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决方案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资料编码:CYKJ-FW-708编号:_龙门架安全保证措施审核:_时间:_单位:_龙门架安全保证措施用户指南:该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过程的方案制定,通过完善工作思路,在正常运行中起到指导作用,包括确定问题目标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成本计划和可行性分析、实施和跟进。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一、安装准备1.材料准备:架体两立柱为角钢焊制而成的四肢格构柱,每节规格为3000mm×600mm×500mm,节间螺栓相连;天梁用2【14槽钢背对背
2、焊制而成。2.组织准备成立临时领导小组,负责龙门架的安装使用、维修、拆除等工作。二、安装过程1.基础处理首先在事先选择的架体竖立位置与立柱对应处挖两个700×700(mm2)坑槽,深500mm,然后浇注C20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再开始竖立架体。2.组装根据工程的进度,由专业人员对架体进行升高,用螺栓连接固定,然后安装各种附件,如天轮梁、滑轮、起重绳、缆风绳等,最后不要遗忘超高限位安全防护装置。3.吊装架体组装完毕后,基础垫层强度达到要求且缆风绳地锚已埋放完毕后,便可开始吊装工作。设专人指挥,划定危险作业区时,禁止行人通行,严防事故发生。为增强架体刚度,用钢管支防护架加固。4.缆风
3、绳根据场地条件和架体高度,本井架设一组缆风绳,每组四根,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60°,材料选用9.3mm钢丝绳,不得用钢筋替代。5.稳固卷扬机选择视线良好,远离危险作业的区域设置卷扬机,除在卷扬机后面设置地锚与卷扬机座栓牢外,还应在前面打桩,以防机体向前移动。6.地锚采用两根脚手架用钢管并排设置,间距0.5m,打入深度为1.7m,顶部设缆风绳,做防滑措施。7.验收试验防护架子、卷扬机棚等搭设完毕后,即进行验收工作,并做空载与定额荷载试验。三、安全使用措施1.该措施由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每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人。2.卷扬机由专职司机操作,司机必须经专门培训有上岗证。3.严禁载人,升降机主要是运送
4、物料的,严禁各类人员乘吊篮上下。4.禁止攀登架体和从架体下穿越。5.缆风绳不得随意拆除,凡需临时拆除的应先加固,待恢复缆风绳后,方可使用升降机。6.司机在操作中应经常注意传动机构的磨损,发现磨绳、滑轮座偏等问题,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立即解决。四、拆除工作1.人员分工有小组组长负责,各项工作均落实到人。2.要求设置专门指挥人员,地面看守人员;划定危险区域,设置标识牌;高处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全体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按照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依次拆除。3.拆除附件,先将吊盘、起重绳、附墙杆、超高限位等电气装置提前拆除。查看现场环境,包括外脚手架、地面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应采取措施避免其架体的拆除。4.先拆除井架体,按照由上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2025年餐饮企业预制菜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路灯合同协议书
- 车辆代办过户协议合同
- 车位买卖协议书范本
- 吊顶修补合同协议书
- 民间分房协议书
- 连锁加盟合同补充协议
- 配电房转让合同协议
- 轨道观光车合同协议
- 没给培训协议书
- 初中常见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
- 医院18项核心制度(2023年)
- 2023年广东省初中生物地理学业考试真题集合试卷及答案高清版
- 静脉输液输液反应课件
- GB/T 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
- GB/T 18601-2009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 《野蜂飞舞》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优质课件
-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