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章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网络硬件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网络硬件的组成 掌握简单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掌握简单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 了解了解OSI参考模型和数据通信的基本参考模型和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概念 掌握掌握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地址和域名的概念 掌握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浏览器的使用 掌握信息搜索和文件下载的方法掌握信息搜索和文件下载的方法 掌握电子邮件(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申请和使用)的申请和使用 了解了解Internet的发展简况和工作原理的发展简况和工作原理第第6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
2、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6 标准化组织6.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概念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1必须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具有独立自主功能的计必须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具有独立自主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连接互相通信交换信两台或两台以上的
3、计算机连接互相通信交换信息,必须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的连接是物理的,由物息,必须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的连接是物理的,由物理介质来实现。理介质来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有某种约定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有某种约定和规则,这就是网络协议。这些协议可以由硬件也可以由规则,这就是网络协议。这些协议可以由硬件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软件来完成。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自主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6.
4、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6 标准化组织6.1.2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发展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终端联机网络2计算机计算机互联网络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4Internet时代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6 标准化组织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按网络的
5、作用范围划分按物理信道使用的媒体划分按物理信道使用的媒体划分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划分按使用范围划分公用网和专用网公用网和专用网有线网(如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有线网(如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卫星网等无线网、卫星网等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星型网络等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星型网络等6.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
6、.6 标准化组织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被称为网络拓扑。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被称为网络拓扑。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总线拓扑总线拓扑 2环型拓扑环型拓扑 3星型拓扑星型拓扑 4树状拓扑树状拓扑 5网状网状拓扑拓扑 6混合型结构混合型结构 1总线拓扑总线拓扑 IBM兼容机IBM兼容机服务器工作站立式 PC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2环型拓扑环型拓扑 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
7、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3星型拓扑星型拓扑 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4树状树状拓扑拓扑 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5网状拓扑网状拓扑 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6混合型拓扑混合型拓扑 6.1.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由几种基本拓扑结构组成的混合型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1 计算机
8、网络的基本概念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6 标准化组织6.1.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由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组成,它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路由与分组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也称为用户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通信子网资源子网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
9、.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6 标准化组织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2ITU国际电信联盟(ITU)3TIA美国通信工业学会(TIA)。4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IEEE的最大成果是制定了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802项目或802系列标准。5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6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
10、(ETSI)6.1.6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6.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第第6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6.2.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 6.2.3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6.2.4 ISO/OSI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6.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协议协议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分层分层3接口接口4服务服务5实体实体6.2.1计算机网络体
11、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一个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个要素所组成。一个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个要素所组成。(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规定了通)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规定了通信双方信双方“讲什么讲什么”的问题。的问题。(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作)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作出的响应。解决了通信双方出的响应。解决了通信双方“如何讲如何讲”的问题。的问题。(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解决了通信双方)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解决了通信双方之间之间“何时讲何时讲”的问题。的问题。
12、1协议协议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所谓分层设计方法,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动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分解为一个个的功能层,不同机器上的同等功能层之间采用相同的协议,同一机器上的相邻功能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信息传递。(1)简化了网络的设计和实现。(2)具有层间无关性,系统易于更新。(3)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的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2分层分层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网络中同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就是该层使用的协议,如有关第
13、N层的通信规则的集合,就是第N层的协议。3接口接口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服务服务就是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就是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是相邻两层之间的界面。是相邻两层之间的界面。 由于由于网络分层结构中的单向依赖关系,使得网络中相网络分层结构中的单向依赖关系,使得网络中相邻层之间的界面也是单向性的:下层是服务提供者,上层是邻层之间的界面也是单向性的:下层是服务提供者,上层是服务用户。服务用户。4服务服务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
14、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实体指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进程,在网络中每一层中至少有一个实体。 实体既可以是软件实体(比如一个进程),也可以是硬件实体(比如一块网卡)。在不同机器上同一层内的实体叫做对等实体。5实体实体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6.2.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 6.2.3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6.2.4 ISO/OSI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会话层表示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
15、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会话层表示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传输介质6.2.2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参考模型的结构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会话层表示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会话层表示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络层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
16、本概念 6.2.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 6.2.3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6.2.4 ISO/OSI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6.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6.2.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 6.2.3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6.2.4 ISO/OSI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6.2.4OSI/ISO与与TCP/IP两种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两种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提供常用的应用程
17、序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负责不同或同一网络负责不同或同一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负责与物理网络负责与物理网络的连接的连接第第6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6.3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6.3.1 局域网概述 6.3.2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6.3.3 局域网标准及协议 6.3.4 局域网常用连接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1局域网的特点(1)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2)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和低误码率。(3)拓扑结构的形式简单多样化。(4)传输介质多
18、。(5)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易于维护和管理2局域网的组成(1)局域网的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如网卡、网桥、集线器等)和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2)局域网的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和通信软件3局域网体系结构文件服务器F/S(File/Server)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对等网结构6.3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6.3.1 局域网概述 6.3.2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6.3.3 局域网标准及协议 6.3.4 局域网常用连接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3. 光缆光缆4.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
19、输介质双绞线有两种类型,即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RJ45接口制作有两种排序标准:568B标准的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568A标准的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1. 双绞线双绞线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3. 光缆光缆4.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性塑料外壳组成。同轴电缆分为,基带同轴电缆(特征阻抗为50)和宽带同轴电缆(特征阻抗为75)。1.
20、 双绞线双绞线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3. 光缆光缆4.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光纤通信在理论上采用了物理学上的光波全反射原理,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其传输带宽很大,并且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相对于其它传输介质,光纤具有传输容量很大,误码率低,不受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的影响,且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的特点1. 双绞线双绞线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3. 光缆光缆4.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介质有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激光和卫星,它们都以空气为传输介质。采用无线传输介质连接到网络称为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以在普通局域网
21、的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亦译为网络桥通器)、无线网桥、无线Modem及无线网卡等实现。1. 双绞线双绞线6.3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6.3.1 局域网概述 6.3.2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6.3.3 局域网标准及协议 6.3.4 局域网常用连接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1局域网标准概述(1)IEEE 802.3:定义了CSMACD介质访问协议。IEEE802.3产生了许多扩展标准,如快速以太网标准IEEE802.3u,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z和IEEE802.3ab,10G以太网标志IEEE802.3ae;(2)IEEE802.4:
22、令牌总线协议,定义了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3)IEEE802.5:令牌环协议,定义了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4)IEEE802.6:城域网(WAN),该标准定义了城域网访问的方法和物理层规范;(5)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1)“先听后发”:要发送数据的节点先监听总线的状态,若总线忙则继续监听;(2)“边听边发”:若监听到总线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并判断是否与另一节点产生了冲突;(3)“一旦冲突,延迟再发”:若发送数据时,检测到有冲突,即另一节点也刚好同时发送了数据,则冲突双方立即停止发送,退
23、后一个随机的时间再发送数据。6.3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6.3.1 局域网概述 6.3.2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6.3.3 局域网标准及协议 6.3.4 局域网常用连接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中继器中继器3. 集线器集线器4.网桥网桥网络适配器也称为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是插在服务器或工作站扩展槽内的扩展卡。每块网卡都有全球唯一固定编号,称为网卡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物理地址,它由网卡生产厂家写入网卡的ROM中,在网卡的“一生”中。网络中的计算机或其它设备借助MAC
24、地址完成通信和信息交换。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键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MAC地址信息1. 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5.交换机交换机6.路由器路由器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中继器中继器3. 集线器集线器4.网桥网桥中继器也称转发器,是一种在物理层上互连网段的小设备,它对网络电缆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后再发送到其它网段上,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实现网络的延伸。中继器多用于总线拓扑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中,可将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1. 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5.交换机交换机6.路由器路由器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中继器中继器3. 集线器集
25、线器4.网桥网桥集线器又称为HUB,是网络的中心设备。集线器实际上是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是一个将信号进行放大和中转的设备,并采用广播方式传递信息。集线器的端口数有8口、24口和32口之分,每一个接口连接一个网络节点。1. 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5.交换机交换机6.路由器路由器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中继器中继器3. 集线器集线器4.网桥网桥网桥(Bridge)也称为桥接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是可以将两个局域网互连起来的设备。它的作用是扩展网络范围,在各种传输介质中转发数据信号,扩展网络的距离,同时又有选择地将有地址的信号从一个传输介质发到另一个传输介质。网桥一般具有两个以上的接
26、口,用以连接两个网段或两个不同的局域网,这两个网络的传输介质可以不同。1. 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5.交换机交换机6.路由器路由器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中继器中继器3. 集线器集线器4.网桥网桥集线器将数据转发到所有的集线器端口,而交换机可将用户收到的数据包根据目的地址转发到特定的端口,这样可以帮助降低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效率。采用交换机作为中央连接设备的以太网通常称为交换式以太网或称为采用交换技术的因特网。1. 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5.交换机交换机6.路由器路由器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中继器中继器3. 集线器集线器4.网桥网桥路由器是网络互连的重要
27、设备之一,它工作在网络层,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计算机,也具备CPU、内存和网络接口等设备,但它只用于处理网络之间的互联。它可以把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互联起来,同时它也可与其它路由器相连。1. 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5.交换机交换机6.路由器路由器第第6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6.4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6.4.1 Internet概述 6.4.2 Internet接入技术 6.4.3 IPv4概述 6.4.4 IPv6概述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1I
28、nternet组成组成(1)主干网:由代表国家或者行业的有限个中心节点通过专线相连,覆盖到国家一级;连接各国主干网的是因特网互联中心,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区域网:由若干个作为中心节点的代理的次中心节点组成,覆盖部分省、市或地区,如教育网各地区网络中心、电信网各省互联网中心等。(3)局域网: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如校园网、企业网等。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2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的发展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交换网ITAPAC设在北京的PAD发出我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1989年9月,国家计委组织建立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
29、网络(NCFC)。1990年10月,中国正式在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1994年1月4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b/s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1994年开始,分别由国家计委、邮电部、国家教委和中科院主持,建成了我国的四大互联网,即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和中国科学技术网。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3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3)中国科学技术网(
30、CSTNET)(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6.4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6.4.1 Internet概述 6.4.2 Internet接入技术 6.4.3 IPv4概述 6.4.4 IPv6概述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主要有: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DDN专线接入、ISDN接入、光纤接入、卫星接入、无线接入等几种方式。其中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DDN专线接入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接入方式。13452电话拨号接入即通常所说的“拨号上网”,它的传输速率一般不超过56Kbps,拨号上网的用户需拥有一台计算机、一台调制解调器(Mo
31、dem),通过已有的电话线路连接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电话拨号接入电话拨号接入13452ADSL(Asy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中文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它具有固定IP地址。 所谓非对称主要体现在:利用一对电话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上行指从用户到ISP,为低速的传输;下行指从ISP到用户,为高速传输。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ADSL宽带接入宽带接入13452用路由器将本地计算机局域网作为一个子网连接到Internet上,使得局
32、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能够访问Internet。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局域网方式接入局域网方式接入13452DDN即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它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向用户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DDN专线上网专线上网13452无线接入使用无线电波将计算机和ISP的基站连接起来,基站又通过有线方式连入Internet。目前的无线上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它以传统局域网为基础,
33、通过无线AP和无线网卡构建的一种无线上网方式;另一种是无线广域网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通过电信服务商开通数据功能,以电脑通过无线上网卡来达到无线上网的接入方式,如CDMA无线上网卡、GPRS无线上网卡等。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无线方式接入无线方式接入6.4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6.4.1 Internet概述 6.4.2 Internet接入技术 6.4.3 IPv4概述 6.4.4 IPv6概述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
34、议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唯一的标识符,在Ipv4协议中IP地址采用的是32位二进制的地址结构。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是分类的IP地址。第二个阶段是子网的划分。第三个阶段是构成超网,这是无分类编址方法。6.4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6.4.1 Internet概述 6.4.2 Internet接入技术 6.4.3 IPv4概述 6.4.4 IPv6概述 Internet应用基础应用基础1Ipv4存在的问题。(1)IP地址枯竭(2)路由表
35、急剧膨胀(3)IP协议本身的安全性不足(4)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2Ipv6的特点(1)更大的地址空间(2)新包头格式(3)高效的层次寻址及路由结构(4)全状态和无状态地址配置(5)内置安全设施(6)更好的服务质量保证(7)可扩展性第第6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6.5 Internet应用服务应用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远程登录Telnet服务电子商务服务WWW(World wide web,简称Web)通常译成万维网。WWW服务器:服务器:WWW采用B/S(Browser/Server,即
36、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提供网络服务,在WWW服务器中存放有大量的网页文件信息,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主页与网页:主页与网页:WWW中信息称为网页,即页面。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WW的标准传输协议,用于传送用户请求与服务器对用户的应答信息。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的一般形式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6.5 Internet应用服务应用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远程登录Telnet
37、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电子邮件又称为E-Mail,是由Internet提供的使用最普遍的服务之一。电子邮件地址就是用户在ISP所开设的邮件帐号加上服务器的域名,中间用隔开。如:view_。6.5 Internet应用服务应用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远程登录Telnet服务电子商务服务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文件传输协议。FTP提供交互式访问,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用户只有在提供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才能访问文件。FTP工具软件较多,如Flashget、LeapFTP、Netants等等。6.5 Int
38、ernet应用服务应用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远程登录Telnet服务电子商务服务Telnet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Windows系统提供了一条远程登录命令Telnet,该命令运行于DOS命令环境,比如要登录到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可在DOS“命令提示符下”输入Telnet 。6.5 Internet应用服务应用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远程登录Telnet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主要涵盖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二是企业电子商务;三是电子购物。第第6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6.6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加工合同模板3篇
- 代理投票授权3篇
- 二手商业店买卖合同样本3篇
- 劳动合同解除决定通知协议决定3篇
- 户口迁移的严肃承诺3篇
- 保密性托管服务协议3篇
- 废品交易协议3篇
- 代为办理房产交易的委托书3篇
- 煤炭批发区域市场差异考核试卷
- 老年人辅助包装考核试卷
-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英语试题及答案)(广东二模)
- 河南省许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素质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家庭开销计划协议书模板
- 武汉一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4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原卷版+解析)
- 银行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脑卒中多学科会诊制度
- 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流程管理办法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断绝兄弟关系协议书(2篇)
- 2025年山东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