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内蒙古工业大学_第1页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内蒙古工业大学_第2页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内蒙古工业大学_第3页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内蒙古工业大学_第4页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内蒙古工业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课 程 名 称: 物理基础课程层次(本/专): 本 科课 程 负 责 人: 黎 明所 在 学 院: 理学院申 请 日 期: 2011.5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务处 制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姓 名黎明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0.11职 称副教授职 务导 师 硕 导 博 导学 历/学 位研究生/硕士电 话所在单位理学院承担本科教学经历本课程教学任务理论教学时间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学时备注2007-2011物理基础预科生401999-2004大学物理预科生 180实践教学2007-2011物理基础实验预科生161996-2003大学物理实验预科生48其它本科教学任务2008大学物理实验A/B

2、本科生452007-2011大学物理C实验文科类本科生82007-2011大学物理C文科类本科生40二、课程组情况(一)人员简况总人数职称学历年龄4教授副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及博士后硕士本科本科以下老50中35-50青353112131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学术专长拟在本课程建设中承担的任务黎明女41研究生副教授物理电子学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张颖女38研究生副教授生物物理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吕军男38研究生副教授生物物理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研究王景峰男34大学讲师物理电子学实验讲义、试题库、网站建设(二)近五年来课程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业绩时间业 绩(研究课题、教材、著作、论文、获奖等)级别进展情

3、况主要人员姓名*参与人员姓名2008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出版吕军黎明2009基础物理自编教材完成黎明张颖2009物理学名词蒙汉语对照手册自编教材进行中黎明王景峰2009民族预科物理实验教学探索论文发表黎明王景峰2009高校扩招后民族预科物理教学改革探索论文发表黎明王景峰2005关于大学物理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目校教改项完成吕军王景峰 2009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校教改项进行中王景峰黎明2008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自治区进行中胡秀珍黎明注:“主要人员”指课题负责人、主编、第一作者、第一获奖人等(三)近五年来课程组科学研究业绩时间业 绩(研究课题、教材、著作、论文、获奖等)级别

4、进展情况主要人员姓名*参与人员姓名2007均匀聚合物溶液的非线性光学“写入”现象研究学校课题完成黎明王景峰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6009,60478020)国家级完成吕志伟黎明2008Laser-induced pattern formation from homogeneous polyisoprene solutionsSCI发表林殿阳(导师)黎明2008双光束抽运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率的实验研究核心发表黎明王景峰2008受激布里渊散射光限幅时域脉冲波形的研究进展核心发表黎明2006人类基因组5UTR内含子的信息论研究和功能预测学校课题完成吕军张颖2007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转录

5、调节模块的信息论研究自治区级完成吕军张颖2006三元混晶中的极化相关问题学校课题完成王景峰2008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序列分析及预测学校课题进行中张颖吕军2007大肠杆菌Sigma70启动子的识别核心发表张颖吕军2010基因组中转录和剪接调节模体的距离保守性自治区级进行中吕军张颖注:“主要人员”指课题负责人、主编、第一作者、第一获奖人等(四)近五年来课程组其它方面获奖时间奖 项级别第一获奖人参与获奖人2009三育人先进个人校级黎明2008三育人先进集体校级黎明三、课程描述(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物理基础课程编码090112106英文名称Basic Physics课程类别 普通教育课 学科基础课

6、 专业课 选修课 课程性质 理论课 实验课 工程训练课 体育课 其它适用专业预科生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秋) 第二学期(春)学 时56学分3.5开课单位(系所)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二)课程现状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说明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预科教育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高校办学的特色之一,也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的预备学习阶段。我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全校的本科各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比较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物理基础是我校预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针对预科生物理基础薄弱,汉语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的情况,在预科的阶段,采取短期和强化的教学手

7、段,即通过物理基础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物理素质在高中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践环节2.1 主要内容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牛顿定律(1)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2)匀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描述(3)圆周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描述(4)牛顿运动学三定律及牛顿定律的应用第二章:守恒定律(1)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角动量、力矩、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3)功、功率、动能、动能定理(4)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5)机械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章:气体动理论(1)分子运动论的

8、基本概念(2)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平衡态(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气体的压强公式、气体的温度公式第四章:热力学基础(1)功、热量、热力学系统(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五章:波动光学(1)杨氏双缝干涉(2)薄膜的等厚干涉(3)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光的衍射(4)光栅、光栅衍射(5)光的偏振、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第六章:静电场(1)库仑定律(2)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 (3)电场线、电场强度通量(4)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5)电势、电场力的功、电势能、电势叠加原理第七章:稳恒磁场(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叠加原理,电流的磁效应(2)磁感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及安培环路定理(3

9、)安培力,洛仑兹力。第八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2)愣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2.2 实践环节第一部分:多媒体演示实验(1) 反射、折射、双折射实验(2) 杨氏双缝干涉、牛顿环、劈尖干涉实验(3) 单缝衍射实验(4) 偏振、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布儒斯特定律实验第二部分:实验室演示实验(1)滚柱式转动惯量演示实验(2)机械共振实验(3)能量转换轮实验(4)手触电池实验(5)弹性碰撞试验(6)驻波实验(7)热学第二定律实验第三部分:基础性操作实验(1) 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2) 透镜焦距测量实验

10、(3)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3、本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及教材建设3.1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1)突出重点。本课程的重点要放在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物理思想的掌握上,其次,把数学精神融入到物理的学习中,达到对中学的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与大学物理内容的初步学习的目标。(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并配以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提升教学效果。(3)重视语言关,积极开展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语汉语相结合的灵活主动的讲解与交流方式,帮助预科生顺利实现从蒙语授课到汉语授课的教学方式的过渡。

11、(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物理基础里加入实验教学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室演示实验和基础性操作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手段,将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物理概念、观察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 建立网络教育体系。实现初步的网上自主学习的教学平台,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3.2 教材建设我校预科学生的层次和特点,决定了预科物理基础课即不同于高中物理、也不同于大学物理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直接讲授大学物理调整为“补”和“预”相结合的基础物理课程,把中学的重点内容的复习及与大学相关内容的初步学习结合起来,在

12、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物理思想和物理精神的基础上,把数学精神融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对同样的物理现象,利用中学的初等数学的方法解决到大学阶段用高等数学的方法解决的衔接和递进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连贯和递进,做好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工作。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首先复习中学物理知识,随后指出中学物理中采用初等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局限性或特殊性,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大学相关内容。如恒力冲量的定义式和恒力做功公式中学里都学过,大学物理中计算变力冲量和变力做功是用高等数学积

13、分的方法。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应密切配合教学任务,我校自编的大学物理教材或相关的物理教材都不能满足我校预科物理的教学要求,需要编写一部物理基础教材。编写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材的质量又是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大事,鉴于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和在高校教育层次的独立性,应汇聚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共同编写适应新形势下预科物理教育的高质量的教材。4、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需要编写一部适合我校预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物理教材。(2) 需要编写物理名词的蒙汉英三种语言对照手册,方便学生随时查询,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言关。(3) 多媒体教学课件尚不完善,现在仍没能完全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

14、段的配套使用。(4) 没有实现网上的远程教学; (5) 演示实验仪器损坏率较高。四、建设与改革方案(对照内蒙古工业大学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 建设目标对预科物理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造成适合预科生能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使其范围、深度、速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达到弥补知识缺陷、拓宽知识面和强化实验操作技能的目标,实现与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为学生进入本科学习扫清障碍。1.2 建设内容(1) 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建立适用的教材及教辅体系。(2) 改进教学手段,形成多种讲授和学习模式。完善多

15、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教学内容,达到现代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3) 完成实验指导书的编写,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室演示实验和基础性操作实验,学习和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后续实验课程的顺利完成作好实验技能的储备工作。(4) 建设一支中青年教师结合,知识结构、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都比较合理的教学队伍。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确定适合我校预科学生的教学内容,建立适用的教材及教辅体系。编写蒙汉英对照物理学名词手册编写物理基础教材编写物理基础实验讲义和实验报告(2)制作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3)利用网

16、络实现课内外教学协调进行的模式。2、建设方案、措施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教学队伍、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活动、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考试模式、教学条件和网络教学环境、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2.1 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研究的开展建立一支中青年教师结合的团结合作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通过定期进行的教学研究交流活动、调研其他院校预科物理课程的成功经验及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及实践的锻炼和培养。2.2 教学内容和教材确定适合我校预科学生的教学内容,建立适用的教材及教辅体系。(1)编写蒙汉英对照物理学名词附录由于预科生在中学阶段的纯蒙语授课方式,使得进入大学后在汉语听课和表

17、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对物理名词和物理术语在蒙汉语之间的对照翻译和理解在一定时期内更是存在非常强烈的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利用代课教师蒙汉语兼通的优势,教会学生用汉语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理学词汇,其次是编写物理名词的蒙汉英三种语言对照手册,方便学生随时查询,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言关。(2)编写物理基础教材编写一部适合预科生的物理基础教材,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直接讲授大学物理调整为“补”和“预”相结合的基础物理课程,把中学的重点内容的复习及与大学相关内容的初步学习结合起来的教材。(3)编写物理基础实验讲义和实验报告预科基础物理里加入实验教学的内容,通过选择具有

18、基础性和代表性的实验,学习和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读数方法,实验数据的测量到数据的处理等,为大学物理实验等后续实验课程的顺利完成作好实验技能的储备工作。2.3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2)、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与教师互动相结合的新的学习模式。2.4 实践教学环节针对预科生实验基础较差,基本仪器的认识,读数方法,数据的测量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知识都欠缺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室演示实验和基础性操作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习和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

19、的培养,实现中学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上的衔接,达到弥补知识缺陷,拓宽知识面,强化实验操作技能的目标。2.5 考试模式 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试模式。在现有笔试和实验成绩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考核内容。2.6 课程特色物理基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同于以往的预科物理教学模式,既不是预科建立的初期的完全补习高中物理内容的方式,也不是后来采用的多学时慢进度地直接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模式,而是根据扩招后民族预科生的特点,把教材的内容,从功能上分成三大块,分别解决现阶段预科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物理基础是适合我校招收的预科学生情况的基础物理教材,着重提高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物理素质在高中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掌握一定的利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大学物理的方法,完成教法和学法的顺利过度,为学生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材中蒙汉英对照物理学名词手册的部分着重解决的是,方便学生随时查询物理名词和物理术语的对照翻译,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言关。(3)物理基础里加入实验教学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室演示实验和基础性操作实验等,学习和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连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持。3、建设进度和预期效果和成果第一学年:根据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