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配偶告知及检测与降低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余惠芬1,韩瑜1,施玉华1,霍俊丽1 ,张小波 1 ,杨跃诚2 ,姚仕堂2 ,罗荣贵3 ,蔡敏3 ,张晓冰4 ,马艳玲1(1.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 650022;2.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芒市 678400;3.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4. 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 了解配偶告知与检测对减少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艾滋病病毒(HIV)配偶间传播风险的影响,为改进单阳家庭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9对HIV配偶抗体阳转夫妻(简称阳转家庭)
2、和114对单阳夫妻(简称单阳家庭)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配偶告知与HIV检测服务的情况。问卷信息录入Epidata 3.1软件,用SPSS 15.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单因素相关分析,=0.05。结果 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回答,在 3个月以内得知配偶阳性的比例为83.33%(95对),高于阳转家庭阳转方69.72%(76对), X2=5.771,P=0.016。 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回答自己检出阳性后配偶在1个月以内和3个月以内接受HIV检测的比例分别为42.20%(46对)和48.62%(53对),低于单阳家庭62.28%(71对)和76.32%(87对),X2分别为9.955和
3、16.287,P分别为0.002和0.000。结论 配偶在3个月内接受告知服务和接受HIV检测有利于减少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的风险。 关键词:艾滋病;配偶告知与检测;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中图分类号:R512.91;R3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662(2017)00-0000-00Case-control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s of partner notification and HIV testing with seroconversion of spouses amo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e
4、rodiscordant couples. Yu Huifen,HanYu,Shi Yuhua, Huo Junli,Zhang Xiaobo, Yang Yuecheng,Yao Shitang,Luo Ruogui,Cai Min , Zhang Xiaobin,Ma Yanling.(1.Yun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unming, 650022,Yunnan,China;2. Dehong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gshi 6
5、78400 Yunnan;3. Wenshan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nshan 663000 Yunnan;4. Chuxiong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uxiong 675000 Yunnan)Corresponding author: Ma Yanling, Email: mayanling68 Supported by China-US Cooperation GlobalAIDS Program(GAP)(No.0201018) Abstract:O
6、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ime for partner notification and HIV testing with seroconversion of spouses amo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serodiscordant couples in Yunnan. Method 109 HIV-sero-accordant spouses and 114 sero-discordant couples were received retrospective surv
7、ey in the year of 2014-2015,and the contents of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general situation, partnering informing and HIV testing services provided etc. Information were input into Epidata3.1 software and X2test and Single factor analysis were completed by SPSS15.0 software(=0.05). Results The proport
8、ion for the answer of receiving partner notification within 3 months after the first positive sides were detected for the negtive partners of sero- discordant families was 83.33%(95对),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ro- accordant couples(69.72%,76对,X2=5.771,P=0.016). The proportion for the partn
9、ers received HIV testing within 1 or 3 months after the first positive sides detected of the sero-accordant families was42.20%(46对) and 48.62%(53对),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ro-discordant couples62.28%(71对) and 76.32%(87对)(X2:9.955,16.287,P:0.002,0.000 ). Conclusions Knowing their partners
10、positive result and receiving HIV testing for spouse within 3 months after their partner was confirmed HIV infection were conducive to decrease HIV transmission risk between spouses. keywords:HIV/AIDS Partner notification and testing Spouses transmission 收稿日期:2017-02-08;修回日期:2017-03-28基金项目: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
11、项目 (编号:0201018) 作者简介:余惠芬(1965),女,云南省昆明市人,主任医师,从事艾滋病咨询与感染者管理。Email: yuhuifen云南省自2006年以来全面实施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配偶的告知和配偶定期检测,为了解该项工作对降低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阳转的作用,在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China-US Cooperation GlobalAIDS Program,GAP)支持下,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开展了单阳家庭配偶阳转影响因素调查,现将配偶告知与检测的影响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3
12、0日期间发生配偶阳转的所有存活的可随访的阳转家庭夫妻双方,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单阳家庭配偶阳转发生较多的云南省德宏(5个县)、红河(5个县)、大理(6个县)、临沧(6个县)、楚雄(7个县)和文山(4个县)共6个州(市)、33个县(市、区)开展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组和未阳转组(对照组)。阳转组调查数量109对;在同一调查点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确证阳性时间与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在同一年份、且调查时仍未阳转的夫妻(对照组)114对作为对照。 阳转组的入组条件:有配偶或固定性伴且未变更;配偶最近1次阴性结果检测和阳性结果检测时间间隔为
13、3个月以上;配偶HIV抗体阳转时间在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排除有婚外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者。 对照组入选条件:阳性方有配偶或固定性伴且未变更;当年配偶接受了HIV检测且最近1次检测结果为阴性;阳性方HIV确证时间与阳转组先证阳性方的确证时间差不超过1年。 结合云南省既往HIV感染者及病人咨询和随访工作经验设计针对性的问卷内容,具体包括配偶双方的基本情况、配偶告知和接受HIV检测的情况。1.3 统计学处理 问卷内容录入Epidata 3.1软件,用SPSS 15.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单因素相关分析,剔出问卷中空白项,计算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检验水准=
14、0.052 结果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HIV双阳家庭夫妻109对,单阳家庭夫妻114对;单阳家庭先证阳性方中,异性性传播占74.56%(85对),注射吸毒传播占21.05%(24对),其他途径传播占4.39%(5对);双阳先证阳性方中,异性性传播占83.49%(91对),注射吸毒14.68%(16对),其他途径1.83%(2对);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x2=1.786,P=0.181,)。两类家庭先证阳性方人口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318.821, P=0.0770.580)。 HIV单阳家庭配偶和HIV双阳家庭阳转配偶的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15、2=,9.713,P=0.046),其他人口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有意(x2=0.8166.171, P=0.060 0.366)。 2.2 配偶告知的时间 两类家庭配偶回答得知先证阳性方感染HIV的时间有组间差异。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回答在自己检出阳性后告3个月内告知配偶的比例为70.64%(77对)低于单阳阳性方的83.93%(94/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0,P=0.018;OR=0.0461,95% CI:0.2400.884)。阳转家庭阳转方回答在 3个月以内得知配偶阳性的比例为69.72%(76对),低于单阳家庭阴性配偶83.33%(9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5.771,P=0.016;OR=0.0461,95% CI:0.2430.874)。 详见表1。表1 配偶告知时间构成比(%)调查对象类别配偶告知时间aX2值P值1个月以内1-3个月3个月以上单阳家庭阳性方72.32(81/112)11.61(13/112)16.07(18/112)5.5960.061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109对)61.47(67对)9.17(10对)29.36(32对)单阳家庭阴性配偶(114对)72.81(83对)10.53(12对)16.67(19对)6.2660.044阳转家庭阳转方(109对)63.30(69对)6.42(7对)30.28(33对)注:a:剔除该项
17、回答空项的问卷2.3配偶告知方式 先证阳性方和配偶关于告知配偶的方式的回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表2 配偶告知和知晓方式调查对象类别配偶告知方式aX2值P值 感染者自己告知医生告知 其他方式告知单阳家庭阳性方 49.11(55/112)42.86(48/112) 8.04(9/112) 4.627 0.099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109对) 38.53(42对)56.88(62对) 4.59(5对)单阳家庭阴性配偶(114对) 42.98(49对)48.25(55对) 8.77(10对) 4.171 0.124阳转家庭阳转方 36.45(39/107)59.81(64/107) 3.
18、74(4/107) 注:a:剔除该项回答空项的问卷2.4 配偶HIV检测时间 先证阳性方回答在其检出阳性后,配偶接受检测的时间两类家庭有组间差异 。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回答在自己检出阳性后,配偶在1个月以内接受HIV检测的比例低于单阳家庭阳性方,X2=9.957 ,P=0.002,OR=0.422,95%CI:0.2460.724;回答在自己检出阳性后配偶在3个月以内接受HIV检测的比例为48.62%(53对),低于单阳家庭阳性方76.32%(87对)(X2=16.287 ,P=0.000,OR=0.294,95%CI:0.1160.521);回答在自己检出阳性后超过3个月配偶接受HIV检测的比
19、例高于单阳家庭阳性方,X2=17.515 ,P=0.000,OR=3.326,95%CI:1.8755.901。详见表3。表3 检出阳性后配偶接受HIV检测的时间调查对象类别配偶检测时间aX2值P值1个月以内1-3个月3个月以上单阳家庭阳性方(114对)62.28(71对)14.04(16对)23.68(27对)18.8940.000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109对)42.20(46对)6.42(7对)51.38(56对)单阳家庭阴性配偶(114对)67.54(77对)10.53(12对)21.93(25对)4.0350.133阳转家庭阳转方62.26(66/106)6.60(7/106)33.9
20、6(36/106)注:a:剔除该项回答空项的问卷3 讨论本次调查发现,单阳家庭配偶在3个月以内接受告知与HIV检测服务的比例大于阳转家庭, 这可能与尽早告知配偶和促进配偶接受HIV检测,可以增强配偶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关;此外,还与配偶检测接受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咨询服务,有利于提高对艾滋病防治措施知晓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促进夫妻共同应对,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关。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配偶告知与检测有利于预防夫妻间传播1-8,明帅、王璐等3报道,先证阳性方在感染后的2.5 个月中将 HIV 传播给阴性配偶的风险是已确证感染多年HIV 感染者的 12 倍,也支持3个月内尽早实施配偶告知对预防
21、配偶间传播是十分关键的。本次调查发现,阳转家庭和单阳家庭的配偶告知方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配偶告知的方式并不是预防配偶间传播的影响因素,告知的时机才是预防的关键。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告知,只要能尽早告知配偶均有利于预防配偶间传播。根据徐鹏,刘康迈等6报道, 配偶告知方式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告知方式各有利弊,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不同感染家庭的需求。云南省在2007年出台的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HIV感染者和病人有责任将自己的感染状况尽快告知配偶,若感染者自己不告知,医务人员有权在遵循保密原则和感染者知情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方式告知配偶。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过度依靠感染者自己告知而影响了告知进程
22、,建议在今后告知和随访工作中,应加强与感染者讨论合适的配偶告知方式,尽可能早告知,并促进配偶在检测。本次调查发现,超过3个月配偶得到告知和检测服务的比例,阳转家庭大于单阳家庭。这可与告知晚,配偶不知情,自我主动防护措施不到位,夫妻间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风险加大,配偶间传播的风险就越大有关。因此,尽管配偶告知对于感染者和工作人员来说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从保护配偶,减少HIV对家庭的危害出发,阳性方仍然应该尽早告知配偶,工作人员也应积极主动落实该项工作。如果感染者自己告知配偶存在困难,工作人员可协助其告知,或者以其他医疗卫生服务为切入点尽早让配偶接受HIV检测,尽早获得相关的咨询和预防服务,提高自
23、我保护意识,主动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国内外研究也证明,HIV检测咨询是目标人群获得预防和治疗服务的切入点9-10,因此在当前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中,应更加积极推行配偶早告知和早检测措施,对新报告病例进行首次随访时尽可能落实配偶告知与配偶检测工作,缩短阴性配偶接受干预服务的空白期。 本次调查是由随访责任人在开展随访咨询过程中以个人深入访谈形式在与调查对象互信的基础上完成问卷内容,由于存在回忆偏倚,配偶双方对配偶告知和检测的时间的回答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配偶双方的对相关问题回答比例的高低顺序是一致的,偏倚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1杨小艺,梁浩,阮玉华,等.HIV单阳家庭预防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8):748-751.2毛献明,刘丽芬,梁静,等.HIV单阳家庭配偶孕前综合干预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8):729-731.3明帅,王璐,王岚. HIV单阳家庭夫妻间传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2):1515-1517.4单多,葛增,段松HIV 感染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09-1411.5 Attia S,Egger M,Mu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自媒体账号买卖及过户安全保障合同
- 石油勘探区块合作开发投资协议
- 电商平台绿色能源商品销售与推广服务协议
- 夫妻情感挽救忠诚协议婚姻修复最后机会条款
- 生态农业土壤改良及有机肥料施用技术合作协议
-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 DB42-T 1986-2023 长江干线湖北段船舶航行气象风险预警等级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课件 任务12 散热器的认识与拆装
- 研修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二
- 深圳市人才集团笔试题库
- 校园广播设备维保合同
- 反诈宣传课件小学生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舞蹈技巧培训课件
- 2025年形势与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汽车维修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流程
-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广西田林八渡金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