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 1.汉高祖巩固政权秦朝西汉楚汉战争刘邦大封同姓王刘邦大封同姓王汉初同姓王国国名名荆荆 楚楚 齐齐 吴吴 淮淮南南赵赵 梁梁 淮淮阳阳代代王王名名刘刘贾贾刘刘交交刘刘肥肥刘刘濞濞刘刘长长刘刘如如意意刘刘恢恢刘刘友友刘刘恒恒与与刘刘邦邦关关系系从从父父子子弟弟 子子 兄兄子子子子 子子 子子 子子 子子高帝(刘邦)刑(杀)白马盟曰:高帝(刘邦)刑(杀)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天下共击之。 ”史记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本纪刘邦大封同姓王刘邦大封同姓王 刘邦大封同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刘氏“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
2、巩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后不过18年,诸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侯王就发动了叛乱。乱。 西汉前期形势图一、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汉高祖巩固政权2.汉景帝平息叛乱中央和诸侯王的矛盾激化中央和诸侯王的矛盾激化汉文帝汉文帝汉文帝(前汉文帝(前202前前157),刘),刘恒,汉高祖子,母薄姬。前恒,汉高祖子,母薄姬。前196年,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代王。汉高祖死后
3、,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时中央和封国之间的帝。汉文帝时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矛盾日益激化。文帝三年(公元文帝三年(公元前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武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武装叛乱;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装叛乱;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其后尘。步其后尘。解决诸侯国的问题,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是汉文帝时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是汉文帝时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贾贾 谊谊 “欲天下
4、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于天子”。 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汉景帝刘启景帝平叛 景帝决心平叛,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叛乱。太尉周亚夫一、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汉高祖巩固政权2.汉景帝平息叛乱3.汉武帝加强皇权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 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5、汉武帝刘彻主父偃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下列事件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的先后顺序是:平定七国之乱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分封同姓王分封同姓王 削夺王国封地削夺王国封地A A B B C C D D 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形成秦王李世
6、民征战图唐玄宗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官佳丽三千人,后官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宠爱在一身渔阳鼙鼓动地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郭子仪李光弼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安史之乱
7、和藩镇割据的形成2.周世宗改革及其意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五代十国是哪五代?哪十国?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十国: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造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源是造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源是A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 B民族政权间矛盾不可调和民族政权间矛盾不可调和C C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扩大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扩大 D D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南迁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南迁 周世宗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更加痛苦。至五代后期, 周世宗柴荣进行改革,南征北战,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
8、了基础。后周世宗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2.杯酒释兵权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宋太祖从宋太祖从 “权权”、“钱钱”、“兵兵”三方面着手,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1 1、枢密院掌军权枢密院掌军权 2 2、三司掌财权三司掌财权 3
9、3、宰相仅有行政权宰相仅有行政权。削弱所有藩镇权力:削弱所有藩镇权力: 1 1、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2 2、设置通判设置通判 3 3、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文臣出任州郡长官钱:财赋收入,除自留外运往京师或其他钱:财赋收入,除自留外运往京师或其他制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制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兵:将实力最强大的禁军分别归属殿前司、兵:将实力最强大的禁军分别归属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但发兵之权归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和调兵的分离。枢密院,实现了统兵和调兵的分离。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
10、A极力提高皇权极力提高皇权B B竭力削弱相权竭力削弱相权C C削弱兵力削弱兵力D D削弱地方实力削弱地方实力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A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B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C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D D防止人民反抗防止人民反抗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杯酒释兵权3.“三冗”积重难返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 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 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
11、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 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北宋出现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局面,从反面说明了面说明了A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C 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 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兵赿多,战斗力赿弱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授爵;汉:西汉(以才能、声望,选人在地方)察举,征辟东汉:举孝廉;魏晋: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出身好坏);隋:科举制(隋炀帝正式形成;唐朝:设进士、明经诸科,武则天设殿
12、试、武举;宋朝:誊录、糊名,王安石变法试策论;明清时:八股取士)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秦设御史大夫;秦设御史大夫;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位卑权重;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位卑权重;唐朝门下省对官员和皇帝都可以谏正,设唐朝门下省对官员和皇帝都可以谏正,设“谏谏官官”;宋朝宋朝“谏院谏院”,设通判监察地方;,设通判监察地方;元朝御史台;元朝御史台;明朝厂卫特务机构,中央都察院,设监察御史,明朝厂卫特务机构,中央都察院,设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对六部对应业务监督,对六部对应业务监督, 地方省级机构设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
13、使司。地方省级机构设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1010年全国卷年全国卷2 2)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BC(1010年江苏卷)年江苏卷)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其目的是 ( ) A确立“天下一家”的格局 B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C消灭异姓诸侯
14、王和功臣 D效法西周,广建诸侯 课堂练习2晁错的削藩策与主父偃建议实行的“推恩令” 在关于削减封国实力的论述方面( ) A方式不同 B目的不同 C本质不同 D完全相同 BA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 ) 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 B分割王国封地 C剥夺诸侯王的封国 D加强中央集权 4西汉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 ) A三公九卿 B枢密院 C中朝 D尚书令BC5汉武帝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不包 括 ( ) A 设转运使负责地方财赋 B建立中朝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 A(2012山东文综卷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B7(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高考英语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无答案
- 行政法与非债务关系的研究试题与答案
- (小学语文资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7
- 改善学习效果2025年护士试题及答案
- 中国文化精神的试题及答案
- 医疗领域中的信任危机与应对策略
- 主管护师伦理问题试题及答案
- 医疗行业数据安全标准与实践案例分析
- 企业文化课件讲解技巧
- 普通物理热学-李椿-电子教案
- 1纪委监委执纪审查案件卷宗模版检查卷模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天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2023年汽车设计习题库含答案
- 劳动教养心灵-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 论文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 《硬件工程师手册(全)》
- 园来如此-园林规划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3届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2
- 排水管道缺陷名称及等级划分
- YY/T 1496-2016红光治疗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