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要要 点点.1 1一、一、20052005 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回顾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回顾.2 2(一) 、电力需求旺盛,重化工业和生活用电是主要推动力量 .2(二) 、供需仍然紧,但程度较 04 年有较大好转.3(三) 、电力建设加快,投资过热引起各方关注.7(四) 、煤电联动方案实施,电力企业效益走出低谷.8(五) 、电价决定机制酝酿变革.10二、二、20062006 年电力需求预测分析年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1212(一) 、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 .121、投资增长分析.132、消费景气分析.133、外贸形势预测.134、GDP 预测.14(二) 、主要用电行业产出分析及预测
2、 .141. 钢铁行业 .142.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15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4. 机械制造业.175.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176. 2006 年用电行业产量和其他代表性指标汇总.18(三) 、电力需求预测分析.19(四) 、各地区电力需求预测分析.20三、三、20062006 年电力供给分析年电力供给分析.2121(一) 、供需紧总体有较大好转.21(二) 、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22(三) 、煤炭供需情况分析.23四、四、20062006 年电力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年电力行业投资价值分析.2424(一).煤电价格走势分析.24(二).电力行业整体效益水平分析 .25(三).电力行业投
3、资价值分析 .261电网企业将成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最大赢家 .262特高压输电的发展给输配电设备供应企业带来巨大商机.263发电市场竞价上网规则.274.引发的行业结构调整是主要风险 .28附录:附录:.292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简介简介.2929图目录图目录图 1 2005 年各月的电力需求 .2图 2 2005 年各行业用电占总用电比重.3图 3 1990-2005 年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比例及历年增速 .3图 4 2005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 .4图 5 2005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季度利用小时数 .4图 6 17 月各区域
4、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6图 7 18 月各区域电网月最高负荷.6图 8 18 月各区域电网月均负荷率.7图 9 煤炭综合价格走势图.8图 10 电力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 .9图 11 电力生产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10图 12 电力供应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10图 13 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图.14图 14 电解铝行业运行态势图.15图 15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运行态势图.16图 16 水泥行业运行态势图.16图 17 机械制造业运行态势图.17图 18 主要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运行态势图.18图 19 2006 年各月的电力需求 .19图 20 2006 年各行业用电占总用电比重.20
5、图 21 各地区电力需求增长率比较 .21图 22 2006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22图 23 2006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季度利用小时数 .22图 24 06 年各区域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23图 25 月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29图 26 季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30图 27 年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30表目录表目录表 1 1-8 月国家电网系统运行情况.3表 2 1-8 月水力发电情况.5表 3 国家电网公司 18 月跨区送电量.7表 4 用电行业产出及同比增速.19表 5 电力需求区域分解.21表 6 发电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30要要 点点20052005 年
6、电力行业运行态势年电力行业运行态势12005 年电力需求增速呈现出逐步放缓的走势,今年 18 月,全国发电量共计 15664 亿度,同比增长 13.4%,预计全年的发电量将达 23931 亿度,同比增长 12.4%。重化工业和生活消费依然是拉动 05 年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22005 年电力供应仍呈现带有区域不平衡特征的紧局面,但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并有望在年底进一步得到缓解。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发电能力增长较快、电网输送能力提高、水电厂来水充足和电煤供应有力保障是 05 年电力供需紧形势缓和的主要原因。3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成长。电力投资过热得到重视;煤电价格联动帮
7、助电力企业走出低谷,效益明显提高;电价改革取得明显成果,将在全国围进一步推广。20062006 年电力行业运行态势展望年电力行业运行态势展望12006 年全年电力需求为 26637 亿度,同比增长 11.3%,电力需求增长仍然强劲,电力弹性系数为 1.31。重化工业和生活消费依然是拉动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电力需求增长较快的地区仍然是华东、南方和华北区域。22006 年电力供需紧局面将有大幅缓解,年底装机容量有望达到 5.8 亿千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低于 5000 小时。3竞价上网将导致行业利益重新分配,电网企业将明显获益,在发电市场的竞争中,大型发电集团占有一定优势。主要指标预测主要指
8、标预测2006 年全年电力需求为 26637 亿度,同比增长 11.3%;装机容量将达到5.8 亿千瓦,发电小时数低于 5000 小时;电力行业销售收入为 19029 亿元,同比增长 14.8%,全年利润 1177 亿元,利润率 0.065。一、一、20052005 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回顾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回顾(一)、电力需求旺盛,重化工业和生活用电是主要推动力量(一)、电力需求旺盛,重化工业和生活用电是主要推动力量今年 18 月,全国发电量共计 15664 亿度,同比增长 13.4%,预计全年的发电量将达 23931 亿度,同比增长 12.4%。电力需求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但低于 03 年
9、14.8%和 04 年 13.6%的增速。全年电力需求增速呈现出逐步放缓的走势。从季度上看,三季度为用电高峰,月度上看,7、8、12 月为用电高峰。图图 1 120052005 年各月的电力需求(年各月的电力需求(9 91212 月为预测数)月为预测数)1900160119401892192520072179 21622042 20482073217001000200030004000Jan-05Feb-05Mar-05Apr-05May-05Jun-05Jul-05Aug-05Sep-05Oct-05Nov-05Dec-05-15-10-5051015202530用电量(亿度)同比增长()资
10、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尽管电力需求增速低于 03、04 年,但与 2005 年 GDP 预期增速 9.3%相比,电力需求增长仍然强劲,电力弹性系数(电力需求增速与 GDP 增速之比)为 1.33。重化工业和生活消费依然是拉动 05 年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水泥、机械六大行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 49.1%(见图 2),增长速度快于整体增速,增长贡献达 55.5%。受产出景气水平下降影响,水泥、有色行业用电增速较慢,钢铁、机械行业用电仍保持较高景气水平。在电力需求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生活消费用电增长的影响开始凸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
11、推动,我国生活消费用电平稳快速增长,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比重由 1990 年的 7.5上升至 2001 年的 12.6%(见图 3)。2002 年以后,由于工业用电增长迅猛,生活用电又一定程度上因电力短缺受到抑制,居民用电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长远发展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生活用电水平还很低,增长潜力较大,其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是可以预期的。2005 年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例预计将稳定在 11.5%,对用电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2.1%。特别是今年 13 月份和夏季高温时期,生活用电增长迅速,是电力需求增长强劲的重要原因。图图 2 20505 年年 1-81-8 月全国发电量月全
12、国发电量为为 1566415664 亿度,同比增长亿度,同比增长13.4%,13.4%,预计全年发电量将达预计全年发电量将达2393123931 度,同比增长度,同比增长12.8%12.8%。20052005 年各行业用电占总用电比重年各行业用电占总用电比重11.511.17.46.55.24.63.83.5 3.33.12.92.62.11.9 1.91.7 1.7 1.71.514.50481216电力蒸汽及热水生活消费钢铁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机械非金属电解铝其他行业农林牧渔煤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纺织食品其他制造造纸金属制品其他有色金属化学纤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石油加工及炼焦用电量占总量比例(%
13、)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图 3 31990-20051990-2005 年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比例及历年增速(年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比例及历年增速(20042004、20052005 为预测数)为预测数)0246810121416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生活用电占总量比重(%)生活用电同比增速(%)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二)、供需仍然紧,但程度较(二)、供需仍然紧,但程度较 0404 年有较大好转年有较大好转今年 18 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供应仍呈现紧局面,但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
14、见表 1) 。用电缺口大大缩小,普遍“电荒”的局面已改善为局部短缺,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发电能力增长较快、电网改造提高输电能力、水电厂来水充足和电煤供应充足是促成电力供需紧形势缓和的主要原因。表表 1 1 1-81-8 月国家电网系统运行情况月国家电网系统运行情况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电力紧的电网数量22141797141312最大电力缺口(万千瓦)27911127761900599123317801334电力最紧的区域华北华北华北华北华北华北华东华北资料来源:国家电网公司图图 4 420052005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4765
15、450143934517458848605250546050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历史数据05年预测数据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图 5 520052005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季度利用小时数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季度利用小时数10001100120013001400150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整体上看,2004 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4.47 亿千瓦,并有 2.8 亿千瓦电站项目在建
16、。按建设周期平均四年计,05 年投产的发电装机容量为 7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将形成 5.17 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全年来看,05 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下降到 5000 小时,明显低于 2004 年 5460 小时和2003 年的 5250 小时(见图 4) 。季度上看,05 年一季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要低于 04 年和 03 年同期,但仍高于 02 年同期。二季度由于工业生产加速,用电趋于紧,但总体情况要好于 04 年和 03 年。四季度由于发电能力的增长,供需紧情况将得到缓解,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低于 02 年同期,表明自 2002年起的电力短缺局面有望在 2005 年底得到扭转(
17、见图 5)。今年电网建设得到充分重视,输电能力的提高确保了供电安全。仅国网公司,截至 05 年 9 月底,跨区电网共建成投运 500 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 10400 公里,变电容量 3412 万千伏安,业已形成 1226 万千瓦的跨区送电能力,并完成了 553 亿千瓦时的跨区送电量,有效地缓解了华东、华北、地区的缺电局面。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水电厂来水情况普遍好于去年。1-8 月,水电发电量增速高于发电量增速,所占比重也明显高于去年(见表 2)。水电发电能力得到发挥,是缓解电力供给压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水电生产的有力支撑,火电生产逐步趋于正常,电厂超负荷运转的局面得以改善。表表 2 2
18、 1-81-8 月水力发电情况月水力发电情况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发电量同比增速25.4%-0.6%13.3%12.7%13.5%13.61%14.9%12.0%水电发电同比增速25.8%14.1%17.1%16.9%24.3%24.9%25.8%15.2%水电量比重(2005)9.5%10.4%10.8%13.4%18.0%19.9%18.6%18.0%水电量比重(2004)9.47%9.1%10.5%12.7%13.5%18.1%16.9%17.5%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电煤供应紧一度成为电力供应的瓶颈问题,经过各部门积极协调,2005 年煤炭
19、供需形势整体保持平稳。一季度尽管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但 04 年底的充足储备和输运的有力保障保证了煤炭的有效供给,整体形势较 04 年已大有好转。但区域性的供需紧仍然存在,华南、华东及华中地区仍有部分电厂因缺煤而被迫停机。二季度以后,煤炭产量增速有所下降,但由于需求增速下降更快,煤炭产量已高出同期消费;同时铁路、水路运煤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供需紧局面进一步缓解。终端企业煤炭库存持续增加,分布更加合理。到 6 月份,直供电网的煤炭库存近 2000 万吨,煤炭存量平均可用 15 天以上;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电网电煤储量均比较充分,而港更是出现了煤炭积压的局面。煤炭价格也保持平稳,部分地区煤炭
20、市场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落。在总体供需形势趋于缓和的背景下,电力短缺更多的体现在区域的不平衡上。从今年 1-7 月各区域电网的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看(见图 6) ,电力供应最为紧的仍是华北电网、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从电网的负荷情况来看(见图 7 和图 8),各主要区域电网月均负荷率都在 85%以上,华东、东北、华北、西北电网接近或超过 90%,显示电力供应仍然十分紧。从 1-8 月份电网运行情况来看,电力缺口主要都集中在华北电网,华北电网的最大电力缺口占到国家电网的 50%以上。华北和华东区域的电力紧主要还是由于发电能力不足(如、 、蒙西电网)以及设备检修(如、 、京津唐电网)等因素。而南方电
21、网则主要是受电煤供应不足的影响,特别是、 、等缺煤省份。经过电力部门的积极努力,今夏用电高峰平稳度过。夏季是电力短缺集中爆发的时段,应对夏季供求紧局面是发电企业和输配运营部门工作的重心。今年在全国日用电量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拉闸限电情况较去年有所缓解。自今年 6 月16 日首次超过上年日用电最高之后,整个夏季用电持续在高位运行。其中,8月 12 日达到 78.91 亿千瓦时,为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 15.9%。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拉限电的省(市)从去年的 19 个减少到 17 个,其中, 、 、蒙西电网出现较长时间拉限电。缺电区域相对集中,跨区跨省输电力度加大。华东、华北作为缺电最为明显的地区
22、,成为今年的保电重点。通过技术改造消除输电瓶颈,共提高各等级电网输送能力 1970 万千瓦,使得跨区域优化配置电力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至 8 月底,跨区跨省送电累计完成 1354.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电力需求侧管理初见成效,6 至 8 月,国网公司系统累计日最大错峰784 万千瓦、避峰 1341 万千瓦、负荷控制 499 万千瓦。累计拉限电比去年同三季度煤炭生产和输运得到三季度煤炭生产和输运得到更好保障,煤炭库存继续增加,更好保障,煤炭库存继续增加,供需紧张局面进一步缓和。供需紧张局面进一步缓和。期减少 17.93 万条次,同比下降 61.3%;拉限电损失电量同比减少 77.97
23、 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 66.3%。同时确保了电网运行安全,6 至 8 月,国网公司系统生产事故较去年同期下降 44.3%,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提升为 99.3%。图图 6 61 17 7 月各区域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计算值)月各区域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计算值)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501200502200503200504200505200506200507华北东北华中西北华东南方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图 7 71 18 8 月各区域电网月最高负荷(万千瓦)月各区域电网月最高负荷(万千瓦)0100020003000400050006
24、000700080009000Dec-04 Jan-05 Feb-05 Mar-05Apr-05 May-05 Jun-05 Jul-05 Aug-05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资料来源:国家电网公司图图 8 81 18 8 月各区域电网月均负荷率月各区域电网月均负荷率(%)(%)707580859095100Dec-04 Jan-05Feb-05 Mar-05Apr-05 May-05 Jun-05Jul-05 Aug-05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资料来源:国家电网公司从电力跨区域调度来看,国家电网公司 18 月跨区输电有快速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三峡上网电量和华东电网调入电量(见表 3)。南方电网的西电
25、东送(由、调入)也增长迅速,表明目前电力需求增加较快的地区仍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表表 3 3: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1 18 8 月跨区送电量(亿千万时)月跨区送电量(亿千万时)三峡月份合计送华东送华中送华东华中互供阳城送东北送华北20050137.166.8913.724.180.3811.140.8520050229.146.5511.441.691.844.43.2220050349.078.1514.314.898.4910.392.8420050461.7434.2212.2612.382.8820050570.8923.575.3421.856.510.912.7
26、220050670.7321.513.721.984.1910.913.0820050782.9845.987.611.32.8420050877.9423.133.6822.564.0811.394.86资料来源:国家电网公司(三)、电力建设加快,投资过热引起各方关注(三)、电力建设加快,投资过热引起各方关注近几年来,全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一些地区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加快电力建设。继20012003 年分别开工电站项目 2140 万千瓦、2337 万千瓦和 3111 万千瓦合理预测电力需求、规划合理预测电力需求、规划电力供给、调整电源结构和优电
27、力供给、调整电源结构和优化电源布局,是关系到电力工化电源布局,是关系到电力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后,2004 年批准开工电站项目 6100 万千瓦,投产电站规模超过了 5000 万千瓦,到 2004 年底全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 4.4 亿千瓦。在电力供应持续短缺的大背景下,各地掀起了一股电厂兴建热潮。据统计,当前我国电站在建规模已达 2.8 亿千瓦,其中未完成或未履行任何国家核准手续而擅自开工建设的电站项目规模为 1.25 亿千瓦。据估计,2008 年末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 7.4 亿千瓦左右,未来 4 年年均装机增长速度将达到 14%以上。应看到,中国近年来电力需求快
28、速增长有一定的结构性和必然性因素,表现出的问题也有明显的阶段性,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避免将中短期的问题长期化,一味夸大未来中国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和能源瓶颈。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在 2010 年之前将呈下降趋势,但将保持大于 1。在 GDP 年均增速 7.5%的情况下,我国电力需求将以约 7.8%的年均增速增长,2010 年达到 33398 亿度。按照供需双方的这种发展态势,未来几年很可能出现出现新一轮的电力过剩。另外,目前发电能力快速增长还存在电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小火电投产较多,而水电比重呈下降趋势,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火电建设规模
29、偏大。国务院从 04 年 11 月份起,开始高度重视电站项目的无序建设问题,今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发布,3 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分析当前电力供求形势,研究电力工业发展问题。会议要求坚决制止电力无序建设现象,认真清理违规项目。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电力工业投资增速由年初的 62.7%(1-2 月)回落至39.5%(1-4 月)和 35.1%(1-8 月)。合理预测电力需求、规划电力供给、调整电源结构和优化电源布局,是关系到电力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需要有关部门长期不懈的给予落实。(四)、煤电联动方案实施,电力企业效益走出低谷(四
30、)、煤电联动方案实施,电力企业效益走出低谷图图 9 9煤炭综合价格走势图煤炭综合价格走势图050100150200250300Feb-03Apr-03Jun-03Aug-03Oct-03Dec-03Feb-04Apr-04Jun-04Aug-04Oct-04Dec-04煤炭价格(元/吨)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4 年煤价持续走高(见图 9) ,电力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在今年煤炭注注 1 1:景气指数描述的是:景气指数描述的是扣除了经济正常增长后的增长扣除了经济正常增长后的增长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描述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描述的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度。该指数是经济增长的加速
31、度。该指数扣除了季节性因素和经济短期扣除了季节性因素和经济短期波动(如非典)的影响,是行波动(如非典)的影响,是行业运行态势的客观反映。业运行态势的客观反映。订货会上,发电企业电煤车板价在 2004 年增加 70 元吨的基础上,又平均上涨了 35 元吨以上,上涨幅度已超出了发改委认可的幅度。在电煤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电煤质量却不断下降。上半年电煤平均热值不足 4700 大卡千克,目前绝大部分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值均在 4800 大卡千克以上,电煤质量已处于设计低限水平,很多电厂锅炉在长期高负荷状况下设备磨损已相当严重。在两条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电力企业生产成本达 6355.1
32、7亿元,同比增长 22.16。图图 1010电力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电力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电力工业8090100110120130140Feb-03Apr-03Jun-03Aug-03Oct-03Dec-03Mar-04May-04Jul-04Sep-04Nov-04Feb-05Apr-05Jun-05Aug-05增长景气效益景气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05 年 14 月,电力行业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 5029 亿元,同比增长 28.6%,增长景气注 1(反映行业收入的指标)也大幅上扬(见图 10),但在煤价上涨而电价保持不变的影响下,14 月全行业实现利润 200.7
33、亿元,同比减少了23%,利润率为 4%,远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 04 年全年,效益景气也出现了大幅下滑。煤价上涨对电力生产行业影响最大。电力生产行业的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均出现了下滑,效益景气的下滑尤为严重(见图 11) 。电力生产行业 14 月份实现利润 114.4 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 50.6%,利润率为 5.7%。而电力供应行业在电力需求增长的带动下增长景气出现了大幅提升,效益景气也有一定增长(见图 12) 。04 年年底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在 5 月份首次实施,5 月 1 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水平平均每千瓦时提高 2.52 分钱。为避免出现煤电轮番涨价的情况,发展改革委重申了对电煤价格的
34、调控政策,要求 2005 年电煤价格以去年 9月底实际结算的车板价为基础,由煤电企业在 8%的浮动幅度协商确定。电价上调和煤价趋稳,使得电力行业特别是电力生产行业的经济效益走出低谷。电力生产行业 5-8 月实现销售收入 2334.4 亿元,同比增长 14.9%,实现利润293.87 亿元,同比增长 51.5%;而电力行业特别是电力供应企业增长景气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导致的高位回落。1 14 4 月份电力行业收入月份电力行业收入快速上升,同比增长快速上升,同比增长28.6%28.6%,增长景气出现大幅,增长景气出现大幅上升,但效益景气却大幅下上升,但效益景气却大幅下降,全行业利
35、润同比减少了降,全行业利润同比减少了23%23%。图图 1111电力生产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电力生产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电力生产业8090100110120130140Feb-03Apr-03Jun-03Aug-03Oct-03Dec-03Mar-04May-04Jul-04Sep-04Nov-04Feb-05Apr-05Jun-05Aug-05增长景气效益景气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图 1212电力供应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电力供应行业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电力供应业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Feb-03Apr-03Jun-03Aug-03O
36、ct-03Dec-03Mar-04May-04Jul-04Sep-04Nov-04Feb-05Apr-05Jun-05Aug-05增长景气效益景气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三季度以后,煤炭价格趋于平稳,甚至出现回落态势,电价调整可能性也不大。煤电价格的稳定有助于有助于保证电煤供应,减少风险和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原材料、工业品价格的稳定,保证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而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成本压力的缓解将使行业效益继续稳步上升,从 58 月行业效益情况来看,形势尤为乐观,预计今年电力行业平均利润率能够与 04 年持平。(五)、电价决定机制酝酿变革(五)、电价决定机制酝酿变革当前电力行业
37、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电价决定机制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电价不能起到平衡供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剧了电力短缺,而电力的短缺反过来又使得煤电价格的矛盾在 2004 年趋于白热化。一方面,煤电两个行业的体制改革不同步,电力价格仍由政府决定,价格调整总是落后于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另一方面,电力行业依赖于政府对煤价电价的调控措施,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动力不足,电力发展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和较低效益的传统增长方式。5 58 8 月份电力生产行业月份电力生产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实现销售收入 2334.42334.4 亿元,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14.9%14.9%,实现利润,实现利润293.87293.
38、87 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51.5%51.5%,增长和效益景气均,增长和效益景气均大幅回升。大幅回升。4 月 5 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等三项文件,对2003 年国务院出台的电价改革方案进行了细化。这是近年来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新的电价管理办法确定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市场竞争机制,明确了输配电价格的成本决定机制。电价与燃料价格联动也被正式纳入电价决定机制当中,但与之前单纯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相比,新机制将会更加促进电力行业部的资源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保证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战略的必然出路。当前电力供不应求,并不是
39、放缓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借口。过分担心电价上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用行政手段扭曲能源资源的价格,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改变全社会的能源使用习惯,采用价格杠杆也比其他手段更为有效。我们尤其注意到,经过几个阶段的努力,05 年电价改革在一些区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电力工业已经打破了传统体制下“独家办电”局面,2002年 4 月出台的电力改革方案将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电力公司,实施了“厂网分离”改革,引入了新的投资和经营主体,随后又成立电力监管委员会,基本确定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引入市场竞争的方向,为电力市场实际运行奠定了基
40、础。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关键阶段,全面实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成为国家电监会的年度工作重点。东北电力市场试运行月度竞价,实行全电量竞价上网,并将适时转入正式运行;华东电力市场即将在长期合约市场、月前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平衡四种模式下展开竞争,并适时由模拟运行转入试运行;预计 06 年上半年,南方、华中电力市场将开展模拟运行;到 06 年底,西北和华北也会进入区域电力市场模拟运行阶段从有限的运行经验来看,电力市场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1.1. 电力市场化改革起到了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电力市场化改革起到了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2004 年,东北电力市场在国家电
41、监会及多个部门努力下进行了近一年的模拟运行,截至 2004年 12 月 22 日完成了年度合同电量的竞价工作,全区上网电价总体下降了 2 厘,同比约有 1.18 亿元的盈余。电量电价的竞争促使发电企业减少可变成本、降低能耗、加强管理,自觉地适应市场,提高核心核心竞争力。2.2. 市场化改革体现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导向作用,有利缓解部分地区紧市场化改革体现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导向作用,有利缓解部分地区紧的供求关系。的供求关系。在东北电力市场运行中,电价较低的和电力送的份额在市场导向下大幅度增加,约占年度合同交易电量的一半,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平抑电价水平,降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作用。3.3. 在
42、竞价方式上,对年度与月度分别竞价,采用两部五段,两次报价的方在竞价方式上,对年度与月度分别竞价,采用两部五段,两次报价的方式,引入期货概念,降低发电企业市场风险,也为安全生产稳定调度打好基础。式,引入期货概念,降低发电企业市场风险,也为安全生产稳定调度打好基础。同时,我国电力改革仍处于尝试阶段,在电力市场的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4.4. 电力市场结算和仲裁处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结算和仲裁处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电力交易涉及金额巨大,如果结算周期设置不当或发生电费拖欠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金链,进而威胁企业的正常运转;电力改革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前提,违反交易合同,私自改变生产运行方
43、式将会严重威胁系统运行的安全,如何判断合同的执行情况,仲裁纠纷,设定违约罚款额度都将很大程度影响企业行为。5.5. 发电企业尚未完全适应竞价规则。发电企业尚未完全适应竞价规则。在电量电价竞争中,年度竞价将完成电量交易的大部分容,但成交价格较低,部分发电企业在新规则下具有求稳心理,未能深入认识年度交易市场与月度交易市场的相对关系,未能将生产能力合理的分配到两个市场中,使得盈利能力较差。随着电力市场竞争围逐步扩展到包含年度合约市场、月度合约市场、日前市场和实时平衡市场等多级市场,更多的企业将充分意识到各级市场的特性,更加积极理性地参与到报价博弈中来,竞价上网市场将更好地发挥优化配置作用。6.6.
44、电力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电力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竞价交易结束后,电网调度中心考虑到各种安全约束条件,根据年度合同与月度合同的容,为各发电企业制定实际生产曲线。如何有效监管电网企业,保证调度中心下发的生产曲线对发电企业具有公平性,使得企业生产能力在峰谷时段合理分配,保证发电企业在实时市场上具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应成为电力监管进一步完善的容。二、二、20062006 年电力需求预测分析年电力需求预测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2005 年前 8 个月,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投资、消费、出口、外资和工业增长均延续了 04 年的高速发展态势,贸易顺差继续保持
45、,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但与 2004 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中长期贷款和工业生产、物价指数、信贷规模等各项指标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消费景气连续 5 个月下降;“过热”行业景气连续回落。国民经济总体仍处于 2004 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下降”通道。一方面,06 年仍将是部分行业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供给过剩的问题依旧存在,经济货紧缩的信号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经济温和回落的同时,出现各种积极的结构变化,表明经济在增长动力未受大的损害,深度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我们预计,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下降通道,延续至 05 年底和 06 年中期,但经济不会深度回落和严重通缩, “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
46、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 2006 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1 1、投资增长分析、投资增长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减弱,投资增幅趋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投资过热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其中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缓,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国民经济将于 20062006 年整体筑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底,然后进入
47、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周期。0606 年年 GDPGDP 增速预计为增速预计为8.6%8.6%。1-7 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53.1 亿美元;三是信贷增速偏低,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同比增速在 6 月份回升 0.37 个百分点之后,7 月份同比增速又降至 9.4。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表示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对房地产发展调控的政策措施。受政策面仍持续偏紧的影响,2005 年第四季度及 2006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将继续减弱,增幅亦会有所放缓,预计 2005 年全年投资
48、增幅维持在 20左右,而 2006 年则降到15%。2 2、消费景气分析、消费景气分析2005 年前 8 个月消费景气指数持续小幅回落。景气指数从 3 月份的 122.1降至 5 月份的 119.8 点,8 月份进一步回落至 119.3。前 8 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585.4 亿元,增长 13.0%,剔除 1.3%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7%左右,增长速度仍然较高。各大类商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石油及制品类、粮油类、通信器材类增速都保持在 20以上。预计 2005 年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将会下降到 11.5%左右,2006 年则降到 9.5%。3 3、外贸形势预测、外贸形势预测8
49、 月份,进出口景气继续回落,进口降幅大于出口。对外贸易一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继续快速增长。截至到 8 月份,进出口总值达到891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6%,贸易顺差达到 602.9 亿美元。另一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下降了 12.2 和 5.4 个百分点。进口方面,电子、钢铁、化学、建材、机械以及汽车等行业主要产品的进口景气继续位于下降通道,一些能源原材料行业的进口景气仍处于高位,但已出现下滑迹象。出口方面,各类机电、纺织、钢铁、建材、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景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及底盘出口景气上升幅度加快。从上述运行态势来看,
50、进出口贸易增幅年将保持缓慢下降的态势,并将延续到 2006 年。与此同时,进口增速下降的幅度将大于出口,可以预计今年我国贸易顺差将达到较高水平,贸易顺差预计在 1000 亿美元左右,而明年会有所降低。4 4、GDPGDP 预测预测2005 年上半年 GDP 仍保持了 9.5的较快增速。进入三季度,一方面生产、物价以及进出口的增长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另一方面外贸顺差继续扩大,消费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可以预计,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综合判断,2005 年全
51、年 GDP 增幅为 9%,06 年为 8.6%。(二)、主要用电行业产出分析及预测(二)、主要用电行业产出分析及预测1.1.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图图 1313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图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图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万吨)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Jan-00May-00Sep-00Jan-01May-01Sep-01Jan-02May-02Sep-02Jan-03May-03Sep-03Jan-04May-04Sep-04Jan-05May-05Sep-05Jan-06May-06Sep-06历史情况预测标准增长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
52、4 年钢铁行业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但从 04 年三季度以后,钢铁产出呈现恢复性增长,景气水平出现快速上升势头。05 年 18 月,钢铁行业产出景气继续维持了较高水平,粗钢产量达 30456.2 万吨,同比增长 26.78%,钢材产量 32695.07 万吨,同比增长 27.65%。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钢材需求的增长有着坚实的基础。但一方面,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房地产等领域投资减速的紧缩效应将降低钢铁需求的增长速度,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钢材需求模型”的预测,2006 年中国钢材需求的增速将继续减缓,约在 10%左右,另一方面,上半年快速增长的产出是 04 年
53、产能急剧扩的结果,目前钢材产出增幅明显快于需求增幅,钢材价格也在大幅下跌,钢铁行业供过于求已经由预期变为了现实。预计 05 年四季度至 06 年,钢铁行业产出景气将进入回落调整,底部将在 06 年中后期形成。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模型,预计 2006 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将达到18368.69 万吨,同比增长 12%;下半年为 19618.21 万吨,同比增长 11.69%;全年为 37986.9 万吨,同比增长 11.84%。2.2.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图图 1414注注 2 2:行业产出数据是:行业产出数据是经过年度调整后的季度数据。经过年度调整后的季度
54、数据。报告中的历史数据来自国家报告中的历史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部分行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产出的年度数据和月度数业产出的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加总不等。为了统一口径据加总不等。为了统一口径便于预测行业用电需求,报便于预测行业用电需求,报告将所有的月度数据统一到告将所有的月度数据统一到年度口径上,部分行业的月年度口径上,部分行业的月度数据会有所调整。度数据会有所调整。0606 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将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将达到达到 18368.6918368.69 万吨,同比万吨,同比增长增长 12%12%;下半年为;下半年为19618.2119618.21 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11.6
55、9%11.69%;全年为;全年为 37986.937986.9 万万吨,同比增长吨,同比增长 11.84%11.84%。电解铝行业运行态势图电解铝行业运行态势图铝冶炼加工业铝产量(万吨)0102030405060708090100Jan-00May-00Sep-00Jan-01May-01Sep-01Jan-02May-02Sep-02Jan-03May-03Sep-03Jan-04May-04Sep-04Jan-05May-05Sep-05Jan-06May-06Sep-06历史情况预测标准增长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图 1515其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运行态势图其他有色金属
56、冶炼行业运行态势图 其他有色金属产量(万吨)0102030405060708090100Jan-00May-00Sep-00Jan-01May-01Sep-01Jan-02May-02Sep-02Jan-03May-03Sep-03Jan-04May-04Sep-04Jan-05May-05Sep-05Jan-06May-06Sep-06历史情况预测标准增长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4 年,有色金属行业特别是电解铝行业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行业产出景气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05 年年初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尽管 5 月份后出现了一定恢复,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05 年 18
57、 月电解铝产量共计481.97 万吨,同比增长 21.3%。但最新的数据表明,05 年 8 月份电解铝产量出现了较快增长,同比增幅高达 42.58%。从需求端看,建筑、交通、电力、机械等下游用铝行业增速的放缓,使电解铝需求景气还会维持在低位;而供给方面,根据有关数据,03 年和 04 年我国电解铝行业的扩,使产能由 02 年的 500 万吨扩大到 1000 万吨以上。尽管经过 05 年上半年的调整,目前电解铝行业仍然困扰于产能过剩和库存增加,原材料成本上升而价格仍然难以提高,利润水平低迷。预计电解铝行业在 05 年年底至 06 年仍然处于恢复调整期。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
58、模型预测, 06 年上半年电解铝产量为 422.6万吨,由于基数相对较低,增速较快,同比增幅为 23.16%;下半年电解铝产量为 449.9 万吨,同比增长 15.64%,全年产量为 872.49 万吨,同比增长19.17%。其他有色金属的产出景气在 04 年三季度有一个明显的回落,之后恢复到正0606 年上半年其他有色金年上半年其他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属产量将达到 432.19432.19 万吨,万吨,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9.64%9.64%,下半年产,下半年产量为量为 470.71470.71 万吨,同比增万吨,同比增长长 12.4612.46,全年产量为,全年产量为902.91902.91
59、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11.1%11.1%。0606 年上半年电解铝产量年上半年电解铝产量为为 422.6422.6 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23.16%23.16%;下半年电解铝产量;下半年电解铝产量为为 449.9449.9 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15.64%15.64%,全年产量为,全年产量为 872.49872.49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 19.17%19.17%。常水平,05 年 18 月,其他有色金属产出景气保持上升态势,18 月产量共计 533.15 万吨,同比增长 12.5%。预计 05 年下半年至 06 年,其他有色金属的产出景气水平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根
60、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模型,06 年上半年其他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 432.19 万吨,同比增长9.64%,下半年产量为 470.71 万吨,同比增长 12.46,全年产量为 902.91 万吨,同比增长 11.1%。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图图 1616水泥行业运行态势图水泥行业运行态势图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产量(万吨)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Jan-00May-00Sep-00Jan-01May-01Sep-01Jan-02May-02Sep-02Jan-03May-03Sep-03Jan-04May-04Sep-04J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隐蔽工程检测方案(3篇)
-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猫咪线描画课件教学
- 高中语文小说类课文优化教学例谈
- 工程保险营销企划方案(3篇)
- 高墙天台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牧场铲车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饮酒课件
- 农业产业链升级2025年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廉洁建设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及要点解读
- DB11-T 1374-2025 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 兽医体系及兽医基础知识的学习
- 小学四年级美术社团活动计划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通信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配电作业专业技能实操-登杆更换台架边相跌落式熔断器
- (完整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
- 全运会转播制作标准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1.1七律二首-送瘟神【课件】
- 环境保护负面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 肺结核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