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_第1页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_第2页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_第3页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_第4页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海陆变迁一选择题1.下面与地震相关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再床下或桌下B.海地地震引发海啸时,天津沿海地区居民要马上撤离C.蚂蚁频繁搬家,说明要地震了D.有人预测2019年5月10日四川要发生地震2.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 A.海洋的边缘B.高山、高原上C.大洋的中央地带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3.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昼夜的更替 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B.C.D.4.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

2、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昼夜的更替 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B.C.D.5.全球六大板块,几乎全部在大洋之中的是() A.亚欧板块B.南极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6.读“亚洲图”,回答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甲地中海B.乙南海C.丙阿拉伯半岛D.丁恒河平原(2)根据图中条河流的流向,判断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B.中部低,四周高C.北高南低D.东高西低(3)A国的传统民居多用轻质材料修建,原因是( ) A.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

3、块交界处B.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处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4)丁所处国家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全年高温多雨B.经济落后,没有防旱涝灾害的水利工程C.高原面积广大,排水系统不畅D.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年降水量不稳定7.世界的两大山脉带中,一列是环太平洋的山脉带,另外一列是 A.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B.科迪勒拉山系C.非洲北部的山脉带D.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屿山体8.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A.B.C.D.9. 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据右图分析,

4、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10.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B.板块内部C.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D.大陆内部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快内部B.大陆内部C.陆海交

5、界处D.板块与板块交界处1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内部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1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A.板块与板块交界处B.大洋内部C.两极地区内部D.大陆内部15.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二、综合题 16.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预言地中海几千万年后会消失,是由于_板块与_板块

6、互相碰撞挤压使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稳定/活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稳定/活跃),多火山和_ (3)运用板块构选学说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_ 17.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 (2)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板块、B_板块、C_板块、D_板块、E_板块、F_板块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 (5)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安第斯山脉D.落基山脉1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7、,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的名称:A_;B_;C_D_;E_;F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板块。 (3)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处于_板块和_板块的交界地带。 (4)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在的板块是_板块。 (5)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_洋周围。 (6)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_板块、_板块、_板块和_板块的交界地带。 (7)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_板块和_板块的交界地带。 1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是:D_,E_ (2)喜马拉雅山

8、是由图中_(填字母)板块和_(填字母)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3)亚欧大陆东侧的岛国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板块内部不会发生火山、地震B.日本与我国之间的距离将不断扩大C.大西洋的面积将不断缩小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分析】B选项海地与天津相隔较远,海地发生海啸对天津沿海居民影响不大;C选项明显错误;D选项地震还无法预测。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地震的相关知识,以及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防范,运用本节知识结合到日常生活回答此题。2.【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上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

9、有的是处于张裂状态,有的是处于碰撞状态。在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火山、地震少,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区,理解解答即可。3.【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海洋变成陆地;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而成为现在的山脉,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昼夜的更替,是地球自

10、转造成的,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都与海陆变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例,理解解答即可。4.【答案】C 【解析】【分析】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海陆是不断变化的。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只能证明人类的进化。故正确,。所以正确的是C。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海陆变迁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C 【解析】【分析】全球主要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1、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故选:C【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本题考查世界六大板块的特点,牢记即可。6.【答案】(1)C(2)A(3)B(4)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图中甲是红海,乙是里海,丙是阿拉伯半岛,丁是德干高原。故C正确。(2)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条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因此可以判断亚洲地势的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A正确。(3)

12、读图可知,A国是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因此传统民居多用轻质材料修建。故B正确。(4)读图可知,丁所处国家是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年降水量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故答案为:(1)C;(2)A;(3)B;(4)D。本题考查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点评】(1)本题考查亚洲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名称,读图牢记即可。(2)本题考查亚洲的地

13、势特点,根据图中河流流向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日本传统民居多用轻质材料修建的原因,了解日本多地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本题考查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7.【答案】A 【解析】【分析】世界的两大山脉带中,一列是环太平洋的山脉带,另外一列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主要位于板块交界处。【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六大板块、红海扩大、地中海太平洋缩小、喜马拉雅山的增高、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等知识。8.【答案】C 【解析】【分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能引起局部的海陆变迁,譬如填海造陆。本题答案应选C。9.【答案】B 【解析】【解答】六大板块为

14、: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 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根据图示:西西里岛处于亚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点评】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10.【答案】C 【解析】【分析】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

15、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故选:C【点评】运用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解答。11.【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12.【答案】D

16、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3.【答案】C 【解析】【分析】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C【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

17、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14.【答案】A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A。【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15.【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

18、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 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解答】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 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 地壳比较活跃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 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

19、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故选:C二、综合题16.【答案】(1)亚欧;非洲(2)稳定;活跃;地震(3)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解析】【分析】(1)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3)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1)亚欧;非洲;(2)稳定;活跃;地震;(3)亚

20、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17.【答案】(1)稳定;活跃(2)太平洋(3)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南极洲(4)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5)B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1)地质学家经过长

21、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2)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3)全球大致划分为A太平洋板块、B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4)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5)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挤压造成的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

22、1厘米多故答案为:(1)稳定;活跃;(2)太平洋;(3)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南极洲;(4)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5 )B【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18.【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太平洋(3)亚欧;太平洋(4)印度洋(5)太平(6)美洲;亚欧;印度洋;南极洲(7)非洲;印度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A是亚欧板块,B是非洲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D是太平洋板块,D是美洲板块,E是南极洲板块。(2)读图可知,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D太平洋板块

23、板块。(3)读图可知,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4)读图可知,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5)读图可知,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洋周围,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6)读图可知,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7)读图可知,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太平洋;(3)亚欧;太平洋;(4)印度洋;(5)太平;(6)美洲;亚欧;印度洋;南极洲;(7)非洲;印度洋。【点评】(1)(2)(4)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位置,属于基础知识,学生读图解答即可,难度不大。(3)本题考查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读图了解日本所处的板块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6)本题考查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大洋、板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即可解答,难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