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 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20 组合铝合金模板技术规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aluminum alloy formwork(征求意见稿)20-发布发布 20-实施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组合铝合金模板技术规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aluminum alloy formworkDBJ50/T-xxx-20 xx主
2、编单位: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XX 年 XX 月 XX 日前言前言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渝建2014371 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标准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5.模板成品的设计、制作与验收;6.模板体系设计;7.施工及验收;8.维修与保管。本规程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
3、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程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郊路 69 号,邮编:400080,电话传真网址:) 。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审查专家:目 录1 总则总则.6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72.1 术语.72.2 符号.8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124 材材 料料.144.1 铝合金.144.2 钢材.154.3 其他材料.165
4、 模板成品的设计、制作与检验模板成品的设计、制作与检验.175.1 设 计 .175.2 制 作 .195.3 检 验 .196 模板体系设计模板体系设计.236.1 一般规定 .236.2 荷载标准值.256.3 荷载组合.286.4 模板计算.306.5 支撑系统设计.336.6 早拆模板支撑系统设计.357 施工及验收施工及验收.387.1 施工准备.387.2 安装与构造.397.3 检查验收.417.4 拆 除 .428 维修与保管维修与保管.44附录附录 A 铝合金模板体系的组成、用途及的构造示意图铝合金模板体系的组成、用途及的构造示意图.45附录附录 B 铝合金模板质量检验评定方
5、法铝合金模板质量检验评定方法.46附录附录 C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55附录附录 D 铝合金模板荷载试验方法铝合金模板荷载试验方法.56附录附录 E 铝合金型材截面特征铝合金型材截面特征.58附录附录 F 常用钢构件规格及截面特征常用钢构件规格及截面特征.60附录附录 G 钢管轴心受压稳定系数钢管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62附录附录 H 常用的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常用的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 .64附录附录 I 铝合金模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铝合金模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65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65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65附:条
6、文说明附:条文说明.6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23 Basic Requirements .53.1 Loads Classification.53.2 Normal Values of Loads.63.3 Load Effects Combinations.94 Materials .134.1 Aluminum Alloy.134.2 Steel.154.3 Other Materials.185 Design, Manufacture and Test of F
7、ormwork Products.135.1 Design.135.2 Manufacture.155.3 Test.186 Design of Formworks .246.1 General Requirements.246.2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Loads.246.3 Load Combination.256.4 Formwork Calculation.267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287.1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287.2 Installation and Details of Formwo
8、rk System.297.3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297.4 Demolition.318 Repair and Maintainance .38Appendix A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Members44Appendix B Quality Criteria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s.45Appendix C Sampling Method .46Appendix D Load Test Method of Al
9、uminum Alloy Formworks.47Appendix E 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 of aluminum Alloy Profiles.48Appendix F Specif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Steel Members.48Appendix G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Axial Compressive Steel Members.48Appendix H Cubical Compressive Ctrength for the Same Condition Cur
10、ing Concrete Speciman of Commonly Used Early Stripping Formwork Age.48Appendix I Record Forms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Formwork Installation.4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5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51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511 总则总则1.0.1 为在组合铝合金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用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技术
11、规程。1.0.1 铝合金模板系统具有:质量轻、施工速度快、周转次数多、环保、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自1962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有约50 年的历史。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马来西亚、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建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重庆地区近几年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也开始广泛使用,为了促进铝合金模板施工的专业化、标准化,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施工和管理。1.0.2 铝合金模板体系内容丰富,除建筑类模板,还有桥梁、道路、预制件模板和各种异型模板,但目前,重庆地区广泛使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本规程规定的都是指房屋建筑工程中所使用
12、的铝合金模板。1.0.3 铝合金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施工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铝合金模板体系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system由铝合金模板、支撑系统及配件组成的模板体系。2.1.1 铝合金模板体系是指通过设计各种建筑模数的标准铝合金模板和非标准铝合金模板,铝合金模板与铝合金模板之间以销钉联结,在钢支撑与铝合金梁底模和板底模固定处设置早拆头,实现墙、柱、梁、板模板的一次性拼装,模板支撑体系自成“框架”体系,可以实现板底和梁底铝合金模板的早拆且保持立杆不受影响。2.1.2 铝合金模板 alumi
13、num alloy formwork承受新浇混凝土荷载及施工荷载的铝合金承力板,一般由铝合金板材或型材与封边、横肋组成的模板。一般分为平面模板和转角模板。2.1.3 平面模板 flat formwork用于混凝土结构平面处的模板,包括楼面模板、墙柱模板、梁模板、承接模板、平面通用配套模板等。2.1.4 转角模板 corner formwork用于混凝土结构转角处的模板,包括楼面阴角模板、阴角转角模板、墙柱阴角模板及阳角模板等。2.1.5 承接模板 kicker form用于承接上层外墙、柱及电梯井道模板的平面模板,俗称“K”板。2.1.6 铝梁 aluminum beam楼板铝合金面板的支撑构
14、件,用于承受铝合金面板传递的荷载并传递给竖向构件。2.1.7 墙柱斜支撑 wall column pipe strut为确保铝合金墙柱模板的稳定性和调整墙柱垂直度,设置的斜向受力杆件。2.1.8 早拆模板支撑系统 early stripping formwork system 在工具式可调钢支柱或其他支撑系统的顶端,利用早拆装置的特殊构造,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梁、板底模的一种模板支撑系统。2.1.8 早拆模板技术可加快模板周转、大幅减少模板的数量,降低模板的成本。目前,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多采用钢支柱或铝合金支柱、插销式钢管支架等作模板支撑,在支柱或支架的柱头上附设一个滑动式早拆柱头,早拆柱头的顶板
15、直接支撑住梁、板混凝土,早拆柱头的两翼上挂木工字梁、钢或铝合金托梁,模板安放在托梁上。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也逐渐在工程中得到了运用。然而。然而,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对早拆控制条件把握不够,概念模糊,实施不当等导致了在拆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裂缝。因此,本规程将对铝合金模板体系中梁板底模早拆技术进行规范,明确早拆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支撑间距的设计方法等。2.1.9 早拆装置 early stripping device为了实现早拆使铝合金模板尽快周转而设计的模板及配件,包括水平构件模板的承梁、早拆头和快拆锁条。2.1.10 工具式可调钢支柱 post shore以单根形式独立存在,通过上
16、下套管可调节高度,用于承受模板荷载的竖向支撑杆件,又称单顶立杆或钢支顶。2.1.12.1.10 对铝合金模板的主要构件、配件的作用做了说明和定义。2.1.10 单顶立杆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是指通过设计各种建筑模数的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模板与模板之间以销钉联结,立杆采用可调高度的支柱,在支柱与梁底模和板底模固定处设置早拆头,实现墙、柱、梁、板模板的一次性拼装,模板支撑体系自成“框架”体系。因此,在单立杆顶端铝合金面板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为立杆提供侧向支撑,从而提高支撑立杆的稳定承载力,可在满足支撑立杆稳定承载力的前提下,可不增加纵横拉杆杆。2.2 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F新浇筑混凝土作用
17、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1模板及支架自重;G2新浇混凝土自重;G3钢筋自重;G4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G1k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2k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3k钢筋自重标准值;G4k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最不利弯矩设计值;maxM弯矩设计值;M轴向力设计值;N轴向力标准值;kN欧拉临界力;ENP集中荷载标准值;Q1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Q2新浇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Q3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Q4风荷载;Q1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3k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标准
18、值;Q4k风荷载标准值;Qek施工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gq模板及支架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R模板及支撑系统按荷载基本组合计算的效应设计值;S第 个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效应值;kGiSi第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效应值;jkQSjV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w0基本风压;wk风荷载的均布面荷载标准值。2.2.2 材料性能及抗力:铝合金弹性模量;aEEi第i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钢弹性模量;sE铝合金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0.2f铝合金抗弯强度设计值;af铝合金抗拉强度;auffcu对应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fet模板早拆时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
19、值;fs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铝合金焊件热影响区抗拉、抗压和抗弯;u hazf,铝合金抗剪强度设计值;vaf铝合金焊件热影响区抗剪;v hazf,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vsf铝合金剪变模量;aG钢材剪变模量;sG对拉螺栓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btN容许挠度 v泊松比;av混凝土的重力密度;c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线膨胀系数;aa质量密度。ar2.2.3 几何参数:A毛截面面积;n净截面面积;A对拉螺栓横向间距;a对拉螺栓竖向间距;bBb梁宽;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0单立杆的支撑高度;hb梁高;hf楼板厚度;为上插管惯性矩;1I为下套管惯性矩;2I下套管回转半径;2i铝
20、合金型材截面惯性矩;xI背楞截面惯性矩;sIIi第i层的混凝土构件的惯性矩;L0单立杆的换算长度;l0模板计算跨度;Lb相邻平行梁的间距;螺栓计算长度;blLet板底或梁底模板早拆技术早拆头支撑间距;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0S腹板厚度;wt铝合金型材净截面抵抗矩;xW背楞净截面抵抗矩;sW毛截面抵抗矩。W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按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构件变形值;Gfa构件变形限值;,limfah有效压力高度;k弯矩系数;ri各层楼板的刚度调幅系数;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V0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等效弯矩系数;mb风振系数;zb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风荷载
21、体型系数;s结构重要性系数;0承载力设计值调整系数;R 模板及支架的类型系数;第 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cjj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e施工管理状态的不定性系数;第 i 层分配到的荷载占比;im线膨胀系数;sa质量密度。sr3 基本规定3.0.1 铝合金模板应采用模数制设计,其模数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 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6 相协调。3.0.2 铝合金模板体系宜采用定型化、标准化、工具化的模板、支撑件和配件。根据工程的特点,可增加其他专用尺寸的铝合金模板。3.0.2 铝合金模板周转次数多,因此在设计
22、和施工中充分考虑模板尺寸适用范围,同时考虑铝合金模板的加工工艺等,尽量选择标准化的模板。此外,也要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超载现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3.0.3 铝合金模板及支撑系统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3.0.3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永久结构及临时结构设计的基本保证条件。模板及其支撑系统不仅关系着工程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铝合金模板体系的各个构件、配件、进行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计算。3.0.4 铝合金模板体系应满足装拆灵活、搬运方便、配件齐全和周转次数多的要求。3.0.4 周转次数多是铝合金模板最明显的优势之一。采用整体挤
23、压形成的铝合金型材作原材,一套模板在规范施工的条件下一般可周转使用200300次左右,均摊成本低。同时,铝合金模板相比钢模板,铝合金的密度小,重量轻,更方便于工人施工。3.0.5 铝合金模板使用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根据工程施工图及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对模板的选用、尺寸组合、连接、支撑系统等进行设计,提供配模图、节点大样图、主要模板图以及设计说明书,选用合理的构造措施,满足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安全的要求。3.0.5 铝合金模板周转次数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模板尺寸适用范围,同时考虑铝合金模板的加工工艺等,尽量选择标准化的模板。此外,也要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超载现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
24、故。铝合金模板体系属于工具式模板,在施工现场难于切割加工,因此必须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设计、配模。模板设计应根据工程图纸及施工要求进行,设计内容应包括配模图(模板的规格和尺寸)、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配件图以及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应明确支模、拆模程序和方法等内容。同时进场前,要对各单元进行预拼装。由于模板需多次周转使用, 有关资料应保留,以备其他工程使用时参考。3.0.6 模板工程应根据本规程及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应提交相关技术文件。3.0.6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分项工程,本规程后续章节给出了模板施工、安装、验收及拆除的相关技术要求,同时给出了相关验收
25、、拆模质量验收表,工程应用中应按相关条文执行并应提交相关技术文件。对于本规程未提及的部分,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3.0.7 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和修复,并应妥善保存。3.0.7 对于使用后的模板宜经过相应的机械整形及清理,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补焊修改。4 材 料4.1 铝合金4.1.1 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所采用的挤压铝合金型材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6892 中型号为 6061-T6、6063-T6 和 6082-T6 的铝合金。4.1.1 通过对各种铝合金型材性能比较分析,AL6061T6和AL6082 T6同属于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
26、并以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该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及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可成型性、可焊接性、可机加工性及氧化效果较好等特点,适合选用做模板材料。6063-T6主要使用于焊接型异形铝模。4.1.2 铝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力学性能及硬度等材质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 的规定,并应有材质证明。4.1.3 铝合金模板的主型材、边肋和端肋的尺寸精度应达到铝合金建筑型材第 1 部分 基材GB05237.1 中的高精级要求。4.1.4 铝合金模板的表面应清洁、无裂纹或腐蚀斑点。型材表面的起皮、气泡、表面粗糙和局部机械损伤的深度不得超过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
27、5%。在装饰面所有缺陷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 0.2mm,总面积不得超过型材表面积的 2%。在非装饰面,所有缺陷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 0.5mm,总面积不得超过型材表面积的 5%。型材上需加工的部位其表面缺陷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4.1.4 加工余量指加工部位的实测厚度与允许的最小厚度的差值。装饰面指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模板面,其他部位为非装饰面。4.1.5 铝合金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 4.1.5-1 和表 4.1.5-2的规定。表 4.1.5-1 铝合金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aE(N/mm2)泊松比av剪变模量aG(N/mm2)线膨胀系数aa(/)质量密度ar(kg/m3)7
28、00000.3270002310-62700表 4.1.5-2 铝合金材料的室温纵向拉伸力学性能牌号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N/mm2auf)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N/mm20.2f断后伸长率/%)A5.65A50mm不 小 于526024076061T65252602401081021517066063T6102519516086529025066082T65253102601084.1.6 铝合金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表 4.1.6 的规定。表 4.1.6 铝合金材料的强度设计值(N/mm2)铝合金材料用于构件计算用于焊接连接计算牌号状态厚度(mm)抗拉、抗压和抗弯af抗剪vaf焊件热影响
29、区抗拉、抗压和抗弯u hazf,焊件热影响区抗剪v hazf,6061T6所有200115100606063T6所有1508580456082T6所有23012010060注:目前现行国家标准中尚无 6082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表中设计值是按标准值取 1.25 的材料分项系数求得,其他数值还需通过试验的统计数值取得。4.1.5、 、4.1.6 铝合金模板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6892-2006和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取值。4.1.7 焊接用铝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焊丝GB/T 10858 的规定,宜优先选
30、用 SAlMg-3 焊丝(Eur5356)及 SAlSi-1 焊丝(Eur4043)焊丝。焊接工艺可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IG 焊)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 焊) ,其中 TIG 焊适用于厚度小于或等于 6mm 构件的焊接。4.1.7 规定TIG 焊仅适用于厚度小于或等于6mm 的构件焊接是参照欧规的相关条文确定的。4.2 钢材4.2.1 铝合金模板工程中的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碳素结构钢GB/T 700 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的规定。4.2.2 焊接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钢材缝电焊钢管GB/T13793 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 中规定的 Q
31、235 和 Q345 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宜优先选用 Q345 级钢材。无缝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 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有裂纹的钢管。低合金钢管在物理力学性能上均明显优于普通碳管,发达国家的模板脚手架行业钢管材质普遍采用 Q345,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也已采用 Q345 钢管,因此在本规程中予以优先采用。4.2.3 钢材之间进行焊接时,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 的规定。4.2.4 工具式可调钢支柱的调节螺母宜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T 9440
32、 中 KTH330-08 牌号的规定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 中 ZG270-500 牌号的规定。4.2.5 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强度设计值应分别符合表 4.2.5-1 和表 4.2.5-2 的规定。表 4.2.5-1 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sE(N/mm2)剪变模量(N/mm2)sG线膨胀系数sa(/)质量密度(kg/m3)sr206000790001210-67850表 4.2.5-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钢材牌号厚度或直径d(mm)抗拉、抗压、抗弯sf抗剪vsfd162151251640205120Q2354060200115d16310180163529
33、5170Q34535502651554.3 其他材料4.3.1 铝合金模板脱模剂宜采用水性脱模剂,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 949 的规定。4.3.2 胶管应符合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 10002.1 中非饮用水管的有关规定,壁厚宜大于 2mm,公称压力等级不宜小于 PN1.0。胶杯应符合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 10002.2 的有关规定。4.3.3 铝合金模板使用的除垢剂、隔离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5 模板成品的设计、制作与检验5.1 设 计5.1.1 铝合金模板可设计为标准模板、非标准模板和异形模板,标准模板
34、的宽度模数应以 50mm 进级;长度模数应以 100mm 进级。5.1.1 标准模板指用于墙体、梁、柱和板等各种结构平面部位及转角部位的模板,包括平面模板、转角模板等可以重复使用、尺寸确定的模板;非标准模板指用于建筑物异型结构部位不可以重复使用或重复使用次数较少的模板等。使用标准模板可以提高模板的循环使用次数,降低工程整体造价,同时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政策要求。5.1.2 铝合金标准模板的边肋、端肋的孔距应与模板的模数一致。5.1.2 为满足铝合金模板拼装要求,铝合金模板的边肋、端肋的孔距应与模板的模数一致,以50mm进级,对称布置。平面模板短边方向相邻孔位中心距不大于150mm布置,长边方向中
35、间相邻孔位中心距不大于300布置。5.1.3 组合铝合金模板成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等施工要求。5.1.4 铝合金模板成品设计应注重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验收要求,应能确保组拼时拼缝严密、装拆灵活、搬运方便。5.1.4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铝合金模板应拼缝严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同时发挥铝合金模板拆装灵活、搬运方便和周转次数高的特点。5.1.5 铝合金模板设计在保证强度、刚度以及加固传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边肋、端肋应采用统一规格标准,内部结构传力体系和构造可选择不同的做法。两条内肋间距不宜小于 50mm,且不应
36、大于 400mm。5.1.6 铝合金模板截面尺寸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平面模板的边肋、端肋实测壁厚不得小于 6mm,面板实测厚度不得小于3.5mm,且厚跨比不得小于 1/100;2 阳角模板实测厚度不得小于 6m;3 阴角模板实测厚度不得小于 3.5mm。5.1.6 铝合金模板厚度要求通过计算确定。经过计算和实践检验,使用时要求面板厚度不得小于3.5mm,且厚跨比不得小于1/100以满足模板使用强度和刚度要求。5.1.7 铝合金标准模板的规格应符合表 5.1.7 的规定。表 5.1.7 铝合金标准模板规格(mm)模板类别宽度长度面板厚度边肋高度平面模板(楼面模板、外墙柱模
37、板、内墙柱模板、墙端模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承接模板)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700、750、800、850、9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500、1800、2100、2400、2500、2700、30003.565阴角模板(楼面阴角模板、墙柱阴角模板)100100、1001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500、1800、2100、2400、2500、2700、300
38、03.565阳角模板6565、7070、1501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500、1800、2100、2400、2500、2700、30003.565阴角模板100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500、1800、2100、2400、2500、2700、30003.565、5.1.8 铝合金的连接件应符合配套使用、装拆方便、操作安全的要求,连接件规格应符合表 5.1.8 的规定。表 5.1.8 铝合金连接件规格(mm)名 称规 格(mm
39、)材质表面处理方式插 销1650 16130 16195fffQ235镀锌或光身销 片2410703.53212803.0(弯形)Q235镀锌或光身连接件螺 丝M1635Q235镀锌可调钢支柱外管602.51700mmf内管483.02000mmfQ235冷镀锌或防锈漆支撑件斜 撑483.02000f483.0900(下部)fQ235防锈漆钢 背 楞80X402.5、60X403.0Q235防锈漆对 拉 螺 杆M16M24 粗牙螺杆45#钢防锈油加固件拉片33 3、3.5、4.045#或 Q235镀锌或光身垫 片75758.0mmQ235镀锌或光身5.1.9 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各部件的组成、用
40、途及的构造示意图可参照本规程附录 A。5.2 制 作5.2.1 铝合金模板制作宜采用面板和边肋整体挤压成型工艺,减少分体焊接,边肋的凸棱倾角,应按标准图尺寸控制。5.2.2 铝合金模板边肋和端肋上的销孔,应采用机械一次冲孔工艺,孔中心必须在型材中心线上。5.2.3 铝合金模板系统的组装焊接应根据变形控制的要求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法,并在专用工装和平台上进行作业。铝合金模板系统组装焊接后若出现变形应进行校正。5.2.4 铝合金模板的焊接必须牢固可靠,主要受力部位(边肋与板面、端肋与板面、端肋与边肋、内肋之间,拼接板面之间)的焊缝必须满焊,次要部位(内肋与板面)可分段焊。焊接质量应符合金属材料熔
41、焊质量要求GB/T 12467.4 的规定。5.2.5 铝合金模板的焊缝应美观整齐,不得有漏焊、裂纹、气孔、烧穿、塌陷、咬边、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飞渣,焊渣应清理干净,外表面的焊点要磨平。5.2.6 铝合金模板组焊后应整形,使板面平面度和弯曲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边缘,棱角及孔缘不得有飞边,毛刺平。整形应采用机械整形。如有手工整形不得损伤模板棱角,板面不得留有锤痕。 5.2.7 铝合金模板出厂前应对与混凝土接触面进行表面隔离处理,根据要求可选用钝化、喷涂、刷漆等方法。表面处理前应去油、除污、清除干净焊渣。表面处理应均匀,附着力强,表面不宜有皱皮、漏涂、流淌、气泡等缺陷。5.2.8 单件铝合金
42、模板生产完毕后应在适当位置上打上型号标记,按种类堆放。应用前铝合金模板应按拼装顺序编码,并清晰标注在适当位置,不应有漏编、错编和标识不清等缺陷。5.3 检 验5.3.1 铝合金模板出厂应附出厂报告,报告应包括模板的质量合格证、铝合金材质检验报告和配件质量合格证。5.3.1 为确保铝合金模板的制作质量,进场前都应按要求逐批进行检验,并附有出厂报告。出厂检验抽样方法按GB/T 2828.1的规则,采用二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样本应从受检查批中随机抽取。铝合金模板批量必须大于280块,品种不少于5种,当批量超过1200件时,应作另一批检查验收。5.3.2 铝合金模板成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43、 B 的规定,抽样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C 的规定,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3.2 的规定。表 5.3.2 铝合金模板制作质量允许偏差表序号项 目标准尺寸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板面长度L(0/-0.5)钢尺2B200(0/-0.5)钢尺3200B4000/-0.8钢尺4板面宽度40030+50焊缝检验尺20焊缝分段焊的焊缝间距 2005焊缝检验尺5.3.2 本规程的铝合金模板成品质量制作标准参照了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13中关于钢模板的制作标准,在肋高、孔直径上有尺寸差异,铝模板的制作质量要求更高。模板外形尺寸取负公差目的是减少累计误差,防止模板安装过程中由于拼
44、接缝隙的影响,实际模板安装累计尺寸大于构件设计尺寸,而造成工地安装不了。销钉孔一般为冲孔成型,直径一般为正偏差。5.3.3 铝合金模板出厂应在工厂进行预拼装及分类编号,并进行检验和绘制拼装图,预拼装检验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3.3 的规定。表 5.3.5 预拼装模板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序 号检 测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拼装模板长度1/1000,最大3.0卷尺 2拼装模板宽度1/1000,最大3.0卷尺3板面对角线差值3.0卷尺4板面平面度2.02m 测尺和塞尺5两块模板拼缝间隙1.02m 测尺和塞尺6相邻模板面板拼缝高低差1.52m 测尺和塞尺组装模板面积为 2400 m
45、m3000 mm。5.3.4 所有进场的铝合金模板、支撑架杆件及配件在使用之前均需进行检查,发现有变形、脱漆严重,存在裂纹、规格、尺寸不符等情形,严禁使用。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材料性能检验、构配件结构尺寸、焊缝检查等,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5.3.5 铝合金模板出厂前宜对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5.3.6 重复利用的模板,修复后应达到表 5.3.6 相关要求,方可使用。表 5.3.6 铝合金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主要质量标准项 目要求尺寸(mm)允许偏差(mm)长度L0/-1.00B2000/-0.80200B4000/-1.00宽度400B6000/-1.20面板厚度高度h0.25外形尺寸对角线差
46、1.50沿板宽度的孔中心距0.50沿板长度的孔中心距0.50孔中心与板面间距40.00+0.500销孔孔直径16.50+0.250端肋与边肋的垂直度90-0.40板面平面度任意方向2 且 1/500(用 2m 靠尺测量)凸棱直线度1/1000 且2.0焊内肋与面板焊缝长度30+5.00项 目要求尺寸(mm)允许偏差(mm)0内肋与面板焊缝高度4.00+1.000缝端肋与面板焊缝长度满焊阳角模垂直度901.005.3.7 当铝合金模板的材质、生产工艺、几何尺寸等有较大变动时,都应抽样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标准、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 的规定。6 模板体系设计6.1 一般规定6.1
47、.1 铝合金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基于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计算。6.1.2 模板体系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工艺等条件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2 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6.1.3 模板体系的设计应分为配板设计和支撑系统设计,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根据工程项目建筑、结构、机电等图纸,绘制模板施工平面图及各部位剖面图;2 根据模板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选用标准模
48、板,设计非标准模板,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系统布置图、非标准模板详图及特殊部位详图;3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荷载,按其荷载最不利组合,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对模板及支撑体系进行计算,并形成计算书;4 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5 编制模板体系主要构配件的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和周转使用计划;6 编制模板施工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7. 编制设计、施工说明书。6.1.3 技术措施包括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模板结构安装及拆卸的工艺流程及对应的施工方法,特殊部位、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处理方法等内容。6.1.4 配板设计时,在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标准模板,根据工程特点,可增加其它非标准模板和
49、异形模板。6.1.5 支撑系统宜采用早拆体系;墙模板侧面支撑宜采用可调式斜支撑。当采用早拆模板技术时,应进行早拆模板支撑间距的计算,早拆头支撑间距除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外,尚应确保早龄期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性能安全。6.1.5 铝合金模板体系的支撑系统可采用早拆体系或其他形式支架,推荐采用早拆体系,顶部模板完美结合,有效提高铝模板周转率,减少铝模板使用量,加快施工进度。墙面斜支撑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另一段固定在背楞上。在铝合金模板早拆技术中,由于早拆头属于点支撑,因此面板早拆后梁板是否出现开裂或损伤与早拆头的间距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通过设计计算,确定早拆头的间距从而确保早拆后混凝土结构的施
50、工质量。6.1.6 当采用组合铝合金模板按模位组拼大模板时,其配模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 的有关规定,并应结合大模板施工工艺特点和工程情况,合理选择其中设备、模板类型。6.1.7 清水混凝土用模板宜进行荷载平整度计算。6.1.8 模板中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取 1.0。6.1.9 支撑系统中钢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撑架立柱及桁架杆件不应大于 180;拉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不应大于 200。2 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 350。6.1.10 当验算模板及支
51、撑系统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其挠度限值宜取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2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其挠度限值宜取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3 支架的轴向压缩变形值或侧向挠度限值,宜取为计算高度或计算跨度的1/1000;4 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变形应满足清水混凝土设计要求。6.1.11 模板及其配件的最大计算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面板允许变形不应超过1.5mm;2 单块模板的变形不应超过2.0mm;2 背楞和柱箍的挠度不应大于相应跨度的1/500,且不应大于2.0mm。6.1.11 本条对组合铝合金模板的局部变形限值做出了规定,广东省地方标准铝合金
52、模板技术规范GBJ15-96-2013规定不大于2.0mm,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中规定组合钢模板的单块挠度不大于1.5mm。考虑到铝合金的变形能力强于胶合板模板,但弹性模量又不如钢,因此本规程参考广东省地方标准铝合金模板技术规范GBJ15-96-2013单块铝合金模板的挠度允许值取为2.0 mm。当铝合金模板发生整体变形时,可不验算铝合金模板面板、边肋、端肋的变形,而当铝合金模板发生局部变形或承受局部荷载时应对铝合金模板面板、边肋、端肋的变形分别进行验算。背楞等参考广东省地方标准铝合金模板技术规范GBJ15-96-2013。铝合金面板、加强筋、横肋的挠度计算值,可
53、不考虑各构件支座次挠度的影响。6.1.12 当对模板体系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时,宜通过有限元整体建模方法及各种力学方法对模板整体进行承载力、抗滑移、抗倾覆及变形的验算,并宜采用下列假定:1 板、梁等水平构件的模板与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模板连接为铰接,仅传递水平力和竖向荷载;2 除外墙柱模板通过承接模板与下层混凝土结构连接外,其余竖向构件模板与下层混凝土结构不传递拉力;3 早拆模板支撑系统竖向支撑杆仅受竖向压力;4 由板、梁等水平构件的模板形成的整体具有整体协调性,能协调竖向模板的位移。6.1.13 模板体系整体计算时,其抗倾覆、抗滑移稳定系数不应小于 1.15。6.1.12、 、6.1.13 铝合金模
54、板整体系统与其它模板系统不同,竖向构件的模板与水平构件的模板及早拆模板支撑系统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在未浇筑或混凝土凝固之前,铝合金模板整体系统就是一个临时的铝合金结构工程,竖向构件的模板相当于结构工程的空心墙或柱,因而应保证空心的墙或柱具有几何不变性和适当的刚度;水平构件的模板相当于结构工程的楼板,在平面内应具有整体性以协调各空心竖向构件的水平位移和传递水平力。与一般结构工程不同的是楼板的竖向荷载通过早拆体系的撑杆直接传递到下层的混凝土结构楼面。一般情况下,除结构周边外侧的墙柱模板和电梯井道内侧墙柱模板通过承接模板与下层混凝土楼板连接外,其余竖向构件模板均直接立在下层楼板上,预埋钢筋或螺栓仅起到
55、安装时的定位作用,没有特别的连接,因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有滑动的可能。对于以下情况,宜进行整体稳定性有限元分析:1)跨度大于9m的框架结构;2)层高大于5m时;3)当斜支撑参与受力、墙柱斜支撑间距大于2m2m时。整体稳定有限元分析可采用弹性屈曲分析,计算模型采用模板、支撑、背楞整体建模,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铝合金模板整体系统按铝合金结构工程,采用有限元法整体建模分析,可以得到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可以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是较为合理和精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但整体分析有一定难度,目前尚难以大规模推广:1、目前没有适合铝合金模板系统整体分析的商用软件,只能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和分析的工
56、作量巨大;2、由于需要拆卸方便、重复使用,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临时连接,多为半刚性连接,简化的力学模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3、我国铝合金模板系统多从国外引进,目前的国外模板公司均通过经验总结形成了标准做法,不对具体工程作整体分析。6.2 荷载标准值6.2.1 作用在模板及支撑系统上的荷载应分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其分类应符合表 6.2.1 的规定。表 6.2.1 作用在模板及支撑系统上的荷载的分类荷载类别荷 载 项模板及支架自重 G1新浇混凝土自重 G2钢筋自重 G3永久荷载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G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 Q1新浇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 Q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堆载等因
57、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 Q3可变荷载风荷载 Q46.2.2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1k)应根据模板施工图确定。一般情况下,模板自重标准值可采用 0.25kN/m2;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宜根据混凝土实际重力密度 c确定。普通混凝土重力密度 c可取 24kN/m3;3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应根据施工图确定。一般梁板结构,楼板的钢筋自重可取 1.1kN/m3,梁的钢筋自重可取 1.5kN/m3;4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且浇筑速度不大于 10m/h、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0mm 时,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可按公式(6.2.2-1
58、)计算,并应取其中的较小值;当浇筑速度大于 10m/h,或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80mm 时,侧压力标准值(G4k)可按公式(6.2.2-2)计算:(6.2.2-1)12c 00.28FtVgb=(6.2.2-2)HFc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kN/m2);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c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0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大于 50mm 且不大于 90mm时,取 0.85;坍落度大于 90mm 且不大于 130mm 时,取0.9;坍落度大于 130mm 且
59、不大于 180mm 时,取 1.00;混凝土坍落度取值应为表 6.2.2 中的控制目标值加允许偏差绝对值。V0混凝土浇筑速度,取混凝土浇筑高度(厚度)与浇筑时间的比值(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 6.2.2 所示;图中,h 为cFh/有效压头高度。表 6.2.2 坍落度允许偏差(mm)项目控制目标值允许偏差509020坍落度10030FHh图 6.2.3 混凝土侧压力分布h有效压头高度;H 模板内混凝土总高度;F最大侧压力6.2.2 通过对铝合金模板工程应用情况的全面统计,单位混凝土接触面积的模板重量为24kg25kg,模
60、板体系结构计算时,模板自重标准值偏于安全取0.25kN/m2。6.2.3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1k) ,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且不应小于 2.5kN/m2;2 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2k)可按表 6.2.3 采用,其作用范围可取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力高度(h)之内;表 6.2.3 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2)浇筑方式水平荷载溜槽、串筒、导管或泵管下料2吊车配备斗容器浇筑或小车直接倾倒43 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标准值(Q3k) ,可取计算工况下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 2%,并应作用在模板支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起重机定期检定合同协议
- 设备购买补充协议书范本
- 豪车租赁收售合同协议
- 购瓷砖建材合同协议
- 谈判授权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精益生产管理专业素养考试试卷及答案
- 品牌粥店转让合同协议
- 樱花树苗木购销合同协议
- 商业汇票质押合同协议
- 商业绿植购买合同协议
- 中国自闭症数字疗法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临床合理用血知识培训
- 2025年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集团总部社会公开招聘7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DB52 1424-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4401T+293-2024+殡仪服务规范+遗体告别服务
- 电动车火警火灾应急培训
- 无人机维修市场分析-洞察分析
-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微风发电行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融资分析报告
- 2025版高考物理复习知识清单
- 【MOOC】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