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坪路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本次大坪路老路施工段全长450mo施工内容为原大坪路道路工程改造。1.2 道路现状及利用情况:现状:大坪路,原有路面为沥青路面全段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在现有道路上重建;利用情况:根据业主要求,原设计沥青碎面层修补加铺5cm厚由于强度不能达到标准荷载强度,故建议采用4cm粗集料+3cm中集料分两层铺筑。因此,对已施工完的工程做如下处理厂雨水管道均保留利用;沥青碎机动车道保留,在上面先铺4cm粗集料再铺3cm中级料,分两次摊铺沥青面层;在其上修筑基层找平整及沥青面层;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均按为新建,该端而不做施工。2 施工依据及施工

2、规范:XX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XX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21);(JTGF40-2021)。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法一、机动车道原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加沥青罩层(0+02021+300)该路段路面状况较差,出现变形、裂缝、沉陷、等不良病害,因此,对原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施工工序如下:1.1 路面清理、裂缝、变形、接缝、沉陷处理A1)、原路面清理该路段原有路面上,由于路面受到严重破坏,路面杂质比较多,作业前将路面尘土、砂

3、、石粉等杂物清扫干净,达到下承层干燥、平整、无杂质的状态。?2)裂缝处理沥青路面建成初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这些裂缝对沥青路面使用功能一般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表面水分的侵入,会使路面结构层甚至路面的强度、承载力下降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开裂。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分沥青而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两种情况。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导致的路面不均匀沉陷所引起的纵向裂缝;另

4、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易形成纵向裂缝。纵向裂缝8多发生在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道路纵向裂缝如治理不及时,长时间雨雪水的灌入,2m以外部分滑动加快,行车道在重载车的作用下,在3m?4m部位出现第二道裂缝,这时第一道与第二道裂缝之间形成一个板块,这一板块开始下沉,出现顺行车道区一个U型路面带,严重时对路面发生条块形碎裂,对行车的影响非常大。裂缝处理。当裂缝超过3mmi寸,应采用开槽式封闭处理:当裂缝小于3mm寸,可采用简单无槽贴缝式处理。采用沥青灌浆形式修补裂缝,原则上旧路而超车道结构层全部利用,行车道上面层部分铳刨,中下面层部分利

5、用。新旧路而采取分层错缝拼接,新旧底基层、基层拼接缝在第2车道与第3车道之间;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拼接缝在第2车道内。拼接前用单向土工格栅+水泥稳定石灰,对新旧路基结合部路床加固;对基层裂缝623mm底基层裂缝小于6W2cmi勺用灌缝胶或乳化沥青灌缝在基层上作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为了防止新旧基层产生的裂缝波及到沥青路面,在施工沥青下面层之前,针对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以下的基层裂缝、新旧半刚性基层纵向拼接缝、新旧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旧半刚性基层的纵向裂缝在稀浆封层顶面相应位置铺设玻纤格栅或聚酯玻纤布;在旧沥青路面横向反射裂缝部位也铺设聚酯玻纤布;在下面层中掺加聚酯纤维以提高抗车辙能力;新旧路面拼接完毕,再

6、统一加铺4cmSM摩面。施工工艺:机械灌缝a) 开槽用开槽机正确开槽,跟踪指示装置对准裂缝,向后拉动开槽机对裂缝进行开槽,一般宽深比为1:1,尺寸控制在10mm?2021之间b) 清缝为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必须用压缩空气喷枪对所开凹槽进行清缝,确保槽内干净C)烘干用烘干机对凹槽进行预热,并烘干进入缝里的水分.确保密封胶与凹槽紧密结合;d) 灌缝用灌缝机对槽口进行灌缝,并控制好胶体的用量,实践证明,采用标准槽贴缝式比标准槽非贴缝式更有效e) 贴缝用平坦机贴近裂缝均匀向前移动,形成最佳的贴缝效果:f)待密封胶温度冷却到50以下后方可人工灌缝: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即用吹风机清理出缝里的杂物,再用小勺

7、或热水壶(带细嘴)将加热到适当温度的灌缝材料灌入缝中。>3)、变形处理变形有车辙、拥包、波浪与搓板。拥包处理:(1)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拥包除去即可。(2)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将拥包采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油包后,路表不够平整,可刷少量沥青,再撒上适当粒径的矿料后扫匀,整平。(3)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应用机械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面约100mm扫尽碎削,杂物或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平并压实。如果路面连续多处出现拥包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则应将有拥包的路面层面全部挖出,然后重做面层。(5)因基层具备含水率过高

8、,使面层与基层层面结合不良而被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将水分晾晒干,或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己变形的基层,再重铺面层。(6)属于基层具备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还应将有淤泥彻底挖除,换填新料并务实。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稳定性好的材料,最后重铺面层。车辙处理:(1)路面车道早高温季节因沥青面层软化后受车辆的作用发测向位移而形成的车撤。若面层仅有轻微变形,可以通过控制行车碾压使路面恢复平整。(2)车道表面因磨过度而产生的车撤,应将出现车撤的路而,糟深应根据破损情况而定,

9、但至少不得小于原路面沥青混合中料的b2倍。在槽低及糟壁均匀或己层黏结沥青,再将沥青混合料填如糟内,摊平碾压。在高速公路及一及公路上可采用沥青玛提脂碎石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或聚乙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撤。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行车撤,如果己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消除。在波谷部分涂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波浪与搓板处理:a在高温季节路而发软时,利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成45°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适当改善路面的平整度。b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c将凸起部分铳刨削平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突出部分铳刨削平,并低于路而约

10、1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匀撒一层粒径不大于10MMi勺矿料,扫匀、找平,并压实。严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而层。如果基层平整度太差,应将基层处治后再重铺面层。若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波浪(搓板),应挖除而层,清除不稳定的夹层后,喷洒黏结沥青,重铺而层。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波浪(搓板),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再重铺面层。>4)、伸缩缝处理是路面处理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首先采用割缝机对缝隙进行割缝清理,主要是将缝中的杂物彻底清除,并将缝内灰尘吹净。对于伸缩缝清缝时要保证一定的锯深,即清出的缝要有

11、足够的深度,一般最少也要8?10厘米,对于胀缝及纵缝,切缝深度应控制在8?9匣米,以清缝时不损伤受力钢筋为宜。割缝后要及时打扫附近卫生并尽快进行吹缝,以免杂物再次进入缝隙并保持清洁,用灌缝机向清理后的缝中灌注聚氨酯。灌缝指向清出的伸缩缝中灌注聚氨酯,由专用的灌缝机来完成。灌缝前要调整好灌缝机,使之流出的聚氨酯细腻、均匀。灌缝有专门的操作人员来完成。灌缝时速度要慢,保证缝中的聚氨酯均匀密实,使之慢慢静化凝固。>5)、路而沉陷处治。该段路面沉陷原因:由于原有路面地基处理不当,路基路面压实度不够以及部分路基、路面集料摊铺不均匀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导致集料在向两边挤压;同时路基防水层施工过程摊铺不均

12、匀,未达到标准压实度,造成地下水上涌破坏路基,降低路基稳定性;路基路而集料拌和控制为达到标准要求导致路面沉降。对于此类型沉降,在原有的路面沉降部分重新热铺粗集料沥青混凝土,在达到标准强度后,重新碾压,在碾压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轻度碾压,以免造成路基破坏。施工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车速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喷洒均匀,小6规模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可采用手工沥青洒布车洒布沥青,喷洒工人要拥有熟练操作技能,沥青的洒布温度控制在130-170C为宜。撒布集料可用集料撒布机进行,不仅工作进展快,而且集料撒布更平整,撒布量更精确。撒布集料后应及时扫匀,达到全面覆盖、厚度一致、集料不重叠,也不露出沥青要求,局部有缺料

13、时适当找补,积料过多将集料扫出。撒布集料后用钢筒双轮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心碾压3-4遍,轮迹重叠约30cmi碾压速度不宜超过2km/h。1.2铺筑应力吸收层接缝处理完毕后,浇热沥青(黏层油),然后铺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沥青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和等性能。应力吸收层沥青指标针入度(25C,100g,5S),最小值(0.1mm)90110延度(5cm/min,5),最小值(cm)60测力延度比(4C,5cmzmin),%30软化点,Tr&b(),最小值65密度5C实测48h离析,最大值,C4Brookfield粘度(135C),最大值,Pa.s3.5质量损失,最大值,%1.0

14、针入度比(25°C),最小值,%60弹性恢复,25,最小值,%80若03mm?料含尘量偏大(0.075mm通过率大于16%),无满足级配要求,拌和站首先使用拌和机进行设备除尘,设备除尘后0.075mm通过率小于10%o配料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80?10060?8540?7025?5515?358?206?14该混合料设计用旋转压实仪压实50次方法,测定其体积性能,从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1.4沥青面层铺筑原计划采用5cm厚沥青加铺层,由于强度不能达到标准荷载强度,故建议采用4cm粗集料+

15、3cm中集料分两层铺筑。应力吸收层铺设后,在喷洒一遍热沥青(黏层油),后铺筑沥青而层,其中7cm厚底层沥青同时起着找平层的作用。二、原路面基层利用该段路面基层己按原设计(30cm厚石灰土)完成,在此基层上新筑水稳层兼找平层作用。施工工序如下:清理原路面基层一铺筑基层一透层油一沥青面层。先清理基层表面泥土及松散层,按设计高程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厚44cm-48cm%然后按规范进行面层施工。三、非机动车道、人行道(0+020210+680)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按新建路面进行施工。四、道路基层、底基层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必须严格按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道路原材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4.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稳

16、基层必须保湿养生,一般养生期应大于7天,基层未铺封层,严谨一切机动车通行(施工车辆除外)。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合,机械摊铺并采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水泥稳定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颗粒组成在下表级配范围内筛孔尺寸(mm)31.526.519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100907217?2021117807百分率(%)100896793522碎石集料的压碎值<3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标准:98%4.2 石灰土底基层: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压实度标准:80%五

17、、沥青路面施工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A级70号,面层AC-13C,AC-16C采用SBSLD改性沥青(成品),改性剂含量4%o道路石油沥青A级70号技术要求针入度(25C,100g,5S),最小值(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15C,cm2100软化点,Tr&b()246闪点()2260溶解度(%)299.5质量变化(%)VWt0.8SBSID指标针入度25cl00g,5s30-60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延度5C,5cmzmin不小于2021软化点,Tr&b不小于60C运动粘度,135C不大于3Pas闪点不小于230C溶解度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c不小

18、于75%六、材料要求6.1车行道上面层: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矿料级配表如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010068-853868筛孔尺寸(mm)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2440153810-28720515486.1.1具体应进行马歇尔实验,以确定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6.1.2表面层混合料按马歇尔实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设计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OTGF40-2021)的要求,试验稳定应相应提高10-2021同时进行轮辙试验,以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的热稳定性。沥青混合

19、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AC-13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实验尺寸(mm)6101.6X63.5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稳定度(KN)>8流值(mm)1.54空隙率(%)46矿料间歇率VMA(%)设计空隙率3%>13设计空隙率4%>14设计空隙率.5%>15设计空隙率6%>16沥青饱和度(%)6575动稳定度60度。7Mpa次/mm)>2800浸水马歇尔实验(48)残留稳定度()>856.2非机动车行道下面层:施工顺序:素土压实9332021厚12%灰土f2021厚水泥稳定碎石一0.8cm厚乳化沥青(PC-1)封层一4.5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0、AC-16C黏层f3.5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黏层。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级配表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510070-9256763050筛孔尺寸(mm)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20216162810208?16613486.2.1具体应进行马歇尔实验,以确定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下而层混合料按马歇尔实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设计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而施工技术规范OTGF40-2021)的要求,同时进行轮辙试验,以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的热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AC-

21、16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实验尺寸(mm)6101.6X63.5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稳定度(KN)>8流值(mm)1.54空隙率(%)46矿料间歇率VMA(%)设计空隙率3%>13设计空隙率4%>14设计空隙率5%>15设计空隙率6%>16沥青饱和度(%)6575动稳定度60度,0.7Mpa(次/mm)>2800浸水马歇尔实验(48)残留稳定度()>856.3机动车道下面层:施工顺序:1、新建:素土一30cm厚12%灰土一水泥稳定碎石一0.8cm厚乳化沥青(PC-1)封层一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黏层一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AC-

22、13C黏层。2、老路加铺沥青:新建:素土一原基层30cm厚12%灰土一原基层15厚水泥稳定碎石一原水泥碎路面厚22cm-铺设防水卷材(接缝处)-2.5cm应力吸收层一沥青碎调平层f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B层一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黏层。AC-25C矿料级配表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0八100749262-8250-722645筛孔尺寸(mm)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16-4412338245-1741337AC-25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实验尺寸(mm)6101.6X63.5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稳定度(KN)>8流值(mm)1.54空隙率(%)36矿料间歇率VMA(%)设计空隙率3%>12设计空隙率4%>13设计空隙率5%>14设计空隙率6%>15沥青饱和度(%)6575动稳定度60度。7Mpa次/mm)>1000浸水马歇尔实验(48)残留稳定度()>80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