实 验。教师提供装有水的小烧瓶和色素,指导操作方法,提示学生 先观察白玫瑰花 茎的断面颜色,再按要求将玫瑰花插入有色的 水中,第二天观察实验结果。学生按指导说明操作,将白玫瑰花插入小烧瓶中。小结: 那么我们就等到第二天再来切开花茎,看一看颜色有没有变化。【教学意图及效果】通过学生自我生成及生生互评,使学生完善实验设计的建构,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和原则。四、迁移与延伸1.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不同植物的茎,那么请你想一想, 植物的茎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请你填在记录单中的气泡图里。学生思考并完成气泡图,填写后进行交流,如:用于建筑、雕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聘请艺术顾问合同范本
- 企业级跨境电商安全管理服务协议
- 房地产经纪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温州平阳县城发集团下属房开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兴湘科技创新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许昌烟机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日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紧急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雅安市宝兴县兴绿林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音乐教育考研试题及答案
-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 鼻咽癌护理查房-PPT课件
- 大客户销售管理培训方案(共31页).ppt
- 土建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500题)
- DB4201∕T 650-2021 武汉市排水管网隐患数据库标准
- 毕业设计(论文)-蜗轮丝杠升降机的设计
- (完整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 霍尼韦尔IPM-Vista网络接口模块安装使用说明书
- 外墙钢管脚手架施工承包合同
- 国歌队歌校歌歌词(已注音)
- 在广州珠江医院进行碘131治疗的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