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井房地下室缺氧窒息事故分析_第1页
机井房地下室缺氧窒息事故分析_第2页
机井房地下室缺氧窒息事故分析_第3页
机井房地下室缺氧窒息事故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决方案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资料编码:CYKJ-FW-959编号:_机井房地下室缺氧窒息事故分析审核:_时间:_单位:_机井房地下室缺氧窒息事故分析用户指南:该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过程的方案制定,通过完善工作思路,在正常运行中起到指导作用,包括确定问题目标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成本计划和可行性分析、实施和跟进。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20xx年6月26日,北京某服装有限公司司机赵某在机井房南侧清洗车辆时,发现水管不出水,于是找水暖工王某到机井房地下室检修。王某与焊工孙某一同到机井房

2、,王某下到地下室后不久便晕倒在地下室东北角,孙某见状,立即打电话向负责人何某报告情况,随即在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贸然施救,也晕倒在地下室内。何某接报后,立即向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钟某汇报事故情况,并钟某、司机赵某、食堂职工周某一同赶往事故现场,在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相继贸然下到地下室施救,在将王某救出后,何某、周某、钟某和赵某相继晕倒在地下室内。随后,又有5人在地下室施救过程先后晕倒。最后导致王某(男,52岁,北京市密云县人)、钟某(男,44岁,北京市密云县人)、赵某(男,35岁,北京市密云县人)3人缺氧窒息死亡,8人受伤。后经检测,地下室内氧含量仅为6.3%,二氧化碳含

3、量为1500mg/m3,大大超过国家标准。(1)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作业人员王某安全意识不强,对机井房地下室这一相对密闭的空间容易导致缺氧缺乏认识,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盲目下到地下室作业。二是救援人员对现场的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缺乏认识,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施救;公司有关负责人组织施救不当,造成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20xx年6月26日20时,北京市密云县环保局对机井房地下室内空气进行检测,未发现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三种有害气体(未检测二氧化碳含量);地下室内氧含量仅为6.3%,远远低于正常空气中20.9%的氧含量。7月4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对机井房地下室内气体进行检测,此时

4、,测定二氧化碳含量为1500mg/m3,远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6.3819.64mg/m3的标准。据资料表明:当氧气含量在6%8%时,8分钟内将100%致命,6分钟50%致命,45分钟通过治疗可以恢复。经分析,机井房地下室处于相对密闭狭窄不通风的环境,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周围物质的吸附,以及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种气体的比重不同,随着时间的推延,二氧化碳的浓度会越来越高,而氧气的含量会相应下降。同时,加上事故发生前几日一直为阴雨天气,气压较低,进一步造成氧分压的降低,故事故发生时地下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导致地下室内严重缺氧。(2)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北京某服装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不完善。未对地下室易造成缺氧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二是北京某服装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存在漏洞。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有明确水暖工的具体岗位职责;未针对机井房的相关作业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