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黄化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_第1页
植物黄化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_第2页
植物黄化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黄化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摘要: 诱发植物黄化的因素多样。 物理环境不适、植物养分失调、大气污染、病虫危害等 都可能诱发林木黄化。这些原因造成的病症各有不同,因而防治方法也不能盲目,需对症 下药。根据期刊文献和图书馆书籍上的内容,我将植物黄花的诱因以及相对的解决方法做 了总结,希望有助于植物的黄化病的判断和防治工作。关键字: 植物;黄化;防治;环境污染;病虫害;植物黄化是被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广泛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 发育,假设是植物出现大规模黄化,也会阻碍社会经济开展,所以,查清植物黄化 的诱因,对植物黄化进行分类,便于对症下药,高效防治植物黄化现象。1. 概念定义 多数植物

2、在黑暗中生长时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的现象。2. 相关病症 1.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显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黄 色; 2.节间伸长很快 ;叶片不能充分展开和生长 ;3.根系、 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兴旺。 4 .双子叶植物的黄化幼苗胚轴顶端弯曲成钩状,顶芽展开很慢,子叶不膨 大。 5.禾谷类植物的黄化幼苗胚轴伸长,叶片卷起成筒状而不展开。此外,如马铃薯块茎中长出的幼芽,在暗中生长时也呈现黄化现象。黄化 现象在被子植物中广泛存在,在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中不明显。3. 原因根据病源不同 , 黄化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 即生理性黄化和病理性黄化。两者区 别在于 :后者有传染性而前者没有传染性。一是生理性

3、黄化:缺素或植物组织内矿质元素生理失调 ,其他诱发因素有 :土壤贫瘠、肥害、干旱、洪涝、大气毒害 等。这类病发病中心不明显 ,病株不传染。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 ,此外 缺硫、缺氮以及光照过强、浇水过多、低温、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此类病 害主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解决。二是病理性黄化病 :这是一类 由植原体MLO、类立克次氏体RLO、病毒、真菌、细菌、类病毒等引起的 黄化现象 , 病区具有扩散蔓延的特征。3.1 生理性黄化物理因素 物理病害引起林木黄化的原因主要有光照、温度不适、水分湿度不适等 , 但光照的影响最为重要。光照的影响包括光强度和光周期。光照缺乏影响叶绿 素的形

4、成和光合作用 , 植株黄化 , 组织结构脆弱 ,容易发生倒伏或受到病原物 的侵染。例如 ,杨树林下育苗可能引起的幼苗黄化。光照过强造成生理性缺水 或灼伤 ,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黄化、枯萎现象。化学因素导致林木黄化的化学因素主要有矿质元素生理失调、空气污染以及药害等。植物的营养 :土壤中的养分及 pH 值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营养缺乏或各种营养间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时均可以诱使植物表现各种病 态。引起林木黄化原因包括 :缺乏某些元素和元素配比失调 ;土壤有机质偏低 土壤 pH 不适等。在黄化病研究的历史中 ,土壤矿质元素的供给与黄化病的关系一直是研究 重点。不同元素参与不同的植物生理

5、生化活动 ,进入植株体后的生物循环也不同 因而造成的缺素病症和机理也有一定区别。缺铁性黄化缺铁 :在众多的缺素原因中缺 Fe 性黄化最为普遍 , 铁能促进叶绿素形成 , 同时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 1 。缺铁使叶绿素不能形成 ,因而表现黄化 ,铁在树 体内不易转移 ,老组织中的铁一般不能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 所以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嫩局部。周子富等 2 在对梨树叶片结构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缺铁黄化 程度的酥梨叶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和矫正缺铁后叶片解剖结构的恢复情况的研 究 , 结果说明 , 缺铁黄化使叶片厚度、叶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比值均明显下降 ;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细胞变

6、短甚至断裂成块状 , 叶绿体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无 ,并出现解体细胞 ;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界限模糊 , 海绵组织细胞排列变密 ;维管束的导管口径变小 , 维管束鞘和韧皮部的细胞番红 染色加重。缺铁性黄化往往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2 :一是土壤偏碱 ,土壤富含石灰质 , 或由石灰质冲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 , pH 值大于 8, 酸碱度强烈影响到土壤对林 木中铁的有效性 , 此类土壤为贫铁土壤 ;二是土壤质地黏重、板结 ,排水和通气不 良 ,造成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转化成三价铁 , 不易被林木的根系吸收利用 ;三是 土钾肥缺乏或大量施入氮、磷、钙肥可引起铁的缺乏 ;其他元素其他元素 :钾、钙、硫、铜 、硼

7、、钼等多种元素的失调都可能引起林木黄 化的发生。如钾是细胞内多种酶的活化剂、也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 , 缺钾时叶片容易失水、黄化。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土壤腐殖质含量越高 , 黄化越轻 ,这主要是由于腐殖质的螯合 作用 ;而未经腐熟的绿肥和有机肥施入土壤后, 由于其分解产生大量的 CO2,土壤酸性增加 ,使失绿加重 3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影响较大的是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和乙 烯等 4 。这些物质的浓度一旦超出某种植物忍耐的临界浓度后就会出现中毒症 状。大气污染引起叶片中毒性反响的致病机理在于 :SO2 通过气孔或皮孔进入细 胞间隙 ,再进入叶肉细胞 ,由于过量

8、 SO2 在细胞中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产生毒性作 用 ,严重时导致叶绿素分解、破坏叶绿体 , 呈现各种伤害病症 5 。 O3 对植物的 毒害是由于它的强氧化性 ,首先影响细胞中的膜系统 , 然后通过与细胞产生一系列 生物化学反响而产生毒性作用。叶肉细胞的质膜受害后 , 失去半透膜特性 , 细胞 液从液泡中渗出储于细胞间隙中 , 进而细胞扭曲、叶绿体模糊 ,但细胞核尚完整,再开展那么细胞质和内含物凝成团块,细胞质根本处于解体状 态。N02对植物的伤害病症与 S02和03相似,所有的伤害出现在叶脉间 或其他局部,尤其以叶缘叶尖最明显,坏死局部呈现白色、黄褐色或褐色。3.2病理性黄化植原体(Phyt

9、oplasma)(原称类菌原体 Mycoplas-ma likeOrga nism,简 称MLO)是一类无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筛管细胞内的原核生物,是一种系统的致死性传染病害,具有专性寄生、系统侵染的特点。植原体是目前导致植物黄 化病的主要因素,已证实多种植物的黄化病均为存在于植物筛管组织中的植原 体引起。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生物,侵入植物体内后,在叶片上呈现黄绿相 间的斑驳或条纹,叶片皱缩无光泽、叶片呈变小或变狱长之畸形,很少坏死,整 个植株生长差。发病广泛,常见的如烟叶花叶病毒、土豆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病毒侵染后破坏细胞原有生理活动,破坏叶绿体,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光合作用受阻。

10、病毒在叶脉团聚,叶脉、叶柄输导组织维管束被堵塞、破坏 , 造成淀粉积累,利于交链霉菌等腐生苗的侵染,维管束坏死变黑,叶部光合产物 不能输送到根部,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植物黄化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防治措施也不能盲目照搬,生产过程中应 认真观察分析,确定病情,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生理性黄化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黄化多为气候条件不利或生产管理粗放所致,因此,由此引起的黄化应加强林木的抚育管理水平,及时调节土壤温度、水分等植 物生长外部条件,如高温时加盖遮阴网,干旱时及时灌溉补水等。同时,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等都是林木管理所必须考虑的病理性黄化病理性黄化主要由不同病原微生物和害

11、虫危害所致,治理过程中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剂进行防治,减少黄化发生和传播。表1-林木黄化的诱因与防治措施对照 黄化原 因诱因常用防治措施物理因 素加强林木的抚育管理水平,及时调节土壤温度、水分等植物 生长外部条件,如高温时加盖遮阳网,干旱时及时灌溉补水 等。缺少元 素缺N,用0.2%0.3%的尿素液喷施或根施。缺P,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同时根部浇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缺K,定期埋施少量的硫酸钾颗粒肥,或用0.3%的硫酸钾 溶在浇施。生 理 性 黄 化缺Fe,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或浇施 0.3%的硫酸 砸铁溶液,也可树干注射0.3%的硫酸亚铁溶液。缺Mg,可通

12、过调节土壤pH值喷施或浇施浓度为0.5%的硫 酸镁溶液进行防治。缺Mn,将少量的硫酸锰和肥料混合后埋施土中,也用 0.05%0.1%的硫酸锰溶液叶面喷施。缺S,可撒施少量的硫黄或石膏粉,也可埋施少量的硫酸铵, 或喷施0.3%的硫酸铜溶液。土壤有机质以施有机肥料,或覆盖塘泥,农家肥为主。 有条件的最 好施用酵素菌肥料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使土壤疏松,也 可以淋洒咼美施、奥普尔等活化土壤。土壤酸 碱度碱性土壤,施硫酸亚铁粉(150 g/m2),施后可降低0.51.0单位的pH值,特别黏重的土壤可适量增加;也 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他酸性肥料溶液来浇灌土 壤,降低土壤碱性。酸性土壤,常米用

13、石灰的方法。一般加生石灰0.050.1 kg/m2 即可。大气污 染选择抗性树种,如柏树吸收大气中的SO和Cl;臭椿对 SO、NO、Cl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抗性强;楝树能抗吸排SO、 HF等有毒有害气体。病 理 性 黄 化植原体选用抗病品种和米用组织培养脱毒苗41;加强种子种苗 的检疫,严禁从病区采集繁殖材料和苗木;喷施内吸性杀虫 剂杀灭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彻底去除病 枝或病牙,减少再侵染来源;用1万mg/kg的四环素或土霉 素、5%硼酸钠溶液,于树干基部髓心注射和断根吸收方法治 疗,有较好的疗效。类立克 次氏体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苗、病穗传人无病区和新种植区; 按无病毒规程操作繁

14、育无病田木;防治传播媒介昆虫,农药以 有机磷为主,可选用水胺硫磷、氧化乐果或机油乳剂;树干注 射。可在主干基部钻孔,深达主干直径的2 /3,从孔口注射药 液,每株成年树注射1 000 mg/kg盐酸四环素液25 L。病毒及时杀火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禁止使用带毒的枝条或种 球进行繁殖,及早拔除病株烧毁;对嫁接、扦插使用的工具进 行严格的消毒,尽可能减少传播病毒几率;对发病较轻的植 株,可用抗毒剂1号、菌毒清、病毒必克等农药进行防治。其他病 原针对真菌、细菌类病原应加强土壤和种苗的消毒处理, 适时适度施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等 药剂进行防治。针对害虫种类采用有效防治措施,如防治螨

15、类,可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杀;介壳虫、 粉虱等,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杀。造成黄化的诱因多种多样 ,因此应根据不同的黄化病症进行细致的区分、诊 断 , 针对不同的黄化诱因制定不同的治理措施。生理性黄化应以改善植物根区的土 壤环境 ,促进元素的溶解和植物的吸收为根本防治思路。对于确实缺素的黄化病植物 ,应适时适度补充土壤矿质元素。具体方法可采用土壤中施入铁肥或锌 肥、土壤酸化物或石灰等 , 也可采用叶面喷施和注射或输液的方式。病理性黄 化那么应以切断或铲除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的传播为根底,及时彻底清理发病植株或枝干 ,加大传毒媒介昆虫的防治力度 ,使用无毒种苗进行栽培。轻度发病植株可 施用四环素、土霉素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参考文献: 1 王翠玲 , 杨晓明 , 曹孜义 .缺铁黄化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J . 果树学报 , 2007, 24(1):26-29. 2 张朝红 , 王跃进 .缺铁黄化梨树根际土壤特性的研究 J .西北农业学报 , 2001, 10(4):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