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 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一、“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背景 世界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糖尿病(DM)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明显增加 DM 的主要并发症已经成为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 美国每年用于DM的医疗费用约1000亿美元 DM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卫生保健问题 对DM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是20世纪后20年国际研究的重点From P.Zimmet et al.: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48:13,2003 糖尿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各国DM的发病率均在上升
2、,其中90%为2型糖尿病 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已经诊断)约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33亿 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200%比45%),21世纪DM 将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 中国糖尿病流行的现状 近20年我国T2DM患病率急剧上升 全国部分省市的调查1980年 0.67% 人均年收入 376元1996年 3.21% 人均年收入 1271元2002年 45% 人均年收入 7078元 我国DM患病率还会继续增加 糖尿病合并症患病率高问题严重 2001年糖尿病学会对30省市住院病人调查: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 60%合并肾
3、病、眼病患者各占 34%成为糖尿病人主要致残、致死原因 糖尿病人的医疗费用成为社会主要负担 美国DM医疗费约1987年240亿美元1998年980亿美元2002年1320亿美元 中国2002年17省会城市调查:DM医疗费188.2亿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费4%平均普通DM病人3726元/年/人(占19%)有并发症病人13897元/年/人(占81%)糖尿病年人均治疗费用(欧元)T1DM:T2DM: 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糖尿病的认识公众对糖尿病认识差,防病意识差已诊病人对治疗认识差专业人员的认识不足 人员问题专业人员不足现有专业人员,因地区、单位、本身专业水平不平衡 经费不足 根据我国
4、糖尿病流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组织编写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并将在全国推广将首先在全国省市级以上城市组织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为中心内容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贯彻与推广指南,使我国糖尿病防治规范化,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型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1型糖尿病(T1DM)T1
5、DM发病率特点 世界不同地区发病情况差异巨大,以北欧国家为最高,而东南亚国家则相对较低 中国是世界上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96 年 T1DM发病率为 0.5710万,全国约300万 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例数亦不少,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5%左右 T1DM发病率有一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1996年1型糖尿病发病率(1/10万)人群芬兰美国日本中国发病率35.515.81.50.6年龄校正发病率(14岁以下人群)年龄校正发病率相对危险度 (OR)04岁0.261.0059岁0.592.301014岁0.933.60 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受损 T2DM患病率特点 患病率急
6、剧增加 发病年龄年轻化 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大量存在 各地发病状况差异巨大 农村城市化,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患病率急剧增高 T2DM患病率:1979:1.00 1996:3.21 2002:4.37 年增 0.1以上,全国约4000万T2DM发病年龄的年轻化 逐代年轻现象:子代发病年龄低于父母 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值得关注血糖增高者大量存在(%)时间糖尿病IGT19892.022.9519942.513.2019963.214.72糖尿病分层标化患病率分层 DM IGT省会城市4.585.78中小城市3.374.29富裕县城镇3.295.74富裕县农村2.655.02
7、贫困县城镇2.834.11贫困县农村1.713.141996年资料年龄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年岁DMIGT200.561.98301.363.25403.025.74507.047.846011.3411.62r0.9590.9851996年资料全国住院病人慢性并发症调查 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对全国30省市自治区2万余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及其相关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为资料准确起见,研究中所观察的对象均为大城市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而不包括门诊或者其他科室的患者 这次调查首次提供了关于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血管疾病较完整、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样本量大,分布平衡
8、 中国糖尿病伴发疾病患病率并发疾病1型(%)2型(%)总计(%)高血压9.134.231.9脑血管1.8 12.612.2心血管4.017.115.9糖尿病足2.65.25.0眼部病变20.535.734.3肾脏病变22.534.733.6神经病变44.961.860.3诊断标准出处:方圻主编现代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版 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 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 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公
9、共卫生问题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大血管病变现状 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的倍数与国外相似,而冠心病及脑卒中的患病率增高的倍数则远远高于国外资料 可能是由于在我国,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缺乏简便易行的流行病检测手段,难以进行人群普查,表中所列的总人群百分比较实际为低。本研究为住院病人,糖尿病相关大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较高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微血管病变现状 双目失明患病率增高的幅度较小,仅为非糖尿病者失明率的2倍左右。可能由于我国非糖尿病人群双目失明患病率很高所致 尿毒症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幅极高,可能说明糖尿病肾病是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巨大威胁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 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类型、发病年龄、病程
10、,以及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和性别等等 糖尿病发病年龄及病程与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而且危险系数较高。发病年龄越低,病程越长,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越高 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1) 在危险因素中,体质指数、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出现的频率较高 体重大的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这可能是引起体质指数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原因,同时提示减肥有可能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2) 高血压与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神经并发症均密切相关,收缩压与各种并发症均相关。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说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 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
11、血症和低HDL-C血症等血脂异常对并发症的影响,提示我们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中,不但要关注血压的控制,也要关注血脂的调节 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3) DCCT和UKPDS等研究报告,已经确定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并发症的相关关系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目 录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分型糖尿病的诊断普通人群中空腹及2小时血浆糖水平的频率分布0%10%20%30%40%0%5%10%15%静脉全血(含水73%) 糖值15%全血标本室温放置1小时,血糖值下降3-6%全血标本室温放置4小时,血糖值下降10-30%全血标本0-4放置6小时,血糖值下
12、降0.3-3%立即离心后血浆标本室温放置6小时,血糖值下降0% 推荐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测定血糖测定 如用全血(静脉或毛细血管)测定葡萄糖值,其诊断分割点如下 7.0(126)7.0(126)6.1(110)6.1(110) 空腹或荷后2小时或两者糖尿病静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全血血糖浓度(mmol/L(mg/dl)10.0(180)11.1(200)11.1(200)11.1(200)糖尿病诊断注意点 在无高血糖危象时,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诊断标准内三个标准之一 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防中复查明确 急性感染、创伤、循环或其
13、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 激过后复查糖尿病诊断注意点 流行病学调查最好进行OGTT。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进行调查,但是仅2小时血糖增高的糖尿病者会被遗漏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IGR) 糖调节受损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 任何类型糖尿病(DM)的糖尿病前期状态空腹血糖 mmol/l7.06.17.8 11.1负荷后2小时血糖 mmol/l糖调节受损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IGR)有两种状态: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
14、lucose Tolerance,IGT,原称糖耐量减退或糖耐量低减)。IFG及IGT可单独或合并存在IFGIFG+IGTIGT7.06.17.8 11.1DM空腹血糖 mmol/l负荷后2小时血糖 mmol/lIGR(IFG及/或IGT)及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浆糖值)空腹血浆糖(mmol/l)2小时血浆糖(mmol/l)正常6.17.8IGRIFG 6.1-7.07.8IGT6.17.8-11.1IFG+IGT6.1-7.07.8-11.1糖尿病7.011.1IGR(IFG、IGT)的血糖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mmol/L(mg/dl)血浆全血7.0(126) 11.1(200)6.1(11
15、0)11.1(200)6.1( 110) 10.0(180)糖尿病 空腹 或 负荷后2小时 或 两者7.0(126)7.8(140) -11.1(200)6.1(110) 7.8(140) -11.1(200)6.1(110) 6.7(120) -10.0(180)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如行检测) 及 负荷后2小时6.1(110) -7.0(126)7.8(140)5.6(100) -6.1(110)7.8(140)5.6(100) 6.7(120)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 及 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6.1(110)7.8(140)5.6(100)7.8(140)5.6(100)6
16、.7(120) 正常 空腹 负荷后2小时静脉毛细血管静脉-6.1(7.0 10.0 HbA1c(%)7.5血压(mmHg)130/80 140/90140 /90BMI(kg/m2)男性女性25 24 27 26 2726TC(mmol/L)1.11.10.90.9TG(mmol/L)1.52.22.2LDL-C(mmol/L)4.0 生活方式的干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的出现和加重 饮食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保证青少年
17、的生长发育 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来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 热量分配:2530脂肪、5565碳水化合物、16.7mmol/L(300mg/dl)时, 应测定血、尿酮体 血糖自我监测的注意事项血糖自我监测的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时间 每餐前 餐后2小时 睡前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如有空腹高血糖,应检测夜间的血糖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病人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者监测的次数可更少 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他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血糖自我监测的注意事项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18、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HbA1c 血糖控制达到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查2次HbA1c平均血糖水平mg/d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平均血糖估计值30.9(糖化血红蛋白值)60.6糖化血红蛋白每变化1% 所对应的平均血糖的变化为30mg/dl.控制目标需要调整治疗糖化血清蛋白 反映1-2周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透析性的贫血、急性全身疾病期、肝病、糖尿病合并妊娠、降糖药物调整期等,糖化血浆蛋白可能更能准确反映短期内的平均血糖变化 不能做为血糖控制的目标 尿糖和尿酮体的监测 尿糖的监测 尿糖的监测不能代替血糖的监测 尿糖阴性时应依靠血糖监测
19、来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 尿糖的控制目标应为阴性 尿酮体的监测 是1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尿病的治疗-口服降糖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 双胍类药物: 主要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还可能有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糖尿病的治疗-口服降糖药 -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对淀粉和果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格列酮类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可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选择降糖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肥胖、副作用、过敏反应、年龄及其他的健康状况如肾病、肝病可影响药物选择 联合
20、用药宜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应采用胰岛素与降糖药的联合治疗或单独胰岛素治疗选择降糖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三种降糖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花费-效益比尚有待评估 严重高血糖的患者应首先采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减少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待血糖得到控制后,可根据病情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胰岛素 正常人胰岛素素的生理性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时胰岛素分泌。基础胰岛素分泌占全部胰岛素分泌的40-50%,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调节肝脏的葡萄糖输出速度与大脑及其他器官对葡萄糖需要间的平衡。餐时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为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促进进餐
21、时吸收的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基础和进餐时的胰岛素分泌模式108607 8 9 10 11 12 12 3 4 56 7 8 9A.M.P.M.早餐午餐晚餐7550250基础胰岛素基础血糖胰岛素(mu/L)血糖(mmol/L)时 间餐后血糖餐时胰岛素分泌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替代治疗胰岛素注射时间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睡前(10pm)方案1RI或IA+NPHRI或IARI或IANPH方案2RI或IA+NPHRI或IA+NPH方案3RI或IA+PZIRI或IARI或IA注:RI,普通(常规、短效)胰岛素;NPH,中效胰岛素;PZI,精蛋白锌胰岛素; IA,胰岛素类似物(超短效、速效胰岛素)常用胰岛素制剂和作用特点胰岛素制剂起效时间(h)高峰时间(h)有效作用时间(h)药效持续时间(h)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IA)0.25-0.50.5-1.53-44-6短效胰岛素(RI)0.5-12-33-66-8中效胰岛素(NPH)2-46-1010-1614-18长效胰岛素(PZI)4-610-1618-2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英语写作第一章课件
- 双十一汽车电商解密
- 南阳职业学院《土建基础与工程技术经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江苏民歌欣赏与演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精英联赛语文试题含解析
-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中国文学作品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南充市嘉陵区2024-2025学年初三5月月考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年级3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中美关税战时政述评-初中《道法》25年时政述评课件
- (三模)南宁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
-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课件 封装 1.1导论
- 食堂净菜采购合同范本
-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 8.3.1 印度 课件 粤教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JJF 2216-2025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2025年工程测量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