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先后提出建议,将中国教师节由9月10日改为孔子诞辰日9月28日。朱奕龙认为,以孔子的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将赋予教师节2500多年的文化底蕴。“一到教师节就能想到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这对学生、教师和公众关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德配天地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删述六经, ,垂宪万世垂宪万世 孔子孔子有关孔子有关孔子 孔子孔子(前(前551前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的创始人。
2、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春秋春秋末期末期鲁国人。鲁国人。被尊称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相传曾修诗诗书书,订,订礼礼乐乐(yu),序序周易周易,撰,撰(zhun)春秋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仁政”没有施展的空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终返回鲁国,
3、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学”、“思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被尊称为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4、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圣人”,战国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孔孟”。 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还有对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还有对话体和叙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二话体和叙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初至五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初至五四运动以前两千年间一直是学童们的必读书,影四运动以前两千年间一直是学童们的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不少
5、语句作为成语保留下来。北宋响很大。书中不少语句作为成语保留下来。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论语与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并称并称“四四书书”。 (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易经易经春秋春秋并称并称“五经五经”)。)。论语论语第一章第一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学学 而而 时时 习习之,不之,不亦亦 说说乎?乎?有有朋朋 自自远方来,不亦乐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乎?人不知知 而而 不不愠愠,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学习学习 按时按时复习复习通通“悦悦”,愉快,愉快顺承顺承转折转折“却却”生气生气也是也是了解了解道德上有修养的人道德上有修养
6、的人从从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学学/ / 而时习之,不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而不愠,不亦不亦/ /君子乎?君子乎?” 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是很不也是很愉快愉快吗吗? ?有有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人家不了解了解我,我却不我,我却不怨怨恨恨,不也是一个,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吗?” ?” 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不亦不亦乎?乎?”译
7、作译作“不也不也 吗?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第二章第二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曾子曰:曾子曰:“吾吾 日日 三三 省省吾身:吾身:为为人人 谋谋 而而不不忠忠乎?与朋友交乎?与朋友交而而不不 信信乎?乎? 传传 不不习习乎?乎?”我我 每天每天多次多次反省反省替替谋事谋事 转折,却转折,却转折,却转折,却诚实诚实老师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忠心,尽心忠心,尽心复习复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曾子曰:曾子曰:“吾日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而不忠忠乎?与朋友交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不习乎?” 曾子说:曾子说
8、:“我每天我每天多次多次反省反省自己自己替人替人家办事家办事尽心竭力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往来是不是了吗?和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按时复习了呢?了呢?” ” 第三章第三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吾十吾十有有五五 而而志于学,三十志于学,三十而而立立,四十四十而而不不 惑惑,五十,五十而而知知 天命天命,六十,六十而而耳耳顺顺,七十,七十而而从心所欲,不从心所欲,不逾逾 矩矩。”通通“又又”顺承顺承迷惑,疑惑迷惑,疑惑独独立做事情立做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自然规律)的事情(自然规律)能听得进不同意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9、见超过超过规矩,规规矩,规范范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吾十有五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做学问,三十岁能,三十岁能自立于世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哪些是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的事情,六十岁,六十岁时时能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
10、七十,到七十岁时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而不会逾越规矩。” ”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1 1、从、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社会七十: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规则高度统一,不高度统一,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2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思想与言行融合,自
11、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不是勉强去做。 3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第四章第四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温温 故故 而而知知 新新, 可可 以以 为为师矣。师矣。”复习复习 旧的知识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顺承顺承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的理解和体会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可以可以 凭借凭借 做,成为做,成为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温故温故/ /而知新,可以而知新,可以(之之)/ /为师为师矣。矣。”
12、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可以得到新的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这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一点)做老师了。了。 第五章第五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学学而而 不思则不思则 罔罔,思,思 而而不不学则学则 殆殆。”转折,却转折,却迷惑迷惑转折,却转折,却有害有害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学而不思/ /则则罔罔,思而不学,思而不学/ /则则殆殆。”孔子说:孔子说:“只读书只读书却却不思考,就会不思考,就会迷惑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不读书,读书,就会有就会有害。害。”小结 第一章主要讲学习方法、乐趣和做人的态第一章主要讲学习方法、乐
13、趣和做人的态度。度。 第二章主要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的第二章主要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的修养。修养。 第三章孔子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自述他第三章孔子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从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从“温故温故”中中“知新知新”的重要性。的重要性。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的辩第五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证关系。第六章第六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 “ 贤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陋巷,人不巷,人不堪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乐。贤哉
14、,回也!回也!”贤德贤德忍受忍受简陋简陋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孔子说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小巷子里,别人,别人都都忍受忍受不不了那种穷困的忧愁,了那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变他好学的乐趣(自得其乐)。多么有贤乐趣(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德啊,颜回!”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本章赞扬了颜回乐
15、于学习、安于乐于学习、安于贫困(安贫困(安贫乐道)贫乐道)的高贵品的高贵品质。质。第七章第七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知知 之之 者者不如不如 好好之者,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代词代词,它,指学问,它,指学问和事业和事业的人的人 喜欢、爱好喜欢、爱好以以为乐趣为乐趣名词意动名词意动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知之者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不如乐之者。如乐之者。” 孔子说孔子说:“知道怎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不如如以以学习学习为为乐趣乐趣的的人。人。” ”
16、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态度: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第八章第八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饭饭 疏疏食饮食饮水水,曲,曲肱肱 而而枕之,枕之,乐乐亦在其中矣。不亦在其中矣。不义义而富且贵,而富且贵,于于我如浮云。我如浮云。” 吃饭吃饭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粗劣粗劣冷水冷水胳胳膊膊顺承顺承乐趣乐趣对于对于道义道义分析文义
17、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 /饮水,曲肱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而枕之,乐/ /亦在亦在/ /其中矣。不义其中矣。不义/ /而而/ /富且贵,于我富且贵,于我/ /如如浮云。浮云。” 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吃粗粮,喝冷水冷水,弯着,弯着胳膊胳膊当当枕头,枕头,乐趣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的浮云一样。” ”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本章讲人的道德道德修养,提倡修养,提倡“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的思想的思想第九章第九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三三人行,必有
18、我师人行,必有我师焉焉。择。择 其其 善善者者而而 从从之,其之,其不善者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之。”几个几个在其中在其中顺承顺承跟从、学习跟从、学习优点优点缺点缺点他们他们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而从之,其不善者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而改之。” 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几个人一起走路,一起走路,其中其中必定有我的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老师。选择他们他们的的优点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有)他们那些 缺点缺点就要改正。就要改正。”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讲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态度
19、: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注意学习,随时随地注意学习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有跟他类似的毛病。似的毛病。第十章第十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在子在川川上曰上曰:“逝逝 者如者如 斯斯 夫,夫, 不不舍舍昼夜。昼夜。”河河流逝流逝这,指河水这,指河水舍弃舍弃 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逝者如者如斯斯夫,不舍昼夜。夫,不舍昼夜。” 孔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时光就光就像像流流去的江水去的江水一样,一样,日夜不日夜不停呀。停呀。”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讲本章讲时光易逝,应
20、珍惜时间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逝,指明时间的宝贵。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曰:子曰:“三军三军可可夺夺帅也,帅也,匹夫匹夫不可不可夺夺志也。志也。”军队军队普通人普通人改变改变 子曰:子曰:“三军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的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普的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讲本章讲一
21、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渝。 属于个人修养属于个人修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夏曰:子夏曰:“博博学学 而而 笃笃志,志,切切问问 而而近思,近思,仁仁在其中矣在其中矣”广泛广泛并列并列坚守坚守恳切恳切仁德仁德并列并列子夏曰:子夏曰:“博学博学/而笃志,而笃志,切问切问/而近思而近思,仁在其中,仁在其中矣矣”分析文义分析文义 子夏说:子夏说:“广泛广泛地学地学习习并且并且坚坚守守自己的志向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多恳切地提问并且多考虑当考虑当前的事情前的事情,仁德就在仁德就在其中了。其中了。”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这就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
22、有坚定的志向,这就叫叫“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想当前的事情,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本章讲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坚定信念、广泛学习习。 是从是从个人修养个人修养上讲的。上讲的。 成语:成语: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疏饮水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疏饮水 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
23、语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乎?传不习乎?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24、也不改其乐。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之。 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以夺志。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个人修养:个人修养: 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
25、家的东西,永远是最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教给我们如何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总结总结通假字通假字 不亦不亦说说乎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于学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通假字(通假字的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26、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可以为师矣为师矣 古:可古:可以凭以凭借借 今:可能、许可今:可能、许可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饭饭疏疏食饮水食饮水 古:粗劣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饭疏食饮水水 古:冷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吾日三三省吾身省吾身 古:多次古:多次 今:数词,三今:数词,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 时:名词时:名词- -
27、状语,按时状语,按时 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 日:名词日:名词- -状语,状语,每天每天 温温故故而知而知新新 故、新:形容词故、新:形容词- -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传传不习乎不习乎 传:动词传:动词- -名词,传授的知识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饭疏食饮水疏食饮水 饭:名词饭:名词- -动词,吃饭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 乐:名词乐:名词- -意动。以意动。以为乐为乐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为:为: 可以可以为为师矣师矣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 知知 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而不愠 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新当、做当、做替替了解了解懂得懂得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而而 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 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 博学博学而而笃志笃志 其其 仁在仁在其其中矣中矣 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转折转折顺承顺承并列并列它的它的他人他人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省略句: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以以”后面省略代词后面省略代词“之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择” 判断句:判断句: 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 1、“单单”变变“双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结构化思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内容清单试题及答案
- 社会管理创新试题及答案
- 游戏化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影响力分析:2025年深度报告
- 标准推理测试题及答案
- 威海考教师编试题及答案
- 无机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 护理基础考核试题及答案
-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经贸日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2025届初三年级下学期十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HIV实验室SOP文件-新版
-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 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
-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 (4.3.1)-3.3我国储粮生态区的分布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2023年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方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包装的学问》课件
- 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4 Lesson 11 Online Time 课件(30张PPT)
- 浅析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疏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