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候的基本特征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气候具明显的过渡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至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带,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雨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一、热量1、光照和太阳辐射河南省南部冬春季节雨水较多,而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之间,各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60%之间。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黄
2、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m2,太阳辐射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与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南部的固始县比北部的安阳地区偏多33.7KJ/ cm2。从时间上看也有明显的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KJ/ cm2;最高月值出现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月,南部出现在7月),一般均在54.4KJ/ cm2以上。2、气温全省多年平均气温12.815.5 ,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728 ,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2 (图1)。气温
3、分布趋势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豫西山地和太行山地,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南阳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的暖温区。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夏季炎热(7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均匀,除西部山区因垂直高度的影响,平均气温在26以下外,其他广大地区都在2728之间。秋季气温开始下降,10月平均气温山地下降到1314,平原下降到1516,而南阳盆地和淮南
4、地区都在16以上。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d之间。豫西山地的卢氏等地,无霜期最短,平均不到200d,尤其卢氏只有184d。南阳盆地和沙河以南地区,无霜期较长,平均都在220d以上,尤其位于伏牛山南坡的西峡,无霜期可达237d。其他地区在200220d之间。3、地温河南省各地年平均地温悬殊不大,一般1517,北部略低,南部稍高。一般在11月下旬出现冰冻,2月下旬与3月上旬解冻,最大冻土深度2030cm。1月份地面平均温度北部在0左右,南部信阳在2以上。7月份地面平均温度在30左右,南北相差不大。1月份与7月份相差30以上。1月份5cm以下平均地温多在0以上;7月份5cm以下平均地温大部分在3
5、0以下,且越深相差越小,各月悬殊也越小。二、降水量、蒸发量和湿度1、降水量河南的降雨与气温同步,多年平均降水量6001200mm,淮河以南10001200mm,黄淮之间(包括豫西山区)年降水量700900mm,豫北及豫西黄土地区为600700mm,南阳盆地年降水量750850m,具有从南向北递减趋势。因受季风影响,降雨年内很不均匀,雨量集中在6、7、8、9月(图2),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而且降雨强度大,在多暴雨区如鲁山和太行山、伏牛山东麓一带,常造成洪涝灾害。冬季全省降水量都很少。黄河以北和豫西伊洛河流域,秋季降雨多于春季;北纬33°以南地区,春季降雨大于秋季。降水量年季变
6、化大,丰水年和干旱年降水量相差达2.53.5倍,年降水量的变异系数淮南和豫西山区为0.25,淮河流域以及豫东平原大部分地区为0.30,豫北为0.350.40。2、蒸发量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由淮南的1100mm向北递增到1700mm。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最大值豫北出现在6月,豫南为8月。年陆面蒸发量有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淮南雨量多,陆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达700mm,为全省最高地区,中部为600mm,豫西、豫北为500mm。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受太阳辐射、温、湿、风、气压等年际变化不大的气候条件制约所致。3、湿度湿度反应一个地区的气候干湿程度,通常用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即湿润系数
7、做指标,以K表示)来衡量。河南省年湿润系数分布,南部大,北部小,同纬度西部山区大于东部平原。大致驻马店和新蔡以南地区的K值普遍大于1.0,气候比较湿润,水分收入大于支出;黄河两岸及以北地区K值小于0.6,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气候比较干燥。湿度系数的季节变化,除淮南外,各地冬、春季降水量小,各月K值均小于0.8;自春季到夏季,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各地月湿润系数也相应增加,特别是盛夏7、8月,最大湿润系数达2.3(如南阳);秋季9、10月随着降水量的迅速减少,湿润程度逐渐降低,各地湿润系数多小于0.6,回复到半干旱状态。三、不利气候条件河南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中纬度内陆地区,气候存在着自南向北由北亚热带向
8、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冷空气交流频繁,易造成旱、涝、干热风、大风、沙暴以及冰冻等多种自然灾害。1、干旱干旱是河南省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全年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干旱。但春季最为频繁,占37,干旱期也相当长,无透雨日一般在6070天左右,最长达8090天。初夏干旱出现较多,占37,居第二位。伏旱频率较低,占20,干旱较短,无透雨日数一般约4060天,秋旱最少,只占14。全省春旱北部出现较多,南部较少;伏旱南部较多,北部较少。2、暴雨由于降雨急骤的暴雨会带来洪涝灾害。淮河两岸及遂平以南的驻马店、确山、泌阳一带,豫西的鲁山、豫东的永城是全省暴
9、雨发生较多的地区,平均每年发生34次;豫北、豫东和豫南平原、登封平均每年发生23次暴雨。发生时间多在7、8月。3、干热风河南春末夏初之交期间常常发生一种干热的西南风或南风,称为“干热风”。这种风因为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和蒸发量都很大,对农作物正常生长极易造成危害。豫东北平原发生干热风最严重,平均每10年可遇68次,最多可达89次,少者也有25次;淮南和豫西山区较小,平均每年12次,其分布由南向北、向西向东递增的趋势。4、大风大风是指8级的风,全省大风出现在冬、春两季,其分布为:5天以上的大风主要分布在鹿邑、周口、遂平、方城、三门峡一线以北的地区和淮河两岸及南阳盆地。出现10天以上大风的地区基本处于长葛、平顶山、舞阳、鲁山、汝阳、伊川以及渑池一线以北地区。郑州、平顶山、永城等地区每年出现20次以上。5、沙暴沙暴是一种水平能见度1000m的沙尘风暴。黄河以南的沙丘、砂地为沙暴提供了物质基础。巩义市以东的黄河两岸,平均出现3个以上的沙暴日,中心地带位于郑州-民权一线的沿黄河两岸地区。郑州是全省出现沙暴最多的城市之一,年平均出现7天以上,开封67天。另一个沙暴分布区在内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数字营销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物经济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图书情报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2025年初三1月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排水管网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单片机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津南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冲刺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调研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高清影视后期特效渲染农场租赁合同模板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考试真题题库
- DB35T 2212-2024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 超市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微风发电审批流程详解
- 【课件】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 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训
-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说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3北京顺义区招录乡村振兴协理员及考察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传统文化醒狮模板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