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西南大学_第1页
物理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西南大学_第2页
物理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西南大学_第3页
物理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西南大学_第4页
物理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西南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4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品德高尚、专业厚实、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良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物理专业和科学教育专业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中等学校的教学、相应专业机构的科学研究、管理等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基本要求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的思想品德。2、熟悉教育法规,学会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网络教育技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中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能力。物理学专业:具有物理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且初步掌握解决

2、问题的方法;了解物理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科学教育专业:具有物理学科领域以及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且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3、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及成就;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有健康的审美取向和人际交往能力。4、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自我更新知识、自我调控的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国际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现代社会意识。5、能熟练地使用一门外语;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和

3、信息处理;熟练掌握普通话。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二、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最低毕业学分为:160。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学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验环节,德、体毕业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三、学科大类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学科大类必修课: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等物理学专业必修课: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固体物理、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科学教育专业必修课:普通化学、

4、普通生物学、自然地理、中学科学教材教法、科技史等。四、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类别学 分比 例(%)公共课程全校公共必修课4540全校通选课16选修课学科大类必修课4650专业必修课26专业选修课12专业实践实习810毕业论文(设计)6社会实践1五、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施形式学分学 时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成绩考核总计讲课实验其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试考查全校公共必修课2204209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4100901033220620902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中国政策22302220320903道德与法律147070322042590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1510690163322

5、1040905大学外语1163603605555222530906计算机应用基础(含C语言)1610810843220810907体育41442222220820908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24周4周220620909就业指导12362小计45学科大类必修课221460507高等数学1132642646442221540104力学1472724221530528热学1372724221540101电磁学1,5472724221540509光学1,4472724221540536原子物理学1472724221530521模拟电路1,639372214+2221520526普通物理实验65132141

6、18332220720920教育学12543222320910心理学1254322072093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22302小汁461059782139915141235专业必修课物理学专业221540529数学物理方法1472724221540511近代物理实验·64900904221540516理论力学1472724221540102电动力学14472724221540519量子力学(I)1472724221540532统计物理1468684221520540中学物理教材与教法1627236364小汁265684421261612科学教育专业221640522普通化学147

7、254184221740525普通生物学147254184222040543自然地理1472724221520537中学科学教材与教法1,647236364小汁162882167216专业选修课222530502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1,639054363+2222520501CAI课件制作1,625418362+2221520508固体物理学1254546221530531天体物理1,2354546221530530数字电路1,636045156221530506电工学1,635436186222520510计算机网络技术1,623618184222530101MATLAB及其应用1,6

8、36040206220910221科技论文写作21993221520533物理学前沿与现代科技22575733221520527普通物理选讲2236364221520520量子力学(II)2236364221520534物理学史2240404221520541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2,6272036364221520542中学物理疑难问题选讲2236364221520535物理专业外语1240404负能谱热力学理论1236362221530517理论物理导论1354546221520514科学教育研究方法230303221520513科技史240404221520538中学科学教育实验

9、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2360364221520539中学科学疑难问题选讲236364221520515科学教育专业外语240404中学教学技能23636至少选修28个学分专业实践20201301实习88周20201303毕业论文61周9周20201304社会实践15周(在5个假期进行)小计15创新学分6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专利发明或省级以上(含省级)竞赛奖最低毕业学分160注:实施形式:1课堂教学,2讲座,3自学,4双语言教学,5多媒体网络等,6实验七、主要课程简介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本课程是学科大类必修课,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在1、2、3、4学期

10、开课,总学时264。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并能运用于解决物理问题。教材:高等数学(第13册)( 全国优秀教材),四川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高等数学(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大学数学教程(共5册),刘建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必修课,在第4学期开课,共72学时。本课程既是数学课程,又是物理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复变函数、付里叶变换和数学物理方程等基本内容,学会怎样将物理问题

11、转变成数学问题,并能熟练地应用分离变量法、格林函数法等重要方法去解决数学物理问题。教材:高等数学( 第4册),四川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高等数学,仇庆久,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陆全康,赵惠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 (General Physics:Mechanics,Thermodynamics,Electromagnetics,Optics)本课程是学科大类必修课,在1、2、3、4学期开课,共288学时。本课程是学习经典物理学的起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现象、光传播

12、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特点、规律和研究方法,能解释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普通物理教程力学(面向21世纪教材),漆安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热学,白人骥、郑瑞伦编,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电磁学(面向21世纪教材),赵凯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光学(面向21世纪教材),章志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力学(面向21世纪教材),赵凯华、陈熙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热学,李椿,章立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电磁学,梁灿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光学,姚启均编,

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hysics4th Edition Volume 3, Halliday,Resnick,Krane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本课程是学科大类必修课,在第4学期开课,共72学时。本课程是物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学习近代物理学的起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世界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即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认识微观领域的特点,能定性或半定量地解释一些微观物理现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原子物理学(面向21世纪教材),杨福家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量子物理学(面向21世纪教材),赵凯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14、4.原子物理学,楮圣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本课程是物理专业的必修课,在第5学期开课,共72学时。本课程是物理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是在普通物理(力学)的基础上更高地揭示机械运动的规律,从而建立起较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把数学工具和物理思想结合起来,在抽象、演绎、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教材:理论力学(第二版)( 国家教委一等奖),周衍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理论力学,周培源,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理论力学,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15、1965,1985 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必修课,是物理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在第5学期开课,共72学时。本课程是在普通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电磁运动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与电磁现象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还应掌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以及电磁理论的四维协变形式。教材:电动力学(第二版),郭硕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Third Edition),John David Jackson 电动力学,张泽瑜 赵钧,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量子力学(Q

16、uantum Mechanics)本课程是物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课,共72学时。本课程是物理学重要基础理论课,它阐述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对一些基本微观现象和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解决一些基本微观物理问题,并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和最新进展。教材:量子力学,陈洪编,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本课程也是

17、物理专业重要基础理论课,它一方面在热学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研究热运动的基本规律及热运动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出发,研究大量微观粒子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性质。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热现象及其规律,并能从微观结构模型出发,通过统计平均方法去探求物质的宏观性质。教材: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二版)( 国家教委一等奖),汪志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郑瑞伦 陈洪编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热力学简程,王竹溪,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Analogous Circuit)本课程是学科大类必修课程,第4学期开课,共93

18、学时其中实验21学时。本课程是物理专业的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在基本实验中受到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为使用现代电子设备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陈大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 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普通物理实验(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本课程是学科大类必修课程,第1、2、3学期开课,共132学时。本课程是物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的基础性实验。通过学习,

19、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材:普通物理实验(国家教委二等奖),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张兆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大学物理实验 吴泳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近代物理实验(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必修课,第5学期开课,共90学时。本课程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近代物理主要领城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

20、法和实验技术,掌握使用大型实验仪器的原理和技能,培养确定实验方法、选择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独立操作、正确观察现象和测量、数据处理及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洞察和研究能力,加深对近代物理基本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了解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参考书目:近代物理实验,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自编讲义,2000。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本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第5,6学期开课,共144学时。本课程向新进入理工科或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全面地介绍化学学科的概貌、化学学科的各个分支、化学学科整体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前沿和发展的潜在远景、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和相互渗透等等。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化学原理”,讲授初步的结构化学;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主要讲授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理论,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部分为“元素化学”,它是大一化学的重要基础;第四部分为“近代化学热点”6篇专题,使学生可以更大范围地了解化学在全球性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教材: 普通化学(第五版)(面向21世纪),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近代化学导论(面向21世纪),中泮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无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