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2313外下综放工作面现已安装完毕,工作面面长65m(平距),推动长度328m,煤厚平均6.5m,煤层倾角23.0°-49.0°,平均36.0°,储量155238吨,设计月产量51480吨,可采期3.0个月。工作面及四周共发育五条断层,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条。         由于工作面倾角大,顶板掌握困难,设备易下滑、侧倒,为保证回采期间施工平安,特编制本措施。        一、 

2、;开面支架进入煤壁措施        (一)面前施工导硐        2313外下工作面切眼倾角较大,切眼超高且煤壁较碎,支架超高段上方已打木垛足顶,为保证开面平安,实行面前施工导硐的方法使支架进入煤壁。        导硐宽2.6m,高2.2m,采纳锚网索联合支护。顶板打设4棵锚杆,锚杆为18×200Omm的全螺纹钢树脂锚杆,每棵锚杆采纳2块树脂药卷固定,锚固力不小于85k

3、N,排距×间距=800×80Omm;锚索采纳17.8mm钢绞线截制,强度1860MPa,长度不小于6.0m,锚索进入巷道顶板坚硬稳定岩层深度不低于1.0m,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00kN,排距×间距=1600×160Omm。同时在导硐内支设2排 DZ25型单体液压支柱加强支护,柱距中-中1.4mm,柱帽采纳150×200×200mm方木。        (二)支架进入导硐措施        支架超高段

4、已打#型木垛足顶,实行由上而下直接拉架的方法进入导硐,拉移步距600mm,实行以下措施:        1、在面前煤壁沿底板每隔一架打一根18×200Omm的高强度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每条锚杆使用2块Z2380树脂药卷固定,垂直工作面斜向下10-20°打锚杆,锚杆预紧力不小于80KN。        2、用5m长圆环链把支架锁在所打螺纹锚杆上,利用支架推移前部运输机,拉移后部运输机,推移步距为600mm。  

5、0;     3、解开锁支架的圆环链,把前部运输机用圆环链锁在所打锚杆上,从上往下依次拉移支架并利用底调油缸、侧护和单体支柱随时调整好支架状态,支架拉移步距600mm。        4、下一循环依次进行,直到支架顶梁全部进入导硐为止,进入正常拉架状态。        (三)过导硐留意事项        1、进入工作面前作业时,前部运输机、机组必需

6、停止运转,并停电闭锁。工作地点上方和下方必需设好防护网,扎好工作平台,并有专人把握好平安。        2、支架调整、拉移时留意事项:        支架调整时全部人员必需闪开架间受力的圆环链,防止圆环链崩断伤人,所调支架以下5m之内严禁站人,防止被顶板落下的煤矸砸伤。        利用单体支柱调支架时,必需在支架上方5m之外远距离供液,回撤支柱时,必需用不短于1.2m的长把工具在支

7、柱上方远距离回撤,严禁人员站在支柱倾倒可波及的地点,所用单体支柱必需带帽且拴绳防倒。        支架拉移时所拉移支架下方不允许站人,防止被顶板落下的煤矸砸伤。全部人员必需闪开圆环链崩断可能波及的地点。        二、设备防倒、防滑措施        (一)回采工艺上实行的措施        1、工作面在生产过程

8、中调成伪倾斜,呈伪斜5-8°,即下端头超前约7-10m,并依据工作面倾角变化随时调整超前量。使工作面推动一刀拉移支架产生的上移量基本抵消支架拉移一刀的下滑量。        2、采煤机严格执行由上而下单向割煤,保持工作面三机纵向稳定性,避开采煤机双向割煤上行时由于功率不足引起的机组割煤速度慢、易下滑和上行割煤块煤向下掉落伤人等现象。        3、工作面下端头留设防倒弧,运输机头段留设15m小坡度防倒弧平台,使工作面下端头底板呈弧外形态,增加

9、工作面下端头排头支架的稳定性,防止上部支架下滑、歪倒。        4、移架时实行由上而下单向移架,拉第一架时,必需先调整好方向和倾斜度,为下一支架的拉移调整好合理的移架空间,然后拉架升紧。        5、由下而上单向推(拉)移运输机,严禁从上端头和中部推移输送机,防止运输机下滑。        (二)工作面设备防滑     

10、60;  1、支架防倒防滑设施:在支架底座每2架加设一组底调油缸,在拉移过程中利用底调油缸和支架本身的侧护油缸准时调整支架状态,防止支架下滑,保证支架平直。        2、严格掌握机割高度2300±100mm,保证机割质量,顶底板平整,使液压支架与顶底板接触严密,保证支架有足够初撑力,防止支架下滑。        3、拉移支架时实行擦顶移架法,坚持少降快移,削减空顶时间,掌握好顶板。移架后支架与顶板应接触严密,严禁支架上仰下倾,并常

11、常进行二次注液,保证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工作面局部片帮掉顶,梁端距超过规定时,应准时移架接顶实现对顶板的超前支护。        4、端头支架防倒滑:拉架前用底调油缸先调整支架方向、倾斜度,保证第一架底板平整,调整好支架以后拉靠升紧,为下一支架的拉移制造好条件;当支架消失失稳现象时,利用支架的侧护、底调等调偏油缸准时找正支架。        5、中间支架防倒滑:拉架时由上向下挨次,支架间距超过规定时,先调底座间距,然后调倾斜度,保持支架平稳,杜绝前倾后仰,

12、防止支架下倾造成中部倒架;当支架消失失稳现象时,利用支架调偏油缸准时调整,保证支架齐直、稳定。        6、支架操纵阀组设置支架把手闭锁装置,防止工作面人员在架间工作、行走时,误碰支架操纵阀,造成支架失稳、倾倒。支架把手闭锁装置必需正常使用,操作完支架后必需把支架把手打到“0”位,合上支架把手闭锁装置。        7、正常移架操作挨次:        (1)移架前,检查好支架管

13、路、阀组和各移架油缸是否完好,观看好煤壁和顶底板状况,有问题准时处理。清理好架间浮煤、矸石,保证支架顺当前移及底座接底。        (2)收起支架把手闭锁装置,收回支架护帮板和侧护板。        (3)带压擦顶移架,同时打开降柱及移架手把,当支架可移动时马上停止降柱,把支架拉移至规定位置。        (4)调架,利用侧护油缸和底调油缸调整好支架,保证支架间距合理,不歪斜,中心

14、线符合规定,推移千斤顶与前部运输机保持垂直,全工作面支架排成支线。        (5)升柱,保持支架顶梁与顶板严密接触约3-5秒,使支架达到额定初撑力24MPa。        (6)伸出打开护帮板护实煤帮,伸出侧护板使其紧靠相邻下方支架。        (7)将各操作手把打到“0”位,合上支架把手闭锁装置。      

15、60; 8、前后部运输机防滑设施:在前后部运输机头处各设两组防滑油缸,工作面中部每隔3-5架加设一组防滑油缸。随着工作面的回采,依据工作面倾角变化,适当增加或削减防滑油缸的数量。在推(拉)移运输机时,利用防滑油缸准时调整运输机,防止运输机下滑。        9、防前部运输机侧翻、失稳:依据煤层倾角大小,在工作面上每隔5-10架支架设一个压杆油缸。油缸的上端安装在支架顶梁上,下端对着支架推移连杆。在机割或者推移运输机时,压杆油缸伸长压在支架推移连杆上,使推移连杆紧贴底板不上翘,防止与推杆相连的运输机侧翻。 

16、0;      10、采煤机防滑        (1)MG150/368-WD型采煤机设有变频器和液压闸,当采煤机下行割煤时,采煤机的下滑力大于采煤机所受阻力的状况下,通过变频器转变牵引电机的电源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牵引电机的调速,有效掌握采煤机下行速度;当采煤机停机时,液压闸动作,阻挡机组下滑。        (2)采煤机割煤严格执行由上向下单向割煤,当采煤机返机时,准时推移前部输送机;采煤机停机时,两个滚筒

17、落地,滚筒切入煤壁,停电闭锁。        (3)日常加强机组检修维护,保证机组各系统完好牢靠;检修时,使用钢丝绳套一端固定在机组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防止检修期间突然下滑伤人。        (4)采煤机司机坚持正确操作采煤机,并持证上岗。未经特地训练、培训的人员严禁操作采煤机。        11、采煤机电缆防滑        当采煤机自上而下单向割煤时,采煤机每机割10m后,工作面停机闭锁,把采煤机后方叠起的电缆拉移到采煤机前方的电缆槽内,防止后方叠起的电缆下窜伤人。        (三)工作面防矸措施        1、工作面生产期间,行人、工作必需在架间,采煤机司机使用好机组遥控放射机,发觉问题准时停机处理。工作人员若需进入面前工作时,工作面设备必需停机闭锁,工作地点上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