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8B大修规程_第1页
DF8B大修规程_第2页
DF8B大修规程_第3页
DF8B大修规程_第4页
DF8B大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风8B型内燃机车大修规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目录1总则12大修管理23柴油机34辅助及预热装置155车体及转向架196制动及空气系统237电机268电器及电气线路379辅助传动装置4310齿轮及轴承4511机车总装、负载试验及试运4612 大修限度表使用说明及大修限度表5113 大修零件探伤范围661总则1 1 机车大修必须贯彻为铁路运输服务的方针。机车大修的任务在于恢复机车的基本性能, 以保证铁路运输的需要。1 2 机车大修和段修是机车修理中互相衔接的两个组成部分,机车大修要为段修打好基础。机车 大修必须贯彻“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修理。机车修理单位对

2、 大修机车质量应负全部责任。1 3 机车大修要坚持统一管理和入厂修理为主的方针。在计划预防修的前提下,逐步实施基本修 加状态修。并逐步改革机车大修管理模式,改变目前整车入厂单一修理模式为整车入厂修、主要部 件换件修、分等级修等多种模式。要积极推行配件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修理新工艺,以达到 不断提高机车大修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缩短机车在修停时,降低修理成本。1 . 4 机车大修周期由铁道部决定。根据当前机车生产、运用及检修水平,东风8B型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结构和大修里程规定为:检修周期结构:大修(新造) 中修 中修 大修: 大修里程: (80 万± 10万 )km ; 凡需延期或

3、提前入厂做大修的机车,由铁路局提出申请,报铁道部核备。1 . 5 本规程系东风 8B型内燃机车大修和验收的依据。机车大修中遇有与本规程和其他有关技术标准中均无明确规定的技术问题时,由机车修理工厂和铁道部驻厂机车验收室共同协商解决,并报铁 道部核备。如双方意见不一致时由工厂总工程师签署处理意见并抄送铁道部驻厂机车验收室后可先 出车,并将不同意见报铁道部。出车后若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生质量问题,由总工程师负责。1 . 6 本规程中的限度表、零件探伤范围表与条文具有同等效力。1 . 7 本规程解释权在铁道部。2 大修管理2 1 分级管理与计划2.1.1 内燃机车大修工 作实行统 一领导 、分级 管理的原

4、 则。铁道部负 责组织 制定和 修改机车 大修规 程。 铁路局根据机车走行公里、技术状态和大修周期,组织管内机车按计划进厂;将大修机车履 历簿、不良状态书及补充技术状态资料提交承修工厂及部驻厂验收室进行审查。修理工厂编制并执行机车及大部件大修工艺,合理安排作业进度,质量良好地完成大修任务。21 2 大修的年度计划由铁路局、修理工厂报部核备。市场选择的大修机车按部颁有关规定执 行。铁道部适时召开机车大修协调会议,组织委、承修双方签订机车大修合同。21 3 事故修及其它计划外入厂修理的机车,由配属铁路局提出计划,报铁道部核备,并与承修 工厂签订合同,认真填写不良状态书,确定检修范围,部驻厂机车验收

5、室根据检修范围和合同规定进 行验收。2 2 入厂22 1 机车回送入厂22 11 大修机车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及时回送入厂。 挂运回送时,按铁道部有关机车回送办法 的规定办理。22 12 大修机车回送入厂前应保证运用状态。入厂机车所有零部件须齐全,未经铁道部批准或 承修单位同意,不许任意拆换。如发生上述现象,经工厂与部驻厂机车验收室和送车单位代表共同确 认 ( 如送车单位代表不在,由验收室负责 ) ,另行计价处理。对于在大修中按规程与合同规定更新的部 件以及技术改造淘汰的部件,凡机务段需要的,厂、局双方须在大修合同中明确。22 2 机车送厂后需做的工作22 21 承修工厂组织有关人员,会同部驻厂

6、机车验收室和送车单位代表共同做好接车鉴定记 录,并由送车人员带回一份记录交机务段。22 22 机车履历簿和补充技术状态资料等,须在机车入厂时一并交给工厂。22 23 机车入厂时,须将机车规定配备的工具、备品等带齐入厂,由送车人员委托工厂代管。 确需补充的工具、备品须在大修合同中提出申请计划,出厂时由工厂补齐,另行计价。22 24 机车在工厂变更配属时,按工厂与原配属段协议交接车,修理竣工后由原配属段与新配 属段交接,工厂提供方便。22 25 工厂和部驻厂机车验收室共同做好机车送、接人员的接待和生活安排工作。驻厂验收室 须负责送、接车人员的管理工作。送、接车人员在厂期间要遵守工厂的工作、学习和生

7、活等制度。2 3 修理23 1 机车互换修规定23 11 机车大修以承载式车体为基础进行配件互换修,在相同结构下,尽量考虑相邻厂次的柴 油机互换。机组和大部件,如柴油机、柴油机各附属装置、增压器、空压机、变速箱、静液压泵和马 达、同步主发电机、牵引电动机、起动发电机、励磁机、转向架、轮对须成套互换。互换件须统一编 号,并将技术状态、检修处所、检修记录记入相应的大部件履历簿中。23 12 互换的零部件须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和本规程的要求,保证质量。结构不统 一、不标准的零部件不许互换。2 3 1 3 对部令规定的加装改造项目,必须按规定实行,并纳入检修及验收范围。凡不属部令 规定,由机务段

8、自行对机车加装改造或试验项目,机务段须在入厂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 在签订修理合同中作出规定,并通知部驻厂机车验收室。23 2 机车大修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时的规定23 21 须考虑成批生产的可能性和便于使用、维修,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机车的 性能,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2322需经装车试验的项目,按铁道部颁发的机车技术改造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办理。233机车使用代用材料配件时的规定2331凡属标准件 ( 国标、部标 ) 、通用件等影响互换的零部件,须报部批准。2332需变更原设计材质和规格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有关规定办理。24出厂机车试运、交车、出厂、回送等事宜按部颁铁

9、路机车验收规程第十二、十三、十四条规定办 理。承修工厂须将填写完整的机车履历簿交接车人员带回机务段。2 5 质量保证期机车大修后自出厂之日起,在正常运用、保养和维修条件下, 承修单位须保证:2 . 5 . 1 在运行90万km或 7年(即一个大修期 )内:a)承载式车体新切换部分不发生裂纹;b)转向架新切换部分不发生裂纹;c)新柴油机机体不发生裂纹;d) 新柴油机曲轴不发生断裂。2 . 5 . 2 在运行30万km或 30个月(包括中修解体 )内:a) 车体、转向架构架、车轴、轮心、牵引从动齿轮不发生折损和破裂;轮箍不发生崩裂及组装 不当的松驰;b) 柴油机机体、曲轴、凸轮轴、连杆、活塞组、缸

10、套和所有齿轮不发生裂纹、破损:c) 大圆薄板联轴节、减振器、主机油泵及其传动装置、机油热交换器、静液压热交换器、冷却 单节、通风机、传动轴、增压器、中冷器、冷却风扇、静液压泵和马达不发生折损和裂纹:增压器转 子不发生固死:柴油机大、小油封不漏油:油底壳垫片不发生破裂:d) 所有滚动轴承不发生裂纹、折损和剥离;e) 柴油机轴瓦不发生裂纹、折损 ( 碾瓦除外 ) :f) 同步主发电机、牵引电动机须正常工作,不发生损坏。2 . 5 . 3 在运行15万km或 15个月内:a) 柴油机轴瓦不发生碾瓦:b) 励磁机、起动发电机须正常工作,不发生损坏。2 . 5.4 在上述规定以外的项目,须保证运用5万k

11、m或 6个月(即一个小修期)。3 柴油机3 1 机体、连接箱、机座支承、油底壳、曲轴箱防爆门及盘车机构3 1 , 1 机体与连接箱的检修要求3 1 1.1彻底清洗机体与连接箱,机体内部机油管路及水腔须清洁畅通;机体与连接箱不许有裂纹,安装密封平面不许损伤。3 1 1 2 机体气缸套的安装面与机体底座面不许碰伤,气缸套安装面及机体底座面须平整,机体 底座面平面度在全长内为0. 2mm机体水腔处穴蚀坑深度不许大于5mm超过时允许修补。3 1 1 3 主轴承盖螺栓与螺母、气缸盖螺栓与螺母、水平螺栓与主轴承盖不许有裂纹,螺纹不许 有断扣、毛刺及碰伤,螺纹与杆身过渡圆弧处不许有划痕,水平螺栓须重新镀铜。

12、3 1 1 4 连接箱与机体及同步主发电机的接触面有碰伤、毛刺等缺陷时,对凸出平面部分须修整。3 1 2 机体总成要求3 . 1 . 2 . 1 栽入机体的主轴承盖螺栓和气缸盖螺栓不许松缓、变形,紧固力矩为980N m,气缸盖螺栓与机体顶面的垂直度为1. Omm机体的气缸盖螺栓孔及其它螺纹孔允许进行扩孔镶套处理,但螺纹孔须保持原设计尺寸。3 . 1 . 2 . 2 当水平螺栓未紧固时,主轴承盖与机体配合侧面用0 . 03mn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许超过lOmm。3 . 1 . 2 . 3 主轴承螺母与垫圈、垫圈与主轴承盖接合处,用O . 03m塞尺检查,不许塞入。3 . 1 . 2 . 4 机体

13、各主轴承孔轴线对1、9位孔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 . 14mm相邻两孔轴线的同轴度为 0 . 08mmb3 . 1 . 2 . 5 机体曲轴止推面对主轴承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为0 . 05mm;内外侧止推环按曲轴止推面磨修量与止推轴承座宽度配制,并记入履历簿。3 . 1 . 2 . 6 机体与连接箱组装后,其结合面须密贴,用0 . 05mn塞尺检查不许塞入。3 . 1 . 2 . 7 机体凸轮轴孔的同轴度在全长内为0 . 32mm相邻两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 10mm。313机座支承的检修要求3131 清洗机座支承,检查并消除裂纹。支承螺钉不许有断扣、裂纹、毛刺及碰伤,并须重新镀铜。3132 橡

14、胶减振元件须更新。31.4 油底壳的检修要求31.4.1 清洗安全阀,组装后动作须良好,并进行调压试验,试验用油为柴油机机油,油温为7080 C,油压为 0.80 +o°5 MPaO31.4.2 清洗油底壳,有裂纹时允许焊修,然后进行渗水试验,保持20min 不许渗漏。油底壳与机体 的接合平面须平整,对凸岀部分须修平。3 . 1.4.3油底壳高压油腔须进行1Mpa水压试验,保持 5min不许泄漏。31.5 曲轴箱防爆阀检修要求曲轴箱防爆阀弹簧组装高度为83; mm组装后盛柴油试验不许泄漏。1 6 盘车机构检修要求3 面31.6.1 盘车机构各零件不许有裂纹。齿轮轴颈不许有严重拉伤,齿

15、形部分不许有折损和20%的剥离1.6.2 衬套不许松缓,衬套孔不许有严重拉伤。1.6.3 盘车机构须转动灵活,作用良好。2 曲轴、轴瓦、联轴节、减振器3 . 2 . 1 曲轴的检修要求3 . 2 . 1 . 1 曲轴须拆除附属装置及全部油堵,清洗内油道。3 . 2 . 1 . 2 曲轴不许有裂纹;主轴颈、曲柄销及其过渡圆角表面上不许有剥离、烧损及碰伤;对应于 大油封轴颈处的磨耗大于O . Immt ,须恢复原形尺寸。3 . 2 . 1 . 3 曲轴轴颈超限时,可按表3 1进行等级修,氮化曲轴进行3级等级修时须重新氮化(中频淬火曲轴进行 5级等级修时,无须重新中频淬火处理)。在同一曲轴上,同名轴

16、颈的等级须相同;止推面对曲轴1、5、9位主轴颈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O . 05mm允许对止推面的两侧进行等量磨修,单侧磨修量不许大于 0 . 8mm(与原形比较)。表3 1曲轴磨修等级单位:mmX级别 名称0l2345主轴颈 230 . 0°0.029 229 .8-0.0290 229 . 6-o.o29 229 .0-0.029 228.8 -0.029 228.6 -0.029曲柄销 2100 -0.0290 209.8 -0.0290 209.6 -0.0290 209.0 -0.0290 208.8 -0.0290 208.6 -0.0293. 2. 1. 4按图纸要

17、求方法测量各主轴颈对1、5、9位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须小于0. 12mm相邻两轴颈径向圆跳动须小于0 . 05mm;联轴节止口和减振器安装轴颈对曲轴上述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均须小于0 . 05mm3 . 2 . 1 . 5 各曲柄销轴线对曲轴1、9位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均须小于 0 . 05mmo3 . 2 . 1 . 6 组装曲轴平衡块时,须检查螺孔的螺纹,不许有断扣、裂纹、毛刺及碰伤,更新螺钉,其紧固力矩为883N. m,并按294N . m 588N . m、883 N . m分三次均匀紧固;曲轴更换平衡块、螺钉等零件后,须进行动平衡试验,不平衡量不许大于2400g.cm o3

18、. 2 . 1 . 7 曲轴齿轮轴向压入行程为68mm减振器轴向压入行程为1013mmo3 . 2 . 1 . 8 油腔用柴油机机油进行压力为0.7MPa的密封试验,保持5min不许泄漏。3. 2 . 2 大圆薄板联轴节的检修要求3 . 2 . 2.1联轴节须分解、清洗干净。3 . 2 . 2 . 2大圆薄板、过渡盘不许有裂纹和碰伤。各种螺栓和螺母不许有裂纹、断扣、碰伤和毛刺。其中M30螺母、 M20螺栓的紧固力矩分别为1570N.m、315N.m。3 . 2 . 3 卷簧减振器的检修要求3. 2 . 3 . 1 解体清洗,各零件不许有裂纹,测量各簧片组弹力须符合图纸要求,更换损坏的簧片时弹簧

19、组须成组更换,主动圈与被动圈须成组更换。2 . 3 . 2 盖板内侧及轴孔不许烧伤和擦伤。2 . 3 . 3 弹簧组座孔及限制块不许擦伤。2 . 4 主轴瓦、连杆瓦的检修要求2 . 4 . 1 按曲轴轴颈的等级修级别,主轴瓦、连杆瓦全部更换相应级别的新瓦。更新止推挡新瓦高岀度(在检验胎具内用检验高岀度的标准轴瓦进行换算)须符合表3-2的规定。表32 主轴瓦、连杆瓦施加压力及高出度名称轴瓦厚度(mm)施加压力(N)单边加载高岀度(mm)双边加载高岀度(mm)主轴瓦7. 357. 39441300.18 0.220.17 0.21连杆瓦4. 8754. 900274600.14 0.180.13

20、0.173 .3活塞连杆组3 .3 .1活塞组的检修要求3 .3 .1 .1 更新活塞组。3 .3 .1 .2 活塞销的检修要求a)清洗,不许有裂纹:b)活塞销磨耗超限允许镀铬修复,但镀层厚度不许大于0 . 2mmC) 活塞销上的油堵不许松动,并进行 0 . 4Mpa油压试验,保持 5min不许泄漏。3 . 3 . 1 . 3 同台柴油机须使用同种活塞,活塞组质量差不许超过0 . 25kg o3 . 3 . 2 连杆的检修要求3. 3 . 2 . 1 清洗,连杆体和连扦盖不许有裂纹,连杆体与连杆盖的齿形接触须良好。紧固后,每一齿 形的接触面积不许小于70% ,连杆螺钉孔不许有断扣、毛刺与碰伤。

21、3. 3 . 2 . 2 连扦小端衬套不许松动:更换不良和磨耗超限的连杆小端衬套,衬套配合过盈量须符合原 设计要求,止动销的位置可相应转过30 ° o3 . 3 . 2 . 3 连杆小端孔(带套)轴线对大端瓦孔轴线的平行度须不大于0 . 05mm更换衬套时,须测量连杆体大、小端孔轴线的平行度,其值须不大于0 . 04mm>12833 2 4 连杆螺钉全部更新,并重打刻线,采用转角法拧紧,其中长螺钉的扭转角为130 °,短螺钉的扭转角为105 °107 °(先以50N.m扭矩紧固螺钉,以此作为O ° )33 2 5 连杆瓦与连杆大端孔的接触

22、面积须大于70%。040kg 。其中大头部分允差0.2533 2 6 同台柴油机须使用同种连杆,且连杆组质量差不许超过 kg , 小头部分允差 0.15kg 。33 3 活塞、连杆组装要求 同台柴油机,活塞连杆组质量差不许超过 0.4kg 。3 4 气缸套34 1 气缸套检修要求3411 清洗、去除积炭和水垢,不许有裂纹。3412 内孔须重新磨修,消除段磨和拉伤,工作面硬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外表面穴蚀凹坑深度不 许超过本部位厚度的三分之一,穴蚀面积不许超过外表总面积的五分之一。3413 更新密封圈34 1 4 上、下导向支承面不许有腐蚀、锈斑和拉伤。34 2 气缸套试验要求 气缸套磨削后,按下列

23、条件进行水压试验,保持5min 不许泄漏或冒水珠:a) 内表面全长试压 1.5Mpa ;b) 上端面至其下 16Omm长度范围内试压 17.7MPa。3 5 气缸盖及其附件35 1 气缸盖检修要求3511 拆除螺堵和喷油器护套,清洗、去除积炭和水垢,不许有裂纹。3512 排气门导管全部更新,进气门导管内孔及进、排气横臂导杆超限更新,进、排气门导管与气缸盖气门导管孔的过盈量须选配,其值为O . 010O. 025mm进、排气门横臂导杆与气缸盖孔的过盈量为 0007 0 049mm。3. 5. 1. 3 气缸盖底部缸垫密封面须平整,允许切修,但此面与底面的距离不许大于1O. 5mm。3 . 5 ,

24、 1 . 4 螺堵组装后,水腔须进行O. 5MPa的气压试验,保持 5min不许漏气;燃烧室面不许有裂纹;燃烧室面与示功阀孔须进行15Mpa的水压试验,保持5min不许泄漏,保持1Omin压力不许下降。3,5135135135,1351351O. 1Omm。5 气门座更新,气门座的座面轴线对气门导管孔轴线的同轴度为6 气门全部更新。7 气门弹簧不许有变形、裂纹,其自由高度与特性须符合设计要求。8 更新喷油器套管密封圈及垫圈。9 喷油器套管上面的锁紧螺母拧入时,以588637N.m力矩紧固10 摇臂及横臂的检修须达到:a) 摇臂球头、横臂压头、横臂压块及横臂导杆不许松缓,不许有严重压痕和麻点;b

25、) 摇臂、摇臂轴座、摇臂轴和横臂不许有裂纹:c) 油路畅通、清洁。3. 5. 1. 11 挺柱、挺柱头检修要求a) 挺柱头不许松缓,其球窝不许有拉伤和凹坑。挺柱不允许弯曲,允许冷调校直;b) 滚轮轴、滚轮及衬套不许严重拉伤和烧伤;c) 挺柱头不许松缓,不许有裂纹,不许有拉伤和凹坑;d) 横臂弹簧不许有变形、裂纹,其自由高度及特性须符合设计要求;e) 更新密封圈。3. 5. 2 柴油机示功阀的检修要求 柴油机示功阀不许有裂纹、缺损,螺纹不许乱扣。示功阀用轻柴油进行15MPa的压力密封试验,在示功阀关闭状态下试验 2min 不许有泄露;在示功阀全开状态下,试验1min 不许有泄漏。3 . 5.3

26、气缸盖组装要求3. 5. 3. 1 摇臂与摇臂轴、横臂与横臂导杆、滚轮轴须动作灵活。3 . 5 . 3 . 2 气门对气缸盖底面凹入量:进气门为O. 71 . 7mm排气门为 3 . O4 . Omnl3 . 5 . 3 . 3 气门与气门座须严密,灌注煤油进行密封性试验,保持5min不许泄漏。36 凸轮轴361 凸轮轴检修要求3611 凸轮轴不许弯曲、裂纹;轴颈不许拉伤,磨耗超限须按原形修复;轴端螺纹须良好。3612 允许冷调校直。3 . 6 . 1 . 3 凸轮工作表面不许有剥离、凹坑及损伤;凸轮型面磨耗大于O . 15mn时,允许成形磨修,磨修后的表面硬度不许低于 57HRC升程曲线须符

27、合原设计要求,但磨修后配气凸轮基圆半径不许小于51 . 5mm供油凸轮基圆半径不许小于47 . 5mm3 . 6 . 1 .4允许更换单节凸轮轴。3 . 6 .1 .5凸轮轴各位轴颈对1、9位轴颈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9mm,各凸轮相对位置偏差为:± 35 '。3 . 6 .1 .6连接螺栓 M14× 1.5的紧固力矩为118147N.m。3 . 6 .1 .7凸轮轴与齿轮的定位销孔允许扩大,最大孔径为12mm各节凸轮轴之间的定位销孔允许扩大,最大孔径为 14mm3 . 7 齿轮传动装置3 . 7 . 1 齿轮传动装置检修要求3 . 7 . 1 . 1 全部齿轮

28、不许有裂纹、折损、剥离和偏磨,齿面点蚀面积不许超过该齿面面积的10%,硬伤不许超过该齿面面积的5%。3. 7 . 1 . 2 更新各轴承、各轴套,各轴不许有裂纹、烧伤和严重拉伤。各轴颈结合面和定位基准面 不许有碰伤和毛刺。3 . 7 .1 . 3轴承在轴承座孔中不许松缓。3 .7 .1 .4齿轮装配后须转动灵活、标记清晰完整,润滑油路清洁畅通。3 .8机油系统3 .8 .1主机油泵检修要求3 .8 .1 .1解体、清洗,去除油污,各零件不许有裂纹,齿轮端面及轴承座板和泵体的对应端面不许有严重拉伤,轻微拉伤允许修理。3 .8 .1 .2更新轴套,轴颈不许有严重拉伤。3 .8 .1 .3组装后须转

29、动灵活。3 .8 .1 .4主机油泵性能及密封试验须达到表3-5的要求。表3 5主机油泵试验要求名称介质油温(C )转速(rmin)岀口压力(MPa)入口真空度(kpa)流量(m3h)密封性能主机 油泵机油708011100 . 8322 . 7 50油压为0.85 MPa时,运转10min ,各部不许泄漏3 .8 . 1 .5主机油泵试验时,轴承温度不许比出口平均油温高15 Co3 .82机油管路检修要求3 .82 .1去除油污,进行发兰处理后封口。3 .82 .2管路开焊允许焊修,焊后须进行发兰处理并进行0.9MPa油压试验,保持 3min不许泄漏。3 .82 .3更新垫片、密封件及橡胶件

30、。3 .82 .4清洗增压器进油调压阀,调压阀开启压力为0.30 0.40MPa3 .9冷却水系统3 .91水泵检修要求3 .91 .1解体、清洗,去除水垢,各零件不许有裂纹,泵体、泵体前盖允许焊修,焊后须进行0 .6MPa水压试验,保持 5min不许泄漏。3 .91 .2叶轮不许有裂纹、损伤,允许焊修,焊修后叶轮须作静平衡试验,不平衡量不许大于41g .CmO3 .91 .3更新密封件。3 .91 .4水泵组装后须转动灵活。3 .91 .5水泵性能试验须达到表 3 6的要求:表3 6水泵性能试验要求名称转速(r/min)岀口压力(MPa):吸入真空(kPa)水温(C )水流量(m3/h)高温

31、水泵2355 0.38 13.36070 130中冷水泵2355 0.33 13.36070 953 .9 .1.6 水泵试验时排水口处水泄漏不许超过5滴/min ,装机后水泄漏不许超过15滴/min ,且机油泄漏不许超过1滴/mi n。检查各连接处不许泄漏。3 .9 .2胀管式中冷器检修要求3 o9 .2.1 解体、清洗,去除油污、脏物,更新密封件和有裂纹的箱体。3 .9 .2.2 变形的散热片须校正。3 .9 .2.3 中冷器堵塞管数不许超过8根。3 .9 .2.4 中冷器水腔须进行0 . 5MPa的水压试验或进行0 . 4Mpa的气压试验,保持5in不许泄漏,整个中冷器的气道进行 0 .

32、 4Mpa的气密性试验,至少保持30 min不冒气泡。3 .9 .3冷却管路检修要求3 .9 .3.1 清洗管路,去除水垢。3 .9 .3.2 管路开焊允许焊修,焊修后须进行0 . 5MPa水压试验,保持 15min不许泄漏。3 .9 .3.3 更新各种垫片、橡胶密封件和橡胶管。3 .10燃油系统3. 10 . 13. 10 . 1 . 13. 10 . 1 . 2深度不许超过3 .3 .10 . 1 . 310 . 1 . 4喷油泵检修要求 解体、清洗,严禁碰撞。 各零件不许有裂纹、剥离和穴蚀,精密偶件不许拉毛、碰伤,齿杆不许弯曲,导筒压痕 0.13mm。岀油阀偶件 14处和 18处的配合总

33、间隙分别为0.0080.015mm和0.080.12mm。柱塞弹簧、出油阀弹簧须符合设计要求,其自由高度见表3-7。表37弹簧自由高度弹簧名称柱塞弹簧出油阀弹簧喷油器调压弹簧自由高度104.0 ± 1.543.6 ± 1.047.0 ± 0.53 .10 .1 .5 更新密封件。3 .10 .2喷油泵检修后的试验要求3 .10 .2 .1 柱塞偶件密封性试验柱塞偶件密封性试验可采用等压法试验或降压法试验。等压法试验要求:试验用油为经过良好过滤和沉淀的轻柴油与机油的混合油(温度在20 C时,运动粘度U为10.210.7mm2/ S),当油温和室温为(20 ±

34、; 2)C ,试验时柱塞与柱塞套的相对位置须使柱塞的有效行程为7.2mm ,柱塞顶部的油压为(21 . 6 ± 0 . 3) MPa的条件下,偶件密封时间须为830s范围内。降压法试验要求:试验用油的温度和粘度可以不严格控制。试验时,柱塞顶部的油压须从22.623.5MPa起下降至19.6MPa时开始计时,待降到14.7MPa时测得的时间来衡量,其密封时间的允许偏差,须依照标准柱塞偶件在相同条件下试验时所测量的结果确定。3. 10. 2. 2用压力为对位置)3 .出油阀偶件密封性试验0.40.5MPa的压缩空气进行密封性试验,保压15s不许有漏气现象(至少检验两个不同的相O10. 2

35、. 3喷油泵供油量试验按表3-8进行。序号齿条位置(刻线)凸轮转速(r / min)供油次数供油量(m1)备注113500 ± 5200420 ± 5冋台柴油机各泵油量差不大于4ml。24200 ± 5200110135同台柴油机各泵油量差不大于8ml。30200 ± 50停油表3 8喷油泵供油量试验要求3 .10 .3喷油泵组装后测量“B尺寸”,并将“ B尺寸”刻写在泵体法兰的外侧面上。3 .10 .4喷油器的检修要求3 .10 .4 .1解体、清洗,严禁碰撞。3 .10 .4 .2各零件不许有裂纹,精密偶件不许拉毛、碰伤。3 .10 .4 .3调压弹

36、簧须符合设计要求,其自由高度见表3-7。3 .10 .4 .4针阀升程为(0.60 ± 0 . 03) mm (座面为90 °的喷油器针阀升程为3 .10 .4 .5更新密封件。3 .10 .5喷油器检修后的试验要求3 .10 .5 .1喷油器针阀偶件圆柱工作面密封性试验注:供油量须用标准喷油泵定期校正。0.50 ± 0. 03) mm20 C时,运动粘度U为 10.234 . 3MPa,油压从 32.4MPa降至试验用油为经过良好过滤和沉淀的柴油与机油的混合油(温度在210.7mm / S),当油温和室温为(20 ± 2 )C,喷油器的喷射压力调到27

37、.4MPa,所需时间须在 2050s范围之内。试验须连续进行三次,每次试验前须进行一次喷油。试验时 针阀体密封端面和喷孔处不许滴油。密封试验也可采用与标准喷油器针阀偶件比较的方法作油液降压试验。试验用油的温度和粘度可以不严格控制。试验时,油压须从32.433.4MPa起下降至29.4MPa时开始计时,待降到 21.6MPa时测得的时间为该偶件的密封时间,其密封时间的允许偏差,须依照标准偶件在相同条件下试验时所测量的 结果确定。3 . 10 . 5 . 2 喷油器针阀偶件座面密封性试验30次后,针阀体头部当喷油器喷射压力为25.5 IT MPa寸,以每分钟 30次作慢速喷射,在连续喷油不许有滴油

38、,但允许针阀体头部有渗漏的油珠。3 . 10 . 5 . 3 喷雾试验喷油器喷射压力调至25.5 +o5 MPa,以每分钟5060次的喷油速度进行喷雾试验,要求燃油须成雾状,不许有肉眼可见的飞溅油粒、连续的油柱和极易判别的局部浓稀不均匀现象;喷油开始和终了,不许有间断,声音须清脆;喷孔不许有漏油和滴油,喷油结束时,允许头部有轻微湿润。3 . 10 . 5. 4 喷油器在装车后试验时的回油量不许超过25滴min。3 .10.6燃油管路检修要求3 .10.6.1 解体、清洗,去除油污,按原设计要求对表面进行酸洗、发兰处理后封口。3 .10.6 .2 管接头螺纹不许碰伤。3 .10.6 .3 更新密

39、封件和橡胶件。3 .11增压系统3 . 11 . 1 VTC254-13、VTC254-13G、ZN310-A4 和 ZN310丄SA4 增压器的检修要求3 . 11 . 1 . 1 解体、清洗,去除增压器壳体、流道及零件表面上的积炭、油污。3 . 11 . 1. 2 压气机的导风轮、叶轮、扩压器叶片不许有裂纹、严重击伤和卷边现象。导风轮叶片允许有沿直径方向长度不大于5mm顺叶片方向深度不许大于Imm的撞痕与卷边存在:扩压器叶片允许有深度不大于Imm的撞痕。3 . 11 . 1 . 3 涡轮叶片的检修须达到:a)叶片分解前,测量涡轮外圆直径或弦长,其值不许超过原设计值0 . 5mmb)涡轮叶片

40、进气边允许有深度小于Imm的撞痕:不许有卷边、过烧和严重氧化:C)涡轮叶片的榫齿面不许挤伤或拉伤:d)叶片不许有裂纹。3 . 11 . 1 . 4 喷嘴环的检修须达到:a)喷嘴环叶片允许有深度不大于lmm的撞痕、轻微的卷边与变形,叶片变形不允许校正,喷嘴环叶片不许有裂纹:喷嘴环的岀口面积与环上实测标定值允差l %:b)喷嘴环内、外圈外观检查,不许有裂纹。3.11.1 .5对于上述各项允许的撞痕、卷边与变形,须修整圆滑。3.11.1 .6涡轮轮盘的榫槽不许挤伤或拉伤,轮盘不许有裂纹。3.11.1 .7主轴不许有裂纹,各轴颈表面不许拉伤、偏磨、烧损与变形(对VTC254-13系列增压器,其废气叶轮

41、盘与主轴只允许再重新焊接修复一次)。各轴颈的径向跳动不许大于0.02mm。3 . 11 . 1 . 8 更新压气机端轴承总成、涡轮端轴承总成及环形止推轴承。3 . 11 . 1. 9 喷嘴环镶套不许有裂纹。3。11 . 1. 10 涡轮岀气壳须进行0 . 5MPa水压试验,保持5min不许泄漏。3 . 11 . 1. 1l涡轮叶片与涡轮盘装配时严禁用铁锤锤铆,锁紧片只准弯曲一次:装配后,对VTC254-13系列增压器:叶片顶部沿圆周方向晃动量0 . 252 . 5mm涡轮叶根的轴向窜动量不许大于0 . 10mm对ZN310-A4和ZN310-LSA4增压器:叶片顶部沿圆周方向晃动量不大于0.5

42、mm,涡轮叶根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 0 . 15mm3 . 11 . 1 . 12 动平衡试验要求:a)VTC254-13系列的要求为:压气机叶轮组(压气机叶轮、导风轮、衬套)不平衡量不许大于2 . 5g cm;叶片轴(涡轮、主轴)不平衡量不许大于1. 5g . cm(允许只进行转子总成动平衡试验,不平衡量不许大于 4.0g.cm ,组装时须恢复原刻线)。b)ZN310-A4和ZN310-LSA4的要求为:转子总成不平衡量不许大于3g CmO3 . 11 . 1. 13 增压器组装后,各部间隙须符合限度规定,用手轻轻拨动转子,转子须转动灵活、无碰擦与异声,检查导风轮轮廓外径的径向跳动量须不大于0

43、 . 04mo3 . 11 . 1. 14 增压器须进行平台试验,有关参数须符合表3 9要求。表3 9增压器平台试验参数要求增压器型号折合转速(r / min)压比折合流量(kg / S)总效率VTC254- 1327000 ± 1 . 5%2.85 ± 0.024.00± 0.15 58%VTC254- 13G28600 ± 1 . 5%3.00 ± 0.024.00± 0.15 59%ZN310-A4225002.68 2.743.53.6平原225002.68 2.743.53.6 57%ZN310-LSA4高原2.75 2.8

44、53.723.825 当柴油机在油、水温度不低于55 C时,以最底稳定转速运转5min以上停机时(喷油泵齿条回停油位起),转子惰转时间不少于30s o6 对验收合格的增压器须封堵油、水、气口,并油漆和铅封。3 . 11 . 2 进、排气管检修要求3 . 11 . 2 . 1 解体、清洗,去除油污、烟垢与积炭;各部位不许有裂纹,变形。3 . 11 . 2 . 2 更新各垫片、橡胶圈、排气管波纹管的衬套。5min 不3 . 11 . 2. 3 管段的各法兰面须平整 (允许加工修整),排气管须进行0.5MPa的水压试验,保持许泄漏。31l , 24 排气管隔热层须完好。3 12 滤清器3 12 1

45、燃油精滤器、机油离心滤清器、增压器机油滤清器检修要求3 12 1 1 解体、清洗,更新密封件及过滤元件。3 12 1 2 焊修的下列各件须进行压力试验:0 . 5MPa的水压试验,保持0 . 8MPa的水压试验,保持IMPa的水压试验,保持5min 不许泄漏:5min 不许泄漏:5min 不许泄漏a) 燃油滤清器外壳焊修后须进行b) 机油离心滤清器座焊修后进行c) 增压器机油滤清器体焊修后须进行3 . 12 . 1. 3 燃油精滤器检修后,在用柴油进行0. 5Mpa的密封试验,保持2min不许泄漏 保持3min不许泄漏。3 12 1 4 机油离心滤清器转子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须符合原设计;转子

46、组装后须进行动平衡试验,不平衡量不大于5g . cm;机油离心滤清器组装后须转动灵活、运转平稳,并进行流量试验。当油温为75 85 C,油压为 0. 750. 80MPa,转速不低于 4750rmi n 时,喷孔流量须为2. 0432.28m 3h 。3 . 12 . 1. 5 增压器机油精滤器检修后,在试验台上须进行油压为 0 . 6MPa密封试验,保持5min不许泄漏。3 13 调控系统3 131 D 型联合调节器和 302D-Z 型联合调速器检修要求3 13 11 解体、清洗,检查更新过限和破损零件,更新垫片、橡胶件与油封。3 13 1 2 各滑动、转动表面须无拉伤、卡滞。3 13 1

47、3 各弹簧的弹力须符合设计要求。3 . 13. 1. 4 飞铁质量差:D型联合调节器须不大于0 . 1g,302D-Z型调速器须不大于0 . 15g ,并须成对更换。1315更新传动轴承、匀速盘轴承、配速机构滚针和扭力弹簧。1316 更新配速机构的步进电机33 为 33±132 D 型联合调节器和 302D-Z 型联合调速器组装要求13. 2 . 1滑阀在中间位置时,柱塞相对于平衡位置,其上、下行程相等,其值为:D型联合调节器+1.5(3 . 2 ± 0 . 1)mm, 302D-Z 型调速器为 3。mm13 2 2 柱塞全行程 :D 型联合调节器须为 (62±

48、0 2)mm, 302D-Z 型调速器须为6+00.3 mm。13 2 3 D 型联合调节器滑阀在中间位置时,滑阀圆盘上沿与套座下孔上沿重叠尺寸为(160 1)mm; 302D-Z 型调速器滑阀在中间位置时,柱塞控制台与控制油孔重叠尺寸为0.01 0.05mm。13 2 4 各杠杆连接处作用须灵活可靠,无卡滞。13 . 2 . 5 D型联合调节器伺服马达行程须为 (25 . 0 ± 0 . 5)mm, 302D-Z型调速器转角式输岀角度范 围为 46°,动作须灵活。31326 传动花键轴与套的齿形须完整,无拉伤、啃伤及锈蚀,啮合状态须良好。3133联合调节器和 302D-Z

49、 型调速器试验要求31331 转速允差:最低、最高转速与相应的名义转速允差±lOr min。3l332 工况变换时,伺服马达杆波动不许超过3次,稳定时间不许超过10s 。3 . 13 . 3 . 3 在稳定工况下,伺服马达杆的作用顶杆在1000r / min时的拉动量不许大于0 . 4m在400r min 时的拉动量不许大于 0 3mm。16 18s ;由最高转速位突降至31334 当手柄由最低转速位突升至最高转速位时,升速时间为最低转速位时,降速时间为 18 20s 。31335 D 型联合调节器功率伺服器在 300°转角内转动灵活,从最大励磁位到最小励磁位的电阻变化为0

50、493 o 302D-Z型调速器功率伺服器在300 °转角内须转动灵活,从最大励磁位到最小励磁位的电阻变化为 0 4873 1336 D 型联合调节器:当油温不低于50 C时,恒压室工作油压在所有工况下均须不低于065MPa。302D-Z 型调速器:当油温不低于50 C时,恒压室工作油压在所有工况下均须不低于088MPa。31337在试验过程中,各部位不许渗油,岀厂前按规定铅封。31338步进电机须转动灵活,无卡滞,静扭矩不许小于 049N m。3134控制系统检修、调整要求31341将左、右纵拉杆装配安装于支架滚轮上,须使各支架的下滚轮弧面与纵拉杆均匀接触,并保证拉杆移动灵活。3

51、13 4 2 控制拉杆转臂座的上转臂与横拉杆垂直连接、下转臂与齿条拉杆垂直连接时,所有喷油 泵齿条刻线须处于第7刻线,各泵齿条刻线差须在0.7 格内。3 13 4 3 当喷油泵齿条刻线在 -2 格以内,调速器动力活塞处在下极限位置时,安装输岀臂和弹性 拉杆,扳动输岀臂至最大转角时,须使喷油泵齿条行程大于14刻线。3 .13 .4 .4 根据柴油机最大运用功率封定供油止挡距离MfO3 .13 .4 .5 调整超速停车装置长臂和拉杆限止块距离H,使H略大于M,调整试验时,紧急停车手柄起作用,须使喷油泵齿条回到不供油位,最后确定H值。3 .13 .4 .6 左、右拉杆轴向间隙须小于0.5mm。与喷油

52、泵齿条连接后,在弹性拉杆处检查整个拉杆系统的灵活性,总阻力须小于117N。3 .13 .4 .7 按下停车按钮时,各喷油泵齿条须退到-20刻线。3 .13 .4 .8 装在控制拉杆上弹性夹头串销端部与喷油泵拨叉座底部的间隙须为0.52. 5mm3 .13 .5调控传动装置与超速停车装置的检修、调整要求3 .13 .5 .1 各运动部件动作须灵活、准确。3 .13 .5 .2 停车杆行程不许小于20mmo3 .13 .5 .3 摇臂滚轮与飞锤座间隙为0.7 0. 9mm。3 .13 .5 .4 超速停车装置须在柴油机转速为11201150r / min时起作用。3 .14总组装3 .14 .1柴油机组装、调整要求3 .14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