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及防控指导标准第一局部: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标准一、缺血性脑卒中筛查要求一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 糖尿病心房纤维性颤抖或有其它的心脏疾病 呼吸睡眠暂停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或心脏病史 父亲、母亲、兄弟姐妹、 儿女 吸烟大量饮酒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做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 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或油脂过多肥胖年龄超过5 0岁男性 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缺血性眼病史 突发性耳聋具有以上危险因素中的23项以上,建议接受脑卒中筛查。二筛查内容包括患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
2、超 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具体见 附件1病例报告表CRF。三筛查流程颈动脉筛查路径:转下页颈部血管听诊、颈部血管超声填写颈动脉筛查记录单-附件2、血生化全套、神经系统查体。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加做TCD填写TCD记录表-附件3完善CRF表录入数据库考前须知: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必要检查如:超声心动、MR、MRA CTA DS博颈部血管听诊考前须知:1. 选用钟型听诊器;2. 准确的体表标志;3. 注意杂音的最强部位和杂音性质;4. 适当加压注意杂音变化。二、超声筛查一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1、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 部位、范围、严
3、重程度以及颅外动脉血流异常情况作客观评估。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 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有无内 - 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 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剩余狭窄及治 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 学改变的随访评估。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2、适应证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 筛查;2
4、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病症的病人进行评价;3对无病症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患者进行评价;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评价及随访;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评价及随 访;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疑心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评价及随 访。3、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2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3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4、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采
5、用512MH线阵探头。局部患者颈动脉分 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凸阵探头或58MH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术中超声采 用510M H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5、检查前准备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 应询问病史,如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病症、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关临床 病症、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病史以及既往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6、检查技术及诊断标准1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正常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 检查: 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右侧自无名动脉分 叉处、左侧从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连续观
6、察颈总动脉近、中、 远段、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近、中、远段、颈外动 脉主干及分支。 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测量内一中膜厚度IMT。 纵切面分别在颈内、外动脉水平上下方 11.5cm范围内测量颈 总动脉远段分叉下方、颈总动脉球部分叉部、颈内动脉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硬 化斑块。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上述动脉血流充盈状态。 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近段、远段、颈动脉球 部、颈内动脉近段、远段、颈外动脉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并计算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或狭窄远端颈内动脉流速比值,分 析血流
7、频谱特征并鉴别颈内、外动脉表1表1颈内、外动脉的鉴别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径较粗较细解剖特征无分支多个分支检测位置后外侧前内侧频谱形态低阻力型高阻力型颞浅动脉叩击试验无变化传导震颤性血流波形2椎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 椎动脉的检测应包括颈段V1段、椎间段V2段、枕段V3段, 观察椎动脉的灰阶图像,测量V1段特别是开口处、V2段C2 C6血管直径。 以CDF或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椎动脉从 V1V3全程血流充盈状态 及走形。 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VI、V2、V3血流频谱及测量VI、V2的峰值及 舒张末期流速。3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 以灰阶显像从无名动脉上行或从颈总动脉下行观察左、右侧锁骨下动脉血管结构,
8、测量相关血管内径。 以CDF观察锁骨下动脉血流充盈情况。 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的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及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管狭窄时要注意鉴别狭窄的位置与椎动脉开 口位置的关系。4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n为内膜增厚,局限 性内-中膜厚度?1.5mn定义为斑块。 斑块的评价根据斑块声学特征: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 声斑块;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回声。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规那么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外表 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那么;不规那么型:如溃疡斑块,外表不 光滑,局部血流充盈缺损,形成“火山口
9、征。目前国际采用的颈动脉狭窄标准是 2003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 标准表2。表2颈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狭窄程度PSV (cm/s)EDV( cm/sPSVCa/PSVcca正常或v 50%v 125v 40v 2.050%69%> 125, v 230> 40, v 100>2.0, v 4.070%99%> 230> 100> 4.0闭塞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5常见颈部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病变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检测确定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特性;采用灰 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剩余及原始管径及面积。测量狭窄近段、狭窄段、狭 窄远段通常
10、距狭窄段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算狭窄段/狭窄近段或远段比值。同侧颈外动脉峰值、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管径的测量。鉴别血栓或斑块造成的血管闭塞或狭窄。 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狭窄程度分类:椎动脉狭窄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表3为参考标准:表3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评价标准狭窄程度PSV (cm/s)EDV( cm/s)PSV起始段/PSV椎间隙段正常或V 50%V 170V 34V 2.550%- 69%> 170, V 200> 34, V 60> 2.5, V 4.170% 99%> 200> 60> 4.1闭塞无血流信号无血
11、流信号无血流信号闭塞分类:A、全程闭塞B、节段闭塞C、颅内段闭塞 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狭窄与窃血程度分类:A:狭窄小于50%局部血流速度稍高于健侧,但频谱形态正常。当狭 窄率接近50%寸,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加速度时间相对延长,收缩峰 出现小切迹频谱特征,为隐匿型窃血I级窃血。B:狭窄50%69%狭窄段血流速度高于健侧,频谱改变。同侧椎动脉 表现为收缩期达峰时间延长,伴切迹加深或收缩期逆转的低速血流 信号,出现不典型振荡型血流频谱,为局部型窃血H级窃血。 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升高。C:狭窄70%-99% 一般情况下狭窄程度V 90%寸,狭窄段血流速度明 显升高,频谱改变。患侧椎动脉出现典型的振荡
12、型血流频谱, 同样 可以确定为局部型窃血。当狭窄?90%寸,患侧椎动脉以逆转的正 向血流信号为主,舒张期负向血流信号微弱,接近完全型窃血。D:锁骨下动脉闭塞或狭窄90%开口处血管腔内充填均质或不均质回声斑块或血栓,观察不到清晰的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消失, 开口以远探及低速低阻力类似颅内动脉血流信号。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转,为完全型窃血皿级窃血。7、操作考前须知注意仪器的调节,包括聚焦、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增益、脉冲重复频率、滤波等。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时一定要注意声束与血流之间的角度W60。注意重度狭窄与闭塞的鉴别。对于重度狭窄或可疑闭塞的血管病变, 可采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微弱血流信号。8、
13、报告根本内容和要求 应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和可能的建议三局部,前两者为必须内容。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例具体阐述如下:超声描述: 常规超声描述:应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数量如内 -中膜厚 度、斑块等、病变程度有无狭窄;狭窄程度;有无闭塞及侧支循环情 况及相关信息。超声诊断:包括定位、定性、定量狭窄程度、诊断结论。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筛查1、目的: 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 脑血管功能及病变;通过血流方向的变化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2、适应证 动脉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脑血流微栓子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冠状动脉
14、搭桥术中监测。3、禁忌证和局限性TCD常规检测通常无禁忌证。但是在经眼眶探测时必须减低探头发射 功率采用功率5%- 10%,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患者意识不清晰,不配合;检测声窗穿透不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4、仪器设备超声仪:TC睑查采用的超声仪应配备1.6 MHz或2 MHZ永冲波探头, 具有多普勒频谱分析功能。检查床:普通诊查床。5、检查前准备TC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要告知受检者上午检查者应注 意正常进餐,适量饮水,以减少血液黏度升高导致的脑血流速度的减低, 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超声检查前应简略询问相关病史及危险因素。 相关信息:既往是否接受过同类检查及结
15、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脂 血症、吸烟或戒烟等病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时间及用药类型。脑缺血病 变的相关病症及体征。与脑血管病变相关的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如 CT CTA MR、MRA DSA等影像图片资料。是否进行过脑动脉介入治疗和相 关用药及治疗后时间、影像资料。仪器的调整:调整好检测的角度仪器预设置多普勒角度W30。、深度、取样容积的大小、多普勒频谱信号噪音比、滤波的大小、音频信号的强度、 血流速度的量程等。6、检查技术 1检测部位及检测动脉 颞窗: 分前、中、后三个声窗,通常后窗是检测大脑半球动脉的 最正确选择,易于声波穿透颅骨及多普勒探头检测角度的调整。通过颞窗分 别检测大脑中动脉MCA、
16、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和颈内动脉末 段TICA,并可通过压迫颈总动脉判断前交通动脉 AcoA和后交通动脉 PcoA。 眼窗:探头置于闭合的眼睑上,声波发射功率降至 5%- 10%通过 眼窗可以检测眼动脉OA、颈内动脉虹吸部CS各段:海绵窦段C4段、 膝段C3段和床突上段C2。在颞窗透声不良时可通过眼窗检测对侧 ACA MC和 TICA。 枕窗:探头置于枕骨粗隆下方发际上1cm左右,枕骨大孔中央或旁枕骨大 孔,通过枕窗检测双侧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和基底动脉BA。 2动脉检测鉴别MCA经颞窗检测,取样容积深度为3065 mm主干位于4060 mm 血流方向朝向探头,正向频谱。压迫同
17、侧 CCA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但血流信 号不消失。对于MC的检测,要求在主干信号的根底上逐渐减低深度,连续 探测到3040mr的 MC远端M2支水平,要注意血流信号的连续性。 TICA: 沿MC主干连续加深检测深度在6070m范围,调整声束角度使负向 血流信号ACA接近消失;获得单纯的正向血流频谱为 TICA。压迫同侧的CCA 时TICA血流消失并出现短暂尖小的负向血流信号即可确定 TICA。当进一步 向下调整探查角度时,可以获得颈内动脉虹吸部的血流频谱,经同侧CCAE迫试验与同侧的PC/相鉴别。ACA在TICA水平深度在6075 m的负向血流频谱即为ACA深度在75 85mm可以检测到对侧半球的
18、ACA正向血流频谱。当AcoA发育正常时,同 侧CCAE迫试验,ACA1流频谱从负向逆转为正向,对侧 ACA1流速度明显升当颞窗透声不良时,可经眼窗检测,声束向内上方倾斜,与正中矢状 面的夹角为15°30°,深度为6075 mm通过CCA压迫试验鉴别。眼窗 探测到对侧ACA为正向血流频谱,MC为负向血流频谱。PCA经颞窗检测深度为5570 mm以MCA/AC为参考血流信号,将探 头向枕部、下颌方向调整,当MCA/AC血流信号消失,随后出现的相对低流 速、音频低于同侧半球其他脑动脉的正向血流频谱为PCA勺交通前段P1段,探头方向进一步向后外侧调整,可检测到负向血流频谱,PCA
19、c通后段P2段。当PCZ血流来自BA PCoZ发育正常时,压迫同侧CCA可使P1、 P2段血流速度增加。假设PCZ血供来自ICA,无P1段血流信号,仅获得负向的 P2段血流频谱,压迫同侧CCA寸,P2段血流下降。OA经眼窗探头发射功率5%10%声束根本与眼球轴线垂直或稍向内 倾斜10°15°,检测深度为4050 mm血流频谱为正向,PI值大于1.10。 压迫同侧CCA寸,OA血流速度减低或消失。CS经眼窗探测。首先获得OA血流信号后,增加取样容积深度为 55 75 mm声束向内下或内上,海绵窦段C4段血流为正向,膝部为双向血 流频谱C3段,床突上段C2段为负向血流频谱。VA
20、、PICA和BA取坐位或侧卧位均可。探头放置在枕骨大孔中央或旁 枕骨大孔,选择深度为5590 mm通过调整检测角度,分别获得左右侧椎 动脉负向血流频谱及小脑后下动脉正向血流频谱。检查者应以不间断的椎 动脉血流信号为基准,逐渐增加检测深度,在90120 mn可以获得负向、相对VA升高的基底动脉血流频谱。3正常脑动脉功能的评价TCD寸脑动脉功能检测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完成。 取样深度: 双侧半球同名动脉检测取样深度根本对称。 血流速度:通常血流速度的计量单位是cm/s,包括峰值流速peakvelocity 或systolic velocity, Vp或Vs、平均血流速度meanvelocity,
21、 Vm、舒张末期流速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 Vd。血流速度参考标准见表 1 、表 2。 血流方向: 朝向探头血流为正向,频谱位于基线上方;血流背离探 头为负向,频谱位于基线下方。当多普勒取样容积位于血管的分支处或血 管走向弯曲时,可以检测到双向血流频谱。 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 PI和RI是评价颅内动脉弹性和血管阻力及脑血流灌注状态上下的指标,PI=Vp- Vd/Vm RI= VpVd/Vp。常规TC睑测结果分析以PI指数更为准确,正常颅内动脉的 PI值 为 0.65 1.10。 颈动脉压迫试验:压迫颈动脉的位置应在锁骨上窝水平颈总动脉的 近段,不要
22、在甲状软骨水平,防止压迫颈动脉球部,引起不良反响。通过 颈动脉压迫试验鉴别所检查的动脉和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功能状态。 血流频谱形态分析:TCDE常血流频谱周边显示为明亮色彩如红 色或粉黄色,中间接近基线水平为相对低流速状态,显示为蓝绿色或相 对周边色减低形成“频窗特征。正常 TC频谱特征为收缩期S1峰心脏收 缩后形成收缩峰、S2峰血液进入大动脉后出现的血管搏动波及心脏舒 张早期形成的波峰孵图1,表4、5。表4颅内动脉TC检测正常值Aaslid 1982 颅内动脉血流速正常值cm/s国内参照标准检测动脉声窗深度mm血流方向平均血流速度MVMCA颞窗30 60正向55 ± 12 cm/sA
23、CA颞窗60 85负向50 ± 11 cm/sPCA颞窗60 70正向、负向40 ± 10 cm/sTICA颞窗55 65正向39 ± 09 cm/sCS眼窗60 80正向、双向、负向45 ± 15 cm/sOA眼窗40 60正向20 ± 10 cm/sVA枕窗60 80负向38 ± 10 cm/sBA枕窗80 110负向41 ± 10 cm/s年龄岁30 3940 4950 5960 69血管VsVdVsVdVsVdVsVdMCA97 ±1344 ±796 ±1244%91 ±124
24、0 ±790 ±1438±6ACA84 ±1538 ±984 ±1439±879 ±1536也78 ±1535=10PCA58 ±1228±755 ±1027±651 ±1226 ±551 ±1223±6TICA101 *448 ±999 ±1246±890±1540扫87 ±1437±6VA54 £26亠553-626-651另23-650 二921十5B
25、A64均29±663驾28±760±826±1057 ±924±34考前须知 注意患者头部位置,根据患者的头围大小调整检测深度、 声束方向 检测动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是观察血流动力学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 注意颅内动脉的解剖位置关系。 注意动脉血流频谱方向的改变。 比拟双侧半球颅内同名动脉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的对称性。 正确利用颈动脉压迫试验,分析鉴别TC脸测结果。5不同生理因素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见表 6表6常见生理因素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生理影响因素血流动力学变化年龄随年龄增长血流速度逐渐减低脑脊液压力颅内压升高血流速度减低中心静脉压
26、升咼血流速度减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加PaCO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升高心输出量增加血流速度相对减低以维持正常CBF血液黏度升高血流速度减低贫血血流速度升高血管扩张药物血流速度升高血管收缩药物血流速度减低CBF:脑血流量7、检查报告TC睑查报告包括临床诊断、超声描述和超声诊断三局部,后两者为必 须内容。1超声描述: 首先对所有被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PI进行 两两比拟是否对称;假设存在不对称性改变,应指出何者为异常;并列出异常动脉的Vs/Vd。 血流频谱形态、血流音频的描述。 血流方向的评价。 实施CC压迫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侧支循环建立与检测依据。2超声诊断:检查结论应包括解剖结构名称
27、如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椎动脉等 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诊断,如血管狭窄和闭塞、血管痉挛继发于蛛网膜下 腔出血后多见、颅内压升高等。&临床常见病变的TC睑测及诊断标准1颅内动脉狭窄 血流速度的变化:典型血管狭窄的特点是节段性血流速度异常,狭 窄段流速升高,狭窄近端流速正常或相对减低,狭窄远端流速减低狭窄 > 50%。颅内动脉狭窄狭窄50% > 40岁年龄组血流速度诊断标准 参见表7。表7 40岁以上患者颅内血管狭窄50%勺流速参考值cm/s临界值诊断值血管VsVmVsVmMCA14016080 100> 160> 100ACA10012060 80> 120>
28、; 80PCA80 10050 70> 100> 70CS10012060 80> 120> 80VA BA80 10050 70> 100> 70 狭窄程度的判断:根据血流速度,并结合狭窄后血流速度、频谱和 音频的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血流频谱特征:随狭窄程度的增加,频谱基线上下出现湍流及弧形 或索条状对称分布的血管杂音所特有的高强度血流信号形成的特征性频谱。 血流音频改变:随狭窄程度增加,音频出现低调或高调粗糙杂音以 及乐音性或机械样血流杂音形成的音频特征。2颅内动脉闭塞 MCA闭塞MCA®塞可以分为急性闭塞与慢性闭塞。MC主干急性闭塞:沿MC主
29、干至远端M2段分支均无血流信号,同侧ACA PCA TICA血流速度正常。MC主干慢性闭塞:主干至远端分支水平检测范围内可以检测到低流速、低搏动指数的血流频谱,随检测深度变化血流信号不连续。病变同侧ACA和或PCA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 VA闭塞一侧VA血流频谱测不到,一侧VA血流速度明显升高代偿,BA流速 与健侧VA流速一致。 3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狭窄?70%病变程度为标准所检测到的典型血流动力学特 征: 病变侧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升高,高于健侧同名动脉流速1.5倍以上,患侧MCATICA、CS流速减低,健侧ACA流速相对升高AcoA开 放,患侧PCA流速升高PcoA开放。 患
30、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可探测到湍流频谱,双侧颅内同名动脉血流频 谱形态不同,患侧MCA ACA TICA峰融合、峰钝。 患侧颅外段颈内动脉的血流音频高调粗糙,可闻及湍流形成的紊乱 血流音频或血管杂音。 患侧MCA TICA、ACA PCA OA勺PI值明显低于健侧。 侧ACA血流方向由负向逆转为正向前交通支开放。患侧OA血流方向由正向逆转为负向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伴血流速度相对 减低或升高与侧支循环血流量相关。 查患侧MC时,压迫健侧CCA患侧MC流速明显减低前交通动脉 开放征。检查患侧PCA压迫健侧CCA寸,患侧PCA相对升高,证实患侧后 交通动脉开放。4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闭塞与颈内动
31、脉重度狭窄?70%的区别,在于前者颅外段 颈内动脉血流信号消失,而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颈内动脉狭窄根本 一致。 5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双侧椎动脉流速不对称,患侧椎动脉流速低于健侧。 双侧椎动脉血流频谱不对称。患侧椎动脉出现收缩期切迹隐匿型 窃血,1级;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局部逆转,血流频谱呈现双向“振 荡型改变局部型窃血,"级;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转,频 谱呈单向“脉冲型改变完全型窃血,皿级 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升高代偿,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健侧 椎动脉流速上下一致。 患侧上肢动脉流速减低,失去周围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呈相对低搏 动性血流特征。 患侧锁骨下动脉流速异常升高狭窄特
32、征或近段血流信号探测不 到,远段流速减低伴低搏动性改变锁骨下动脉闭塞。 隐匿型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经束臂试验患侧上肢袖带加压试验前 后,椎动脉血流方向出现局部逆转改变可证实窃血改变,称束臂试验阳 性。6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侧枝循环开放的诊断标准 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患侧大脑前动脉血流反向,健侧大脑前 动脉流速代偿性增高,压迫健侧颈总动脉时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 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患侧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 度均增快,提示可能有后交通动脉开放; 颈内-外动脉侧枝OA开放:同侧眼动脉血流方向反向,频谱颅 内动脉化。 7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时窃血程度和路径的诊断标准根据锁
33、骨下动脉狭窄同侧VA血流频谱和方向的改变,锁骨下动脉窃血 程度可划分为: I级窃血VA攵缩期有切迹; II级窃血VA双向血流即收缩期逆转舒张期正常; III 级窃血或完全型窃血椎动脉血流完全逆转。改变不明显时可 行束臂试验。第二局部: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原那么一、缺血性卒中 /TIA 的行为干预措施生活指导一戒烟1、戒烟咨询: 包括自我教育阅读、视听有关宣传资料及个别和 集体心理咨询。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保健人员与吸烟者之间一对一的,或 由多个保健人员组成的集体咨询。一般而言,咨询次数越多,时间越长, 成功率越高,一般 4 7次最为有效。2、药物戒烟:目前主要采用尼古丁替代治疗。 给药途径包括经口
34、 口 香糖式、经皮粘贴及经鼻气雾三种。推荐药物治疗与行为咨询 相结合。二控制体重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 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2、体重指数BMI目标在18.5 - 24.0 kg/m2。腰围男性v 90cm 女 性v 80cm BM计算方法:体重kg /身高2 m2。三合理饮食 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到达平衡。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10%/d总热量和胆固醇300mg/d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6g/d 。四体育锻炼 增加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成年人每周至少
35、进行 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五健康教育目的:1、让人们了解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采取积 极的预防措施;2、宣传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知道如何预防;3、了解脑卒中的主要病症,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内容:1 、了解自己的血压 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应该经常测量血压,以便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服药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等。无高血压病史的中年人和小于35岁但有高血压家族史者,也应该半年至一年测量血压一次。一旦确诊 为高血压后,即应开始非药物生活调理或药物治疗,并要持之以恒。2、定期体检40岁以上的
36、人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保健措施。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 宜。可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有无异常,特别是有无房颤或缺血性改变。同 时也应检测血糖包括餐后血糖或糖耐量检测和血脂水平,发现异常后 即应积极治疗。3、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过少、休息时间不规律、膳食营养 成份摄入不合理、吸烟和大量饮酒等等。要教育人们注意采用健康的生活 方式,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多吃一些含纤维素较高 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薯、豆类食物等,少吃盐和高脂饮食。吸烟 肯定对健康有害,更容易引起脑血管病,应下决心彻底戒除,否那么不但害 己,而且影响他人的健康。饮酒要适度,不能过量。4、了
37、解以下的脑卒中预警病症1突发的一侧面部或肢体的麻木或无力;2突发的视力模糊或失明,尤其是单侧;3失语,说话或理解语言困难;4突发严重的原因不明的头痛;5不明原因的头晕,走路不稳或是突然跌倒,尤其是伴有上述任何一 个病症的时候;以上病症的持续时间可能短到几秒钟。但不管时间长短,只要发生以 上病症,就应及时就医。二、缺血性卒中 /TIA 的抗栓治疗抗血小板1、非心源性栓塞的缺血性卒中 /TIA 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腔隙性 和病因不明性,为减少卒中复发或其他血管事件的风险,建议使用抗血 小板药物,而不能用其他任何药物替代。2、缺血性卒中 /TIA 后,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治疗。3、如果没有禁忌证,应
38、该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4、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50325 mg/d、缓释双嘧达莫200 mg与阿司匹林25 mg复方制剂2次/d 均可作为首选的抗血 小板药物。5、依据各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获益、相应风险及费用进行个体化治 疗。6、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以及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 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格雷75mg/d。7、伴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无Q波 Ml或冠脉支架置入术者,氯吡格雷和 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300mg首剂量,此后75mg/d+阿司匹林 75150mg/d,治疗应持续912个月。8不适于抗凝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1、
39、 对于伴有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服用 抗凝药华法林,并调整剂量目标INR是2.5,INR范围2.0-3.0 。2. 对于无法口服华法林的患者,推荐服用阿司匹林 75-100mg/d+氯吡格 雷 75mg/d。附:注:*脑动脉支架置入术者,首次给予氯吡格雷 300mg此后氯吡格雷 75mg/d联合阿司匹林75150mg/d治疗,治疗30d后,改为单用氯吡 格雷75mg/d 912个月。经重新评估风险后,决定下一步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考前须知:1、用药前检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2、服用阿司匹林出现过敏或既往阿司匹林治疗失败的患者,使用氯吡 格雷 75mg/d。3、有中高度出血
40、并发症危险的患者, 建议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50-100 mgd。4、轻度皮肤粘膜及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出血停止一周后根据临床情况 调整用药。三、缺血性卒中 /TIA 的降压治疗 对患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 高血压患者卒中恢复期,血压应 <140/90mmH;g 心衰或肾功能不全者, 血压应<130/85 mmHg糖尿病、冠心病及大量蛋白尿等高危患者,血压应<130/80mmHg推荐干预方法:在所有的收缩压?130mmH或舒张压?80mmH的病人中,应采用改变生 活方式治疗,如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限量饮酒,限盐,强调水果、 蔬菜的摄入等。如果患者(1)收缩压
41、?140 mmH或舒张压?90mmHg,(2心衰或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收缩压? 130mmH或舒张压?85mmHg,(3)糖尿病患者血压? 130/80mmH,g 应根据个体情况(年龄、种族、有效药物),用药物控制血 压。脑血管病急性期及伴有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降压治疗应酌情慎重。 尤其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70%者,收缩压不应低于150-160mmHg 附:缺血性卒中伴血压升高四、缺血性卒中/TIA的调脂治疗1、 在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对于缺血性卒中或TIA的人群应尽早行 血脂检查,对于所有基线LDL-C100MG/D的卒中患者,应尽早给与他汀类 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100mg/d
42、l以下。2、 对于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的极高危人群伴有冠心病和/或糖尿病 和/或吸烟和/或代谢综合症,基线LDL-C在80mg/dl-99mg/dl的人群,应 将LDL-C降至80mg/dl以下。3、对于有确切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需要介入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 TIA患者,或有动脉-动脉栓塞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或 TIA患者,推荐强化他汀 治疗。4、对于缺血性卒中和 TIA的患者建议长期持续他汀类药物治疗,使LDL-C水平长期控制在目标值内5、现有资料说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平安的,但需要定期监测肝酶、肌酶。如出现肝酶超过正常上限 3倍,肌酶超过正常上限5倍,应停 药观察。如情况好转,应在严密监
43、测的根底上换用其它他汀或减量。对于 既往有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要权衡风险和获益,慎重使用。对于需要与 贝特类药物联合治疗的卒中患者,建议联合使用非诺贝特。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危险分层其他缺血性卒 中/TIA,基线LDL-C2.6mmo l/L 100mg/dL 者。标准他汀治疗目标值:LDL-C 降至 2.1mmol/L 80mg/dL以下或下降幅 度40%以上。目标值:LDL-C 降至 2.6mmol/L (100mg/dL)或下降幅度 30% -40%。考前须知:1、 他汀治疗前及治疗中, 应定期监测临床病症及肝酶ALT、肌酸 激酶CK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 ,应
44、减量或 停药观察。ALT正常上限3倍,CK正常上限5倍,停药观察。2、他汀剂量依据药物降脂水平决定,从最小剂量服起,监测血脂,逐 渐加至有效剂量。3、 强化他汀治疗是指:LDL-C要降到80mg/dl以下,如果不到达此水 平至少使LDL-C下降的幅度40%4、标准他汀治疗是指:LDL-C要降到100mg/dl以下或LDL-C下降的幅度 达 30% -40%。五、缺血性卒中/TIA的血糖控制1、饮食和运动是控制糖尿病咼血糖的根本措施,如患者有典型的病症 或有严重的高血糖,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很难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及时采 用药物治疗。2、对伴有缺血性脑卒中或TIA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在不发生低血糖的
45、情况下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血糖控制目标必须遵循个体化原那么,老年人、 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3、糖尿病患者应给予更加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虽然所有种类的降压 药物都适于控制血压,但多数病人需要 1种以上的制剂。因ACEIs和ARBs 对防止肾损害有益,所以被推荐为糖尿病病人的首选药物。附:我国采用WH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表8糖代谢分类WHO 1999糖代谢分类FBG2hPBG正常血糖NGR< 6.1< 7.8空腹血糖受损IFG *6.1- < 7.0< 7.8糖尿量减低IGT < 6.17.8-< 11.1糖
46、尿病DM > 7.0> 11.1血糖值为mmol/L*均为单纯IFG或IGT表9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糖尿病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mmol/Lmg/dL> 11.1 (200)1. 糖尿病病症典型病症包括多饮、多尿和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a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 7.0 (126)b空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 8小时没有 进食热量或c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11.1 (200)2. 无糖尿病病症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 确诊断表10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指标目标值血糖mmol/L空腹:4.46.1 非空腹:4.48.0HbAlc %6.
47、5血压mmH130/80BMI Kg/m2男性:25女性:24TC mmol/L4.5HDL-C mmol/L1.0TG mmol/L1.5LDL-C mmol/L2.5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男性:2.5 22mg/g女性:3.5 31mg/g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15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六、颈动脉狭窄干预措施1、对无病症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 药物治疗。2、对近期有TIA或近6个月有缺血性卒中史的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 70%-99%的患者,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3、最近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50%-69%的患者, 可以
48、行CEA但需考虑病人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年龄,性别,并发症和始发 病症的严重程度等。4、对有病症的颈动脉严重狭窄70%的病人,可以考虑使用CAS5、有病症的颈动脉闭塞的病人,不推荐常规行颅内或颅外的旁道分流 术。第三局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支架技术标准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标准一手术指征及技术要求1、无病症患者对于狭窄率 >60%且 <100%的无病症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考虑进行颈动脉 内膜剥脱术。但须结合患者的合并症情况、预期寿命及其它个人因素进行 严格的选择;还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其它可以治疗的中风原因。手术须由围 手术期致残率和死亡率 <3%的外科医生来实施。2、有病症
49、患者对于6个月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或缺血性脑卒中,且同侧 颈动脉高度狭窄 70%-99%的患者,建议由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 V 6%勺外科医师对其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近期发作过TIA或缺 血性脑卒中,且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 50%-69%的患者,建议依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实施CEA这些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 首发病症的严重程度。当狭窄程度V 50%寸,那么不是CEA勺手术指征。当有TIA或脑卒中发作史的患者具有CEA勺手术指征时,建议应在2周内 对其施行手术。对于有病症且颈动脉狭窄程度非常严重>70%的患者,其病变处于外科手术不可及勺部位,或其临
50、床状况会大大增加手术勺危险性,或者存 在其它一些特殊情况,如放射治疗诱发的再狭窄或 CEA后再狭窄,这时应考 虑采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CA应由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 v 6%勺医生来实施。二手术禁忌证1、难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高于24/15kPa 180/110mmHg时不宜手术。 因为严重持续性高血压,手术后易发生颅内出血、心肌堵塞、脑堵塞等。2、心肌堵塞后 6个月以内者手术死亡率明显增加。心绞痛的发生影响 心脏收缩,同样也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3、慢性肾衰、严重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4、特别肥胖、颈强直者,因其体位限制,手术暴露血管困难,易导致 局部或全身并发症。5、严重神经功能
51、不全。6、恶性肿瘤晚期。 三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控制1、高血压 内膜剥脱术后血压控制不良会增加脑高灌注综合症的危险。颈动脉内 膜剥脱术后应严格监测并积极控制血压,尤其是先前有脑高灌注综合征的 患者。对有脑高灌注综合征的患者,术后应该监测血压数天,有头痛或神 经系统病症的患者应最少监测 7天。2、吸烟吸烟可以使脑卒中的相对风险从 1.5增加到 2.2 。卒中的发生危险随着 吸烟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已经证明吸烟是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戒烟应作 为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护理的一局部。3、血脂 他汀类调脂对降低一些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效,所以应对颈动脉病变 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评估和治疗。4、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会
52、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应尽量防止。5、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围手术期卒中、术后长期的卒中发生率以及术中 或术后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术前服用阿司匹林非 CEA手术禁忌。四术前准备1、术前评估心肺肾肝脏及凝血功能。2、口服华法林者术前三天改用静脉肝素滴入。3、口服氯吡咯雷至少停用57天。手术当日停用阿司匹林。4、术前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50/90mmH左右。五术后并发症处理 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堵塞和死亡。术后并发症有颅神经损伤、伤口血肿、高血压、低血压、高灌注综合征、脑出血、癫痫以及复 发性狭窄。这些并发症中,只有颅神经损伤和复发性狭窄与术后早期护理 无直接
53、关系。1 、伤口血肿术后伤口血肿是相对常见的一个并发症。伤口血肿一般相对较小,几 乎很少引起不适。大的血肿或有扩散倾向的需要紧急处理。如气道未发生 阻塞,那么应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紧急血肿清理操作。如气道被血肿堵塞, 那么应该尽快翻开伤口,清理血肿。在内膜剥脱术后关闭切口时进行细致的 止血,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高血压 高血压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一个很重要的并发症。血压控制不良会 增加一些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危险,如颈部血肿和高灌注综合征。 术前高血压是出现术后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大约有 21%的血压正 常患者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压都会升高,且最多的是在术后48小时内出现。大约 73.5%的患者在术后 24小时内血压都是不稳定的,这往往只是短 暂的,血压持续升高者很少见。但是要注意,接受双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后容易出现一种“压力反射衰竭综合征即压力感受器反射受损,患者 表现为血压波动明显,对可乐定高度敏感,甚至在接受一侧手术后也会 出现。3、术后低血压 大约5%的患者会出现术后低血压,补液或输注低剂量的肾上腺素效果 较好,通常都能在 24-48 小时内恢复。对术后显著低血压的患者应检查心电 图和心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7031:2025 EN Cybersecurity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adiness for business continuity
- 《倍数的理解与应用课件》
- 桥隧工初级练习题及答案(附解析)
- 小蚂蚁课件教学课件
- 2023年6月材料员(基础)模拟考试题与答案(附解析)
- 电脑系统启动顺序调整与优化技巧考核试卷
- 技术服务国际市场拓展与国际贸易考核试卷
- 《td水泥厂节能评估》课件
- 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运维管理流程考核试卷
- 《T推行手册》课件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高中语文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4.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 Unit4+Extended+reading-+The+Value+of+Science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必修第三册
- 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
- 0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九章
- 启动调试期间设备代保管管理制度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工艺
- 妇产科学教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 大学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的若干规定
- 作风建设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