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与血栓_第1页
恶性肿瘤与血栓_第2页
恶性肿瘤与血栓_第3页
恶性肿瘤与血栓_第4页
恶性肿瘤与血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1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肿瘤发生的止血异常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与其它原因发生的血栓有所不同,它一般影响下肢深静脉,而且是孤立的,肿瘤的静脉血栓可以是游走性的,可累及浅静脉和深静脉,及一些少见的部位,如:上臂和胸部。2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有些病例对抗凝治疗无效,在一些癌症患者,静脉血栓可以是首发症状,在患者还无任何其它

2、症状时出现,直到数月甚或数年才发现肿瘤,静脉血栓是癌症的重要并发症大约可在4%20% 患者中发生动脉血栓少见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3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4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在癌症患者尸体解剖中经常见到血栓栓塞,与4%20% 的临床发生率相比尸检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50%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胰腺、胃、脑、卵巢、肾和肺,以及出现转移瘤时最高,近来更发现淋巴瘤中静脉血栓发生率高,患者接受化疗时静脉血栓发生高6.5 倍,还发现应用

3、抗血管增生药者静脉血栓高,应用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大约7%10% 的下肢静脉血栓。5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住院的癌症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癌症患者手术比非癌症患者同样手术术后深部静脉血栓增加 2 倍,致死性肺栓塞增加 3 倍,通过前瞻性研究对癌症患者临床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比较清楚的是乳腺癌患者在 I 或II 期乳腺癌者应用他莫昔芬(Tamoxifen)治疗者血栓栓塞的危险约 1%.6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在一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估价

4、 Tamoxifen 对乳腺癌的预防,将高危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Tamoxifen 或安慰剂历时5 年,深部静脉血栓的危险在Tamoxifen 组每年为0.314%而安慰剂组为每年0.084%,与此相关的肺栓塞为0.069%和0.023%,而且在年龄大于 50岁的妇女血栓发生率最高。7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在 II 期乳腺癌妇女接受化疗者其血栓发生率在 5%和13% 之间,其中绝经期之后的妇女血栓发生率最高,化疗加用 Tamoxifen也比单用化疗增加血栓危险,有报道乳腺癌已转移的患者接受化疗其血栓发生率为 17.6%

5、 ,在患进展性癌症患者血栓栓塞的危险较高,如接受化疗的脑瘤患者,腺癌患者,如直肠癌,胰腺癌,和胃肠癌似乎特别易于发生静脉血栓,但是目前尚未精确地估计其血栓发生率。8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有报道在进展性卵巢癌接受化疗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 10.6% ,癌症患者进行手术时其术后血栓形成比经历同样手术的非癌症患者约高 2 倍。日本妇产肿瘤学会统计了19912007 年十五年中子宫癌切除的患者肺栓塞增加了 6.5 倍,下肢静脉血栓增加了 3.5 倍。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PE和DVT高出良性子宫切除疾病的 16倍。2008 年A

6、SCO 报导恶性肿瘤PE、DVT比非肿瘤人群高出 6 倍。9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Sack 等综合文献报道指出:最常见的并发血栓的肿瘤好发于胰腺、肺和胃。Lieberman通过回顾性的系列分析报道,在男性中肺和胰腺的癌是最常见并发血栓形成,而在女性中最常见的并发血栓的是妇科的癌,如子宫和卵巢癌。结肠和胰腺的癌,很可能是并发血栓形的癌的分布与在总人口中癌的频率相关。 10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Trousseau报道的血栓性静脉炎是恶性肿瘤

7、的先兆,但是有关原发性深部静脉血栓的患者有发生癌的危险还存在争论,虽然不少学者的报道认为原发性深部静脉血栓是隐匿性癌的信号,但是仍然有些学者认为对这种患者严格的观察有无隐匿性癌是否合宜。一般认为在年龄大的患者若出现原发性深部静脉血栓应该警惕是否有隐匿性癌,在男性应注意前列腺、结肠和膀胱癌,而在女性应注意结肠、乳腺和子宫内膜癌,应进行相关的筛选检验。11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12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应用免疫化学或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证实在原

8、发癌和转移癌之中和周围有纤维蛋白,同样也发现,血小板血栓和生长中的瘤细胞紧密结合,表明血小板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有一定的功用,这种病理所见表明止血作用引起的肿瘤周围纤维蛋白的沉积和血小板的激活可能在宿主对生长的肿瘤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3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这种反应在轻度时可能有助于限制肿瘤生长,但是过度的反应对宿主是有害的( 即产生血栓) 和有助于肿瘤(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 ,与纤维蛋白原相关的蛋白(Fibrinogen - related proteins FRPs) 在肿瘤中的分布为在癌症患者中高凝状态的发生

9、原因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实验证明给予纤维蛋白原和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可选择性地浓集在动物和人的肿瘤,也有实验证明在大鼠和人的肿瘤中有FRPs.14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近年来大量的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已经显示在人和动物肿瘤的几种原位瘤和转移瘤中 FRPs沉积并且有交联的纤维蛋白,FRPs的解剖分布因肿瘤而异,在癌症中 FRPs是沉积于围绕肿瘤细胞的基质中,相反在肿瘤基质中心区 FRPs不明显,应用抗体鉴定 FRPs确认有纤维蛋白原和各种相关的蛋白,包括未交联的和交联的纤维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肿瘤中纤维

10、蛋白的沉积也因肿瘤类型而异。15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已有报道:50% 癌症患者和 90% 有转移瘤的患者显示 1 至数个凝血参数异常。最常见的包括凝血因子水平升高( 如纤维蛋白原,因子 V,VIII,IX 和XI),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 增加和血小板增加,癌症患者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般的因素如发生急性相反应,蛋白代谢异常,坏死,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如卧床导致瘀血) 都会有助于凝血的激活,但是关键的作用是由于肿瘤细胞特殊的促凝机制。16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

11、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恶性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止血系统相互作用,基本上可分为 2 类,其一是肿瘤细胞的活性,包括促凝活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释放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IL- 1) ,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其二直接与其它血细胞相互作用,如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17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肿瘤细胞的促凝活性,大量的文献报道肿瘤细胞有各种促凝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 ies PCAs) ,其中已明确认定的是组织因子(TF)

12、和癌促凝物(CP) 。TF是47KD 的穿膜糖蛋白,它和因子VII形成大分子复合物,这是凝血过程启动的第一步。18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这种复合物可激活因子 X 和IX.用免疫组化方法可在正常和恶性瘤组织中发现它们,CP是68KD 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它可以直接激活因子 I 而不依赖因子 VII,已在恶性肿瘤组织中检查出来,人的肿瘤中还发现数种其它PCAs,包括肿瘤细胞膜上伴有因子 V 受体的微体,这有助于组合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以及能够使纤维蛋白交联的类因子 XIII 活性。肿瘤细胞还可引起内皮细胞激活并释放促凝物质。

13、19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1)TF依赖因子VII,因此不能使缺因子VII血浆的凝固时间缩短,或者直接激活因子X 为因子Xa,CP的作用与其相反因CP可直接激活因子X 不依赖因子VII,(2)各有特定的抑制剂,TF有大量脂类,因此对磷脂酶- C敏感,而CP对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如碘乙酰胺或HgCL2 敏感,20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3)使用抗TF单抗和抗CP单抗对各自的凝血试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4)TF的活性可被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

14、PI) 抑制,而TFPI对CP无抑制作用,近年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 R A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一些报道指出APL 细胞表达TF和CP,AT R A可以减低APL 细胞表达TF和CP21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TF可见于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而CP仅见于恶性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病时可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发现CP但在完全缓解后不能再查出,这些都表明CP系被未分化的幼稚细胞和恶性细胞所表达,一旦细胞分化正常即不再表达,在不同类型细胞中TF可被AT R A下调,因此这两种主

15、要的细胞促凝物TF和CP不同表达和调节对于了解恶性肿瘤凝血激活的病理生理以及监测肿瘤的治疗反应可能有重要意义。此外癌症患者血小板释放微颗粒到血浆也与PCA 有关。22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许多肿瘤细胞在它们的表面能够表达纤溶系统所需要的全部蛋白,如尿激酶型(U- PA )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 PA ) ,也能产生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 和2( PA I- 1 和PA I - 2) ,此外在肿瘤细胞膜上存在特殊的受体,它们有利于所有纤溶成分的组合,这些受体除调节纤维蛋白外可能对肿瘤的不同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

16、用。23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通过这些受体介导有助于纤溶系统激活,而且可能在一些白血病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中有重要作用,相反某些实体瘤患者出现的血浆纤溶活性的受损可能是这些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近来的报道表明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它们的抑制物的失衡可能在肿瘤浸润、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中起作用,已经发现这些蛋白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恶性肿瘤患者中是无病间隔和长期生存指数。24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肿瘤细胞可产生一些不同的炎性细胞因子,其中有些可影响内皮细胞的

17、抗凝特性,如TNF - 2 和IL - 1以及脂多糖(LPS或内毒素)可引起内皮细胞表达 TF和PA I - 1,下调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 而TM- 凝血酶水平的减低可使蛋白 C 系统的激活减低,而蛋白C 是重要的抗凝系统,也有报道认为来自肿瘤的IL - 1在一些急性白血病患者 DIC 的发病中起作用。25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此外在人和动物的肿瘤细胞还分泌一种多肽血管通透因子(VPF) 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这就阐明了为什么许多肿瘤微血管通透性增高,VEGF 在肿瘤血管增生

18、中起重要作用,在一些肿瘤细胞中VEGF 的合成已在分子水平上与这些细胞中 TF合成的调节相联接,有些肿瘤细胞 TF基因的高表达可引起 VEGF 基因的高表达,因此细胞表面 VEGF 表达的分子关联显示凝血过程,炎性细胞因子和恶性肿瘤生长及转移之间的重要的相互作用。26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在实体瘤患者 TFPI 水平升高而TFPI抑制bFGF 引起的血管增生。肿瘤引起的新生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其特点是高通透性导致血浆漏出造成比容增加,血黏度增高,血流淤滞易发生血栓。 肿瘤细胞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包括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单

19、核细胞巨噬细胞。27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产物,也可以和单核 巨噬系统作用,并引起这些细胞表达TF,有报道由肿瘤患者分离的巨噬细胞比对照细胞表达更多的 TF,这可能与癌症患者高凝状态的发生有关也与肿瘤组织中纤维蛋白的沉积有关,也有材料显示不同类型癌症患者循环中的单核细胞TF的表达增加。28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可见高凝状态或称为易栓状态(Thrombophilic state) 是由于肿瘤细胞本身可以影响止血作用各方面即

20、凝血过程,抗凝,纤溶和血小板,这不仅造成恶性肿瘤患者的易栓状态,而且凝血,血小板等的改变,还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29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在癌症患者多种危险因子有助于引起高凝状态,抗肿瘤疗法包括单一的或多种的化疗,激素疗法和血液细胞生长因子都不可避免的参与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化疗可改变凝血因子和自然抗凝物的水平,降低纤溶活性和直接损伤内皮细胞,已观察到 49例II 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过程中出现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 缩短,在10例头颈部癌患者注射 5Fu 后纤维蛋白

21、A肽( F PA ) 水平增加,注射结束后F PA 回复正常。30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在应用环磷酰胺,methotrexate和5Fu(CMF)治疗II 期乳腺癌患者,发现蛋白C和蛋白S抗原水平和活性减低( 可降 70%90%) 而PA I - 1 水平升高,在 40 例III 期和IV期肺癌患者化疗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 PA ) 明显下降,PA I - 1 增加,已经发现doxorubicin ,vincristine和bleomycin引起内皮收缩和血小板粘附,而内皮收缩可以暴露内皮下基质,它可以启动

22、凝血激活,31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在体外试验观察到内皮细胞与化疗后的血浆温育后与血小板的反应性增加,但化疗前的血浆无此作用,这一作用也可由于将血浆加热或者加入可以封闭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的合成多肽RGD而消失,而且内皮细胞反应性的增加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IL - 1) 有关,表明化疗药通过引起IL - 1 释放(I L- 1 有助于黏附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表达)未改变内皮细胞对对血小板的反应性。322012 | 共创未来共创未来2012 | Building the Future Together 由于年龄,癌的类型和病期等因素因此难以确定每一药物的病因作用和危险程度,但对少数抗肿瘤药物,如L- 门冬酰胺酶和Ta moxi fa n的引起高凝的作用了解最多,L- 门冬酰胺酶通过减低血浆中蛋白合成所需的L- 门冬氨酸而抑制白细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