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指导老师 李丽宽 、黄 杰组长 王小丹副组长 董 荣 组员 许 晴 、叶李丹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王小丹: 负责协助查找及联络制作过程 叶李丹:查找关于教育的图片 许晴 :查找中家庭教育资料董荣:查找美家庭教育资料 王小丹:汇总资料制成幻灯片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为什么美国的孩子动手、创造能力强,且富有个性。为什么美国的孩子动手、创造能力强,且富有个性。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什么弊端?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什么弊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成长期间绝大多数是在家里,因此家庭教育就尤为重要。中美家庭教育
2、理念的比较 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n最深印象n优势及劣势n中国家长的溺爱n美家长让孩子自主选择n人人平等长辈是朋友n教育谁说了算?n交流平台孩子心中的话n问题及思考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美国孩子有个性。中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远大志向,重视物质上的满足缺乏精神上的教育和沟通,重男轻女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溺爱或打骂)。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常常授以经验阻止孩子去冒险,而让他按照自己设计的蓝图走。最深印象最深印象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优势及
3、劣势 中国的孩子都很聪明、听话、尊敬长辈、遵循经验、爱动中国的孩子都很聪明、听话、尊敬长辈、遵循经验、爱动脑但动手能力差。中国的传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脑但动手能力差。中国的传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很严厉且缺乏沟通,所以代沟现象严重。多数父母对孩子都很严厉且缺乏沟通,所以代沟现象严重。近几年来在许多新思想的影响下,虽然有些不好的现象减少近几年来在许多新思想的影响下,虽然有些不好的现象减少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未成年犯罪率就提高了。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未成年犯罪率就提高了。 美国的孩子都很有想象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美国的孩子都很有想象力、思维活跃动
4、手能力强 ,有个,有个性叛逆感强。美国的未成年犯罪比中国严重,吸烟、喝酒现性叛逆感强。美国的未成年犯罪比中国严重,吸烟、喝酒现象也很严重。象也很严重。 美国的家长对子女的管束不像中国的家长,他美国的家长对子女的管束不像中国的家长,他们提倡平等,对子女更像是对待朋友,但过早的将大人的思们提倡平等,对子女更像是对待朋友,但过早的将大人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可能是美国孩子早熟的原因之一。想灌输给孩子,可能是美国孩子早熟的原因之一。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中国家长的溺爱 什么都先替孩子想好,希望孩子独立却怕孩子受苦,几乎所有家长都这样。现在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成长,
5、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小皇帝”。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会表现出我行我素、自私、缺乏自理能力、协作精神及忍耐力不足等性格缺陷。爱孩子却成了害孩子。 父母对孩子倾注的巨大热情也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一份问卷调查显示,35%的中学生、30%的小学生因为祖父母、父母的过分保护和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出现了异常心理现象。21%的孩子表示是为了上大学而学习,而71%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对自己未来的想法。让孩子在金钱、权力、才干、名誉中选最 想获得的一项时,89%的孩子选择了金钱。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美家长让孩子自主选择美家长让孩子自主选择 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美国
6、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而是坚持自由,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而是坚持“Stand behindStand behind,dont push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站在后面,不要推),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使孩子真,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
7、的道路。使孩子真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父母在给予选择的自由的同时,父母在给予选择的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付诸行动”,去做去做“去试试去试试”,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站在孩子身,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
8、察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另外,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社会并成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另外,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人人平等长辈是朋友中国孩子在非血缘关系的同辈人
9、之间也成哥哥弟弟,或姐中国孩子在非血缘关系的同辈人之间也成哥哥弟弟,或姐姐妹妹;称非血缘关系的长辈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姐妹妹;称非血缘关系的长辈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美国孩子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同辈之间,直呼齐名的。称呼美国孩子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同辈之间,直呼齐名的。称呼有血缘关系的叔叔阿姨,一般都加上这个人的名,而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叔叔阿姨,一般都加上这个人的名,而不是姓。更经常的是直呼其名。甚至对自己的父母,有时也直姓。更经常的是直呼其名。甚至对自己的父母,有时也直呼其名。呼其名。中国讲究长幼有序,对待长辈要有礼貌。遇到长辈要叫叔中国讲究长幼有序,对待长辈要有礼貌。遇到长辈要叫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
10、,长辈就会摸摸小孩的头或拍拍肩膀,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长辈就会摸摸小孩的头或拍拍肩膀,称赞一两句。称赞一两句。在美国小孩遇到长辈只要笑笑,问候一声在美国小孩遇到长辈只要笑笑,问候一声“Hi”Hi”或或“How How are you?”are you?”就行了。对方就会很认真的回复问候,并主动就行了。对方就会很认真的回复问候,并主动伸出手来握手。还会像对成年人那样说:伸出手来握手。还会像对成年人那样说:“你好!年轻你好!年轻人。人。”大人们只要有一点事做的不合孩子的意,孩子就会大人们只要有一点事做的不合孩子的意,孩子就会抗议,抗议,“你伤害了我的感情你伤害了我的感情”言下之意是:我也是一个同言下
11、之意是:我也是一个同你一样的人。你一样的人。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教育谁说了算?东南快报8月27日文章题:“神童”难自立肄业回家怪妈妈 “神童”叫魏永康,8岁跳级到重点中学,13岁进大学并由妈妈陪读4年,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因生活学习无法自理,而被迫肄业回家。 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玩具,尽管有高智商却不懂社交他甚至说他恨妈妈,母亲后悔心太急有些拔苗助长一心想他读博士不让他干家务,吃饭喂到高三。老师说他的接受能力,就像复印机一样。教育专家认为,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早期的教育很盲目。中国的父母善于说服教育。运用在家庭中的权威来争取孩子,也擅长“
1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尊重长辈。中国的家长爱为孩子的将来打算,总是事先就为孩子想好选什么专业。相比之下,美国的家长都不操这心,他们让孩子自己选择。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交流平台孩子心中的话S S同学:我觉得我的父母挺民主的,只是他们老是对我同学:我觉得我的父母挺民主的,只是他们老是对我放不下心。我想自己飞翔。放不下心。我想自己飞翔。 A同学:中国的家长太操心了,什么都管,这个不同学:中国的家长太操心了,什么都管,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弄得我好烦。许那个不许,弄得我好烦。X同学:家长总爱在自己孩子面前夸别人家孩子怎么同学:家长总爱在自己孩子面前夸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的,从来不管
13、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想的。样怎么样的,从来不管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想的。Y同学:同学:爸爸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我爸爸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我和妈妈很难好好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妈和妈妈很难好好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妈妈不说话还好,若她说话我便会觉得很烦!妈不说话还好,若她说话我便会觉得很烦!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现代家庭教育核心目标取向的思考 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拓精神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思考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n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n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方式 树立良好的角色形象 创造良好
14、的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 问题:问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方式失衡教育方式失衡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父母对子女角父母对子女角色期望值因素色期望值因素 父母的社会化父母的社会化程度因素程度因素 家庭条件因素家庭条件因素 家长对子女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方式教育观念、方式因素因素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日本家长从不送孩子上学,以锻炼孩子自立能力。中日两国在接送孩子上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家长认为“孩子才是个小学生”,而日本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是小学生了”。 德国的家长认为孩子要从小受摔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天冷要少穿衣,而且德国家长从不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认真听取孩子想法,帮助孩子分析他们的能力和爱好,从小培养职业兴趣。 比利时的家长教孩子从小学节俭,而且言传身教,他们花钱之前,都会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告诉孩子哪些该花、怎么花。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也会及建议他们存一部分,并办他们制定一个有计划的消费“目标”。 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结果: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中美教育。中美教育各有优点。中国教育的优点是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