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童游戏与发展科目的考试题_第1页
前儿童游戏与发展科目的考试题_第2页
前儿童游戏与发展科目的考试题_第3页
前儿童游戏与发展科目的考试题_第4页
前儿童游戏与发展科目的考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课程班学前儿童游戏与身心发展考题班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1级01班课程名称:游戏与儿童发展任课老师:李甦 老师 联系方式名:孟宪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以物代物答:在游戏中,由于游戏所需物体并不在眼前不能被利用,儿童将身边的某些相似的或不相似物品作为不在眼前的或想象的该物体的替代品进行游戏的过程。它体现了物体和动作的双重概括和迁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物体本身特性的依赖性就会随之降低。在判断以物代物游戏的难度时,参考Haight&Millerden人的研究,我们对于以物代物的游戏往往从三个维度进行区分,第一个维度

2、就是替代品与原始物品的相似程度,这一点往往直接决定假装行为的难度;第二个维度便是替代物品的形状和功能,这个维度的观察记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游戏的复杂性;第三个维度就是对象和行为的内容,这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队以五代无游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总之,根据无间转换的种类,代替物的形状与功能,游戏内容的差异,以物代物的假装游戏表现出不同的难度差别。2、感觉运动游戏 答:该概念是由皮亚杰所提出,感觉运动游戏是指通常出现在0-2岁,是指儿童通过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形成认知结构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不断反复练习已有动作,从简单的、重复的

3、练习中,尝试发现、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根据不同特点再分为六个分阶段。(1)、 第一分阶段(反射练习期)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2)、 第二分阶段(习惯动作和知觉形成时期)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 成一些新的习惯。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但是婴儿在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

4、顺应作用也已发生,表现为动作不完全是简单的反射动作。(3)、 第三分阶段(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从4个月开始,婴儿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婴儿的活动便不再限于主体本身,而开始涉及对物体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这样就通过动作与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使主体对客体发生了循环联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行使的动作。但这一阶段目的与手段的分化尚不完全、不明确。(4)、 第四分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不过这阶段婴儿只会运用同化格式中已有的动作格

5、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5)、 第五分阶段(感知动作智慧时期)这一时期的婴儿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的。但儿童不是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他的发现是来源于偶然的动作中。(6)、 第六分阶段(智慧综合时期)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之外,还能开始"想出"新方法, 即在头脑中有"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感知运动游戏阶段,幼儿的成长表现方面:(1)逐渐形成物体永久性(不是守恒)的意识(2)在稳定性客体永久性认知格式建立的同时,儿童的空间一时间组织也达到一定水平。(3)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3、表演游戏答:表演游戏是指

6、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以儿童自己创编的的故事、他们经历过的事件或者是儿童文学作品等“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故事为游戏本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了需要的指导。表演游戏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游戏形式,教师应有效发挥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自主性,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表演素材、自己动手做道具、自主选择伙伴和角色。从而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必须扮演一定的角色,只不过角色游戏是孩子对生活中的印象,自由地创造和表现,而表演游戏是根据故事和童话情节进行创造性游戏。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文学语言,模仿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创造性地表达思想感情。4、游戏

7、性答:游戏性既可以看作是游戏活动的一种基本特征,也可以用作描述是个体的一种个性倾向或个性特征。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儿童以游戏为中介形成的态度会逐渐的转变为个体的一种个性特种或品质。辛格等人发现游戏性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Liberman、Malone等人还对游戏性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游戏性较高的儿童在情感上也比较积极,同时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身体和言语活动、高想象性和高社会性。同时还发现这类儿童往往情绪比较愉快,能够很好地与人进行交流,具有较高的社会交往能力。Adthey、Rogers等人还进一步研究了游戏性与其他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游戏性与积极主动性、机智幽默、快乐自信、

8、好奇心等个性特征之间存在正相关。游戏性存在着较显著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在社会性活动和认知活动上表现出比普通儿童更高的游戏性,而男孩相对于女孩,游戏性水平会更高。总之,游戏性作为一种个性特征和游戏本身的特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会发挥正面而积极的价值,对于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心智显得十分重要。二、案例题(20分)请利用所学游戏理论及知识分析以下个案,并估计幼儿的年龄。毛毛在给他妈妈吃饼干。她把饼干放到妈妈嘴边,妈妈张打嘴巴做出要吃的样子,毛毛赶紧把饼干撤回来,自己假装咬了一口,又送到妈妈嘴边,等着妈妈来“咬”。妈妈做出反应,张大嘴巴,做出咬的样子。毛毛哈哈笑,又撤回来,自己假装

9、咬一口直到饼干碎了。答:根据麦丘恩和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在假装游戏中若想对幼儿的年龄进行判定,往往需要对幼儿假装游戏的内容、主题进行观察记录从而进一步判断。涉及到具体的方面我们需要对游戏中所用的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性、游戏的内容差异、物件转换的种类以及游戏的难度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判断。在该个案中我们发现,毛毛与妈妈在进行此项活动的开始,毛毛并非将其作为一游戏来看待,而把其作为一种真实的行为。因此在看到妈妈将要咬饼干时候,内心十分紧张,因此“赶紧”将手中的饼干收了回来,这一点说明毛毛并非主动发起游戏。此后他便做出“假装”咬一口饼干的动作,把饼干作为游戏的物件,让妈妈看到,而后妈妈也跟着他

10、学起了这个“假装”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毛毛所利用的游戏物件是手中真实的饼干,而且把这种动作做得非常的到位,而这些动作与其真实的需要并无关系,从这里明显的看出这是一种简单的假装活动,还不是真正的象征性游戏,因此此种假装游戏属于早期的假装游戏。在个案中,毛毛在与妈妈不断的重复该种游戏中得到快感“笑了起来”,是一种从不断地重复练习的动作中得到的快感。总体来看,该案例中毛毛的游戏是在于自己有关的活动中假装,象征性直接与婴儿的身体动作有关,她的表情也是游戏性的,同时我们看到毛毛的游戏已经涉及到其他的动作者活动做得对象“妈妈”,因此其游戏阶段应当介于指向于自我的象征性游戏阶段和单一图示的象征性游戏阶段之间

11、,因此,我判断毛毛的年龄应当介于12个月 -16个月之间。三、论述题(20分)请运用所学游戏理论及知识,论述你对维果斯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的理解与认识。答:维果斯基在儿童游戏上提出的“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即游戏体现了儿童的认知水平,也为新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他认为在游戏中儿童有意识地利用以物代物的方式来进行他们所设想的游戏,如何给一个与游戏本身不相关的物体赋予其意义,需要幼儿的思考,而这实际上促进了幼儿对于事物意义的理解,也促进了幼儿将物体原来功能抽象出来的能力的发展,也即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一点是不同于同一时代的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认为游戏从属于发展,有什

12、么样的发展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游戏水平,游戏是幼儿发展的一面镜子而已。在游戏中我们通常会发现,儿童或幼儿由最熟悉的情境开始,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儿童在不断的探索,往往会出现很多他们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他们往往开动脑经尝试着去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从而就不断的催生出新的经验,而其认知水平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提升。当然我们也要注意,由于在儿童游戏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难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问题可能依靠其自身能力会无法解决, 这是有是中年长者适时地做出一定的指导,就会极大地帮助儿童在认知水平上的提高。同时在游戏过程中,由于每个同龄人之间在知识经验技能上的差异,也可以造成在游戏中互相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

13、,同样也可以在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在维果斯基看来,游戏是社会性的,他一方面强调了游戏受制于幼儿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幼儿已经掌握的先辈的经验知识,肯定了年长者在幼儿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儿童游戏需要在年长者的教育和要求下进一步发展的,游戏不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发展,孩子也不会天生就会游戏,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停滞不前,因此年长者的干预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游戏是生活的反应,关注游戏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规则,肯定了游戏作为儿童掌握社会生活文化经验的手段或途经的有效性,强调了游戏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学前期,游戏尤其是有主题的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总之,由于维果斯基的理论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在幼儿阶段游戏应当成为其主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心智的成长,我们成人务必施以充分而恰当的干预与指导,为我们以游戏为主导的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