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案列分析_第1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案列分析_第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案列分析_第3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案列分析_第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案列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相关案例分析 图为某城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的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的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10(10分分) )案例1答案:(10分)1、交叉口的机动车道(l)没有渠化(1)、拓宽(1)。(3分)2、1号公交停靠不应布置在进口道上。(2分)3、4号、5号公交停靠站距交叉口过近。(3分)4、干道公交停靠站未布置为港湾式。(1分)5、公交停靠站应退后

2、红线。 (1分) 案例2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2、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3、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1、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2、II号小区的二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3、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4、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没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试题二试题二(15(15分分) ) 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公里,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公里: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

3、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案例3 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公里,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公里: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 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答案:(15分)1 1、方案二更为有利、方案二更为有利(3(3分分) )。2 2、主要用地布局合理、主要用地布局合理(2)(2),有利于城市发展有利于城市

4、发展(2)(2)。(4(4分分) )3 3、少占良田、少占良田(2)(2)。(2(2分分) )4 4、城市向西发展有利于接、城市向西发展有利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2(2分分) )5 5、省道的改线方式既能使、省道的改线方式既能使城市的长远发展用地完整城市的长远发展用地完整(2),(2),又便于组织城市路网又便于组织城市路网(2)(2)。(4(4分分) )案例4宜选用打通南路道路方案和居住3选址方案。理由如下:1、打通中路需占用部分基本农田,相比较之下打通南路不存在这个问题;2、居住2小区所在位置与现状城市之间被铁路分隔,且建立交通联系需穿越山体;居住1占用基本农田和林地

5、,且距离在建工业区较远;选用居住3对现状坡地稍加改造后有以下好处:(1)利用地形结合住宅区附近的东湖,有利于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2)位于城市上风向,空气质量较好;(3)东北方山体成为工业区和铁路对住区的影响隔离;(4)与工业区联系方便案例5 图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它地区。 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案例61、编组

6、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于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A 、G、E为石油化工城市,为石油化工城市,其他相关条件见图示。指出该市域城镇体系中存在其他相关条件见图示。指出该市域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案例7出现的问题1、深水港选址不当。、深水港选址不当。2、石油化工城市、石油化工城市G对风景旅游区造成影响,而且周围对风景旅游区造成影响,而且周围被群山包围,不利于污染扩散。被群山包围,不利于污染扩散。3、三座化工城市布局分散,应该适当集中,便

7、于产、三座化工城市布局分散,应该适当集中,便于产品的分工协作,缩小运品的分工协作,缩小运输费用,降低成本。输费用,降低成本。4、高速公路系统规划不、高速公路系统规划不合理。合理。5、连接、连接D、E城的高速城的高速公路环线可以取消。由公路环线可以取消。由普通公路代替即可。普通公路代替即可。案例8案例81、c市及B1B2B3产业定位工业城市,与A市在区域城镇群内滨海旅游城市性质的定位不符;B3城市性质与乙市重叠。2、C市电厂规模过大,且会对海洋动物保护区和红树林造成较大的环境影响。3、该市海域交浅不适合建设深水码头;建设深水码头及机场与甲市已有基础设施重复,造成浪费。4、规划L1的北段穿越山脊,

8、在工程上不合理;L2等级过高;A市与甲市、丙市联系不便;L3穿越红树林保护区及海域生物保护区,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简要修改意见:1、将c市定位为依托A市及周边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滨海旅游业;2、B1定位为滨海旅游城市,B2定位为海陆联运和交通枢纽,B3不设置重要产业职能;3、L1北段应向东绕过山体;应以L2串联A市、甲、丙市即可,L3道路选线应沿海湾绕行。4、取消新建机场及深水码头计划,应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共享。我国西南部某滨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市北部是一个自然环境保护区,西北有一个山区水库,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南部被一条河流环抱,城市主要对外入口在东北部。根据城市总体方案,结合图例,分析存

9、在的问题。案例91、水源保护地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区域,禁止任何建设(必要的科研、考察、勘探除外)因此不能建设别墅区。2、自然环境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以赢利为目的的宾馆、商业设施。3、河流中心岛屿布局错误。4、油库布局不合理,影响城市安全,周围必须留出隔离绿带。5、污水处理厂应该移到河流下游。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 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规划示意图)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

10、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案例10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4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试指出上述规划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分析参考:1. 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 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的必要。 3. 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 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

11、理。 5. 在上风上水方向 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 污水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厂数量偏多。某城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如下,A、G、E为石油化工城市。请指出该城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方案?案例11(1)深水港选址不当。不)深水港选址不当。不能设在水产保护区内,对自能设在水产保护区内,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应设在西港或根据水文条件另设在西港或根据水文条件另行选址。行选址。(2)石油化工城市)石油化工城市G对风对风景旅游区造成影响,而且周景旅游区造成影响,而且周边被群山包围,不利于污染边被群山包围,不利于污染扩散。扩散。(3)

12、该城镇体系中有三座)该城镇体系中有三座石油化工城市,但布局非常石油化工城市,但布局非常分散,应适当即中,便于相分散,应适当即中,便于相关产品的分工协作,缩短运关产品的分工协作,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有利于输距离,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该区域化工产业的集聚提高该区域化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和竞争力。(4)高速公路系统规划不)高速公路系统规划不合理。有的区域过密,东北合理。有的区域过密,东北方向只是通往村镇,没有很方向只是通往村镇,没有很大交通流量,不宜建设高速大交通流量,不宜建设高速公路,有普通公路即可。公路,有普通公路即可。(5)连接)连接D、E城的高速公城的高速公路环线可取消,由普通

13、公路路环线可取消,由普通公路代替。代替。 案例121.选方案一:选方案一:2.投资成本:方案一原址高架,比起地面铺设,成本较高,但是不需要拆迁,投资成本:方案一原址高架,比起地面铺设,成本较高,但是不需要拆迁,而方案二而涉及到城南城北的部分村镇,拆迁成本远远高于方案一。城市将而方案二而涉及到城南城北的部分村镇,拆迁成本远远高于方案一。城市将来需要发展用地的时候,高速公路还得调整,增加了未来投资成本。来需要发展用地的时候,高速公路还得调整,增加了未来投资成本。3.新城建设:方案一原址高架后,相当于城市按两个组团发展,相互比较独新城建设:方案一原址高架后,相当于城市按两个组团发展,相互比较独立,受高速的干扰较小。方案二可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基本不受高速影响。立,受高速的干扰较小。方案二可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基本不受高速影响。4.交通联系:方案一原址改为城市道路,因为方案走向与原有道路顺直,便交通联系:方案一原址改为城市道路,因为方案走向与原有道路顺直,便于组织城市结构,且高速出入于组织城市结构,且高速出入口向两侧偏移是合理的选择,口向两侧偏移是合理的选择,符合高速出入口位于城市边缘符合高速出入口位于城市边缘的要求。方案二四个出入口相的要求。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