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绞车液压泵站及系统设计_第1页
大功率绞车液压泵站及系统设计_第2页
大功率绞车液压泵站及系统设计_第3页
大功率绞车液压泵站及系统设计_第4页
大功率绞车液压泵站及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功率绞车液压泵站及系统设计2013年6月目 录1 概述2 技术设计3 技术特性4 工作原理5 结构特征6 使用和操作7 故障分析与排除8 维护与保养1 概述液压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绞车实现正转和反转,从而达到收放钢缆进行试验的目的。绞车液压动力装置主要由主泵组、冲洗泵组、阀组、油箱组件、液压马达组等构成。2 技术设计2.1 绞车负载扭矩要求2.1.1 主绞车:2.1.2 副绞车:2.2 绞车转速要求2.2.1 主绞车:钢缆最高速度为3m/s。钢缆的卷绕直径为:0.8m则主绞车卷筒最高转速为:71.7(rpm) 2.2.2 副绞车:钢缆最高速度为7m/s。钢缆的卷绕直径为:1.25m则主绞车卷筒最

2、高转速为:107.0(rpm)2.3 液压动力装置设计计算2.3.1 液压动力装置构成根据绞车技术要求,设计基于开式回路的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由于是大功率传动,需充分考虑节能,调速方式采用容积调速与节流调速相结合;并按钢丝绳收回和放出两个阶段,泵源压力进行高低压切换。两台绞车均采用大扭矩马达直接带动卷筒的方式。阀组由控制阀组、单向溢流阀组、2个换向阀组及压力阀组构成。控制阀组由3个电磁换向阀6和溢流阀4(用作安全阀)组成,用于控制2个液压马达壳体冲洗的选择及2个液压马达制动器。单向溢流阀组由2个单向阀10和2个溢流阀12组成,以防止液压马达的吸空及过载。2个换向阀组CF1由插装式电液换向阀11

3、、插装式液控单向阀9、插装式比例节流阀9组成,用于主绞车和副绞车的换向控制及放缆时的回油节流控制。油箱组件由油箱、吸油过滤器1、吸油过滤器21、吸油过滤器23、冷却器5、冷却器20、空气滤清器31等组成,用于储油和冷却等。液压马达组由2个液压马达、2个制动器和2个编码器等组成,用于驱动卷筒、制动及测速等。2.3.2 液压马达扭矩计算系统采用定量液压马达, CA140排量为8800cm3/r, CA100排量为6200cm3/r,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可达35MPa。取主绞车液压马达工作压力为31.5MPa,副绞车液压马达工作压力为16MPa,取马达机械效率为96%, 则额定输出扭矩为:主绞车:副绞车

4、:2.3.3 主泵、冲洗泵及油箱主泵选用比例变量柱塞泵,最大排量193cm3/r,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可达35MPa。取泵的容积效率为95%,电机额定转速1490rpm,3个主泵输出的最大流量为:31931.490.95=819.6(L/min)( q1, q2 ),因此主泵排量满足要求。由于主绞车液压马达工作压力远大于副绞车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而最大流量差别不大,因此电机功率验算只考虑主绞车最高转速时的情况。设定主绞车卷筒最高转速时3个主泵输出相同流量,即为q1的1/3(221.4L/min)。其中一个主泵串联了一个齿轮泵作为控制泵,其排量为11.3 cm3/r,其工作压力为10MPa, 取二泵

5、的机械效率均为95%,则驱动功率:液压马达的冲洗流量需求约为20L/min,选冲洗泵为内啮合齿轮泵,其噪声较低,排量为16 cm3/r,因其工作压力很低,功率需求也小,选三相四极异步电机可满足要求。这时输出流量约为2L/min。2.3.4 液压控制回路及先导控制阀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控制泵源,先导控制阀等元件。先导控制阀均选用液压控制回路的额定压力为10MPa,流量为15L/min。液压控制回路用作制动装置及2个比例节流阀的压力油源,当主泵工作压力较低(小于4MPa)时,也用它作为控制油源。2.3.5 油液及其冷却油温过低时,先通过启动控制泵对油液加热;油温过高时,则通过水冷式冷却器,强化油液散热

6、,使系统油温保持在许可范围(正常温度3050、最高允许温度80)内工作。油温由温度计指示后,实现手动操作控制。3 技术特性3.1 相关技术指标3.1.1 绞车使用功能:主副绞车共用一套系统,两个绞车不要求同时工作。3.1.2:测试参数:系统具有实时测量记录与保存钢缆的运行速度和牵引力功能。3.1.3 钢缆负载、收放速度及容绳长度:主绞车最大牵引力100kN,最大速度3m/s,容绳长度30m;副绞车最大牵引力20kN,最大速度7m/s,容绳长度100m。3.2 动力3个主电机3个主泵最大排量控制泵排量冲洗泵电机冲洗泵排量3.3液压马达技术要求主绞车液压马达排量8800cm3/r,副绞车液压马达排

7、量6280cm3/r,直两者接驱动卷筒,无级变速;调速范围:主绞车1-71.7rpm,副绞车1-107rpm,最低稳定转速:1.5rpm最大负载扭矩:主绞车42375Nm,副绞车15360 Nm。3.4 控制要求控制压力:10MPa。控制方式:电控操纵装置。4 工作原理绞车液压动力装置为绞车提供可无级变速旋转的能源,并提供绞车辅助动作的控制装置能源。液压动力装置由液压主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辅助液压系统三部分组成,参照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主系统是一开式回路,由3个力士乐(博世)公司生产的比例变量柱塞泵A11VLO190作为供油能源,以赫格隆(博世)公司CA系列定量液压马达作为执行机构,以2个插装

8、式电液换向阀、2个插装式比例节流阀及3个溢流阀作为控制元件。系统开始工作时,根据绞车的转速需求,可启动1个主泵A,或2个主泵A、B或A、C,或3个主泵A、B、C。因主泵A串联了控制泵,主泵A是必须要工作的。此时主泵输入电信号为0,排量为最小(等于0),这样主泵的负载较小,电机起动电流也较小。先说明主绞车的动作过程,参见液压系统原理图。电液换向阀15-3断电,主系统最高压力由溢流阀16调定为31.5Mpa;同时插装式电液换向阀11的YA5电磁铁通电,主泵19输出的高压油经插装阀11-2和插装阀9-1进入液压马达7的右腔,液压马达7带动卷筒正转,收回钢丝绳。液压马达7左腔的液压油经插装式电液换向阀

9、11-4、插装式比例节流阀13和插装式背压溢流阀14回油箱。背压溢流阀14的调定压力为0.7Mpa。此时比例节流阀13开度最大而不节流,液压马达7的转速由输入比例减压泵的电信号决定,主系统工作在容积调速状态,传动效率很高。切断主泵19对液压马达7的供油;同时电磁换向阀6断电而工作在右位,使液压马达7制动器腔与油箱接通,制动器锁住液压马达7,使主绞车停转;同时使输入比例泵的电信号较小,泵排量较小,并使电液换向阀15-3通电,主系统压力由溢流阀17调定为2Mpa,这样主泵的负载较小。使电液换向阀15-3通电,主系统压力由溢流阀17调定为2Mpa;同时插装式电液换向阀11的YA6电磁铁通电,主泵19

10、输出的液压油经插装式电液换向阀11-1进入液压马达7左腔,电磁阀9-2通电,插装阀9-1开启,液压马达7右腔的液压油经插装阀9-1和插装阀11-3,再经插装式比例节流阀13和背压溢流阀14回油箱。液压马达7带动卷筒反转,放出钢缆。此时液压马达7的转速由比例节流阀13的输入电信号决定,系统工作在回油节流调速状态。副绞车的动作过程与主绞车的动作过程相同,不再另述。控制泵30串联在主泵A上,是一个齿轮泵,其排量为11.3 cm3/r,工作压力10MPa。泵的进出口设有过滤器23、24,用于过滤杂质,确保比例控制回路的清洁度。控制泵为插装式比例节流阀13提供压力油,当主回路工作压力低于4 Mpa时也为

11、主泵变量机构提供压力油,此外还为绞车的二个制动器提供压力油。二个冷却器分别用于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冷却。主回路从阀块CF2排出的油通过冷却器22回油箱。控制回路从溢流阀29排出的油及冲洗马达壳体后排出的油通过冷却器5回油箱。当油箱温度超过50时,应开启电磁水阀加以冷却。油温在30左右是较理想的工作温度。5 结构特征绞车液压动力装置主要由主泵组、冲洗泵组、阀组、油箱组件、液压马达组等组成。主泵组安装在底座上,冲洗泵组、阀组(包含5个阀块)及二个冷却器安装在油箱盖板上,液压马达组安装在绞车上。具体请参阅液压动力装置总装图。6 使用和操作使用前先检查油箱液面高度,在液位计中应能看到油液面,液面在液位计

12、的中间部位较好。检查各管接头是否已紧固。用点动方法检查主泵和冲洗泵电动机的转向,在电动机风扇侧观察应为顺时针方向,此时主泵的变量缸应在零位,即比例放大器应无信号输入。开启主泵A及控制泵,检查有无异常声音,观察压力表28,看其压力是否在10Mpa左右。如不是,可调节直动溢流阀29而达到。主泵B和主泵C是否开启可根据绞车的转速需求而决定。开启冲洗泵,根据运行主绞车或副绞车确定电磁换向阀6C是否通电,以冲洗主绞车或副绞车液压马达壳体。两分钟左右后,可接通控制主绞车或副绞车制动器的电磁换向阀6A或6B的电源,松开主绞车或副绞车制动器,并控制主泵19和比例节流阀13的输入电压,使液压马达低速旋转,此时负载应较小。轻载运行10分钟后可逐步加载。7 故障分析与排除泵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