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附录)_第1页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附录)_第2页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附录)_第3页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附录)_第4页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附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A直流电源系统倒闸操作示例下图为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典型设计图:ZK1:#1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3:#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5:#1蓄电池组放电开关;ZK2:#2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4:#2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6:#2蓄电池组放电开关;ZK7:母联开关。1. 倒闸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1倒闸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直流电源系统所有用电负荷的安全可靠供电。1.2在进行倒闸操作时,蓄电池组不得脱离直流母线,否则应采取安装备用蓄电池等防护措施。1.3 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允许两段直流母线并列运行,倒闸操作过程中允许两组蓄电池短时并列运行,但在并列前应保证两组蓄电池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宜小于2V

2、。1.4 典型操作顺序表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 直流电源系统正常运行方式;(2) 充电装置、蓄电池组由运行停用、停用运行的操作过程;(3) 一段直流母线停用的操作过程(仅限于所有直流负荷均为双回路供电方式的变电站)。1.5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注意监视,应确认直流电源设备工作正常、表计显示正确、无故障信号及告警信号,如出现异常应停止操作,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操作;1.6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环形供电网络的开关投退状态。2. 直流母线的正常运行方式#1充电装置回路与I段母线连接的ZK3隔离开关合在“至段母线”位置,#1蓄电池组与段母线的联络ZK1开关在合闸位置,#1充电装置和#1蓄电池组并列

3、对段直流母线供电。#2充电装置回路与段母线连接的ZK4隔离开关合在“至段母线”位置,#2蓄电池组与段母线的联络ZK2开关在合闸位置,#2充电装置和#2蓄电池组并列对段直流母线供电。母联开关ZK7开关打至“断开”位置,段母线与段母线联络为断开状态,直流、段母线分列运行。3. 典型倒闸操作顺序表a) #1充电装置、#1蓄电池组由运行状态转停用状态时的操作顺序表顺序内容1确认#2充电装置模块工作正常,#2充电装置屏表计显示正确,段控母电压显示正确,无故障信号及光字牌。2在两端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小于2V(若有差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情况下,将、段母联开关ZK7打至“合闸”位置。此时,、段母线通过ZK

4、7开关并列。3#1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1打至“断开”位置。此时, #1蓄电池组退出运行。4将#1充电装置屏所有充电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断路器断开。#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从“至段母线”打至“退出”位置。此时,全站直流电源系统由原先双电双充双母线分段方式变为单电单充双母线方式。b) #1充电装置、#1蓄电池组由停用状态转运行状态时的操作顺序表顺序内容1确认#2蓄电池组、#2充电装置模块工作正常,#2充电装置屏表计显示正确,、段控母电压显示正确,无故障信号及光字牌。、段母线联络开关ZK7在“合闸”位置。2将#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从“退出”打至“至#1蓄电池组”位置。3逐个合上#1充电装置屏的充电

5、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断路器,并观察#1充电装置屏所有表计正常。4在两端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小于2V情况下(若有差调整#1充电装置输出电压),#1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1打至“合闸”位置。5将#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从“至#1蓄电池组”打至“至段母线”位置。6母联开关ZK7开关打至“断开”位置。此时,、段母线由原来的并列状态转为正常运行时的分列状态。全站直流电源系统变为双电双充双母线分段方式。c) #2充电装置、#2蓄电池组由运行状态转停用状态时的操作顺序表顺序内容1确认#1充电装置模块工作正常,#1充电装置屏表计显示正确,段控母电压显示正确,无故障信号及光字牌。2在两端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小于2V

6、(若有差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情况下,将、段母联开关ZK7打至“合闸”位置。此时,、段母线通过ZK7开关并列。3#2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2打至“断开”位置。此时, #2蓄电池组退出运行。4将#2充电装置屏所有充电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断路器断开。#2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4从“至段母线”打至“退出”位置。此时,全站直流电源系统由原先双电双充双母线分段方式变为单电单充双母线方式。d) #2充电装置、#2蓄电池组由停用状态转运行状态时的操作顺序表顺序内容1确认#1蓄电池组、#1充电装置模块工作正常,#1充电装置屏表计显示正确,、段控母电压显示正确,无故障信号及光字牌。、段母线联络开关ZK7在“合闸”位置。

7、2将#2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4从“退出”打至“至#2蓄电池组”位置。3逐个合上#2充电装置屏的充电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断路器,并观察#2充电装置屏所有表计正常。4在两端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小于2V情况下(若有差调整#2充电装置输出电压),#2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2打至“合闸”位置。5将#2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4从“至#2蓄电池组”打至“至段母线”位置。6母联开关ZK7开关打至“断开”位置。此时,、段母线由原来的并列状态转为正常运行时的分列状态。全站直流电源系统变为双电双充双母线分段方式。e) 段直流母线停用操作顺序表(仅限于所有直流负荷均为双回路供电方式的变电站)顺序内容1在两端电压极性一致,电压

8、差小于2V情况下(若有差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将、段母线联络开关ZK7打至“合闸”位置。此时,、段母线通过ZK7开关短时并列。2将#2充电装置屏所有充电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断路器断开。将#2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4从“至段母线”打至“退出”位置。3#2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2打至“断开”位置。4合上I段直流母线上环路供电未合的开关,,断开II段直流母线上对应开关。5、段母线联络开关ZK7打至“断开”位置。此时,II段直流母线负荷已全部转由I段直流母线供电。f) 段直流母线停用操作顺序表(仅限于所有直流负荷均为双回路供电方式的变电站)顺序内容1在两端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小于2V情况下(若有差调整充电装

9、置输出电压),将、段母线联络开关ZK7打至“合闸”位置。此时,、段母线通过ZK7开关短时并列;2将#1充电装置屏所有充电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断路器断开。将#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从“至I段母线”打至“退出”位置。3#1蓄电池组输出开关ZK1打至“断开”位置。4合上II段直流母线上环路供电未合的开关,,断开I段直流母线上对应开关。5、段母线联络开关ZK7打至“断开”位置。此时,段直流母线负荷已全部转由段直流母线供电。附录B 电源设备的命名原则1 直流电源系统(1) 直流电源充电屏:“屏号”+“#序号”+ “直流电源充电屏”;如:36P #1直流电源充电屏。(2) 直流电源馈线屏:“屏号”+ “(序

10、号)”+ “(段)”+ “直流母线馈线(分)屏” + “编号”;如:37P I段直流母线馈线(分)屏1。注:馈线(分)屏指馈线分屏。(3) 蓄电池组:“#序号”+ “蓄电池组”;如:#1蓄电池组。(4) 直流电源母线:“序号”+ “段直流母线”;如:I段直流母线。(5) 直流电源装置:“装置功能” + “编号”;如:充电模块1;集中监控单元。(6) 直流电源表计: “检测对象”+ “表计名称”;如:#1蓄电池组电压表。(7) 交流进线开关:“序号”+ KK +“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 1KK1 #1充电屏交流进线开关1 ,2KK2 #2充电屏交流进线开关2。(8) 直流系统主回路(进线、

11、联络、硅链)开关:ZK+ “开关编号”+ “开关名称”;如: ZK1 #1蓄电池输出开关。(9) 直流馈线开关:“母线段序号”+ ZK +“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ZK32 线2041开关操作电源。2 交流电源系统(1) 交流电源进线屏:“屏号”+“#序号”+“站用变”进线屏;如:1P #1站用变进线屏。(2) 交流电源馈线屏:“屏号”+“(序号)”+“(段)”+“交流母线馈线(分)屏”+“编号”;如:2P I段交流母线馈线(分)屏1。注:馈线(分)屏指馈线分屏。(3) 交流电源联络屏:“屏号”+交流电源联络屏+“编号”;如:3P交流电源联络屏1。(4) 交流电源母线:“序号”+“段交流

12、母线”;如:I段交流母线。(5) 交流电源装置:“装置功能”+“编号”;如:备自投装置1;监控单元1。(6) 交流电源表计:“检测对象”+“表计名称”;如:I段交流母线电压表。(7) 交流电源主回路(进线、联络)开关:K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KK1 #1交流系统电源进线开关。(8) 交流馈线开关:“母线段序号”+K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KK32 220KV配电装置交流电源。3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1) 交流不间断电源屏:“屏号”+“#序号”+“交流不间断电源屏”;如:36P #1交流不间断电源屏。(2) 交流不间断电源母线:“序号”+ “段交流母线”;如:I段交流

13、母线。(3) 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装置名称”+ “编号”;如: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1。(4) 交流不间断电源表计: “测量对象”+ “表计名称”;如:#1交流进线电压表。(5) 交流进线开关:“序号”+KK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KKK1 #1电源屏交流进线开关1,2KKK2 #2电源屏交流进线开关2。(6) 交流旁路进线开关:“序号”+KP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KPK1 #1旁路进线开关1,2KPK2 #2旁路进线开关2。(7) 交流维修旁路开关:“序号”+KW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KWK1 #1维修旁路开关1,2KWK2 #2维修旁路开关2。(8

14、) 直流进线开关:“序号”+ZK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ZKK1 #1电源屏直流进线开关,2ZKK2 #2电源屏直流进线开关。(9) 交流不间断电源输出开关:KC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KCK1 #1交流不间断电源输出开关。(10) 母联开关:KMK+“母联开关”;如:KMK母联开关。(11)交流馈线开关:“序号”+KKK+“开关编号”+“开关名称”;如:1KKK32 #1监控系 统工作站电源。直流电源系统需进行定值整定附录C 电源系统运行参数设置1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参数设置表1.1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监控单元基本参数表(无降压硅链)序号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参数推荐设置设置

15、说明实际设置值1交流输入保护参数交流输入过压值(V)380+20超过额参数20%交流输入欠压值(V)380-15低于额参数15%2充电机运行参数参数充电机浮充电压值(V)2.25NN:蓄电池的节数。均浮充电压设置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充电机均充电压值(V)2.35N充电机输出过压值(V)220(110)+20%充电机输出欠压值(V)220(110)-10%3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告警值直流母线过压值(V)220(110)+12.5%综合蓄电池组均充时不报警和二次设备允许最高电压115%Un选定直流母线欠压值(V)220(110)-10%4蓄电池运行参数参数蓄电池组电压欠压值(V)1.8NN:蓄电池

16、的节数电池节数(节)N按实际电池节数设置电池容量(Ah)按电池实际容量设置蓄电池组恒流充电电流值(A)0.1 C100.010.1 C10单节电池过压值(V)2.40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2.40单节电池欠压值(V)1.8取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单节蓄电池浮充温度补偿系数(mV/)35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35充电机控制参数浮充/均充转换自动/手动推荐采用自动方式充电机均充保护时间(小时)1024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10充电机0.01C10延时(小时)0.253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0.25充电机浮充定时(小

17、时)2160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2160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表1.2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监控单元基本参数设置表(有降压硅链)序号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参数推荐设置设置说明实际设置值1交流输入保护参数交流输入过压值(V)380+20%交流输入欠压值(V)380-15%2充电机运行参数参数充电机浮充电压值(V)2.25NN:蓄电池的节数。均浮充电压设置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充电机均充电压值(V)2.35N充电机输出过压值(V)220(110)+20%充电机输出欠压值(V)220(110)-10%3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告警值动力母线过压值(V)220(110)+17.5%综合蓄

18、电池组均充时不报警和动力母线负荷允许最高电压选定动力母线欠压值(V)220(110)-10% 控制母线过压值(V)220(110)+10%控制母线欠压值(V)220(110)-10%4蓄电池运行参数参数蓄电池组电压欠压值(V)1.8NN:蓄电池的节数电池节数(节)N按实际电池节数设置电池容量(Ah)按电池实际容量设置蓄电池组恒流充电电流值(A)0.1 C100.010.1 C10单节电池过压值(V)2.40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2.40单节电池欠压值(V)1.8取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单节蓄电池浮充温度补偿系数(mV/)35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35充电

19、机控制参数浮充/均充转换自动/手动推荐采用自动方式充电机均充保护时间(小时)1024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10充电机0.01C10延时(小时)0.253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0.25充电机浮充定时(小时)2160以蓄电池厂家说明书为准,如无特别说明,推荐值2160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表1.3蓄电池厂家需提供的参数序号参数项目参数备注1单节蓄电池标称电压(V)2单节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如2V、6V、12V等)1单节蓄电池浮充电压(V)2.232.28环境温度为25,浮充状态下,单节蓄电池电压允许范围2单节蓄电池均充电压(V)2.302.35环境温度

20、为25,均充状态下,单节蓄电池电压允许范围3蓄电池容量(Ah)10小时率放电额定容量4单节电池过压值(V)2.40环境温度为25,单节蓄电池行电压最大允许参数5单节电池欠压值(V)1.8环境温度为25,单节蓄电池运行电压最小允许参数6温度补偿系数(mV/)35单节蓄电池浮充温度补偿系数7蓄电池温度过高值()40蓄电池运行时允许的最高温度8蓄电池浮充过流值(A)0.003C10蓄电池浮充运行时,允许的最大电流9充电机均充保护时间(小时)1024若均充状态下充电电流降不到0.01C10,均充时间连续累计达到充电机均充保护时间,应强制自动转为浮充电状态。10充电机0.01C10延时(小时)0.253

21、蓄电池均充过程中,当充电电流降到0.01 C10时,经均充转浮充延时后,程序自动有均充转为浮充。11充电机浮充定时(小时)2160装置在正常浮充电状态时,长期运行时间达浮充转均充定时后,自动转入均充。2 交流电源系统运行参数设置表2 交流电源系统监控单元基本参数设置序号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参数推荐设置设置说明实际设置值1ATS控制方式本地本地本地/远程远程2备自投动作时间参数切换动作延时5s 大于“10kV侧备自投总动作时间”,并留有不小于0.5s裕度3异常参数过电压参数264V(相电压)220+20%:高于相电压额参数20%低电压参数187V(相电压)220-15%:低于相电压额参数15%4进线

22、断路器过流保护参数进线断路器过流保护整参数(A)进线开关额定电流整参数应不小于全站负荷和全站消防水泵启动电流之和。投产前,应进行相关带负荷测试,保证进线过流保护在单台工作变压器带全站负荷时不误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附录D 电源设备巡视表格1变电站电源设备日常巡视表格表1变电站电源设备日常巡视记录表1、直流电源设备检查(1)蓄电池组浮充电流: :_ A :_A。(2)蓄电池室通风、照明完好,温度符合530,最高不超过35的要求:_。(3)蓄电池组外观清洁,外壳无裂纹、漏液,安全阀无堵塞,密封良好,极柱与安全阀周围无酸雾逸出:_。(4)蓄电池端子无生盐,并涂有中性凡士林:_。(5)蓄电池组

23、的端电压、浮充电流、直流母线电压正常和直流正、负母线对地电压正常:_。(6)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状况良好,无异常:_。(7)微机监控单元、蓄电池管理单元、辅助元器件(如接触器、继电器等)工作正常,无异常信号,无异常声音:_。(8)直流电源设备标识清晰,无脱落:_。(9)在浮充状态下,是否有单体蓄电池电压与整组蓄电池电压平均值之差超过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的规定:_。(10)按照空开投退表以及投退记录核对馈线屏空开投退状态是否正确:_。(11)检查是否有温度异常的蓄电池:_。2、站用交流电源设备 (1)站用变室的巡视: a) 瓷瓶、套管应完好,无裂纹及放电痕迹:_;b) 运行中无异声

24、、异味,无震动:_;c) 油浸式变压器的油位、油色、防爆管、硅胶应正常,本体无渗漏油:_;d) 干式变压器绝缘体、线圈表面无碳化、放电痕迹和龟裂:_;e) 表面干爽、无污秽:_;f) 站用变室照明、通风良好,无异物进入、雨水滴入和污秽,环境正常:_;g) 中性点及电阻柜外壳接地良好、接地线无锈蚀:_。(2)交流母线三相电压、电流是否正常:_。(3)站外供电电源工作是否正常:_。(4)微机监控单元、辅助元器件(如接触器、继电器等)工作是否正常,无异常信号,无异常声音:_。(5)交流电源设备标识清晰,无脱落:_。3、站用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1)装置运行方式正确,输出电压正常,无异常现象:_。(2)

25、监控单元工作是否正常,模拟盘的运行监视信号是否完好、指示正常:_。(3)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是否标识清晰,无脱落:_。4、其他异常现象记录人: 记录时间:2蓄电池组日常巡视电压记录表(110V系统)表2 变电站蓄电池组日常巡视记录表控制母线电压:DC1M VDC2M V控制母线电流:DC1M ADC2M AI 组 蓄 电 池II 组 蓄 电 池电压:电流:电压:电流: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1291292302303313314324325335336346347357358368369379371038103811391139124012401341134114

26、421442154315431644164417451745184618461947194720482048214921492250225023512351245224522553255326542654272728281、在环境温度为_时,#1蓄电池组中:_节蓄电池电压最大,电压值为_V;_节蓄电池电压最小,电压值为_V;所有蓄电池的平均电压值为_V。是否有单节蓄电池超过平均值50mV_(有/无)。2、其他问题:1、在环境温度为_时,#2蓄电池组中:_节蓄电池电压最大,电压值为_V;_节蓄电池电压最小,电压值为_V;所有蓄电池的平均电压值为_V。是否有单节蓄电池超过平均值50mV_(有/无)

27、。2、其他问题:记录人: 测量人: 记录时间:3 蓄电池组日常巡视电压记录表(220V系统)表3 变电站#_蓄电池组日常巡视记录表控制母线电压: V 控制母线电流: A蓄电池组电压: V 蓄电池组电流: A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13875239763407744178542796438074481845829468310478411488512498613508714518815528916539017549118559219569320579421589522599623609724619825629926631002764101286510229661033067104

28、31681053269106337010734711083572367337741、在环境温度为_时,蓄电池组中:_节蓄电池电压最大,电压值为_V;_节蓄电池电压最小,电压值为_V;所有蓄电池的平均电压值为_V。是否有单节蓄电池超过平均值50mV_(有/无)。2、其他问题:记录人: 测量人: 记录时间:附录E 直流电源设备年度检查直流电源设备年度检查项目见表1,蓄电池年度内阻和电压记录表见表2或3。1 直流电源设备检查表 表1 变电站# 直流电源系统年度检查记录1、蓄电池组的检查1.1 检查每个蓄电池的外观(1)电池壳体和极柱是否有损坏的痕迹:_;(2)极柱是否生锈:_。(3)电池壳体和极柱封

29、口是否膨胀:_。(4)极柱和连接导体是否热损坏或熔融:_。(5)电池壳体、导轨、电池架等是否机械或热损坏:_。1.2检查蓄电池间的连接导体紧固程度是否合适:_。1.3 检查蓄电池内阻是否与历史记录相差50%:_。蓄电池内阻测试表格见附录中表2和表3。2、直流屏的检查2.1检查监控单元、绝缘监察装置整参数是否与参数表一致:_。2.2检查监控单元均充和浮充转换功能是否正常:_。2.3检查直流屏表计、监控单元、绝缘监察装置等电压、电流显示值是否与现场测量值一致:_。(1) 三相交流输入现场测量值:#1Uab:_VUbc:_VUca:_V#2Uab:_VUbc:_VUca:_V三相交流输入监控单元显示

30、值:#1Uab:_VUbc:_VUca:_V#2Uab:_VUbc:_VUca:_V(2)充电装置I输出电压现场测量值:_V 充电装置I输出电压监控单元显示值:_V充电装置II输出电压现场测量值:_V 充电装置II输出电压监控单元显示值:_V(3)充电装置I输出电流现场测量值:_V 充电装置I输出电流监控单元显示值:_V充电装置II输出电流现场测量值:_V 充电装置II输出电流监控单元显示值:_V(4)充电装置I各个模块输出电流现场测量值:I-01:_A; I-02:_A; I-03:_A; I-04:_A; I-05:_A; I-06:_A充电装置I各个模块输出电流监控单元显示值:I-01:

31、_A; I-02:_A; I-03:_A; I-04:_A; I-05:_A; I-06:_A充电装置II各个模块输出电流现场测量值:II-01:_A; II-02:_A; II-03:_A; II-04:_A; II-05:_A; II-06:_A充电装置II各个模块输出电流监控单元显示值:II-01:_A; II-02:_A; II-03:_A; II-04:_A; II-05:_A; II-06:_A(5)控母电压现场测量值: DC1M:_V; DC2M:_V 控母电压监控单元显示值: DC1M:_V; DC2M:_V(6)控母电流现场测量值: DC1M:_V; DC2M:_V 控母电流

32、监控单元显示值: DC1M:_V; DC2M:_V(7)蓄电池组浮充电流现场测量值: I:_A;II:_A;蓄电池组浮充电流监控单元显示值: I:_A;II:_A;2.4绝缘检查(1) I控母对地电压监控单元显示值: U+:_V U-:_VI控母对地电压现场测量值: U+:_V U-:_VII控母对地电压监控单元显示值: U+:_V U-:_VII控母对地电压现场测量值: U+:_V U-:_V(2) I控母对地电阻监控单元显示值: R+:_V R-:_V II控母对地电阻监控单元显示值: R+:_V R-:_V2.5检查直流电源系统主接线、直流馈线网络和级差配置是否图实相符,馈线空开投退状态

33、是否合理,级差配合是否符合要求:_。3、缺陷及处理记录记录人: 记录时间:2蓄电池单体电压及内阻检查记录表(110V系统):表2 变电站蓄电池年度检查记录表I 组 蓄 电 池II 组 蓄 电 池电压: V 电流: A电压: V 电流: A序号电压(V)内阻()序号电压(V)内阻()序号电压(V)内阻()序号电压(V)内阻()12912923023033133143243253353363463473573583683693793710381038113911391240124013411341144214421543154316441644174517451846184619471947204

34、82048214921492250225023512351245224522553255326542654272728281、#1蓄电池组中,是否有单节蓄电池内阻与历史记录相比突变50%:_(有/无);2、其他问题:1、#2蓄电池组中,是否有单节蓄电池内阻与历史记录相比突变50%:_(有/否);2、其他问题:记录人: 测量人: 记录时间:3 蓄电池单体电压及内阻检查记录表(220V系统): 表3 变电站#_蓄电池年度检查记录表电压: V 电流: A序号电压(V)内阻()序号电压(V)内阻()序号电压(V)内阻()13875239763407744178542796438074481845829

35、46831047841148851249861350871451881552891653901754911855921956932057942158952259962360972461982562992663100276410128651022966103306710431681053269106337010734711083572367337741、#_蓄电池组中,是否有单节蓄电池内阻与历史记录相比突变50%:_(有/无);2、其他问题:记录人: 测量人: 记录时间:附录F 直流电源设备定期检验1 直流电源设备定期检验计划与完成情况表格1.1年度定期检验计划表格序号实施单位变电站名称设备名称

36、工作内容所属专业电压等级上次检验日期计划检验月份检验类型是否需停电工期备注1.2月度定期检验计划序号变电站名称电压等级定检内容是否列入年度计划计划检验时间上次检验日期计划检验蓄电池组数计划检验充电机套数备注1.3 直流系统月度定检完成情况序号变电站 名称电压等级定检内容是否列入年度计划是否列入当月计划是否完成完成定检蓄电池组数完成定检直流充电装置套数定检中发现缺陷及处理结果说明未完成原因说明备注2蓄电池组核容试验2.1阀控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1)长期处于限压限流的浮充电运行方式或只限压不限流的运行方式,无法判断蓄电池的现有容量、内部是否失水或干枯。只有通过核对性放电,才能发现蓄电池容量缺陷。(

37、2)全站具有两组蓄电池时或一组蓄电池(需具备备用蓄电池组),则一组运行,另一组退出运行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放电用I10恒流,当任一蓄电池电压下降到1.8V或蓄电池组电压下降到1.8VN时,停止放电,并及时用I10电流进行恒流限压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若经过三次全核对性放充电,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其额定容量的80以上,则应安排更换。(3)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前,应逐个认真检查所有连接条的连接是否紧固。核容试验中,蓄电池放电仪与蓄电池应采用线耳螺栓固定连接,不得用夹子连接,保证连接可靠。放电过程中每隔1小时使用红外测温仪对蓄电池测温并对环境温度、蓄电池组端电压、单个电池端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时间进行

38、测量和记录。最后一个小时应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蓄电池单体电压,。对个别电压下降趋势明显的落后蓄电池单体也应加强监测,增加测量的次数。(4)蓄电池放电温度如果不是25,则需将实测容量Ct按照公式Ce=Ct/1+0.006(t-25)换算成25基准温度的实际容量Ce,式中:t环境温度。2.2蓄电池组核容测量表格表 2.1 _变电站蓄电池组核容测量表格(110V系统)I 组 蓄 电 池II 组 蓄 电 池整组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整组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1291292302303313314324325335336346347357358

39、36836937937103810381139113912401240134113411442144215431543164416441745174518461846194719472048204821492149225022502351235124522452255325532654265427272828其他问题:其他问题:记录人: 测量人: 测量时间: 表 2.2 _变电站蓄电池组核容测量表格(220V系统)站名: 蓄电池组编号:整组电压: 放电电流: 环境温度: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序号电压(V)138752397634077441785427964380744818458294

40、683104784114885124986135087145188155289165390175491185592195693205794215895225996236097246198256299266310027641012865102296610330671043168105326910633701073471108357236733774其他问题:记录人: 测量人: 测量时间:3 直流屏定期检验3.1 直流屏定期检验项目对于双电双充配置的直流电源系统,应进行全部规定的定期检验项目,对于单电单充配置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表3.1直流屏定期检验项目序号定期检验项目试验方法1一般检查3.2.12表计精度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