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准备工作及相关运行规程_第1页
停机准备工作及相关运行规程_第2页
停机准备工作及相关运行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停机准备工作及相关运行规程本机组停机可分为滑参数停机、额定参数停机和紧急停机。滑参数停机:主要是为了使停机后的汽缸金属温度降到较低的 温度水平,一般用于小修、大修等计划停机。额定参数停机:主要是为了短时间消缺处理后能及时启动,希 望机组的汽缸金属维持较高的温度水平,缩短机组的启动时间。紧急停机:主要用于机组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运行 和突然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滑参数停机和额定参数停机前的准备工作:a. 试验交、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及盘车电机,均应工作正常;b. 确认主汽阀和调节阀、抽汽逆止阀灵活,无卡涩现象;c. 做好轴封辅助汽源、除氧器备用汽源的暖管工作。5-1 滑参数停机汽机跟

2、随锅炉按滑压曲线滑压减负荷,同时逐渐全开调速汽 门。在降负荷期间,运行人员应监视高压内缸调节级后金属温度和 中压缸进汽区域金属温度变化梯度。在"手动"和"操作人员自动"状态降负荷率限制值由运行人员在操作盘给定,操作方式参见机组启动操作步骤。a. 按锅炉滑参数停机曲线降温、降压、减负荷限制要求主、再热蒸汽温度下降速度:小于1 C /min ;主、再热蒸汽压降速度:小于0.098MPa/min主、再热蒸汽过热度:大于50 C;b. 汽缸金属温度下降速度不超过1 C /min ;c. 在主蒸汽温度下降 30 C左右时应稳定 510min后再降温, 目的是控制主

3、蒸汽与再热蒸汽的温差,以及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 差;d. 当调节级后蒸汽温度降到低于高压内缸调节级处法兰内壁金属温度30 C时应暂停降温;e. 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高中压缸胀差的变化,当负胀差达到-1mm时停止减负荷,若负胀差继续增大,采取措施无效而影响机组安全时,应快速减负荷到零;f. 减负荷过程中应根据运行情况及时投入旁路系统,并注意低压缸喷水冷却系统的投入;g. 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轴封及除氧器汽源的切换;h. 在减负荷过程中对疏水系统的控制(1) 在30 %额定负荷时打开低压段疏水;(2) 在20 %额定负荷时打开中压段疏水;(3) 在10 %额定负荷,打开高压段疏水。i. 负荷降至50MW

4、寸,开凝结水再循环门,以保证凝结水泵的 正常工作和凝汽器的水位;j. 当新汽压力降到4.95.88MPa,汽温降到 330 C360 °C,在定压下将负荷降到5%额定负荷,检查机组无异常后应打闸停机,高中压主汽阀、调节阀和抽汽逆止阀均应全部关闭;k. 汽轮机跳闸以后,交流润滑油泵应自动启动,否则应手动启动,同时开始记录并绘制汽轮机惰走曲线;l. 转速降到1200r/mi n 时启动顶轴油泵;m. 在机组惰走到 300r/min 时,打开真空破坏阀破坏真空,(如不停炉可不打开真空破坏阀)机组转速降到零时投连续盘车,停射水抽气器,同时记录大轴弯曲值及盘车电流;n. 真空到零,停轴封供汽,

5、停轴封风机;o. 高压内缸上半内壁温度降到 200 C左右时,可以采用间歇盘车,每半小时翻转 180 C,温度降到150 C以下时停盘车和停顶轴油泵,在停盘车后过8h再停润滑油泵;p. 在停机后,确信主油箱内无油烟时,方可停排烟风机;r. 在降负荷,打闸停机期间应注意监视以下几点:(1) 在滑参数减负荷过程中,应严密监视机组振动,发生异常振动时应停止降温、降压、立即打闸停机;(2) 在盘车时如果有摩擦声或其它不正常情况时,应停止连续盘车而改为定期盘车,若有热弯曲时应用定期盘车的方式消除热弯曲后再连续盘车 4小时以上。(3) 停机后应严密监视并采取措施,防止冷汽、冷水倒灌入汽 缸引起大轴弯曲和汽

6、缸变形。5-2 额定参数停机额定参数停机一般用于临时停机。机组若计划停机后检修,米用喷嘴调节方式是有利的,因该方式停机后金属温度较低,可缩短机组冷却时间。 对于停机时间只有几小时的调峰机组或其它短暂的 临时停机,为了使停机后金属温度较高,有利于再次快速启动投运,通常采用节流调节方式。根据不同停机目的,可以在操作盘上选择 阀门管理方式-单阀控制或顺序阀控制(即节流调节或喷嘴调节a. 在操作盘选择减负荷率,减负荷率选1MW/mi n;b.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随时投入旁路系统;c. 减负荷时,注意高中压缸和低压缸胀差的变化,如胀差太1mm大,应放慢 减负荷速度,应 注意轴封汽源的 切换。当胀差达 时停

7、止减负荷稳定运行, 若负胀差继续增大且采取措施无效影响到 机组安全时,应快速减负荷到零;或打闸停机;d. 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除氧器汽源的切换;e. 在减负荷过程中,对疏水系统的控制,见5-1节第h条;f. 负荷降至50MW寸,开凝结水再循环门,以保证凝结水泵的正常工作和凝汽器水位;g. 负荷降到 5%额定负荷情况下,检查机组无异常后,按下 汽机跳闸按钮,发电机解列,高中压主汽阀、调节阀和抽汽逆止阀均应全部关闭;h. 其它操作同滑参数停机,见5-1节第k条至r条。5-3紧急停机1紧急停机处理原则a. 事故的处理,应以保证人身安全,不损坏或尽量少损坏设 备为原则;b. 机组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故障

8、设备的运行,并采取相应 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必要时应保持非故障设备的运行;c. 事故处理应迅速、准确、果断;d. 应保留好现场特别是保存好事故发生前和发生时仪器、仪表所记录的数据,以备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时参考;e. 事故消除后, 运行值班人员应将观察到的现象,当时的运行参数,处理经过和发生时间进行完整、准确的记录,以便分析事故原因时供有关有人员查询。2在下列情况下,机组打闸后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a. 机组发生强烈振动,瓦振振幅达0.10mm以上;b. 汽轮机或发电机内有清晰的金属摩擦声和撞击声;c. 汽轮机发生水击或主蒸汽或再热蒸汽温度10min内急剧下降50 C以上;d. 任一轴承回油温

9、度升至75 C或任一轴承断油冒烟时;e. 任一支持轴承巴氏合金温度升至115 C或推力轴承巴氏合金温度升至 110 °C;f. 轴封或挡油环严重摩擦,冒火花;g. 润滑油压低至 0.039MPa,启动辅助油泵无效;h. 主油箱油位降至低油位停机值以下,补油无效;i. 油系统着火;j. 轴向位移超过跳闸值,而轴向位移保护装置未动作;k. 汽轮机转速超过3360r/mi n ,危急遮断器不动作;l. 凝汽器压力升至 19.7kPa以上;m. 循环水中断不能立即恢复;n. 高压排汽温度420 °C3a在下列情况下,机组打闸后可不破坏真空停机主、再热蒸汽管破裂,机组无法运行;b.

10、凝结水泵故障,凝汽器水位过高,而备用泵不能投入;c. 机组甩负荷后空转或带厂用电运行超过15min ;d. DEH系统和调节保安系统故障无法维持正常运行;e. 高中压缸、低压缸胀差增大,调整无效超过极限值;f. 机组处于电动机状态运行时间超过1min。4紧急停机注意事项a. 高、中压主汽阀及调节阀应立即关闭;b. 各抽汽止逆阀和高排止逆阀应立即关闭;c. 交流或直流润滑油泵应立即投入;d. 全开汽轮机各疏水阀;e. 转速降至1200r/mi n 时应启动顶轴油泵。6启动、运行限制要求6-1机组禁止启动、运行限制要求机组在启动前或冲转带负荷过程中应确认是否出现下列情况,若发生则禁止启动或停机进行

11、检查。a. 任一安全保护装置失灵;b. 机组保护动作值不符合规定;c. 汽轮机调速系统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机组甩负荷后不能控制转速在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以下;d. 任一主汽阀、调节阀、抽汽逆止阀卡涩或关不严;e. 汽轮机转子弯曲值相对于原始值大于0.03mm ;f. 盘车时有清楚的金属摩擦声或盘车电流明显增大或大幅摆动;g. 主要显示仪表(如测转速、振动、轴向位移、相对膨胀、调速、润滑油压、抗燃油压、冷油器出口油温、轴承回油温度、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压力与温度、凝汽器真空等的传感器和显示仪表以及 调节、保安系统压力开关、测汽缸金属温度的双支热电偶和显示仪表等)不全或失灵;h. 交、直流辅助油泵、润滑

12、油系统、抗燃油供油系统故障和顶轴装置、盘车装置失常;i. 润滑油和抗燃油油质不合格,润滑油进油温度不正常,回油温度过高;j. 回热系统中,主要调节及控制系统(如除氧器水位、压力自动调节、旁路系统保护及自动调节、汽(电)动给水泵控制系统等)失灵;k. 汽轮机进水;l. 机组保温不完善;m. 机组启动、运行过程中,超过限制值;(见6-2节机组启动运行的限制值)n. 水汽品质不符合要求;详见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12145-89);p. DEH控制系统故障。6-2 机组启动、运行的限制值1 报警、停机值1.1 TSIa. 轴向位移:(转子以发电机侧工作瓦定位,转子朝发电机方向位

13、移为正,反之为负)报警值:-1.05mm+0.6mm停机值:-1.65mm+1.2mmb.在盘车状态,偏心率超过原始值0.03mm就要报警,如大于0.03mm应继续盘车直至小于0.03mm方可启动;c. 胀差报警值:咼中压胀差-3mm +6mm低压胀差/+14mm停机值:咼中压胀差-4mm +7mm低压胀差/+15mmd.轴振:(峰、峰值)正常值:0.076mm报警值:0.127mm停机值:0.25mme.轴承盖振动:(峰、峰值)正常值:0.025mm报警值:0.05mm停机值:0.08mm(手动)1.2 油系统a.润滑油压(轴承中分面处值)正常值:0.0785-0.0981MPa报警值:0.

14、049MPa停机值:0.039MPa停盘车:0.029MPab.抗燃油压编制校对审核标审录入员正常值:14MPa报警值:11.2MPac. 润滑油温进油温度正常工作范围40 C45 C回油温度:正常值:小于65 C报警值:65C停机值:75C (手动)d. 支持轴承巴氏合金温度报警值:105C停机值:115Ce. 推力轴承推力瓦温度报警值:100c停机值:110cf. 润滑油箱油位(mmg.1.3.卜见抗燃油系统供货商使用说明书j5.8kPa14.7kPa19.7kPa最高油位: 正常油位:最低油位:低油位报警值低油位停机值抗燃油箱油位最高油位:最低油位:低油位报警值凝汽器压力正常值:报警值:

15、停机值:开关位:1810开关位:1560开关位:1330磁浮子:1945磁浮子:1695磁浮子:1445磁浮子:136514高压外缸排汽口处蒸汽温度正常值:小于340 C报警值:380停机值:420C1.5.低压缸排汽温度:正常值:小于36 C报警值:80C (投喷水)停机值:110°C (手动)16在额定负荷运行时,主蒸汽与再热蒸汽温度低于520 C时应减负荷运行,在减负荷过程中汽温若有回升的趋势应停止减负荷,否则应继续减负荷,当汽温降到450 C时负荷应减到零,若汽温继续下降到430 C仍不能恢复时手打停机;1.7.在启动、变负荷和停机时,在连续 15分钟内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

16、度的下降值应小于50 C,若达80 C以上应手打停机。2运行监视2.1 油系统a.主油泵出口油压正常工作范围:1.92.05MPab.抗燃油温正常工作范围:35 C54 C油温低于18 C禁止启动。2.2 金属状态在ATS的转子应力监视出现故障时,对机组本体应监视的启动运行限制要求如下:a. 高中压汽缸壁金属温升率小于1.5 °C /min(高压与中压第一级处内壁金属);b. 高、中压外缸和高压内缸内、外壁温差分别小于50 C;c. 高压主汽阀壳内、外壁温差小于55 C;d. 高中压外缸内壁与高压内缸外壁温差小于50 C;e. 高中压外缸外壁上、下半温差小于50C;f. 高压内缸外壁

17、上、下半温差小于35 C;g. 高中压外缸法兰内、外壁温差小于80C;h. 高中压外缸上半左、右法兰温差小于10 C;i. 高中压外缸上、下半法兰温差小于10 Co2.3 蒸汽a. 主蒸汽温升率不超过1.5 C /min ;b. 再热蒸汽温升率2 C /min ;c. 并网后主蒸汽(主汽阀前)和再热蒸汽(中压联合汽阀前)温度差限制值见图6-2-1 ;e. 每根主蒸汽管道蒸汽温度之差及再热蒸汽管道蒸汽温度之 差不应超过 17 C;f. 各段抽汽管道上防进水热电偶之间温差大于40 C时,可认为汽缸进水,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积水;g. 机组在5 %10 %额定负荷运行时,汽轮机低压缸的最大允许排汽压力

18、为13kPa,低压缸排汽温度不大于52 C;在此段负荷间禁止长期运行;h. 机组允许在 30 %100 %额定负荷长期运行,此时最高排 汽压力为14.7kPa,若超过此值,则必须对凝汽系统进行检查;若虽超过此值但并未超过停机值时,则运行时间应少于60min,否则打闸停机;i. 机组甩负荷后空转运行时所允许之最高排汽压力为13.8kPa、排汽温度应小于 80 C、运行时间应少于15min,否则打闸停机;j. 机组启动、运行期间各段抽汽压力和调节级压力的限制值2.4金属与蒸汽温差:(主蒸汽、再热蒸汽)调节级后:13.78MPa1#抽汽6.56MPa2#抽汽3.98MPa3#抽汽1.86MPa4#抽

19、汽0.89MPa5#抽汽0.525MPa6#抽汽0.29MPa7#抽汽0.154MPa8#抽汽0.071MPa机组在启动前应注意使高压调节级后或中压第一级后蒸汽温度与金属温度相匹配,高压调节级后或中压第一级后汽缸内壁金属温 度与蒸汽温度的温差应满足下面要求: t=蒸汽温度-金属温度 t理想值 t允许值 t极限值1090C150C-20°C-50C图6T主塞汽与再热薫汽的尤许温差6-3 一般注意事项a. 机组不允许在主汽阀一侧开启,另一侧关闭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行;b. 应避免在30 %额定负荷以下长期运行;c. 机组未解列前发生电动机运行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且凝汽器真空必须正常;d. 在

20、盘车装置投入前,不得向轴封送汽;e. 在排汽温度高时,应注意胀差、振动、轴承油温和轴承金属温度的变化,如排汽温度已达报警值,除了投入喷水系统外,还应采取提高真空度或增加负荷等方法来降低排汽温度;f. 除紧急事故停机应立即破坏真空外,一般机组跳闸后仍需维持真空,直到机组惰走至10 %的额定转速为止;g. 必须保证汽轮机本体疏水系统以及主汽管、再热汽管热段、再热汽管冷段和抽汽管的疏水系统在启动停机时保持畅通;h. 喷油试验后不能马上做超速试验,以免积油引起超速试验不准;i. 机组带50%60%额定负荷时,允许凝汽器半侧清洗、检修,但此时必须注意3#、4#轴承振动、轴承油温和金属温度的变化;j. 机组在电网解列带厂用电状态运行时,任何一次连续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