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4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4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4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4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4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教重、难点:1.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难点: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年月日的资料。2、年历、计算器。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都干些什么?(穿红衣服、帖春联、放

2、鞭炮)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那你知道年是什么吗?(学生简单回答)引入年的传说师: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板书:年 月 日2、探究新知。(一) 探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1、 感受年月日的形成。2、 有关日的知识。3、 有关月的知识。(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你怎么样就能很快记下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学生汇报记忆方式:如拳法,口诀等。互相交流。4、 有关”年”的知识(1)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派代表汇报)(2)用万年历验证平闰年。(3)常识介绍:我们所学习的历法是公历。二、总结。1、 关于时间单位,你还有哪些问题

3、?2、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详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并有个好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你有办法吗?三、板书设计:年 月 日大月:1、3、5、7、8、10、12月小月:4、6、9、11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课后反思:看日历、猜生日教学目标: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今年的日历。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

4、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二、探索新知:_1、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2、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结果。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要节日?5、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三、拓展应用:独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1周年时是 年,我已经岁了。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

5、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3、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由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索新知:1、学生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2、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

6、: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5、全班交流,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三、拓展应用:一、填一填第二次取信时间是下午 14:0016:30也就是下午 时。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 时到下午 时 分,取信间隔 时 分。全天共开放 时 分。二、画一画2、小明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他最晚要在下午 时 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开车前5分停止检票三、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时间与数学(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

7、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二、探索新知: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

8、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_*_*_*_*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三、拓展应用:观察日历找规律: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_*_*_*25_*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12比1

9、1多1,18比11多7,嘿!我发现了:11+19=30,换另一组再试一试。课后反思:时间与数学(二)教学目标: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4、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1、请学

10、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3、补充练习。三、实践练习 拓展延伸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3、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4、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

11、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1、出示教学情境挂图。2、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3、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你能根据这幅图给我们的提示说一说吗?4、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分小组交流前一段时间学到了什么?2、组织全班交流,对前一段时间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回顾。在整理回顾的过程中

1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类板书,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与说明。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后抽取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2、第题。(1)齐读题目,提问:书上告诉我们什么知识?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2)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订正。3、第3题。读题后,独立完成。交流计算方法,并核对,订正。四、数学万花筒自行读数学万花筒。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师作适当指导。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今天我们对开学来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你留下怎样的成长足迹?我们来一起说

13、一说吧。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示,从什么是数学、怎样学数学、怎么用数学等角度来寻找自己的成长足迹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以写“数学日记”的方式纪录下来。3、课外作业:第2题。教学反思:八 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

14、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会借助操作活动,说出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2)能够将某一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4)结合具体情境,对某个问题进行推理。2、难点:将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课时安排:2课时摸球游戏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15、,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具准备:小黑板、布袋、一定数量的白球、黄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1、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2、实践探索。(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第

16、几次_*颜色第几次_*颜色(2)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3)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三、解释和应用:1、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海南哈尔滨武 汉2、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8白2红 可能是白球一定是白球 10红5白5红 一定不是白球很可能是白球8白2红 白球的可能性很小 10白课后反思:生活中的推理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

17、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重点: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幻灯。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的是摸球游戏,有趣吗?今天我们继续做游戏。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二、探索新知:1、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淘气、笑笑、小明,约定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一项。扮演绦子的同学说:“我喜欢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学说:“我不是电脑

18、兴趣小组的。”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再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足球航模电脑淘气笑笑小明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三、拓展应用: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再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科?美术音乐体育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王老师教: 李老师: 张老师: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课后

19、反思:总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教学重、难点: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

20、学习数学。教学设计:1、谈话激趣: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

21、式。(2)交流,评价。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试着做一做第9题。(3)全班订正。(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1)刚才,同学们计算题掌握的都非常好!这学期我们不仅学会了口算、笔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一些计算方法,而且我们还学会了好多的计量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2)指名回答,师板书:时间单位:年、月、日质量单位:克、千克、吨(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4)全班订正。(5)做第3题。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

22、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板书: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教学反思: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一、情境创设激趣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

23、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二、巩固探究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先自

24、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交流,纠正。5、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和“钱”有关的,同学们解答的都比较好。下面我们来解决关于交通工具的实际问题,能做得更好吗?交流,解答,纠正。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三、拓展实践,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总复习(三)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5、。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二、巩固探究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每

26、出示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积木照样子搭一搭。搭出图形之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形状?交流,订正。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3、完成第13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