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_第1页
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_第2页
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1)通过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3)在本实验中,小明采用的方法叫做_法2、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

2、图 719 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图 7193、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无(1)在图 16 中画出弹簧伸长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2 分)(2)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

3、量范围是_的测力计?理由是_。(3 分)(3)当悬挂物体后,指针指在 25.5cm 处,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_N。(2 分)(4)如图 17 是两种材料在受到一定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图像。如果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材料_(填“甲”或“乙”)制作的弹簧秤。(1 分)4、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上表: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操作

4、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位置后,剪断悬线 OA,小球会(竖直/垂直)下落;后逐渐减小木板 M 与桌面的夹角,当悬线 OA 与虚线重合时则说明桌面(水平/不水平);。在图中画出物体 A 所受力的示意图5、完成下述关于重力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无【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建立假设】假设 1: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假设 2: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实验验证】采用如下两个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方案一】检验假设: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大,然后测出两者受到的重力相同,说明重力跟物体的体积无关【方案二】检验假设:测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铜块的质量较大然后测出两者

5、重力,铜块的重力较大说明假设 2 成立,且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1)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手头只有刻度尺,无法完成实验所以他到实验室借来两件测量仪器,它们分别是(2)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一中的木块换成橡皮泥,操作将更简单,理由是(3)丙同学说:一桶水比一杯水重,一块石头比一粒沙子重,重力就是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呀!怎么从实验中却得到“重力跟物体的体积无关”的结论呢?三位同学又利用铜块和铝块进行了一些实验,数据记录如表:铜块(铜=8.9 克/厘米3)铁块(铁=7.8 克/厘米3)体积(厘米3)123123重力(牛)0.91.82.70.81.62.4丙同学仔细观察了表格,拍了拍脑袋说:“哦,我明白了!”他

6、明白了什么?答:6、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 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 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1)水平仪放在水平位置上时,重锤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锤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时水平仪(选填“左”或“右”)侧偏高。(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选填“相等”或“不相等”)。7、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无(1)如图 18 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

7、状态,根据_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三、四、五、六个钩码的质量和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等六各不同物体,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8、 (2013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 l6)。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

8、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Lo=。请将表格中第 3 行的数据补充完整。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 应对(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无9、学习了弹力知识后,小萱发现:给弹簧施加拉力,当拉力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于是小萱提出猜想: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已经备有如下器材: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

9、一个铁架台,一个刻度尺,六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帮小萱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L)跟所受拉力(F)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并画出数据记录表格(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10、一辆小轿车陷在泥泞的路上,利用学过的知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使汽车从泥泞中出来,并说明每种方法的道理。方法一:道理:方法二:道理:11、阅读题小小千斤顶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 OA 时,摇臂可绕 O 点转动,能把顶着的重物微微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把摇臂向上复位时,抬起的重物可以保持不动,再按下摇臂时,重物又被微微抬起上下往复操作摇臂,重物便渐渐被举高用这

10、种千斤顶把某汽车的一个后轮顶起时,施加在摇臂上向下的压力为 100N,每压一次,手向下移动的距离是 20cm,压 120 次后,后轮被抬高 12cm,若汽车后轮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1.2104N(1)该小型千斤顶的摇臂是一个_A 斜面B 费力杠杆C 省力杠杆D 等臂杠杆(2)该小型千斤顶的摇臂工作时的支点是_(3)当修车工用此小型千斤顶修车时,每下压一次摇臂做功_J(4)不考虑手使摇臂向上复位所作的功,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_无12、将一个篮球竖直向地面抛去,球被地面弹起落下,又弹起落下,再弹起落下为了研究球弹起落下的规律,某同学用白纸记录了相邻三次球在地面上留下的球印如图 A、B、C 所示。(1

11、)观察图示的球印,按时间先后排列球印的顺序是:_。(2)简述你的理由:。13、如图所示,把一物体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即此时弹簧的自由端所受拉力为 2N。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也为 2N。试推证: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证明:14、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1) 图 A 表明:_,在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 图 B 表明_。(3) 图 C 实验中,使卡片能跳起来的做法是_。无力(力,弹力,重力)实

12、验探究练习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解: (1)在甲和丁中,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相反,钢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在本实验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 (1)力的方向; (2)力的作用点; (3)控制变量法2、用力挤压玻璃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 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

13、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 h2;h2 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3、 (1)如图。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1.75。(4)甲。解析:此题考查了图像的正确作图,数据分析,处理数据能力。4、天平(弹簧)测力计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竖直水平无5、 (1)弹簧测力计;天平;(2)便于改变体积;(3)物体的体积改变,其质量也随之改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影响重力的因素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实验中运用控变量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6、 (1)右(2)相等7、 (1)二力平衡条件(2)不合理8、答案: (1)刻度尺(2)4.51.81

14、和 2小明拉力 F 增大为原来的几倍,L 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9、实验步骤:(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L0,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此时的长度 L,将钩码的质量 m 和弹簧的长度 L记录在表格中。(3)仿照步骤,依次在弹簧下面挂 2 个、3 个、4 个、5 个、6 个钩码,每次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L,并将每次钩码的总质量 m 和相应的弹簧长度 L 记录在表格中。(4)利用公式 FGmg,分别计算出 6 次弹簧所受拉力 F,分别记录在表格中。利用公式LLL0,分别计算出 6 次弹簧的伸长量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15、mkgFNL0mLmLm10、方法一:几个人用力将车推出来道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法二:在车下垫木板道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方法和道理对应,合理即可)11、解:(1)千斤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2)小型千斤顶的摇臂工作时围绕 O 点转动,故 O 点为的支点;(3)每下压一次摇臂做功:W=Fs=100N0.2m=20J;(4)压 120 次做的总功:W 总=20J120=2400J,千斤顶对汽车做的有用功:W 有用=Fs=1.2104N0.12m=1440J,不考虑手使摇臂向上复位所作的功,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无=100%=100%=60%故答案为: (1)C; (2)O; (3)20; (4)60%12、 (1)B、C、A(2)由于皮球弹起的高度总比前一次要低,所以与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