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的临床报告_第1页
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的临床报告_第2页
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的临床报告_第3页
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的临床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的临床报告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的病理机制是骨组织缺血。疼痛是其最常见的早期症状,50%急性发作,特征是髋部不适,位置不确定,可能与骨内压增高、组织缺血或微骨折有关。我院采用中医微创为主,钩针、针刀等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引起的疼痛症状,效果较好。现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所引起疼痛症状的患者836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79岁;男性518,女性318;1318岁140例,1950岁436例,5165岁229例,6579岁31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常10年,

2、平均(3.6±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进行评估,“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优0例,良10例,可327例,差499例1.2 纳入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XX局,XX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行业标准):有明显的髋部外伤史;无髋部外以内收肌起点处为主,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可向下放射痛至膝关节;行走困难,有外伤史而有长期服用激素,过量饮酒等;髋部疼痛,跛行,进行性加重;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内旋外展受限为主,被动活动髋关节可有周围组织痛性痉挛,X线摄片检查可见股骨头密度改变及中后期的股骨头塌陷1。1.3 体征髋关节局部深压疼痛

3、,内收肌起止点压痛,“4”字试验(+),托马氏征(+),直腿抬高试验(+),外展、内收、外旋、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短缩,或有髋关节半脱位体征,纵向叩击试验有时(+),蹒跚步态,或跛行。1.4 治疗钩针局部大面积减压、减张、松解、疏通,针刀精确松解肌腱起止点,钩针与针刀完美结合,使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比较彻底减压、减张,使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生物力学得到再平衡3。侧卧位,患侧在上,定位大转子上缘23cm处,常规在股骨头投影弧线上定3点,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定向刀口线与股骨长轴平行,针体与局部体表垂直,针刀操作时针刺入股骨头表面,刺切2刀,并根据病情,酌情使用钩针松解:内收肌

4、群起止点;韧带:骼股韧带、耻股韧带等;闭孔神经出口;隐神经馥下支;骼腰肌起止点4。术后3d,针孔处保持清洁,避免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患者首次治疗尽量住院2周,后续治疗可以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2 结果术后第二天,仍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疗效:术后疼痛评估,优390例,良436例,可10例,差0例,总有效为98.8%。3 讨论引起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任何原因造成股骨头血供明显减少,乃至丧失,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多年来流行病学对其发病率尚未得到完全准确的统计,但一致认为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中壮年多于儿童,男多于女。患者来医院治疗,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疼痛,从836例

5、患者治疗前后的评估上,中医微创(钩针,针刀)在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有效率为98.8%,具有突出优势。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疼痛病因:关节周围髋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失调,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压力增高,局部微循环失衡,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形成粘连与瘢痕,进一步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压力增高,引起一系列的循环障碍和代谢异常,刺激神经,导致疼痛。临床实践中,通过松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形成粘连与瘢痕,减张、减压,疼痛得到了良好的解决。疼痛与股骨头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密切相关,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内微小骨折在不断地发生,即骨小梁的断裂,骨细胞的缺血、变性、坏死在不断进行,引起一系列的循环障碍和代谢

6、异常,并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和髋周围的神经,引起疼痛反应。临床实践来看,股骨头之外软组织的因素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普遍存在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的孪缩,导致髋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在早期,软组织的疼痛与功能障碍可以限制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起到减轻股骨头的动力负荷之作用。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上述病理改变,加重了髋关节的压力负荷,使得髋关节腔内高压状态,反过来进一步恶化了股骨头的缺血、瘀血状态,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进一步导致疼痛加重。中医微创有效地解决上述病理状态。中医微创治疗首先松解雕关节囊,达到减轻腔内压的作用,增加微循环灌注。解除软组织的粘连、疤痕和挛缩,恢复软组织的力学动态平衡状态和力学静态平衡状态。其次,消除肌肉紧张、痉挛,改善雕关节周围肌肉微循环,改善代谢,促进炎症致痛物质的清除。最后,中医微创器械还具有针刺的效应,且“得气”感比针刺更强,能舒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激发体内调节作用,产生镇痛物质(如脑啡吠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