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地线埋设工艺标准_第1页
贯通地线埋设工艺标准_第2页
贯通地线埋设工艺标准_第3页
贯通地线埋设工艺标准_第4页
贯通地线埋设工艺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贯通地线埋设 贯通地线埋设应合下列要求 预设贯通电缆槽的路基地段: 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光、电缆槽下方并回填细粒土,回 填土壤粒径不大于 5mm。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 距基床底顶面应300-400mm(图-1)。硬质岩路堑地段的贯 通地线距光、电缆槽底部间距不小于200mm(图)。 预设贯通电缆沟的桥梁、隧道及路桥(梁)、路隧(道)过渡地段:-23-南 宁 铁 路 局高 速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工 艺 标 准贯通地线铺设于两侧光、电缆沟内靠线路侧直角处,每隔2m 采用“U”型卡将贯通地线固定于电缆槽内,并采用水泥砂浆直角贯通包封,包封厚度不小于50mm(图)。 电缆直

2、埋地段:与光、电缆同沟的贯通地线应埋设于光、电缆沟(槽)下方的土壤中并回填细粒土,回填土壤粒径不大于 5mm。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距光、电缆(槽)底应大于300mm400mm(图6.1.3-1);硬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距光、电缆(槽)底不小于200mm,应埋设于光、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图-2)。-24-南 宁 铁 路 局高 速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工 艺 标 准 桥梁栏杆外挂电缆槽地段。外挂方案及其防护措施应考虑桥梁支架、栏杆荷载因素,便于设备维修保养。贯通地线采用阻燃 PVC 管(长度大于 6米)防护铺设于光、电缆槽内靠线路侧直角处,PVC 管接头间距为

3、100mm,接头处采用“U”型卡将贯通地线固定于电缆槽内,并采用水泥砂浆直角包封,包封长度为 200mm、包封厚度不小于50mm(图)。6.1.5 为避免光、电缆外露,贯通电缆沟盖板应封闭。 6.1.6 预设贯通电缆槽地段的分支引接线均应采用“U”型卡固定。-25-南 宁 铁 路 局高 速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工 艺 标 准6.1.7 采用水泥砂浆包封。包封用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R。6.2 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桥梁、隧道地段的与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 L 型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地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 留的接地端子连接。贯通地线的接续、

4、横向连接和 T 型分支引接采用铜质 C 型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 L 型连接器连接。C 型压接力不小于 12t,并且 C 型压接处应采取 防腐措施。 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 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贯通地线施工工艺及要求示意图如下: 靠近桥梁外侧的接地体端子为电力贯通地接地端 子,信号贯通地线不得接在电力接地端子上。靠近线路的接地体 端子为通信信号贯通地线接地端子,不得与其他接地体同时接在 一个接地端子上。 桥梁(路基)、隧道外侧为电力电缆槽,桥梁(路基) 隧道内侧为通信信号电缆槽。信号电缆靠线路侧放置,通信信号 贯

5、通地线应放在信号电缆槽内,靠电力槽一侧放置。 每片桥梁在接缝 1m 处都留有接地体端子。原则上每 片梁都应接贯通地线; 如果同一接地端子上已有其他单位设备 接入时,允许每两片梁与贯通地线做一次连接。 贯通地线接入接地端子后,接地端子螺丝要紧固, 并且要用物理隔开,把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线(包括“T” 型接头)用水泥包裹防护起来。 施工单位在有接地连接的地方要做好标记,做好台 帐记录。 -26-南 宁 铁 路 局高 速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工 艺 标 准6.6 接地端子类型及栓接示意图-27-南 宁 铁 路 局高 速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工 艺 标 准6.7 接地钢筋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