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控烟设计探讨_第1页
建筑防烟控烟设计探讨_第2页
建筑防烟控烟设计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筑防烟控烟设计探讨 众所周知,烟是由物质燃烧产生的云状产物,它的主要成分是CO、CO2、HCN、NO2、H2S等,还有大量分散成不透亮的云状的弥散蒸气细滴和弥散的固体微粒。烟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不透亮的固体微粒和蒸气细滴降低了能见度,刺激人的眼睛,从而阻碍人们从火中逃出和施救工作的开展;二是高浓度的有毒气体使人中毒昏迷以至死亡,如火灾中CO、CO2、HCN、NO2、H2S的含量远远大于正常值,高浓度毒气是火场中使人致命的主要缘由,其中由于CO致死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40%;三是大量烟的存在造成空间局部缺氧,使人窒息而导致人体机能显著衰退,在火场中的能动性大大降低。 2021年6月

2、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因放火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12人受伤。2021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死53人,伤68人,其中重伤13人,同日,浙江海宁市黄湾镇五丰村发生火灾,死40人,伤3人。为什么在近几年内各类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后会消失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呢?据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烟是建筑火灾中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这给我们今后在建筑设计和消防审核中提出了新的重要课题:必需高度重视建筑防烟控烟设计。依据笔者多年的实践阅历,要搞好建筑防烟控烟设计,必需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搞好建筑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的设置:防火分区的大小依据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确定,它的用途是将火掌握在肯定的范围内,

3、从而达到削减火灾损失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掌握措施,可以很好地把烟掌握在肯定的区域内。防烟分区的大小,规范中要求不宜超过500,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构成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的要求尽可能深(不小于0.50M),不燃、不透气,比屋顶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火性,挡烟垂壁的设置阻挡了烟气沿建筑物顶棚快速向其他部位水平扩散,从而为人员从建筑物中撤离供应了珍贵的时间。 二、要搞好建筑中各种管道竖井的设计:一是要尽量削减竖井的设置数量,二是要将竖井设在适当的位置,并尽量将其设置在建筑平面的边缘,宜靠外墙位置,在竖井穿越每层楼板处用防火堵料进行分隔,以避开浓烟通过竖井快速向其它楼扩散而形成烟囱效应。 三、搞

4、好自然排烟通风孔的设置:一般通风孔设计宜采纳若干个小通风孔,每个防烟分区内均应设置若干个通风孔,这是由于:1、假如通风孔是大的,高温气体流出时将扰动烟层底部,空气将被夹带入上升的烟中,降低了排烟效率;2、处于火正上方的通风孔效率最高,而且距离火越近,效率越高,由于火的精确位置不能预知,所以最好用分散的小孔;3、假如火在扩展阶段,火焰能从孔中冒出,那时一个小孔冒出火焰的高度将比大孔的高度低,削减了火灾通过通风孔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性。早期通风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于:a、建筑物被烟浸透要比一旦建筑物布满了烟以后再排烟要简单得多;b、当一个建筑物里燃烧起火或当火燃烧了一段时间后通风孔还没有打开的时

5、候,可能造成轰燃;c、假如火侵害仅限于一个单独屋顶分隔部分时,可以避开那个部分被烟布满和烟与高温气体溢到毗邻的防烟分区中;d、通风孔在起火初期打开可能导致早期发生在一个没有人住的建筑物内的火灾,而且能把火的扩散减小到最低限度。 四、搞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封闭楼梯间只是在一般楼梯间的入口处加一道乙级防火门与建筑物其他部位隔开,所以其防烟效果不佳,只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裙房、32M以下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高层工业建筑。而防烟楼梯间则在封闭楼梯间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个防烟前室,进入该楼梯间需通过两道防火门,而且防烟楼梯间靠建筑外墙设置,所以,防烟效果较佳,它是高层民用建筑中供人疏散逃命的主要通道。楼梯间内还应设置排烟通风设施,以保证泄漏进入楼梯间的烟气能准时排出,从而保证通道干净无烟。采纳自然通风准时排出进入楼梯间的烟气,这就要求楼梯间靠外墙的窗户有肯定的开启面积,最好是利用放开的阳台、凹廊作为防烟前室。对不具备自然通风排烟的楼梯间,应设置机械排烟或(和)加压防烟系统,通过加压系统将新奇空气加压引入楼梯间或穿堂中,然后空气经过门缝,从这些地方泄漏出去,再穿过火区和避难通道,出窗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