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红外测温仪毕业设计论文27326_第1页
人体红外测温仪毕业设计论文27326_第2页
人体红外测温仪毕业设计论文27326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IAbstract II第一章红外线测温仪的研发背景 11.1 红外测温仪的实际使用 11.2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 1第二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特点 32.1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理论依据 32.2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32.3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42.4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硬件设计 83.1 总体设计83.1.1 整体框图设计83.1.2 电路设计83.2温度传感器93.3放大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3.4 模数转换部分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3.5 LCD1602 显示电路 10第四章软件设计135.1 红外测温

2、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145.2改进方案145.3推广及使用14参考文献16致谢17附录1PCB板图18附录23D效果图19附录3程序20人体红外测温仪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主要缺点 一一 要测量者和被测目标 近距离接触和测量不方便。在顾及仪器测量高精度前提下,以追求最低成本为 原则,研制了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实现了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 测量。本文也设计了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 人体体温测量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开发,开发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 程序和主机程序。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 C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

3、测量的误差低于土0.1C,提高了测量精度。人体测温仪的设计主要为适应人体体温快速无接触测量的需要。主要介绍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最适宜人体红外线检测的热释电传感器 TN901的优点和等效电路,阐述了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 理,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简单介绍了测温系统的适用条件。关键词:温度测量,热释电,STC89C52Temperature measuring based on body infrared rayAbstract: To decrease the limitatio n of traditi onal method of temperature

4、measuri ng such as close con tact betwee n measurer and the target and inconvenience whe n measuri ng, we developed a non-con tact type piezoelectric in frared thermometer, realizes fast and accurate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 nts. This article also desig ned the 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in fr

5、ared thermometer. Then un der the piezoelectric prin ciple, aimed at huma n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 nt for a specific desig n, developme nt in cludi ng hardware, peripherals tech no logy, SCM, and the host program . Desig ned by using the in frared thermometer at ambient temperature 30 C ,tempera

6、ture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huma n body were measured on the huma n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 nt error is less a C 0).rb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This thermometer mainly applies to no-con tact, speedy body-heat measureme nt. This article mainly in troduces operati onal prin ciples of piezo

7、electric in frared sen sor and the structure of hydroelectrically sen sor TN901 .It formulates the theory of the thermometer based on hydroelectrically sen sor and studies how to desig n and impleme nt of the system. Fin ally, it in dicates the con diti onal dema nd of the system.Key words: temperat

8、ure measureme nt, piezoelectric,STC89C52第一章红外线测温仪的研发背景1.1红外测温仪的实际使用由于医学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一般的温度计己经满足不了快速而 又准确的测温要求,例如车站和机场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人体温度测量。 虽然现在国外这种测温的技术都比较成熟,但是国内这方面的技术还处于发展 阶段。因此,为了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进行特殊环境下的温度测量, 从而有力地控制和预防诸如甲流、非典之类型的特殊疾病的传播,急需设计一 种测温速度快,准确率高的测温仪。针对一般的工业用的红外测温仪的精确度 不够高,我们根据这种红外线测温的原理,通过关键器

9、件的选择、瞄准系统的 设计以及温度补偿的自动调节来提高红外线测温仪的精确度,设计了一种用红 外线测温电路,用于人员密集且流量大的场合进行快速的人体温度测量。1.2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 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式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 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 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 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每一系列中又 有各种

10、型号及规格。红外检测技术是 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红外检测是一种在线 监测(不停电)式高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 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 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 任何物体由于其自身分子的运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热能,从而在物体表面 形成一定的温度场,俗称 热像”红外诊断技术是通过吸收这种红外辐射能 量,测出设备表面的温度及温度场的分布,从而判断设备发热情况。目前使用红外诊断技术的测试设备比较多,如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 红外热像仪等等。像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

11、设备利用热成像技术将这种看 不见的 热像”转变成可见光图像,使测试效果直观,灵敏度高,能检测出设备 细微的热状态变化,准确反映设备内部、外部的发热情况,可靠性高,对发现 设备隐患非常有效。目前,我国也在研发一种体积小,成本较低,又不受外界 环境温度干扰的人体红外测温仪,对医学的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第二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特点2.1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理论依据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 )的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都 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包括红外波段在内的电磁波,其辐射能量密度和物体 本身的温度关系符合辐射定律。红外辐射原理 一辐射定律:(2.1)44E =;(T -To

12、)式中:E为辐射出射度数,W/m 3 ;二为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常数,5.67*10 JW/(m 2 K4) ; :为物体的辐射率;T为物体的温度,单位K; To为物体 周围的环境温度,单位K。测量出所发射的E,就可得出温度。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温度测量仪表叫红外温度仪表。这种测量不需要和被 测对象接触,因此属于非接触式测量。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对象发出的电磁波 能量的波长分布不同,在常温(0100C)范围,能量主要集中在中红外和远 红外波长。用于不同温度范围和用于不同测量对象的仪表,其具体的设计也不 同。根据式(2.1)的原理,仪表所测得的红外辐射为:44E 二 A;1;2(T1 -T2 )(2.2

13、)式中:A为光学常数,和仪表的具体设计结构有关;r为被测对象的辐射率;2 为红外温度计的辐射率;T1为被测对象的温度(K) ;T2为红外温度计的温度(K); 它由一个内置的温度检测元件测出。辐射率;是一个用以表达物体发射电磁波能力的系数,数值由0至1.0。所有真实的物体,包括人体各部位的表面,其;值都是某个低于1.0的数值。人体主要辐射波长在910m的红外线,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红外能量的测 量,便能准确地测定人体表面温度。由于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线不被空气所吸 收,因而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能量精确地测量人体表面温度。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人体表面温度。 红外温度测量技术

14、的最大优点是测试速度快,1秒以内可测试完毕。红外测温 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2.2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总的来说,测温范围、显示分辨率、精度、工作环境温度范围、重复性、 相对湿度、响应时间、电源、响应光谱、尺寸、最大值显示、重量、发射率等 都是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1、确定测温范围: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每种型号 的测温仪都有自己特定的测温范围。2、确定目标尺寸:红外测温仪根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 (辐射比色测温仪)。对于单色测温仪,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应充满测温仪视场。否则背景会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

15、。对于双色测温仪,其温度 是由两个独立的波长带内辐射能量的比值来确定的。3、 确定距离系数(光学分辨率):距离系数由D: S之比确定,即测温仪探头到目标之间的距离 D和被测目标直径之比。如果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 必须安装在远离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分辨率的测温仪。光学分辨率越高,测温仪的成本也越高。4、确定波长范围: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决定测温仪的光谱相应 波长对于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变化的发射率。5、确定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 定义为到达最后读数的95%能量所需要时间,它和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 及显示系统的时间常数有

16、关。6、信号处理功能:鉴于离散过程(如零件生产)和连续过程不同,所以要 求红外测温仪具有多信号处理功能(如峰值保持、谷值保持、平均值)。7、环境条件考虑: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应予 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损坏。8、红外辐射测温仪的标定: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 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2.3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影响红外人体测温仪的因素有:1、测温目标大小和测温距离的关系:在不同距离处,可测的目标的有效 直径D是不同的,因而在测量小目标时要注意目标距离。人体红外测温仪距离 系数K的定义为:被测目标的距离L和被测目标的直径D之比,即K=

17、L/D。2、选择被测物质发射率:人体红外测温仪一般都是按黑体(发射率=1.00)分度的,而实际上,物质的发射率都小于1.000因此,在需要测量目 标的真实温度时,必须设置发射率值。物质发射率可从辐射测温中有关物体 发射率的数据中查得。3、测量温度时的环境因素: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 影响,应予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本设计中正是利用了 TN90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可以补偿温度起伏的作用,实现准确测温。4、 强光背景里目标的测量:若被测目标有较亮背景光(特别是受太阳光或 强灯直射),则测量的准确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可用物体遮挡直射目标的强光 以消除背景光干扰。由于在温度

18、测量时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外界环境会对测温造 成一定的影响,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所以要对环境温度有一个修正。由2.1节辐射公式可得出热释电传感器的响应公式为:V 二 S(T。4 -T;)(2.3)式中:S为和热释电响应特性及物体表面发射率有关的常数To为物体表面温度,Ta为环境温度。根据表达式(2.3)可以得到不同的标定公式:(1)简单关系式,即1 / 4To = V +T4叽 +Ka V(2.4)S1式中:Ka-y,使用此公式所作的标定实验结果见表 1,表中数据表明,Ka4st3不仅和Ta有关,还和To有关。(2)多项式,即1 / 4To=V+Ta4( 2.5)S令S=a a aT

19、; |l( 2.6)在参考文献7中,S取三项,其实验结果表明,要使测温仪满足一定的精度, 测温时的环境温度和物体表面温度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环境温度Ta =30C,物体表面温度在180C以上时,读数误差较大。由下表1可知:首先应该对物体表面温度分段定标,因为测量范围较大, 所以不同段的标定系数相差很大。实际使用中每隔510C就必须标定一个系数,当采样电压峰值落在此区间时就选择该系数。然后再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对已选出的标定系数进行修正,达到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仍然能够准确测温的目 的。分析表1可知,当物体表面温度较低时(78C以下),环境温度对修正系数的 影响较大。所以对此温度范围的物体必须进行环境

20、温度对标定系数的修正。而 当物体表面温度较高时,则修正系数基本由物体表面温度决定,这样系数就不必再依环境温度进行校正。这就减少了标定系数的复杂性。下图为表1:标准温度C)环境温度(C)测量值(V)系数Ka(V/C)34.0026.02.6133.06126.52.6052.87927.02.5882.70478.0026.02.96017.5726.52.94817.4727.02.92517.44120.0026.03.39227.7126.53.38827.5927.03.38427.48表1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标定系数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是TN901模块,他内已经集成了采集,温度补偿和ADC 转

21、换 功 能, 所以 我们 通过 模块 读出 来的 是数 字信 号。2.4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人体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的能量的大小来测量其体温 的仪器。测温仪内部的灵敏探测元件将采集的能量信息输送到微处理器中进行 处理,然后转换成温度读数显示。所以人体红外测温仪具有以下优点:1、非接触测量:它不需要接触到人体,只需在额头前方 5厘米左右测温 即可,而且红外探测器只需感应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因此,不会干扰人体,也不会为人体带来损伤。2、测量范围广:因为人体红外测温仪是非接触式测温,所以测温仪并不 处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场中,而是工作在正常的温度或测温仪允许的条件下进 行测量的,所以测

22、量范围比较广。3、测温速度快:即响应时间快。红外探测器中灵敏元非常灵敏,只要接 收到目标一红外辐射即可在短时间内定温。4、准确度高:人体红外测温不会和普通测温一样破坏物体本身温度分 布,因此测量精度高5、灵敏度高:只要人体温度有微小变化,辐射能量就有较大改变,易于 测出。而且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6、体积小,方便携带。7、受外界环境温度干扰较小:由于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探测器是带补 偿电路的,所以它可以补偿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起伏。第三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硬件设计3.1总体设计下图3.1所示是人体红外测温仪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图3.1系统总体结构框图由上图可以看出,红外传感器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后

23、,经过TN901模块对信号处理单元对所测得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再计算,模数转换处理, 将最终的信号转换成SPI总线传输,单片机读取SPI总线信号将信息传送到显示 单元显示出温度读数。如果检测完信号后送达处理系统处理, 所测的数据有误, 则可以通过LCD输出错误信息。整体框图设计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可以这样设计整体结构框图,如图3.2所示。上电后开始测量,每次测量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当测量时红灯亮起,物体表面辐射的 能量经热释电传感器接收后,将热辐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由放大电路放大 后(由外界环境导致的杂乱信号经滤波器过滤后)输出SPI总线信号,单片机作 为CPU接收经经过TN901数字信号,经

24、数据处理后转换成物体表面温度显示 在LCD液晶显示屏上。电路设计本设计采用STC89系列单片机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由于信号有两 个输入源和一个控制线。芯片的CLK端和Data端配合可以给芯片自身产生时钟 脉冲。测量物体表面辐射能量的热释电传感器选用的是台湾ZyTemp传感器有限公司的TN901型热释电传感器,它有效调节外界环境的温度起伏影响;液晶显 示器(LCD选用的是2行16个字的液晶显示屏。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热释电传感器接收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可供单片机 接收的数字信号。显示器(LCD由单片机P0端口驱动,并由89C51单片机通过 软件控制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通过软件程序编制可以实现

25、三位有效数字的显 示(100度以下显示两位整数和一位小数)下图3.3是整个设计的电路连接图:图3.3红外人体测温仪电路3.2红外线传感器本设计的探头使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它能接收人体发射出的红外线并使之转换成数字号。设计选用的是 TN901单元热释电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虽是内部集成滤波,放大,数模转换的一体非接触温度传感器。他的工作温度是-33 E220 C,特别适合测量人体的温度。而且 TN901各项指数都比较好,因此选 用了他做温度仪的传感器。如图 3.4所示:图3.4传感器的实物图TN901的具体操作时序我们在后面的软件介绍中会详细介绍,它主要使用 的是SPI的协议流程,通过SCK和Dat

26、a完成传输。3.3 LCD1602显示电路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 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使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本设计采用的字 符型液晶模块是一种用5x7点阵图形来显示字符的液晶显示器,根据显示的容 量可以分为1行16个字、2行16个字、2行20个字等等,这里以常用的2行 16个字的1602液晶模块来介绍它的编程方法。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 中:第3脚:VEE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

27、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 令;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第1516脚:空脚。液晶显示模块是一个慢显示器件,所以在执行每条指令之前一定要确认模 块的忙标志为低电平,表示不忙,否则此指令失效。要显示字符时要先输入显示字符地址,也就是告诉模块在哪里显示字符,表2是DM-162的内部显示地址。表2 1602的内部显示地址12345678910111213141516序号000102030405060708090A0B0C0D

28、0E0F第一行404142434445464748494A4B4C4D4E4F第二行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 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在软件中设置温度的代码是:30.0 C( 00110011B,00110000B,00101110B,00110000B,01000011B ); 37.0C( 00110011B,00110111B,00101110B,00110000B, 01000011B); 60C (00110110B,00110000B,01000

29、011B)。在液显电路连接上,LCD1602显示模块可以直接和单片机 STC89C5直接接 口,液晶显示的 D0D7八个双向端口接 STC89C5单片机的P0口的P0.0P0.7 单片机的P0 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使用,此时,若要驱动NMOS或其他拉电流负载时,需外接上拉电阻,才能使该位高电平有效,所以中间接 10K的排阻,来决定显示器高低点位,是否要显示。由于VEE端接电源时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 比度过高时会产生 鬼影”对比度过低会使屏幕模糊不清,所以使用时可以通 过一个10K的电位器来调整它的对比度。LCD1602的RS寄存器选择端口接单片 机的P2.7

30、 口,通过软件程序中对此端口的设置来决定选择的寄存器。液显的RW端口直接接地,因为我们不需要读取内部内容,高电平时进行对输入的数字信 号进行读数。使能E端接单片机的P2.6 口,使能端由高电平到低电平时开始执 行命令,把读数显示出来。下图3.8是LC D1602显示电路的连接图:VI1602LCDJ CD屏為中勺简OE i单片机v SNDXXXP1.0vccPl 1POOPLJPO 1P1.3P0.2P1.4PO 3P1.5P0.4P1.6P1 7PO JPD (5RESTP0.7P3 .0/RXDEAP3.1/TJALEP3.2/INT0SPENP3.3707717F3 .4/TOP2.fi

31、10U图3.8 LCD显示电路连接图第四章软件设计第五章小结5.1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注意事项1、必须准确确定被测物体的发射率;2、避免周围环境高温物体的影响;3、对于透明材料,环境温度应低于被测物体温度;4、测温仪要垂直对准被测物体表面,在任何情况下,角度都不能超过土26.56 ;5、不能使用于光亮的或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不能透过玻璃进行测温;6、正确选择跟离系数,目标直径必须充满视场;5.2改进方案由于普通红外测温仪只限于测量物体外部温度,不方便测量物体内部和存 在障碍物时的温度,所以可以在其检测头部加一段光导纤维,并在其前端装一 个小视角的透镜,这样被测物体的辐射能经过透镜到光导纤维内部。

32、在光导纤 维里面经过多次反射传至检测器。因为光纤可以自由弯曲,使辐射能自由转 向,这就解决了物体内部温度的测量问题,可以测量有障碍物挡住的角落等地 方的温度。5.3推广及使用由于SARS和H1NI甲流的出现,这样,红外测温仪就用于人体温度的测量 和大量人群的初步筛检。但是非接触式人体红外测温仪测量的是表体温度而非 精确体温,所以有关人体表面温度和传统的用体温计测得的腋下温度之间的相 关性还正在研究之中,且发表的相关文章少之又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 结论性的证据表明,其中一种温度可以可靠地、一致性地表示为另一种温度。本文通过研究部分受试人员的温度测试结果发现:手持式红外侧温仪所测 得的人体表

33、面温度和体温(腋下温度)相比较,其温差因人体个体差异而一致性 较差。从本设计试验结果来看,如果将温差判据确定为2C -4C时,将仍然有35%左右的人员漏查和不必要的进一步待查。而按照现在一些相关单位暂时提 出的红外测温值修正1C-3C,那么可能漏查的人员更多!基于普朗克辐射理论的红外非接触测温技术,由于被测物体均非物理惫义 上的黑体(发射率& =1而是灰体(发射率& (入R ,而被测物体的发射率 e (入,R,和辐射波长入,辐射物体表面粗糙度R,被测物体的材料等有关,因而 其测温的准确度受到限制。相对于工业用途的红外测温来讲,人体表面的红外 测温因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较大(诸如人体自身对周围环境温

34、度的适应调节能 力,皮肤状况,化妆,出汗,肤色等),因而很难准确地(标准体温计的准确度 为土 0.15C )地给出人体温度。参考文献1 那彦电子及通信毕业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 程玉兰红外诊断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赵全利,肖兴达.单片机原理及使用教程(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彭承琳.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何希才.传感器及其使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实际使用电路设计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7.7 何志彪,黄光,易新建.热

35、释电红外测温方程的研究J红外技术,1999.8 陈继述.红外探测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9 胡乾斌,李光斌,李玲,等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使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0 柳刚,黄竹邻,周昊,王双保,易新建.非接触式红外研制M.光电子科技 和信息,2005.11 陈永甫.红外探测和控制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90-320.12 何希才传感器及其使用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746, 177191.13 马殿阁.多路红外温度监测仪J.电子测量技术,1993(3): 5556.14 刘瑞新.单片机原理及使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6、,2005.7.15 无线电杂志社.无线制作精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6 赵亮.单片机C语言编程和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7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8 谢嘉奎.电子线路一一非线性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 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 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 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 使我深受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 学到了做人的道

37、理。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地敬意。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 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附录1原理图附录2实物效果图* * * W 寿 *寺正面图wuyuQ-* * (ee09oa903tf 9a ;eQOQ3o0oau0a“0tt -,OUOQUUQOQQUUQ :OUOOWUOQ,O:乙“:反面图 * * 附录3程序/宏定义#defi ne uchar un sig ned char#defi ne uint un sig ned int/头函数#in elude

38、 /全局变量定义float Temp;float HJTemp,MBTemp;/TN9温度传感器头函数#i nclude /LCD头函数#i nclude /按键sbit K =P1A5;sbit LR=PM2;sbit LG=P1A1;/主函数void mai n()/屏幕初始化In it_LCD();/开启指示灯LR=1;LG=0;/开始按键while(K=1);/温度显示初始化Ini t_T();/循环读码while(1)/每读一次LED闪烁一次LR=LR;/读取目标温度TN_IRACK_EN();TN_GetData(0x4c);MBTemp=Temp;LR=LR;/读取环境温度TN_

39、IRACK_EN();TN_GetData(0x66);HJTemp=Temp;/显示Display(MBTemp,HJTemp);/TN9.h/管脚定义sbit TN_ACK =P2A2;/* TN9 触发*/sbit TN_Clk =P2A1;/* TN9时钟线*/sbit TN_Data =卩2八0;/* TN9数据线*/uchar ReadData5;/* Function n ame:* Descripti ons:* in put parameters:* output parameters:* Retur ned value:TN_IRACK_EN(void)使TN9开始工作采集

40、环境温度无无无*void TNRACK_EN(void)TN_ACK=O;* Function n ame:* Descripti ons:* in put parameters:* output parameters:void TNRACK_UN(void)使TN9关闭进入测试模式 无无* Retur ned value:无*/void TN_IRACK_UN(void)TN_ACK=1;/* Function n ame:TN_ReadData(uchar Flag)* Descripti ons:使TN9关闭进入测试模式* in put parameters:* output param

41、eters:命令标志 0x4c工作温度 0x66目标温度无* Retur ned value:无*void TN_ReadData(uchar Flag)uchar i,j;bit BitState=O;while(1)/*读取1个字节*/while(TN_Clk);/*等待时钟下降沿*/BitState=TN_Data;/*将一位数据传至 DitState */ReadDataO= ReadData01;/*数据左移一位*/ReadDataO= ReadDataO|BitState;/*写入新的数据*/while(!TN_Clk);/*等待上升沿*/if(ReadData0=Flag)/*等

42、待字节匹配*/break;if(ReadData0=Flag)/*如果第一个字节无误开始读数据*/for(j=1;j5;j+)/*读取4个字节*/for(i=0;i8;i+)/*判断八位数*/while(TN_Clk);/*等待时钟下降沿*/BitState=TN_Data;/*将一位数据传至 DitState */ ReadDataj= ReadDataj1;/*/*数据左移一位*/ReadDataj= ReadDataj|BitState;写入新的数据*/while(!TN_Clk);/*等待上升沿*/else*/*如果有错就清空 for(i=0;i0;x_) for(y=110;y0;y

43、-);/LCD写命令void write_com(uchar com)rs=0;lcde n=0;P0=com;delay_LCD(1);lcde n=1;delay_LCD(1);lcde n=0;/LCD写数据void write_date(uchar date)rs=1;lcde n=0;P0=date;delay_LCD(1);lcde n=1;delay_LCD(1);lcde n=0;/初始化void In it_LCD()uchar num;Icde n=0;/屏幕初始化write_com(0x38);write_com(0x0c);write_com(0x06);write_c

44、om(0x01);write_com(0x80);/时间write_com(0x01);write_com(0x80);for(num=0;num 16 ;nu m+) write_date(table0 nu m);write_com(0x80+0x40);for(num=0;num 16 ;nu m+) write_date(table1 nu m);/初始化void lnit_T()uchar num;lcde n=0;/屏幕初始化write_com(0x38);write_com(0x0c);write_com(0x06);write_com(0x01);write_com(0x80);/时间write_com(0x01);write_com(0x80);for(num=0; num 16; nu m+) write_date(table2 nu m);write_com(0x80+0x40);for(num=0; num 220.0|MT=0)if(MT10)temp=MT*10; write_com(0x80+9);write_date();write_date(); write_date(0+temp/10); write_date(.);write_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