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一、课程的性质摄影艺术与技术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数字教育媒体重要的基础课。学习和掌握摄影技术技巧和造型语言,拍摄出内容与形式较为完美的照片,并且对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是本专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能力之一。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及影像素材获取与处理能力在电视摄像、网站建设、动漫作品制作、课件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课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性、通识性的课程。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从宏观高度帮助学生把握影像文化,又注意让学生掌握摄影技能和

2、造型语言,初步学会常见题材和不同门类摄影的拍摄要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二) 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前沿性和普适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而又系统地阐述摄影学科知识,立足摄影艺术的本体特性,探讨摄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和美学规范,摄影独特的观察、表现方法,注意摄影技术与人文艺术、视觉文化融合,着眼于影像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影像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本课程主要分五大单元:第一单元是摄影概论部分,从摄影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确摄影的范畴和社会功能,从宏观高度对摄影有个总体的正确认识。同时,在系统地开始本课程

3、学习之前,让学生大致了解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拍摄出一张好照片的技术要领,以此引领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第二单元是摄影技术部分,根据目前学生基本都是使用数码照相机的现状,本课程从数码相机的分类,数码照相机和镜头的构造、性能讲起,重点介绍了操作使用要领和摄影创作中常用的技术技法,以及使用 Photoshop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基本的后期处理,旨在指导学生根据创作意图有意识地控制影像效果。第三单元是摄影艺术造型语言部分,主要从摄影构图和用光两个方面介绍如何通过摄影语言表达思想和观念,提高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第四单元是分专题拍摄指导部分,根据大学生在日常创作实践中最经常涉及的题材,从基本技术

4、要领到表现手法上作了较为全面的指导。第五单元是摄影作品赏析部分,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重难点:重点是掌握摄影技术技法和造型语言;难点是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一、教材教材:徐希景主编,大学摄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参考教材:杨恩璞、李建军主编,照相机实用技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徐希景主编,摄影照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康大荃主编摄影构图新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神龙摄影主编数码单反摄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8月。二、学习参考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

5、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1. 徐希景.实用摄影学.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8月;2. 美国本克莱门茨、大卫罗森菲尔德著,姜雯、 林少忠、林孝贤译.摄影构图学.北京:长城出版社,1983年3.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原著,李之聪、李孝贤等译.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4月4. 美芭芭拉伦敦、约翰厄普、吉姆斯通、肯尼思科布勒、贝西布瑞尔编著.杨晓光、黄文、任悦译.美国摄影教程(第八版).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年1月;5. 英约翰海吉科著. 魏学礼、黄晓勇译.全新摄影手册.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5年1月;6. 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

6、心编著.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M.王景堂、毛众役、江宁生等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2年3月.7. 美国玛丽沃纳玛丽亚著,郝红尉、倪洋译.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至1900年间的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0月;8. 英国伊安杰夫里著、晓征,筱果译.摄影简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9. 张宗寿等主编.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6年8月;10. 英国帕梅拉罗伯茨著、胡齐放等译.百年彩色摄影.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1年5月;11. 英国 格里巴杰著、朱攸若译. 摄影的精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教学内容组织

7、方式与目的摄影基础课是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时少,时间紧,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知识,既要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并给学生一定的构图、用光常识的指导,本课程在教学中从整体上认识摄影的范畴和功能入手,并介绍了摄影术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然后,分别从摄影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组织教材,使学生在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对摄影作品也有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尽量做到基本理论讲解详尽、透彻,吸收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采用案例教学法配合大量图片来讲解,缩小了初学者与摄影之间的距离。 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注意技与艺的紧密结合,凸显文化

8、的视角。课程教学中运用大量经典作品和个人作品,还配合范例图片和对比性图片,以个人的创作与指导经验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摄影技术技法的同时,品味艺术的美感。同时,教学中还融汇了摄影史、当代影像艺术、摄影鉴赏等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影像阅读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教材、多媒体辅学光盘和网络课程紧密配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支持体系。本课程提供给学生多媒体辅学光盘,辅学光盘既以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方式展示教学内容中操作性较强的部分知识,又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课件中提供的拓展性学习资源可以扩展学生视野,弥补课堂教学容量有限的局限。此外,还依托主讲教师在2009年所立项的福建省精品课程摄影

9、艺术与技术,推出了支持本课程教学的课程网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支持体系。建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课后结合辅学光盘和课程网站复习,并拓展阅读推荐参考书。二、教学时数分配项目章节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验合计第一章初步认识摄影224第二章数码相机的结构、性能与使用448第三章摄影技术技法448第四章光的特性及其造型作用8816第五章摄影构图6612第六章数码图像后期处理基础224第七章常见题材的拍摄448第八章摄影作品赏析224总计:323264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实验32学时,课堂教学包含对学生拍摄习作的评点。三、课程内容纲要第一章 初步认识摄影【目的要求】

10、一、 正确认识摄影二、 从技术角度理解摄影的概念三、 从社会纪实和记录历史的角度理解摄影的价值四、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理解摄影的价值五、 了解摄影艺术创作观念的发展脉络六、 正确认识摄影的社会功能七、 学会分析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八、 掌握拍摄出一张好照片的诀窍【教学内容】第一节 什么是摄影一、作为技术的摄影二、作为个体观看和记录工具的摄影三、作为现代视觉传播媒介的摄影四、作为艺术创作方式的摄影第二节 好照片的基本标准一、主题鲜明二、主体突出三、画面简洁四、形象生动五、情感真挚第三节 拍摄好照片的基本要领一、持稳照相机二、选好自动对焦区域三、正确测光,准确曝光四、正确使用闪光灯五、走近拍摄对象

11、六、让主体偏离画面中央七、使用简洁的背景八、善于捕捉瞬间神情九、观察和选择光线十、多拍几张照片第二章 数码相机的结构、性能与使用【目的要求】一、 l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分类二、 熟悉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性能指标三、 l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性四、 l拍摄照片前能够对相机做正确设置五、 l理解JPEG、RAW和TIFF三种文件格式的特点六、 l了解色温的含义并正确调整白平衡七、 正确设置自动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八、 l知道自动对焦失灵的几种情况及解决方法九、 l掌握不同拍摄模式的适用情况【教学内容】第一节 数码相机的基本分类一、消费型数码相机二、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三、微单相机四、数码后

12、背第二节 数码相机的组成与构造一、数码相机的的基本构造二、取景器三、液晶显示屏四、图像传感器五、光圈与快门第三节 数码相机镜头的性能一、镜头的光学性能二、不同焦距镜头的特性三、变焦镜头及其选择四、镜头焦距延长及相当35mm照相机镜头焦距五、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六、防抖镜头第四节 数码相机的操作使用一、数字相机的基本操作二、数字相机的高级操作 第三章摄影技术技法【目的要求】一、 l理解照相机测光系统的测光原理二、 掌握正确的测光方法三、 l正确进行曝光补偿四、 l掌握照相机的几种测光模式的适用情况和使用要领五、 l能够利用直方图和高光显示模式正确控制曝光六、 能够根据拍摄需要正确选择光圈系数和快门

13、速度七、 l能够根据拍摄意图控制景深八、 l了解不同的快门速度对动体的动感表现的影响九、 l掌握追随拍摄和多次曝光技法十、 l掌握反射闪光、反射闪光、慢速同步闪光等闪光灯使用技巧l【教学内容】第一节 测光原理与曝光控制一、相机测光表的原理与使用二、影响曝光的主要因素三、数码相机的曝光控制第二节 景深的控制一、什么是景深二、影响景深的因素三、景深预测第三节 照相机功能的拓展使用一、快门速度与动感表现二、多次曝光三、变焦摄影第四节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一、闪光摄影的基本常识二、闪光灯的使用技巧第四章 光的特性及其造型作用【目的要求】一、 掌握强弱、软硬、正侧、冷暖不同的光线对被摄体造型的影响二、 了解

14、不同性质光线对画面气氛的渲染作用三、 掌握太阳直射光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光线的造型特点四、 学会雾、雨、雪等天气下风光的拍摄要领五、 掌握夜景摄影的拍摄时机和拍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一、表现被摄体的形态二、表现被摄体的空间位置三、表现被摄体的影调四、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第二节 摄影用光的基本要素一、光度对摄影创作的影响二、不同光质的运用三、不同光位的运用 四、不同光型的运用五、不同光色的运用六、光比 第三节 自然光的运用一、太阳直射光的变化规律和造型特点二、散射光 第五章 摄影构图【目的要求】一、 l了解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的特点二、 能够提炼与处理好构成画面的线条、形状、

15、质感、色彩等视觉要素三、 正确处理好摄影画面中主体、陪体和环境四、 了解不同的拍摄点对被摄体的造型效果的影响五、 掌握摄影构图中常用的造型法则【教学内容】第一节 什么是摄影构图一、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二、决定性瞬间与随意性瞬间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一、线条二、形状 三、质感 四、色彩 第三节 摄影画面的布局 一、拍摄主体的确立二、陪体的处理 三、环境 四、空白 第四节 拍摄点的选择 一、拍摄距离的选择 二、拍摄方向的选择三、拍摄高度的选择第五节 摄影构图的造型法则一、对比 二、节奏 三、对称和均衡四、多样统一第六章 数码图像后期处理基础【目的要求】一、 l理解矢量图和点阵图的区别二、 l

16、理解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区别三、 l认识Photoshop的使用界面和工具箱。四、 l能够调整图像大小、画布大小五、 l掌握实现图像的剪裁、旋转及透视调整六、 l掌握修复划痕、污渍、脏点七、 l能够调整色调与色彩八、 l熟悉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照片的几种不同方法九、 l能够更换图像背景【教学内容】第一节 数码图像的类型与格式一、数码图像的两种类型二、数码图像的图像压缩第二节 Photoshop 的基本操作一、Photoshop默认的使用界面二、文件的操作三、图像的初步调整四、图像的基本调整五、图像缺陷的修复六、色调与色彩的调整七、更换图像背景第七章 常见题材的拍摄【目的要求】一、 拍摄好一般的生

17、活纪念照和小型聚会合影二、 处理好人像拍摄中的背景、光线、造型与姿势三、 了解民俗风情摄影常见题材及其拍摄要领四、 掌握常见的风光题材的拍摄五、 学会雾、雨、雪等气候条件下的拍摄六、 掌握夜景的拍摄要领七、 了解新闻摄影与报道摄影、社会纪实摄影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活纪念照和人像摄影 一、记录有纪念意义的瞬间 二、团圆相聚的合家欢 三、气氛热烈的聚会活动照 四、日常生活中的人像照 第二节 休闲旅游摄影 一、旅游摄影的器材准备 二、旅游摄影注意事项 三、把美丽的身影留在风景名胜 四、描绘多彩的民俗风情 第三节 风光摄影 一、与日出日落共辉煌 二、把美丽山水带回家三、留住大自然的奇观异

18、景四、流光溢彩的夜景摄影第四节 新闻摄影一、新闻摄影概述二、新闻摄影采访三、新闻摄影的题材第八章 摄影作品赏析【目的要求】一、 l了解正确赏析摄影作品具备的基本条件二、 l掌握艺术摄影类、记录摄影类和商业摄影类作品的评价标准三、 l熟悉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标准四、 l了解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五、 l了解摄影作品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要求一、明确不同门类摄影的评价标准三、联系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四、欣赏者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第二节 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标准一、摄影作品的立意与着眼二、摄影品的内容与形式三、技术技巧与艺术造型法则的应用四、艺术手法的创新第四部分:教学方案简要说明课时计划是每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