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与污泥特性_第1页
污水与污泥特性_第2页
污水与污泥特性_第3页
污水与污泥特性_第4页
污水与污泥特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章 废水与污泥特性Mogens Henze著来自一种混合来源的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用于废水和污泥的特性分析。他们当中许多方法是特别用于污水处理厂及及其处理工艺的。下面对一些特性分析方法加以描述,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参见参考文献/1/、/2/、/3/。2.1 悬浮固体将污染物分为溶解的与悬浮的,是最为本质的划分。因为这对于许多处理工艺而言都是仅对其中之一有效,而对另一种是无效的。可溶的与可悬浮的物质的划分并未经过很好的定义。在丹麦,使用孔径为16 mm的滤膜(GF/A型滤膜)该滤膜能截留水中大部分细菌与其他粒子。在其他大多数国家中,使用孔径为1 mm(GF/C)或0.45 mm左右的滤膜。

2、当然,这些滤膜能够去除更多的悬浮固体。通过滤膜的固体定义为溶解固体S,而被滤膜截留的固体则定义为悬浮固体X,见图2.1。图2.1溶解固体与悬浮固体的区分,丹麦标准4总固体为C,C = S + X(2.1)与化学沉淀有关,粒径0.1 mm的粒子可沉淀下来,因此,0.1 mm的滤膜过滤来确定悬浮固体,可能是个好主意。对于分离与沉淀工艺而言,粒子在污水中的分布是最基本的。图2.2表明了粒子可能的分布。不考虑污水浓度在三个取样期内的变化,由曲线的外观可以看出,它们存在着一个特定的方式。污水有其特有的特性。有时,使用溶解性指数来表示,定义为 S/C(2.2)2.1.1 可沉固体可沉固体一般按沉淀2小时来

3、确定,即未处理的污水中固体总量与沉淀2小时后污水上清液中固体含量的差值。2.2 有机物质污水通常含有上千种不同的有机质。单独测量每一种有机物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采用不同的集合分析,其中包含了大部分或少部分有机物。其集合分析的概率统计可以由有机物氧化的反应方程式来说明,在此,其组成可以由平均组成C18H19O9N图2.2 原污水中颗粒的分布,来自丹麦Lundtofte处理厂19来表示:5C18H19O9N + 17.5O2 + H+ ® 18CO2 + 8H2O + NH4(2.3)如果有机物被氧化,可以测量所消耗的氧(即BOD,COD,TOD分析)或所产生的CO2(TOC分析)。不同的

4、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它们之间不能不加区别地互相替。表2.1对两类不同污水的不同测量方法分别给出了分析值。分析参数的选择已经是,比并仍将是讨论的主题。通常,化学分析快,但不能总代表其相对大小。生化分析慢,许多情况下,却可以代表其相对大小。生化需氧量,BOD(BOD5)BOD5代表5日生化需氧量。BOD分析是在本世纪到来前不久由英国开发的。这种分析的创意是,由于污染水中的氧消耗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其耗氧量的测定即可反应水被污染的程度。由于耗氧量随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见图2.3,因此,原来规定使用标准值,即温度650F(约18),时间5天。现在规定温度为20。BOD分析用于测量氧化有机物

5、及氨氮所消耗的氧。5天时间内,主要可生物降解物质将被氧化程度见图2.3相应的20曲线。由于耗氧量通常在5天后测定,因此图2.3所示的曲线对其变化形式并未提供可用的信息。曲线形式的变化可以相当强烈,如图2.3。该图并未揭示可降解的有机物的量与氨氮氧化的量。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分析及其相互关系表2.1项目分析名称典型浓度(gO2/m3)原污水未经硝化的生物处理的污水CCODPCBODCBOD7CBODCCODSS,CODXS,CODCTODCTOD(理论)CTOCCTOC(理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5日生化需氧量7日生化需氧量总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重镉酸钾)易生物降解COD慢速生物降解物质总需氧量

6、(900,铂催化)理论总需氧量*总有机碳(800)理论TOC*18028032040060060200800850200*200*3025303510051023027035*35* 如果有机物质含量已知,通过化学计算可得。* 单位:g C/m3不同的有机物具有不同的耗氧量,这表明BOD分析只能给出大致的有机物氧化量。BOD的测量过程如图2.5所示,传统的稀释法最常用/11/。污染水与曝气的清水混合,混合液转移到瓶子内,瓶口密封以保证液面上没有空气。污染水中的微生物消耗氧,因此要确保5天中氧的存在,如果氧被消耗或者浓度过低,测量结果不能使用。所以,有必要制成稀释系列,以确保5天后至少一瓶内仍有

7、充足的氧。图2.3 典型BOD曲线9基于5日生化耗氧量及烧瓶内污水的体积,可以计算BOD。单位为g/m3(或mg/L)。BOD值仅代表生物可降解物质的一部分,这使得利用BOD来做污水处理厂的物料平衡计算,变得十分困难。更完全的分析要通过将BOD试验的时间从5天延长至20到30天来获得。对普通污水来说典型的BOD值比BOD(5天)高4050,即BOD/BOD约为0.60.7。尽管BOD/BOD的比值变化很大,但可因生物处理而减小。图2.4 工业污水与一般城市污水不同降解速率的实例/10/自动分析仪可减少时间的消耗,这些方法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污水样(通常是未经稀释的)直接存放于容器内,液面上带有

8、空气,耗氧量既可通过低压方式即氧在密封容器内被消耗来测量,又可通过补充容器内的氧以维持其压力来测定。自动分析仪的结果可能会相当地偏离稀释倍数法。例如,有毒物质会破坏氧化过程,而导致未经稀释的自动分析中偏低的BOD值。这说明了使用BOD分析的问题,即当在不同实验室使用同样方法时与使用不同方法时所产生的较大的不确定性与结果的可变性。图2.5 BOD的分析方法12/。对于一般的城市污水而言,清水的稀释倍数约为100倍。起初BOD分析的开发并非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但它仍然广泛地用于这一目的,即使COD分组分析已有迹象用于更先进的设计中,例如计算机模型的使用。【例2.1】测出原污水中BOD(5日)为2

9、40g O2/m3。估计BOD的值。通常BOD/BOD= 0.60.7在此估计BOD/BOD= 0.7BOD = BOD/0.7 = (240 g/m3) / 0.7 = 340 g O2/m3(确实,计算值为BOD = 342.8571429 g O2/m3,但作为估计值而言,2这些读数可以省略,即BOD = 340 g O2/m3)。改进的BOD测定如果要将氨与有机物的氧化分开,需要作改进的BOD分析。将某种物质加入实验室烧瓶(例如,硫脲),抑制氨的氧化却不影响有机物的氧化,这种分析程序本身并未改变,分析结果只包含有机物的氧化。改进的BOD分析方法有时用于生物处理厂的出水测定。化学需氧量(

10、CODP 和COD)不同的化学氧化剂用于此项分析:高锰酸钾和重镉酸钾。高锰酸钾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CODP)是一种很不完全的有机物的氧化,因此只能用于估计做BOD分析时的稀释倍数。使用重镉酸钾,氧化更彻底,包括不同的无机物(NO2 ,S2 ,S2O32 ,Fe2,SO32 )的氧化。氨与铵盐并不氧化,而是因有机氮的氧化而释放。所测的COD值能够很好地反应有机物的总量,因为所提到的无机物在污水中的浓度通常并不高。COD分析可以自动实现,且相对较快(12小时)。COD值适于计算处理厂的物料平衡,CODP和COD都以氧的单位表示,例如 g O2/m3。这意味着高锰酸钾和重镉酸钾的消耗被转化为等价的需

11、氧量(即用氧进行氧化时所耗的氧量)。COD的划分COD值代表大量能够改变生物性质的有机物质,出于污水厂计算的考虑,COD可以做如下划分/13/:CCOD = SS + SI + XS + XI(2.4)式中,SS(可溶性)易生物降解基质, SI可溶性生物惰性有机质, XS(悬浮性)慢速可生物降解基质, XI悬浮的生物惰性有机质。要确定这4个组分需要大量分析与计算工作,因此它们不可能用于污水厂每天的管理控制与运行,但对于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试验却可能非常重要,对可用于污水厂设计和运行优化的计算机模型也是如此。生物处理厂中的惰性物质降解缓慢,因此实际中经常作为不可生物降解物质看待。对于两个可生物降解

12、组分,SS和XS,将其划分为溶解的和悬浮的并不确切,但溶解性固体以易生物降解基质为主,悬浮性固体以慢速可生物降解基质为主,因此分析时给出这两种可能性。这两类物质的大致估计可通过过滤确定,亦可通过生物降解速率确定。在某种情形下可生物降解部分的COD可进一步划分。溶解性易生物降解COD可分为两部分:极易生物降解基质,SHAc,和易生物降解基质,SS。极易生物降解基质可由微生物体直接去除,它可能扩散到生物絮体和生物膜中,易生物降解基质可能会水解后再扩散,并被微生物体所吸收。极易生物降解基质对于生物除磷可能非常重要,因为它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此相似,极易生物降解基质对于极高负荷工艺中的需氧量而言

13、非常本质。悬浮的易降解有机质可以分为微生物体,XB,和其它悬浮性物质,XS。污水中的微生物体可以影响生物处理厂中的生物组成,因此会影响去除率和处理效率。下面简要概括一下如何测定单个的COD组分。 惰性可溶性有机质,SI,通过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经过2030天的氧化来确定。必须做与活性污泥单独混合的平行的空白实验。 易降解有机质,SS,可以在呼吸试验的基础上确定/18/。这样试验的例子示于图2.6。产率常数,YH,已知,SS可以通过氧的物料平衡来确定。rv,O2v = qSS(1-YH)SS = rv,O2q /(1-YH)(2.5)由于(1-YH)为氧化的易降解有机质部分,而YH为转移到生物量

14、中的部分。q为水力停留时间,图2.7所示的BOD曲线也可用于估计SS,假定曲线的第一个“快速”部分代表SS。 极易降解的可溶性有机质,SHAc,是易降解有机质的一部分。尚无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其相当一部分组成醋酸,可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色谱等来确定。摩尔重量小于8001000的物质浓度构成了这一组分的主要部分(但仍有少量低分子量的溶解性惰性物质)。 悬浮的惰性有机质在污泥产率基础上通过改变泥龄来测定。XI也可以在好氧污泥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来估测。 悬浮的易降解有机质可由总COD和其它组分之间的差值来确定,即,XS = CCOD - XI - SHac - SS - SI细菌浓度,XB,可以在呼吸试

15、验的基础上计算/16/,例如,其中20下污水中每公斤细菌呼吸耗氧估计为200g O2/h。硝化菌的量可由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约为70g NO-3 -N/kg细菌 .h)的平行呼吸试验来确定。细菌浓度亦可通过ATP计数测量,脱氢酶测量等来估计。总需氧量通过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在高温氧化可以确定总需氧量,称之为TOC。通过这种分析,少量不被COD分析所氧化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被氧化。此外,铵盐亦被氧化。因此TOD的值比COD的值多少要高,见表2.1。总有机碳利用这种分析,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加热氧化为二氧化碳,氧化前后,二氧化碳的浓度差用于计算TOC。TOC与其它有机质的联系并非十分清晰,因为它表明了碳原

16、子的数量,但并未说明其氧化的状态,因此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氧用于氧化。在表2.2和2.3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TOC,BOD和BOD20的值。图2.6 确定易降解有机质。基于DrV, O2和SS可以利用表达式(2.5)计算。13图2.7 城市污水与屠宰废水混合的BODt曲线。【例2.2】两种污水TOC的分析值均为12g/m3。一种含甲烷,另一种含乙酸。计算两种水样的COD值(若均通过COD分析氧化)1. 甲烷CH41 mol CH4含1mol碳=12 g,表明污水含有1 mol CH4。甲烷氧化:CH4 + 2O2 CO2 + 2H2O(2.6)需氧量 = 2O2 = 2×(16

17、5;2)= 64 g氧COD = 64 g/m3。2. 乙酸CH3COOH1/2 mol CH3COOH含1 mol碳=12g,表明污水含有1/2 mol乙酸。有机物质的耗氧与可生化性14表2.2物质公式碳%TOC*BODBOD20gO2/g物质甲烷CH4754乙烷C2H6803.74己烷C6H14843.54乙烯C2H4863.43-乙炔C2H2923.07-三氯甲烷CHCl3100.36-四氯甲烷Cl480.21-乙酸乙酯C4H10O652.59-丙酮C3H6O622.210.54-甲酸CH202260.350.090.25乙酸C2H4O2401.070.700.90丙酸C3H6O2491

18、.521.301.40丁酸C4H8O2551.821.151.45戌酸C5H10O2592.041.401.9016碳酸C16H32O2752.881.681.8418碳酸C18H36O2762.931.131.59乙二酸C2H2O4270.180.100.12丁二酸C2H2O4410.950.640.84顺丁烯二酸C4H4O4410.83-乳酸C3H6O3401.070.540.96酒石酸C4H6O6310.530.350.46柠檬酸C6H8O7370.750.460.67甘氨酸C2H5O2N310.96*0.55-丙氨酸C3H7O2N401.35*0.94-缬氨酸C5H11O2N511.8

19、4*-谷按酸C5H9O4N411.14*-酪氨酸C9H11O3N601.81*-甲醇CH4O371.500.961.26乙醇C2H6O522.091.351.80丙醇C3H5O602.401.42-戌醇C5H12O682.731.271.73* 理论计算值* 包括硝化1/2 mol乙酸氧化:1/2 CH3COOH + O2 CO2 + H2O(2.7)需氧量 = O2 = 16×2 = 32 gCOD = 32 g/m3显然,尽管两种类型的水具有同样的TOC值但COD含量都大不相同。2.3 氮与有机物质相似,污水中的氮可以分为若干组分。有机物质的耗氧与可生化性表2.3物质公式碳%TO

20、D*BODBOD20gO2/g物质乙二醇C2H6O2391.290.49-丙三醇C3H8O3391.220.720.94MannitolC6H14O6401.140.680.94葡萄糖C6H12O6401.070.640.95乳糖C12H22O11421.120.610.91糊精C6H10O5451.190.520.84淀粉C6H10O5451.190.680.90苯C6H6923.07-甲苯C7H8913.13-萘C10H8943.00-酚C6H6O772.391.702.00对甲苯酚C7H8O782.521.601.80-萘酚C10H8O832.560.931.60邻本二酚C6H6O265

21、1.890.900.90苯甲酸C7H6O2691.971.251.45水杨酸C7H6O3611.620.951.25苯甲醇C7H8O782.521.551.95苯胺C6H7N772.66*1.49-比啶C5H5N762.53*1.15-ChinloanlC9H7N842.66*1.71-* 理论计算* 包括硝化CTN = SNOX + SNH + SI,N + XS,N + XI,N式中CTN总氮, SNOX硝态氮与亚硝态氮之和, SNH氨氮与按盐之和, SI,N可溶性随性有机氮, XS,N悬浮性易降解有机氮, XI,N悬浮性惰性(有机)氮。氮的组分既可以通过传统分析值来确定(凯氏氮 、亚硝态

22、氮、硝态氮 、氨氮),也可以作为有机粒子的一部分来确定,通常可以假定,不同有机组分中的氮相当恒定,因此有:SI,N = fSI,NSI,COD(2.9)XI,N = fXI,NXI,COD(2.10)XS,N = fXS,NXS,COD(2.11)其中,fSI,N,fXI,N和fXS,N的典型值为0.040.08。溶解性惰性氮SN,I在一般城市污水中变化有当大(14 g N/m3),因此当要求也水氮浓度较低时会引起问题。表2.4给出城市污水有机物质中氮,碱的典型组分。城市污水有机物质中氮磷的组分(g/g COD)20表2.4符号组分典型范围SS易生物降解(发酵性)基质NPSA挥发酸(乙酚)SI

23、惰性不可生物降解有机质XI惰性不可生物降解有机质XS慢速可生物降解基质XH异养性生物量XPAO聚磷菌XPHA贮存的聚羟丁酸XA自养性硝化菌2.4 磷污水中的磷可分为以下组分:CTP = SPO4 + Sp-P + Sorg.P + Xorg.P(2.12)式中 CTP总磷 SPO4可溶性无机正磷 Sp-P可溶性无机聚磷 Sorg.P可溶性有机磷 Xorg.P悬浮性有机磷通常没必要更详细地划分磷。这些组分的分析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实验方法。2.5 碱度(TAL)污水中的碱度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缓解酸、碱的影响。碱度用传统的滴定法,用酸滴定至终点pH为4.5时来测定,其值越大,缓冲能力越大。不同的污

24、水处理工艺能改变碱度。硝化、反硝化和化学沿淀就是这样。通常碱度超过5 eqv/m3的城市污水不会引起硝化,反硝化与同时沉淀的问题,而较低的碱度合导致pH的下降从而降低这些工艺过程的效率。从另一方面讲,在预沉淀和后沉淀中,较低的碱度又成为优点,因为只需少量化学药剂来获得期待的pH值。2.6 污泥容积指数等污泥体积表明活性污泥絮凝与沉降的特性。污泥容积指数即污泥相在量筒中沉淀0.5小时后的污泥浓度的倒数:SVI = (单位通常为ml/gSS)其中,X0.5为污泥相在0.5小时沉淀后的污泥浓度。污泥指酸愈低,絮凝与沉降愈好。如若在沉降过程中进行搅拌,则此“搅拌的”的污泥容积指数与常规相比较小。“污泥

25、指数”用德语讲,即“Schlammindex”或“MollmansIndes Index”。通常认为100 ml/g的SVI值能够令人满意地确保活性污泥厂的良好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维持一个满意的回流污泥浓度,并保证良好的沉降性能。污泥密度指数表明污泥相在30 min沉降后的污泥浓度(= X0.5)。污泥百分数表明30 min沉降后,污泥相体积占初始体积的百分比。【例2.3】从曝气池中取活性污泥样,充入1升的标准量筒,污泥浓度为5 gSS/L(kgSS/m3),30分钟后,沉降的污泥相为400 ml,上部水澄清,求污泥容积指数,污泥密度指数和污泥百分数。污泥体积指数:5 g污泥占400 ml

26、。SVI = 400 ml / 5 g = 80 ml/g污泥密度:5 g污泥占400 mlSDI = 5 g /400ml = 5 g / 0.4 L = 12.5 g/L污泥百分数:(400 ml / 1000 ml)×100% = 40%2.7 污泥的呼吸速率污泥的氧利用率,OUR(或硝酸盐利用率,NUR)可以提供污泥条件的基本情报,图2.8所示为一呼吸实验的结果。先将污水充氧到较高的溶解氧浓度(812 g/m3),接着停止氧化,仍继续搅拌污水,曲线的斜率与干污泥固体的测定(COD,SS或VSS)相结合可以用来计算原污水中污泥的呼吸,在此,其值约为50 gO2/(kgVSSh)

27、。2040 gO2/(kgVSSh)的活性污泥呼吸速率表明污泥是活性的,较低的呼吸速率(510 gO2/(kgVSSh) )表明其它情况,如: 污泥中毒, 易降解有机质不存在, 污泥已稳定(例如,好氧污泥稳定)平行地测定硝酸盐呼吸率,可以找到反硝化菌的比例,hg:hg = 硝酸盐呼吸速率(m e-egv/h) / 氧呼吸速率(m e-egv/h)(2.13)将氧与硝酸盐分别转化为电子当量可通过转挽因子来实现:32 g氧 = 1 mol O2 = 4 e eqv14 g硝酸盐氮 = 1 mol NO3-N =5 e eqv图2.8 原污水的呼吸实验,氧与硝酸盐呼吸/15氨的呼吸速率(AUR)可用

28、于估算硝化菌的量(自养菌)16。【例2.4】活性污泥样品的呼吸速率已测定分别为32 g O2/(kgVSSh)和7 g NO3-N/(kgVSSh),求反硝化菌的比例hg.32 g O2/(kgVSSh)等于(32 g O2/32 g O2)×4 e eqv = 4 e eqv/(kgVSSh)一个良好的呼吸速率表明污泥是活性的,有机物质作为基质可用的。7 g NO3-N/(kgVSSh)等于7 g NO3-N/(14 g NO3-N)×5 e eqv = 2.5 e eqv/(kgVSSh)7 g N/(g Vssh)是较高的反硝化速率,表明该污水具有良好的易降碳源。hg

29、 = 2.5/4 = 0.63这是一般的反硝化菌的比例数。参考文献1 APHE (1985)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16th edition.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2 VCH (1989) Deutsche Einheitsverfahren zur Wasser-, Abwassen undSchlamm-Untersuchung Bd. I-lll (German Standard Procedures fo

30、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Wastewaters and Sludge, Volumes I-lll). VCH Verlagsge-sellschaft, Weinheim.3 Danske standarder for analysemetoder for vand (Danish Standards forMethods of Analysis for Water). Dan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 Copenhagen.4 DS 207 (1985). Vandunders<gelse. Suspenderet stof

31、 og gl<derest (Total NonFiltrable Residue and Fixed Matter in Non Filtrable Residue). Dan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 Copenhagen.5 Popel, E (editor) (1975/88) Lehrbuch filr Abwassertechnik und Gewdsser-schutz (Texthook fo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and Protection of AquaticEnvironment). Deutcher Fach

32、schriften-Verlag, Wiesbaden.6 Institut filr Wasserversorgung, Abwasserreinigung und Gewdsserschutz derTechnischen Hochschule Wien (1972) Kldranlage Wien-Inzersdorf, Blumen-tal. Betriebsbericht fur den Zeitraum Oktober 1969-Oktober 1972 (Institutefor Water Supply,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Protection

33、of Aquatic Environ-ment, Vienna Technical University (1972): Treatment plant Wien-Inzersdorf,Blumental. Report on the operation for the period October 1969 to October 1972) .7 Lynghy-Taorbesk Kommune (1977): Analyser fra Lynghy-Taarbeek Kornrnunes. 'rensningsanlesg i Lundtofte 1970-1977 (The Mun

34、icipality of Lynghy-Taarbesk(1977) Analyses from the treatment plant in Lundtofte, owned by the Muni-cipality of Lyngby-Taorbeek, 1970-1977).8 Metcalf k Eddy, hic. (1991) Wastewater Engineering. Treatinent, Disposaland Reus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 N.Y9 Gotaas, H.B. (1948) Effect of Temp

35、erature on Biochemical Oxidation ofSewage. Sewage Works Joumal, 20, 441-477.10 Frederiksen, J. (1963). Om nedbrydningshastigheden af sukketholdigt spil-devand (About the degradation rate for wastewater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Hedeselskabets Ttdsskrift, 84, 136-143.11 DS (1977) 5 dogns biokemisk o

36、xygenforbrug (BOD) (wateranalysis - Deter-mination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Dan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 Copenhagen. (DS/R 254).12 Henze, M. (1986) BOD (eller BIS) analysen. Vand h Miljo, 3, 30-31 (The BOD(or BODS) analysis. Vand k Miljo, 3, 30-31).13 Henze, M., Grady, C.PL., Gujer, W, Marais, G. v R. and T Matsuo (1987)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 1. IAWPRC, London. (IAWPRC Scientific andTechnical Reports 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