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的研究_第1页
关于针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的研究_第2页
关于针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的研究_第3页
关于针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的研究_第4页
关于针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消费信贷在发达国家历史悠久,是联系生产制造业、商品零售业、银行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桥梁。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消费信贷可以直接促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我国现代消费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末进入高速增长期,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及个人信用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商业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机构及有效的授信评估方法,以保证商业银行等贷款人在向借款人提供消费信贷服务时做出正确的放款决策。文章在总结我国消费信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并通过欧美等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消费信贷

2、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消费信贷;信用卡;资产证券化Abstract:The expense credit is gloriou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y history, is relates the produc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ommodity retail trade, the bank insurance business and the securities business bridge.The developed country history experience

3、indicated that, expends the credit to be possible to promote to raise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level directly, simultaneously leads the national economy growth.Our country modern expense credit starts from 1980s, at the end of the 90's enter the high speed rise perio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4、 good, but our country expends the credit market and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also has some not allow to neglect problems, urgently awaits to be solved.Our country not yet establishes the perfect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the related leg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imperfect, lack the commercializati

5、on operation the credit facilitating agency and effective give the letter appraisal method, guaranteed lenders and so on commercial bank when provides the expense credit service to the borrower make correctly loan the decision-making.The article in summarizes our country to expend the credit present

6、 situation and in the existence question foundation, and through Western country expense credit development courses and so on the Europe and America, analyzed our country to expend the credit development the deficiency, and proposed promoted our country to expend the credit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

7、tion.Key word: The expense credit;Credit cards; Individual consumption credit目录摘要1Abstract21引言12消费信贷概述12.1消费信贷12.2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22.3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作用和意义33西方消费信贷市场53.1美国当前消费信贷现状53.2欧盟成员国消费信贷及最新发展64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不足94.1消费信贷发展不平衡94.2社会保障不健全94.3信息不对称94.4消费信贷机会不均等104.5消费信贷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待改善105阻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125.1从政府方面看125.2从金融机构

8、看125.3从厂商来看145.4从消费者个人看146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对策分析166.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166.2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和承载能力166.3建立消费信贷机会均等制度166.4健全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186.5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机制196.6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20【参考文献】23【致辞谢】24【附录】25 1引言目前,消费信贷在消费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综观世界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并从中得到实惠。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消费信贷,但是比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市场,还有不足。鉴于此,完善我国的消费信贷成为愈发重要的论题。本文先从消费信贷的概念,类型等入手,分析了

9、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和欧美等国目前的消费信贷情况,对比探讨出我国的不足之处,继而提出关于完善我国消费信贷问题的几点建议。 2消费信贷概述2.1消费信贷消费信贷黄玉俊,中国金融新业务知识大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90-93是个人和家庭用于满足个人需求(房产抵押贷款例外)的信贷,与企业信贷相反。消费信贷是商业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主要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具、家电、汽车等)、房屋和各种劳务。消费信贷有两种基本类型:封闭式信贷和开放式信贷。封闭式信贷指在一段时间内以相同金额分数次偿还债务的方式。开放式信贷是循环发放的贷款,部分付款根据定期邮寄的帐单缴付。封闭

10、式信贷包括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分期付款贷款(分期付款销售合同、分期现金支付信贷和一次性信贷)。开放式信贷:旅游与娱乐卡,透支保护,百货商店发行的卡和银行卡(有银联、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等等)。 消费信贷的形式主要有:赊销。零售商向消费者提供的短期信贷,即用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西方国家对此多采用信用卡的方式,定期结算清偿。分期付款。消费者在购买高档消费品时,只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分期加息支付其余货款。如果消费者不能按时偿还所欠款项,其所购商品将被收回,并不再退回已付款项。消费贷款。银行通过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以及信用卡、支票保证卡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贷款。消费信贷又

11、可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前者是对消费品的购买者直接发放贷款;后者则是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商业企业发放贷款,或由银行同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的商业企业签订合同,用现金的形式把货款付给商业企业。2.2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在我国,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银行贷款提前体验高品质生活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针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市场需求,国内各家银行相继推出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旅游度假贷款、个人存单(国债)质押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不限制具体用途的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品种,形成了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体系,贷款总量也日益增多。2001年

12、底,全国消费贷款规模仅有6990亿元,截至2005年末,消费贷款余额剧增至15430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了8440亿元,增长了2.2倍;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也由不足8%发展到16%。在各项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的比重最大,发展也最为迅速,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5598亿元,占整个消费贷款余额的80%,比2001增长了41.7倍。但整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2002年开始,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2001年的增幅为22·5%,到2005年增幅仅11.7%,2006年稍有回升。另一方面,从通过信用卡方式结算的商品赊销来看,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中心

13、城市中,这种方式有逐渐普及的趋势,年轻人尤其正以刷卡消费为时尚,能够接受信用卡进行结算的商业企业及其交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各类银行累计已发行信用卡300万张,而申请用卡的人数已达到5000万以上。目前,发达国家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港台地区也在3张以上,如果我国以每人拥有卡2张计算,信用卡市场的发行量至少在1亿张。总的来说,信用卡的发行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数量,功能,使用便利度等方面仍很落后,除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商场、酒店、宾馆之外,持卡消费仍未普及。从总体上看,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许多消费品持续降价但销售仍不景气,国内消费低迷,2005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

14、商品比例已经达到了83%。而要促进需求,最根本的不是促进投资需求而应该是促进居民个人的消费需求,因为投资需求实质上只是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因而必须扩大消费率杨华辉,张建军,对我国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研究J,消费经济,2006.5,4-6。近10年我国平均消费率为59·5%,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和国外水平,同时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大幅增加,储蓄存款已达7万多亿元,提高消费需求的空间很大,因而当前现实需求不足,但潜在需求市场广阔。2.3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发展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2.3.1发展消费信贷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是

15、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选择,所以有效刺激消费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尤其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供给相对过剩和通货紧缩的特征,消费品市场从卖方市场格局向买方市场格局转化;而另一方面,居民储蓄率日趋高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此情况下,国家近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从消费领域看,消费市场依然偏淡,扩张投资需求刺激消费作用有限,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还有赖于发展消费信贷进而扩张有效需求。我们知道,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要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得以持续,消费需求必须及时跟上,发展信用消费正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从全社会

16、看,由于消费与生产不可能完全同步,消费总是滞后于生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差,消费信贷的实施有助于增加即期消费,保持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信贷尤其具有以下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消费信贷是调节当前宏观经济的有效措施。消费需求不足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消费信贷,通过消费信用支持需求扩张,可以达到启动消费品市场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政府通过消费信用引导消费者的支出投向,有意识地加速或延缓某类消费的社会实现,还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使经济增长步入良性循环。2.3.2发展消费信贷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消费的增长始终是经济活

17、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以消费为导向也正是市场经济发展伪真谛。居民消费的增长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正是经济规模扩展与经济向更高层次进化的根本推动力。据测算,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韩国为64.8,日本为66.4,美国为68,而我国该项指标约为50。在发达国家,信用消费占其整个消费的比重达30。按此计算,在我国可增加消费1300亿元左右,将带动消费增长约4.5个百分点,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则最终可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目前我们的消费水平在达到小康之后,面临消费升级,一次性大额支付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也会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消费信贷,使部分急需改善生活条件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18、居民提前实现对住房、汽车等高价值消费品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的质量,促进社会消费升级的顺利实现。事实上,消费信贷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有没有信心的标志敢不敢于花未来挣的钱,因此,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制约消费的政策和观念,把消费和劳动生产有机起来,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人民消费生活水平。2.3.3发展消费信贷可以优化社会信用结构,使债权和债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信用内在约束机制和全社会的信用水平在目前我国畸形的社会信用结构中,居民高债权,政府和企业高债务,银行高风险。风险和收益是绝对分离的。发展消费信贷可以优化居民的资产结构,使居民的收益和风险

19、通过信用消费的方式相结合。消费信贷和储蓄对于货币流通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前者是未来的收入现在使用,而后者是现在的收入未来再用。发展消费信贷也是构建市场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重要措施。此外,发展消费信贷可以延伸贷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作用范围,是调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有力工具之一。到目前为止,货币、信贷政策都是在短缺经济中发挥促进生产作用的,而通过消费信贷可以使货币、信贷政策延伸到消费领域,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更进一步,通过政策作用范围的延呻,可以帮助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银行效率和效益。3西方消费信贷市场3.1美国当前消费信贷现状二战后,信用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五十年

20、代中期至今,美国消费信贷一直呈现高速增长势头。美国的消费信贷总额1947年为116亿美元,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美国的消费信贷总额达到25200亿美元以上。可见信贷消费已成为美国居民的一个重要消费行为。3.1.1.消费信贷品种丰富美国的消费信贷叶永刚、邓亚平,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及其发展,理论与实践,2000,10-11品种极其丰富,有用于购买奢侈晶、耐用消费品的贷款;用于度假、家庭住宅修缮的贷款;用于其他服务的贷款;二次房屋抵押;学生贷款等等,充分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消费信贷的多样化需求。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最为典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

21、善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体系,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美国银行业的重要支柱,占到美国银行业信贷业务总量的40%以上,中小型银行该比例甚至高达60%以上。2000年,美国每十辆售出的新家用车中就有九辆是通过贷款实现的。仅新车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即高达200亿美元。有关研究指出,如果没有汽车贷款,美国年新车销量至少要减少约800万辆。3.1.2.消费信贷渠道众多在美国,提供消费信贷的渠道包括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以及非金融的企业机构,众多的消费信贷提供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美国的商业银行攫取了全美消费信用市场的很大部分份额。截至2002年底,商业银行共持有30.4%的总消费信用贷款、大约6

22、0%的房屋净值信用余额。美国的财务公司的消费贷款占有12.3%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商业银行。一些非金融企业,诸如零售商、加油站等也从事一部分消费信贷业务,向商品和服务的个人购买者提供便利。3.2欧盟成员国消费信贷及最新发展英国和德国是欧盟消费信贷叶永刚、邓亚平,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及其发展,理论与实践,2000,11-12市场上的领导者。英国有着充分发达的消费信贷市场,它的消费信用债务增长速度和人均消费信贷额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强。19982005年的人均消费信贷年增长率为43.8%。德国的消费信用债务总额居于所有欧盟成员国之首。到2002年底德国的人均消费信贷额为67

23、248法国法郎。法国的人均消费信贷债务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第三位 Elizabeth Kuchenmaster,Consumption Cured,By One Who Has Come Through It (London,ON: Lawson & Jones,1897),by (page images at ),4-521世纪初,法国的消费信贷蓬勃发展,其平均年增长率为13.8%,其增长率明显地比家庭消费水平和国民生产总值要快。19992006年,法国总的消费信贷债务以54.3%的速度增长,年增长率为7.5%,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第三位。2005年,法国的人均

24、消费信贷额为19833法郎。就人均消费信贷增长率而言,法国和欧盟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2000年只相差11%。因此,法国的人均消费信贷债务虽落后于英国和德国,但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第三位。逐步发展的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消费信贷市场。19972005年,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消费信用债务总额落后于英国、德国和法国,其增长率却比法国高,正在逐步赶上法国。2004年,意大利的人均消费信贷额是 7246法国法郎,但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999 2006年的人均负债年增长率达11.3%,处于欧盟成员国中的第二位。西班牙的消费信用债务总额落后于德国、英国和法国,但高于意大利、比利时,2002年其人均消费

25、信贷额为10725法国法郎,19972005年西班牙的人均消费信贷年均增长率为11%,几乎赶上了法国。比利时无论是消费信用债务总额还是人均消费信贷额和增长速度都居于其他欧盟成员国之后。2005年其人均消费信贷额为9195法国法郎,1997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9%。从西方国家的消费信贷的研究状况来看,消费信贷已成为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指标,大部分的研究是关于这一指标对消费、经济增长的指示作用。中国消费信贷刚刚起步,但发展的速度却很快,它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变量。如何把消费信贷引入对消费的预测,从而实现对经济的预测,以及消费信贷是否是解决内需不足的可行方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

26、的探讨研究。从上面的欧美等国对消费信贷的经验性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消费的增长,而这种预测的理由在于消费信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约束的问题。随着中国消费信贷的迅速增长,它作为宏观经济预测和观察指标的可能性也与日俱增,但这一指标与经济发展等变量的关系还有待中国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我们要看到,中国的情况与欧美国家有许多不同:如和美国相比,从规模来看,美国消费信贷总额2印1年达到最高 18000亿美元,而中国的消费信贷总额为1万亿人民币;从种类来看,美国消费信贷种类比较齐全,包括:信贷额度(line of credit)、学生贷款、汽车贷款、Q9无抵押个人贷款、个人资金周

27、转贷款、房屋整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卿等等;而中国的消费信贷才刚刚起步。从发放贷款的单位来看,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非金融性商业企业等等。而中国为商业银行;从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国中、短期消费信贷二级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非金融性商业企业。此外,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也可以将所持有的对消费者个人的债权通过证券化的形式转变成为二级市场的投资工具。美国住房消费信贷市场还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和储蓄借贷机构等向借款人发放住房消费贷款的市场;二级市场是PANNIE MAE(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

28、 GENNIE MAE(政府全国抵押贷款协会)等二级市场经营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债券筹措资金,向银行等一级市场贷款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同时也向其提供了更多的贷款金来源;从中介机构来看,美国的评级机构比较健全,商业性的信用报告机构来完成信用调查工作,这些机构专门负责收集、保存申请人的有关信用资料,并向消费信贷贷款机构出售这些资料以获利,目前美国主要的信用报告机构有三个,它们是Experian信息服务公司(Experian Information services)、Trans联合公司(Trans Union)及Equifax公司(Equifax,Inc)。而中国进行的信用调查一般比较粗浅,没有

29、专门的信用报告机构,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从消费信贷发展的环境而言,消费信贷在我国立法尚不完善,个人破产法没有出台,而美国有一整套完善的消费信贷立法体系,有个人破产法;从一般消费者而言,中国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对还贷的预期不确定,而美国的消费信贷已成为一种文化,人们已认识到消费信贷是可以用预期收入将即期生活条件提高的家庭理财方式。综上所述,美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已经逐步走向了成熟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美国市场的成熟与中国的不成熟,这些对于借鉴美国经验研究中国的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中国的消费信贷尚未达到美国的程度,美国的研究成果不可以拿来套用,但

30、消费信贷对于消费的促进、预测作用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宏观问题的另一视角。而且随着近两年来国内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消费信贷越来越成了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研究消费信贷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显得更为重要了。4我国消费信贷信贷存在的不足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4.1消费信贷发展不平衡消费信贷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消费信贷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据统计,占全国人口近60%的农村市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近年来逐步下降,2000年为38.2%,2005年则降为32.9%。销售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东部地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总体上看,

31、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信贷规模越大。截至2006年4月末,消费信贷余额前六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其消费信贷余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66%,而西部十二省(区)市的消费信贷余额之和为3126.11亿元,仅占全国的13.8%。4.2社会保障不健全我国进入经济转轨期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已经得到很大满足,住房、汽车应有尽有,消费倾向下降;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由于职工下岗,企业效益下降,预期收入不容乐观,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接踵而至,预期支出增大,加之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他们则更倾向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不是借钱消费。另外,由

32、于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和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形成大众一种消费观念:勤俭持家,量入为出,攒够了钱再消费,对于“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消费信贷方式还难以接受。4.3信息不对称我国至今并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和监控制度,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信用存在担心。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市场交易离不开信用基础。从个人信用来看,它包括道德信用和资产信用两部分。道德信用指诚实守信的品质,它的好坏往往通过市场交易中心的信用记录来反映;资产信用指个人拥有包括储蓄、债券、股票、不动产等资产所具有的信用等级,它的高低由个人拥有的资产多少决定,资产越多信用等级越好。我国缺乏以个人信用记录为主体的道德信用管理制度和以

33、个人资产为主体的资产信用评价体系。由于这两种信用缺失直接影响着消费信贷市场发展。4.4消费信贷机会不均等消费信贷机会均等王元龙,关于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若干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1999,5,45-49是指消费者在同一消费信贷条件下,享有同等的获得消费信贷的机会,这是法律平等、公平价值在消费信贷问题上的体现。其中,消费信贷条件根据消费信贷的特征,只能以消费者信用、偿债能力为依据。而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机会不均等,主要是全国性或地方性的信用监控制度未建立起来,对不同户籍、职业、年龄等的消费者的信用难以长期持续监控,经营者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常常还将职业、年龄、户籍等作为消费信贷条件,从而造成不同职

34、业、年龄、户籍的消费者享有的消费信贷机会不同。4.5消费信贷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待改善4.5.1我国缺乏消费信贷的二级市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历来以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为主,期限最长一般不超过5年,这就形成消费信贷资金来源的短期性与资金运用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当消费信贷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不大时并不突出,但当消费信贷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达到比较高的比例时,这一矛盾就会非常突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实行消费信贷证券化,构建一个高度发达的消费信贷的二级市场,而我国现在还不具备这样一个二级市场。4.5.2银行自身内部管理体制薄弱目前,商业银行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

35、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违纪、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4.5.3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银行化解资产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

36、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4.5.4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4.5.5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我国现行的有关信贷的法律法规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企业贷款而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信贷的条款,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以及居民个人申请消费信贷基本上仍

37、是沿用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但消费信贷作为银行的一项零售业务,其业务规则有其独特性,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指导。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消费信贷当事人行为的法律,在实现银行抵押权的法律操作程序、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还很不完善,使得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5阻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消费信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厂商及个人的共同参与,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逐一分析制约消费信贷的原因周雯霞、吴振华,消费信贷利国利民,提速发展正当其时,中国城市金融,1999.第6期,2-4。5.1从政府方面看政府在消

38、费信贷过程中,主要扮演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制定法律、颁布政策,对各个消费信贷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引。但是在我国,有关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的消费政策也十分落后,这样就会导致人们的观念落后,消费信贷市场秩序混乱,让一些投机分子可以趁机钻法律的漏洞。这是阻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第一个原因。5.2从金融机构看5.2.1由于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确立,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条款中又有许多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银行在进行消费信贷时所承担的风险很大。于是银行普遍产生了一种“惜贷”思想,不愿冒风险,银行对放贷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真正进行操作的基层银行尤其如此。5.2.2由于我国现有的消费信贷产品较少,远不能满足

39、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正是由于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消费信贷品种少,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客观需要,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无法利用消费信贷从而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5.2.3除了以上从宏观方面的考虑外,利率与期限也是银行放款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消费信贷的特殊性也形成了有关利率的一些独特的矛盾。首先,消费信贷利率的长期性特征,导致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的矛盾。由于人们的债务偏好,在面临短期货币收支缺口时,一般会等待而不向银行借款,因此当人们进行消费信贷时就通常是长期贷款。而银行只有在保证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的情形下才会放款,但无论在管制条件下还是市场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都可能引起短期利率超过长期利率。其次,消费信

40、贷利率的稳定性导致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矛盾。消费信贷利率的稳定性是人们生活稳定性的一种保证,人们希望能用固定利率计息。但由于消费信贷贷款是长期的,有的甚至可长达20-30年之久,在此期间,市场利率必然是波动的,因此,为避免短期利率上升引起的损失,银行必然会要求对消费信贷实行浮动利率计息。最后,消费信贷的消费性特征,导致政策性低利率与商业性高利率间的矛盾。由于消费性贷款不具有自偿性,它的还本付息能力比生产性贷款低,但由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国家采取政策性低利率来引导消费信贷,因此对银行来说,消费信贷风险高而利率收益低,远不如从事商业性贷款。这也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5.2.4完备的个人信

41、用制度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即指个人信用活动的方式、组织、管理及配套的个人信用活动的社会程序和运作机制,它包括个人信用等级制、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制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制度。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信用环境一直很恶劣,导致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和个人信用的普遍低下。而现在的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在这样一个不完善的信用体系下,银行进行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很大,因此常会制定较严格的贷款条件与程序,因而消费者也要承担一些高额的附加费用。5.3从厂商来看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厂商在消费信贷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微小,厂商现在通常是起中介机构的作用,作为一个独

42、立的贷款提供者的厂商基本上没有。但是在美国,许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可以对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贷款。例如生产别克、凯迪拉克等名车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拥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其职能就是向购买通用公司汽车的广大客户提供汽车贷款。5.4从消费者个人看根据中国经济监测中心北京、上海等六个城市的消费信贷所作的调查,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消费信贷仍缺乏了解,人们普遍还不能接受消费信贷。其中,有60·3%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什么是消费信贷,有4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接受消费信贷的消费方式,有14·9%的被调查者表示目前暂时说不清是否会接受消费信贷,只有35·9%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接受这

43、一方式。5.4.1消费信贷的欲望不强首先是不愿借款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广大居民,尤其是一些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们心中,通常是宁愿不消费、少消费,也不要借款,万一有意外发生,也宁愿通过亲朋戚友来筹集资金。在上述调查统计中,就有27%的被调查者表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使用消费信贷这一金融工具。其次是对消费信贷不了解。消费信贷是一个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产物,许多人对其还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有60·3%的人属于此类。而且据统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在城市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对消费信贷的接受程度。最后是受消费信贷繁琐的手续所困。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对每笔贷款都十分谨慎,因此在进行消费信贷时

44、手续比较繁琐。一般的消费者或者不会用、或者嫌麻烦。所以在调查中,有9%的人因不知道如何办理消费信贷的各种手续而拒绝这种手段。5.4.2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收入分配结构不平衡起初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明显偏低,且从发展消费信贷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也是不够的。据统计,个城市居民的月收入约在1500元左右,其中1100元要用于日常性的生活消费支出,就只剩下400元左右能用于还贷。而农村居民及下岗的城镇居民通常不会有这么高的收入。在调查中,有32·3%的人认为自己收入水平不高,有23·6%的人认为还款压力大,所以目前还不能接受消费信

45、贷。再者是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也十分不均,极分化呈明显趋势,常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富人”阶层其消费信贷需求与收入成反比,有中低收入者才是构成消费信贷的社会基础,但中低收入阶层的还贷能力却不强。5.4.3个人的预期收入下降,而预期支出增加,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人们的消费预期支出明显增加,住房、医疗、供子女读书已被人们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以劳动工资为主的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加重,不敢有过多的消费信贷,而是宁愿将钱存入银行,以预备以后要用。而且随着经济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人们的未来收入也不是很稳定,人们的预期支出的增加和收入的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人们

46、消费信贷的欲望,也会增加银行发放消费信贷的风险。从而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6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对策分析6.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约束个人信用最有效的机制,它是指国家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监控制度三大部分。个人信用登记制度是开展个人信用活动的基础;个人资信评估机制是对资信档案登记制度的延伸和进一步深化;在个人信用体系中,设立一个监测机制,通过它很快可以查出居民的信用状况,当某个居民出现信用污点时,不仅在银行的监控机制上会对其做出反映,而且在个人信用记录方面也会有负面评价,这种负面评价对其入学、

47、择业、提薪、升迁及使用信用消费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信用监督和维护机制会使人像爱惜自己的财富一样爱惜自己的信用。6.2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和承载能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收入预期下降,居民的承贷能力不高。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政府必须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上,要坚定居民对未来经济景气和收入增长的信心,提高居民即期消费能力和承载消费信贷的能力。6.3建立消费信贷机会均等制度为保证消费信贷机会均等,应当建立公平的消费信贷条件,提供消费信贷的经营者关心的是消费者信贷能否顺利得到偿还,而保

48、障消费者清偿债务的是信用和清偿能力。因此,消费信贷条件主要以消费者的信用和清偿能力为条件,而不得以性别、学历、种族、宗教、民族、肤色、年龄、婚姻状况、户籍等做出歧视性规定。另外,可以公开消费信贷条件,可以监督消费信贷条件是否有歧视性条款,同时建立消费者的申诉制度,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受到歧视,有权向有关组织或机构提出申诉,直至诉讼。另外还要加强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认识。针对人们对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做认真细致的工作。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广告,开展消费信贷重要性的宣传活动。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消费信贷能防止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社会购买力的及早

49、实现和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普及,从而尽快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信贷能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能增大居民的购买力,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商品价值的实现,可以有计划地调节消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制约消费的政策和观念,把消费和劳动生产有机起来,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消费信贷能为银行资金寻求新的市场,开拓资金运用的新途径,改变银行生产性贷款与基建性贷款过多的局面,帮助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改变信贷资金的结构性风险,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提高银行效率和效益。同时还需加强大众信用知识教育,逐渐形成全社会的信用观念,通过信用教育使消费者认识到个人信用记录是个

50、人的一项重要资产。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消费信用的支持,而信用恶劣者,则会遭到社会的唾弃。一方面要在小学的品德课中加入有关信用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及网络不断介绍有关信用及信贷知识,使居民正确地了解、认识个人消费信贷,了解金融服务。6.4健全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6.4.1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杨华辉,张建军,对我国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研究J,消费经济,2006.5,4-6选择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群是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客户对象包括:在读大学生:一般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很可能成为较富裕的人群,具有较高开发价值;他们从读书、工作到成为

51、“中产阶级”有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最迫切需要利用个人信用资源,如果银行早期与之建立经济联系,提供金融服务,可能获得终身客户。从事于优势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行业有电信、电力、外贸、金融、计算机、教育、医药等。国家公务员、全国性大公司或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他们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6.4.2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担保制度消费信贷与公司信贷业务不同,借款人是分散的个体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

52、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有效增强了贷款的清偿力。建立适合消费信贷业务特点的担保制度,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全部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二是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三是大力推动消费信贷担保公司发展,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6.4.3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不等于可以忽视风险控制与管理。商业银行应尽早着手建立专门针对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贷前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应侧重考虑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负债比率、个人就业记录、

53、个人保险、贷款期限、贷款上限等因素。贷中要进一步明确各业务岗位的操作关键所在,规范程序,落实各环节的责、权、利,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管理应加强跟踪监控,实时掌握借款人动态,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并且,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6.4.4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体系应当使消费信贷的运作具有法律上的可操作性,保

54、证在借款人违约后,抵押物能够顺利变现或担保人能及时履行担保责任。但抵押物变现后的金额是否足够用于还款是一个问题,如汽车变现的金额可能会大大低于贷款额。6.4.5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由于银行难以掌握借款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这是个人消费贷款最主要的经营风险,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起来运作。如,银行在发放某些消费贷款时,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即要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消费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

55、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6.5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机制规范民间借贷,使民间借贷浮出水面。当一个社会或者说在一群人中只要有了贫富差距的存在,这个社会中就极有可能产生个人之间的消费信用,即民间借贷。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某些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更应称作是个人之间的互助合作或者说货币融通行为。大力发展多层次消费信贷与担保体系,制定有效的规范制度,使民间的消费或投资能够顺利的从规范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是消费信贷在我国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6.6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消费信贷期限一般较长,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都较高。除了一般贷款都要面对的利率变动、借款人收入变动等风险因素以外,还表现在借款人工作

56、、住所、健康、家庭变故等都可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李勇辉,潘爱民,我国住房消费市场不均衡的体系原因研究J,消费经济,2003,6,2-5。从国际经验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结构性融资工具,对推动消费信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证券化的途径,可以将长期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及其他消费贷款打包出售,回笼资金,有利于降低中长期贷款比重,改善信贷期限错配状况,优化利率期限结构,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线。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刚刚起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先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资产支持证券。下一步可研究探索扩大信贷资产范围,将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进行证券化,同时加快推动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进程,为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拓展空间。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即抵押债权证券化,是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它是指房地产抵押贷款机构将其所持有的抵押债权汇集形成一个资产池,按同质性重组为抵押贷款库,然后出售给一个特定目的公司(SPV),特定目的公司对贷款库中的资产重新包装组合,经过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的担保和信用加强,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当前,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着结构性调整,激活房地产次级市场,盘活存量,改善增量十分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