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修改调整锚地坐标方总看文字规划文本_第1页
出版后修改调整锚地坐标方总看文字规划文本_第2页
出版后修改调整锚地坐标方总看文字规划文本_第3页
出版后修改调整锚地坐标方总看文字规划文本_第4页
出版后修改调整锚地坐标方总看文字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 86第六节 港口支持系统第七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现状86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90第二节.92第三节环境保护第四节评价96实施97第八章第一节 分期实施意见97第二节 措施与建议98附件:1、新港区性详细设计波要素与泊稳条件推算报告书(中国海洋大学,2012 年 6 月);2、新港区性详细水流与港池航道回淤数值模拟报告书(中国海洋大学,2012 年 6 月)。附图目录附图 01:地理位置图附图 02:现状图附图 03:港区总体附图 04:功能区划图图附图 05:总平面附图 06:水域平面图及界限图附图 07:竖向附图 08:集疏运附图 09:给附图 10:排附图 11:供电系统图

2、图图图图附图 12:通信系统附图 13:道路系统附图 14:供暖系统附图 15:挖填平衡图附图 16:分期实施图图图图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前言一、背景新港区位于威海港靖海湾港区西部,港区深水岸线较长,建港条件较好,适合大规模的港口和临港工业开发。2009 年山东省批复的威海港总体把作业区列入了中,并确定了岸线的范围,在的指导下,目前已开工建成 5000 吨级泊位 2 个,5000 多米引堤,另 2 个 5 万吨级通用泊位,5 万吨级航道和防波堤已开展了前期 2013年内将开工建设。近年来随着山东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区被确定为山东区三大海洋新区之一。为加快推进海洋区的实施,威海市已把市新区

3、由县级开发区提升为市级开发新区,同时也把港区作为重点发展和威海市港口功能调整港区。新港区以东北亚地区为主要目的,突出抓好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及港口配套、检验检疫等设施建设,发展第物流,建设信息化专业化的临港物流平台。是港口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为把握新港区近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促进港口的健康发展和建议,迫切需要对西港区进行详细总体,进一步明确港区总体开发方案,深化港区功能区划,细化水空间布局,竖向,集疏运通道及水电等配套设施的。为此*委托我公司编制威海港新港区性详细。1.2的范围及期限范围:威海市总体确定的用于新港区开发的长会口至五垒湾岸线约 7km 港口岸线及所对应的水路域。期限:基础年为 20

4、12 年,水平年为 2015 年、2020 年和 2030年1.3的目标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明确港区近远期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分布方案。合理性划分港口功能区,细化水路域空间布局,竖向,集疏运,配套设施,港口支持保障系统,提出分期实施建议等。1.4思路在威海总体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形势及新区发展要求,及临港工业产业布局,说明入住情况及招商引资情况,明确张家埠新港区近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深化水路域空间详细布置,竖向,集疏运通道详细及公共配套设施,支持系统该,并提出促进港口实施的措施建议。(实施图)1.5原则1、符合威海港总体的原则要求与城市总体,临港产业规划等

5、相关相衔接,促进港口与城市产业协调发展。2、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原则,实现港区的可持续发展。3、适应山东枢纽,全面提升区发展的要求,港口打造体系和港区功能。4、根据临港工业发展和腹地物资要求,加快港口深水化建设,带动岸线、徒弟综合性开发,拓展港口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发展。5、将绿色港口环境和节约型理念融入到港口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港口使用效率,减少港口对所处区域环境的影响,港区环境。1.6 主要编制依据(一)相关及条例1、中2、中民港口法;民海岛保(2010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3、山东

6、省关于同意对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部分)进行修改的(2008170 号);4、港口性详细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试行)。(二)相关1、威海港总体(威海市,2009 年 4 月);2、年 6 月);3、市新区总体(山东省城乡,2009市和发展第十二个五年纲要。(三)自然条件基础资料及专题报告1、靖海湾港区新港区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工,2011 年 10 月);新港区水深测量图(2、年 7 月);3、,2009基工新港二期工程泥沙运动及波浪分析计算(青岛泰杰海洋工程技术咨询开发,2010 年 1 月);设计波要素与泊稳条件推算报告书4、新港区性详细(中国海洋大学,2012 年 6 月);5、新港区性

7、详细水流与港池航道回淤数值模拟报告书(中国海洋大学,2012 年 6 月)。(四)主要规范及标准1、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3、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3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三、的主要结论(一)港区功能从威海市目前各港区现状分布看,新港区区位优势突出,港口岸线丰富,集疏运通道便捷,建港条件优越。新港区将成为威海湾港区功能调整的主要港区,结合威海港总体对靖海湾港区的功能,本次性详细对新港区的功能如下:新港区是威海港重要港区,近期以杂货、通用散货、

8、液体散货等中转和促进区域内临港工业发展为主;随着港口设施的逐步完善和腹地需求的日益增长,新港区将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全面发展港口综合物流、商贸、信息、综合服务等服务功能,发展成为威海港南翼新的大型综合性港区。因此港口名称建设改为“南通港区”或“重点港区”。(二)、产业发展需求及吞吐量根据新港区的功能、腹地和产业的布局以及威海港口的发展形势等各方面因素,新港区作为威海港的重点港区,将在一定时期内承担整个威海腹地的货物需求和临港工业及新区发展的2015 年、2020 年和 2030 年支撑和和威海港功能调整情况,新港区吞吐量分别为 850 万吨、1250 万吨和 4200 万吨。(三)到港船型根据新

9、港区货种、货源及运量的,结合国内外航运市场各货类船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本区域期内到港船型进行:杂货船沿海船型以 15 千吨级为主;远洋船型以 14 万吨级为主;干散货到港船型以 5 万吨级以下灵便型为主,大宗散货的到港船型最大可发展到 10 万、15 万吨级好望角型;液体散货船内贸以 2 万吨级以下船舶为主,最大可发展到 15 万吨级;集装箱到港船型近期以 0.52 万吨级为期内最大可发展到 5 万吨级以上船型。外贸主,(四)水、主要指标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4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港区码头泊位表表 0-1港区土地利用指标表:万 m2表 0-2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5分类分项规

10、模合计面积1230码头作业区通用码头作业区116170液体散货作业区54物流区港口综合物流区104506物流区188预留港口综合物流区192预留铁路装卸作业区22.0综合 服务区公用配套设施区17125综合管理73支持系统区11辅建区24临港工业区186186铁路、道路及绿化面积243243岸线功能岸线长度(m)泊位吨级数量通过能力(万 t)通用码头1104100005000052800万吨2089500001500008液体散货码头108010000万吨干散货码头23001000003000008?万吨支持系统岸线442合计5412174200万吨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五)集疏运设施主

11、要指标表 0-3(六)配套设施及其主要指标1、供电用电负荷指标表: kw表 0-42、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用水量指标表: m3/d表 0-5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各码头作业区生产、生活辅助区内各设化粪池收集生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大污水量 800m3/d。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含煤、含矿污水处理:港区含煤或含矿污水及雨污水用排水沟渠收集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6序号项目数量备注1自来水量6000船舶上水、生产、生活、消防等2回用水量4250堆场、道路喷洒3合计10250项目合计用电负荷89966名称路段路宽(m)等级疏港北路引堤零点至里子岛附近引堤转角处38主干道疏港南路里子岛附近引堤转角处以南3

12、0主干道横向主干道在一港池北侧和一突堤30主干道次干道堆场间20、15次干道支道堆场内10、7支道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前言后,经污水调节沉淀池沉淀处理,取其上清液用于堆场喷洒。最大日污水量约为 20000 m3/d。油污水:油污水主要是罐区的油污水及船舶压舱水、洗舱水,经管道收集后送至罐区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最大日污水量约为 1800 m3/d。机械车辆冲洗废水处理:经“汽车污水沉淀池”沉淀、隔油处理。最大日污水量约为 600 m3/d。后排入生活污水消防在港区建设一座普通一级消防站,在消防站未建成之前,港口起步工建立临时消防站,并配备普通消防车。消防用水散货堆场区、物流园区和件杂货堆场区消

13、防用水量按用水量物考虑,最大时消防用水量为 70L/s,一次消防用水量约为最大的420m3。液体散货罐区消防用水量按防用水量约为 4200m3。15万吨码头最大用水量考虑,一次消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7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第一章 发展现状第一节 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新港区位于胶东东部、靖海湾和五垒岛湾之间,地理坐标北纬 36°51,东经 122°0 2。新港作业区图 1-1新港区地理位置图二、交通概况(一)公路港口拟建处通过(疏港路)、寺五线与青威高速、309 国道、省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8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道 305(二)铁路)

14、相连接,构筑港口对外交通网络。港区距铁路站约 38km,目前市正在进行铁路进港的相关工作,港区铁路依托条件较为便利。因此,港区的交通条件便利,可为港口的集疏运提供的保证。图 1-2腹要道路交通网络图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气象气象资料引自新港区二期工程泥沙运动及波浪分析计算,由于本区没有长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张濛气象站 19641980年的观测资料和海洋局北海分局石岛海洋站 19662002 年的长期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气温年平均气温 11.5。气温年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各月平均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9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气温在-1.22.0之间,其中 1 月份

15、为-2.0,是全年最低的月份;月平均气温在 18.324.7之间,8 月为全年气温最高月份,平均达 24.7。多年最高气温为35.0(1966 年8 月5 日),多年最低温度为-17.7(1976 年 12 月 27 日)。2、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为 780.6mm,全年中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半年(4月9 月),6而冬半年的 6的平均降水量之和为 656.9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4,降水量之和为 123.7mm,仅占年降水量的 16。日降水量>10 毫米降水日数年平均 23 天,最多 16 天,最少 6 天。3、风况本区域处于东亚季风区域,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盛行风向:冬季盛行 N至 N

16、W 风,夏季盛行偏 S 风;春、秋季为转化季节,春季偏 S 风稍多于偏北风,而秋季恰好相反,从强度看,冬、春季风力较大,夏秋季风力较小(详见表 1-2-1)。靖海湾多年各月风速风向及频率表 1-2-1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0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风速(m/s)4.14.54.64.94.13.63.43.12.73.03.83.83.8最大风速20182020191614161521.3181721.3风向ESENNWNNWN、NWWNWSE、SSESSSENWWSWNNWWNWWSW8级平均日数1.91.62.12.51.50.70.50.60.51.52.82.919

17、.1最多日数645654222461137最少日数0001000000004最多风向NNWNNWNNWSSSSSNC、SNC、WNWC、S频率(%)20.161513171926211823.1028.923.1023.1117.1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图 1-3靖海湾风玫瑰图(张濛气象站,本区域多年平均风速为 3.8m/s,春季平均风速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年最大风速为 21.3m/s,风向为 WSW(1977 年 10 月 30 日);各月最大风速为 WNWN 向,次之为 ESEWSW 之间。多年平均风力>6 级的大风日数为 40 天。全年各向平均风速以 NWN

18、NE 向为最大(6.37.3m/s),其中 NNW 向风速最大,为 7.3m/s;SWSW、WNW、NE 向次之(5.06.3m/s),其中SW速较大,为 6.3m/s;E、ESE速最小(3.6m/s)。全年各频率以 NNW 向最多,达 17.0,其次为 SW 向,频率为16,ESE 向频率最小,仅为 1.0。全年静风频率为 17%。4、雾况本区域以平流雾为主。多年平均雾日为 31.1 天,各月都有出现,但主要集中在 47 月,占全年的 73%。二、水文水文资料新港区二期工程泥沙运动及波浪分析计算中相关内容。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10000(%)平均风速(m/s)最大风 速(m/s)频 率

19、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1、潮汐由海湾没有长期潮汐观测资料,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海区潮汐状况,于 2007 年 7 月 20 日2007 年 7 月 21 日(小潮期)和 2007 年 7 月 28 日2007 年 7 月 29 日(大潮期)在本区进行了周日水位观测,同时参照港口并豪应用潮汐第四集海岸工程的应用潮汐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潮位推算。(1)基面关系高程基准面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在 1985 年如图 1-4。高程基准面下 2.03m,1985 年高程基准面2.03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图 1-4基准面关系(2)潮位特征值最高位 4.35m最低低潮位-0.05m平均海平面 2.18m位

20、 3.47m平均低潮位 0.94m平均平均潮差 2.53m(3) 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3.70m高水位 4.50m(4) 乘潮水位设计低水位 0.40m低水位-0.80m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乘潮水位表:cm表 1-2-2(5)风暴潮靖海湾港区位于山东南侧,风暴潮虽然在次数上比北侧不少,但由于南侧海岸相对开敞陡峭,台风造成的增水比北侧小,因此风暴潮对该海域的不及北侧。对本工程而言,风暴增水可能导致防波堤越浪,影响港内泊稳条件,但影响时间较短。2、波浪(1)波浪概况靖海湾没有波浪观测资料,但其周边海域有三个长期的波浪观测站:石岛海洋站在本区的东南(S

21、E 向),距本区 34km;乳山口海洋站波浪观测点在乳山南黄岛,在本区的西南偏南向(SSW 向),距本区 42km;千区的西南部外海水域,距本区约 90km。三个海洋站资料里岩海洋站在的代表性以南黄岛为最好,测波点水域较深,测波方位在该区的向范围内,因此用其来说明本区域波浪状况。通过对南黄岛站波浪资料的分析并结合靖海湾海区地形水深特点,可向为 SSE 向,次向为 S 向;向为 SSW 向,以区域的年频率 10.5%,次向 SSE,年频率 8.9%。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3延时 保证率1h2h3h803373022728531229126790296278260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22、发展现状图 1-5 波浪玫瑰图(1992 年南黄岛海洋站)(2)设计波要素根据附近的南黄岛波浪观测站 19841996 年和千里岩波浪观测站 1961年1984 年的波浪资料计算出区外海设计波要素,利用其结果采用SWANver40.51 波浪数值模型对拟建区影响较大的 E、SE、S、SW 和W 五个方向的波浪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1-2-6。区设计波要素如表 1-2-4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4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区域设计波浪要素(7m 等深线)表 1-2-6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5设计水位重现期波要素方向ESESSWW高 水位50 年一遇H1%(m)2.544.373

23、.712.211.46H4%(m)2.193.853.221.891.24H5%(m)2.123.753.111.831.20H13%(m)1.813.262.721.551.01Ts(s)7.128.427.626.45.872 年一遇H1%(m)1.522.251.991.751.01H4%(m)1.301.931.691.490.86H5%(m)1.241.862.321.430.83H13%(m)1.051.581.381.210.69Ts(s)5.475.565.565.233.92设计高水位50 年一遇H1%(m)2.454.063.572.091.40H4%(m)2.143.58

24、3.101.811.20H5%(m)2.043.483.001.741.15H13%(m)1.743.032.621.480.97Ts(s)7.128.427.626.45.872 年一遇H1%(m)1.462.001.9.01.680.95H4%(m)1.251.721.631.440.81H5%(m)1.201.661.571.380.78H13%(m)1.011.411.331.170.65Ts(s)5.475.565.565.233.92设计低水位50 年一遇H1%(m)1.953.592.841.751.18H4%(m)1.683.142.461.501.01H5%(m)1.613.

25、052.381.440.97H13%(m)1.372.662.051.220.81Ts(s)7.128.427.626.45.872 年一遇H1%(m)1.211.791.601.390.82H4%(m)1.031.531.371.190.70H5%(m)0.991.481.321.140.67H13%(m)0.831.251.110.960.56Ts(s)5.475.565.565.233.9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3、海流(1)海流3736.9536.9W136.85W4W236.8W336.75121.85121.95122.05122.15122.25图 1-6 海流观

26、测点位置图本海区的潮流属于规则半日潮流,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区海流情况,设置 4 个海流测站,于 2007 年 7 月 20 日21 日小潮期和 7 月 28 日29 日大潮期按小潮、大潮进行两次同步观测。(此处需归纳整理一张表)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6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各站实测涨、落潮流平均流速 V(cm/s)及流向(°)表 1-2-7通过各站大、小潮期实测涨、落潮流的平均流速和流向来看,大潮期和小潮期平均流速相差不大,落潮流速稍大于涨潮流速,流速由表层至底层呈递减状态。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7项 站 层目位次大潮期小潮期涨潮流落潮流涨潮流落潮流流速流向流速

27、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W1表层4632643973731447980.2H413054811336297481130.6H382984611534299411080.8H37298421143030236107底层35298391112329533103平均39303451123229941107W2表层3030441653930039590.2H3731637883428737620.6H31315321102926526850.8H2702477底层2682281平均253063189242743068W3表层2322927953327135760.2H2319730793427331700

28、.6H1221831813527428700.8H302352773332782762底层2872160平均72482785342752968W4表层4231927703130133810.2H3230326773129430820.6H2930223872828929900.8H2729387底层2372083平均253002480252802886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各站实测涨、落潮流最大流速 V(cm/s)及流向(°)表 1-2-8由表看出,本区流速较小,最大流速不超过 90cm/s,一般发生在表层,由表及底逐渐减小,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流向的变化:W1、W

29、2、W4 站涨潮流向 300°左右,即偏西北向,落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18项站 层目位 次大潮期小潮期涨潮流落潮流涨潮流落潮流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W1表层7432290926432274940.2H703108810658298721100.6H683028411456304641100.8H76302761145030260110底层70302681164830654108平均67306821095330265108W2表层9030290406632672740.2H8833290727230272500.6H703606212858306581000.8H6836

30、0541325430650106底层64226481064227248156平均642546495523045456W3表层422008666428074940.2H38188727262274681000.6H28182705860260601020.8H4622664825827058104底层2830452114502784698平均2419566735926962100W4表层5430272844833260900.2H6431254884631856880.6H62320501085232656960.8H563024228502684694底层563004044422143472平

31、均56317478842309519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潮流一般偏东和东南东向;W3 站涨、落潮流向有所不同,大潮期涨潮流向在 200°左右,SW 和SSW 向,落潮期为 70°左右,偏 ENE 向;小潮期涨潮流为 270°左右,偏西向,落潮流 100°左右,偏 E 向。出现流速与流向的差异与各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水深的变化有关。2、区的较小,最大为 5.1cm/s,最小仅为 1.2cm/s,受岸边地形影响,近岸处为往复流;离岸较远处由于受岸边地形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旋转流的特征。各站各层大、小潮期流速流向表 1-2-9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

32、察设计19项目站位号层次大潮期小潮期流速(m/s)方向( ° )流速(m/s)方向( ° )W1表2.710610.21190.2H3.012411.21170.6H3.314210.31130.8H3.31399.1112底层3.21338.1110W2表2.81307.9840.2H2.2998.0920.6H3.11216.11000.8H2.51264.696底层1.81334.878W3表5.11275.9530.2H5.01115.2530.6H4.81054.9550.8H3.41194.349底层4.31173.849W4表1.21606.71120.2H1

33、.21556.91050.6H2.31586.91060.8H1.51436.493底层1.41325.48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三、地形地貌新港区位海湾和五垒岛湾之间,靖海湾为一浪控和潮控复合型海湾;五垒岛湾原为一干出海湾,时海水漫淹,低潮时海底干出,全为滩地,由于近 30 年来海水养殖的发展,海湾大部已被开辟为养殖池。区域的地貌主要包括陆地地貌、海岸地貌和水下地形地貌。图 1-7 靖海湾地貌图1、陆地地貌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0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区域陆地地貌主要为剥蚀残丘,分布在泽库附近及以南沿海,高度多在 5070m,形态均为较、平缓的孤丘,如泽

34、库镇东北侧 69.0m 高地,前岛后侧的(63.0m)、北墩(66.7m)、前岛东部的 56.0m 高地、二山(73.0m)及 65.3m,其组成物质为胶东群变质岩及风化物,这种地形是陆地长期缓慢抬升遭剥蚀而形成的。2、海岸地貌区域及其附近的海岸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平积平原、潮滩、沙嘴。(1)海蚀崖主要分布在至五古墩一带的靖海湾西侧海岸,海崖一般不是很高,在 5.0m 左右,崖前及座基处常有海蚀穴发育;海崖凹入砂砾海滩。经常发育有(2)海蚀平台主要分布在上述的海蚀崖前缘以及海岛(如、中心岛、里子岛、长石栏)等处,主要是由于波浪侵蚀海岸线或海岛而形成的凹凸不平的基岩台地,宽度为 200m500

35、m 不等,台地上还分布有砂质或砂质沉积(如图1-8)。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1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图 1-8 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滩(3)平原主要分布在五垒岛湾沿岸(如五垒岛至后岛以北、以西),高程多在 5.0m 以下,地面平坦,水道较多,主要组成物质为粉细砂及粘土质粉砂之类,现已多辟为农田。(4)潮滩主要分布在五垒岛湾内,由河流输沙及潮水(流与潮)作用形成的。现已大部分被辟为水产养殖池。(5)海滩主要分布在泽库两侧及五垒岛湾西侧的东西里岛大沙嘴以南,宽度在 100m(岛林场以南)至 250m 左右(前岛东南),为中粗砂至中细砂组成;牛心岛和以西则为沙砾滩。(6)沙嘴沙嘴

36、为位于五垒岛湾西口门的小里岛大沙嘴,该沙嘴是万家寨沿岸堤的部分,其长度约 3000m,宽在 10002500m 左右,是岛林场的主体所在。该沙嘴末端指,指明了本区沿岸泥沙运动由西输运的事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2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实。3、水下地形地貌里子岛和倭岛以北海域,含牛心岛至(琵琶岛)周围海域,该区地形比较复杂,特别岛屿近岸海底坡降较大,比降在 26之间,海底凸凹不平,常有暗礁突出海底;5.0m 外,里子岛以东、牛心岛以南 3.05.0m 等深线间比较平缓,比降为 1.3;5.07.0m 之间比降为 0.67。本海域水下地貌并不复杂,大体分为三个类型:(1)水下侵蚀

37、台地及干出台地主要为母猪石、长石栏及里子周围的岸岩干出礁及暗礁,是陆上残丘或台地向海延伸而突出海底部分,经长期海洋动力剥蚀而形成,其组成物质主要为变质岩或脉岩。(2)水下岸坡主要分布靖海湾西侧和五垒岛湾南侧,是零米线到泥沙显著活动水深之间的、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堆积地貌,地形近岸较陡,远岸较缓,主要组成物质为粉砂和砂质粉砂。(3)浅海平原主要分布在 7.0m 水深以深海域,由潮汐、潮流形成广阔平缓的堆积地形,组成物质以黏土粉砂为主,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貌单元。四、泥沙运动分析1、泥沙来源区域的泥沙来源有河流输沙、海岸侵蚀来沙和海底侵蚀来沙三个方面。河流输沙注入本海域及邻近海域的主要河流有母猪河、

38、昌阳河、青龙河和黄垒河。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3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母猪河有二源,干流长 65km,流域面积 1115.18km2,在高岛西入海, 母猪河流域有 4 座水库,即 1960 年 2 月建成的米山水库、1960 年 3 月竣工的郭格庄水库、1974 年 6 月竣工的武林水库和 1990 年最终完成的昆嵛山水库。青龙河发源于天福山镇北部的岳家口、天福山一带,在望海倪家村西南入黄海(靖海湾),全长 31km,流域面积 235.81km2。该河流域建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多座。昌阳河发源于张家产镇北部庙山、神仙椅子山,在西海庄入黄海(五垒岛湾),河长 23.5km

39、,流域面积 119.23km2。该河上游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若干。黄垒河发源于昆仑山西, 在浪暖口入海, 全长 65km, 流域面积656.7km2,该河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数座。由于青龙河、昌阳河和黄垒河没有没有水文,故不可能有准确的输沙数据,为了给出这些河流的可能的输沙量值,采用侵蚀模数法来估算其输沙量。侵蚀模数取自香水河 19531957 年的平均值(247.88×10 4t/km2),而且认为各河流域的情况与母猪河相似。青龙河等河流输沙量:104t/a表 1-2-10由表 1-2-10 可知,上述 3 条河年均输沙量为 25.13×10 4t/a,加上老母猪

40、河的年均输沙量为 61.02×10 4t/a。上述的输沙量指上述各河未建水库之前的情况,各河水库建成之后,河流入海径流大量减少,相应河流向海输沙也大量减少。根据山东各入海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4河流黄垒河昌阳河青龙河合计流域面积(km2)656.7119.23235.81输沙量16.273.005.8525.13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海泥沙统计结果表明:建库后,河流入海泥沙大约减少 60%河流建库前左右,即按此值算,建库后各河共向海输沙 24×10 4t/a 左右。这些水库中有4 座建成于 1960 年底之前,两座完成于 1977 年之前,一座完成于 1

41、990 年。由上述可知河流向海输沙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初期就开始大量的减少了。海岸侵蚀泥沙本工区两侧分别为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波浪作用其上,使海岸产生一部泥沙进入海洋,成区一部分泥沙来源,但数量不大。海底侵蚀来沙海底侵蚀来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海域特殊地形引起的海底冲刷形成的泥沙,如苏山岛,挑流形成的海底冲刷;其二,由于来沙减少,而引起的波浪对近岸海底作用的加强,使海底 5.0m 附近海域遭受侵蚀,向区域提供一部分泥沙,但后者的量都很大。2、区域泥沙运动分析本区泥沙强烈活动水深在 4.0m 以浅,显著活动水深在 8.0m 以浅。海底冲淤趋势分析通过对 19601980 两个时期的水

42、深图对比发现,20 世纪 6080 年代五垒岛湾外海底 2.0m 等深线稍向海移动,而 5.0m 等深线稍向陆移动,说明本区泥沙来源有所减少,向海输沙还能影响到 2.0m 附近海底,而 5.0m 附近海底已没有外来泥沙补充,处于微侵蚀状态。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5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图 1-81960 年和 1980 年海图对比(为 1960 年等深线)水深对比情况(图 1-9)表明,工程海域在 1980 年至 2007 年水深变化不大,7.0m 以浅水域稍有淤积。淤积幅度在 30cm 左右,年均 1.0cm 稍多一些;7.0m 以深水域,水深变化不大。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

43、察设计26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1980 年水深点7.62007 年水深点图 1-91980 年和 2007 年海图对比波浪沿岸输沙在砂质海岸,波浪作用下的沿岸输沙是海岸泥沙运动的重要方式,为区域的沿岸输沙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1-2-11)。此对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7威海港新港作业区性详细第一章 发展现状沿岸输沙计算结果:104m3/a表 1-2-11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本区沿岸输沙量不大, 向西输沙量为3.025×104m 3/a,输沙量为 7.122×104m 3/a,总输沙量为 10.147×104m 3/a,净输沙量为 4.

44、1×104m 3/a,输沙方向 ENE 向。因此通过相关的分析,泥沙运动对本工程的建设造成较大的影响。五、工程地质港区随着前期各期项目的开展,曾进行过多次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提交报告及钻孔数量如下:1、威海港靖海湾新港区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交日期2009 年 9 月,共完成钻孔 51 个;2、新港作业区 5 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交日期2009 年 9 月,共完成钻孔 29 个;3、威海港靖海湾新港一二期码头顺岸岸线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交日期 2010 年 8 月,共完成钻孔 34 个;4、威海港靖海湾新港二期防波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交日期 2011 年 1 月,共

45、完成钻孔 40 个;5、威海港靖海湾新港二期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交日期2011 年 1 月,共完成钻孔 41 个;6、靖海湾港区新港区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交日期 2011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28波位(m)EESESESSESSSWSWWSW0.50.0130.0090.0170-0.026-0.070-0.030-0.091.50.0770.8300.0950-1.327-2.851-1.301-0.0133.00.1450.2050.43400.434-0.6140.434-0.02173.00.3000合计0.2351.0441.7460-1.787-3.535-1.765-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