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_第1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1 / 14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一、单选题(共 8 题;共 16 分)1.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2. 在 NaOH 和 Na2CQ 的混合物 9.3g 中加入一定量的 10.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5.0g 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共产生11.7gNaCIB.题中的一定量是 7.3g4.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将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

2、法中错误的是()100g 稀盐酸分 2 次加入到盛有 5g 该样品的烧杯中,次数实验前 第 1 次 第 2 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05050C.如用 10%的稀盐酸将 5.0g 沉淀溶解,则所用稀盐酸的量与题中的一定量相等D. NC2CC3消耗的稀盐酸比 NaOH 消耗的稀盐酸多3.金属单质 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 2M+SM2S甲、乙两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 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 的质量/gS 的质量/g M2S 的质量/g甲 6.02.57.5乙7.01.57.5A. 64B. 56C. 32D. 23A

3、.第 1 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C.每 50g 稀盐酸和 1g 镁恰好完全反应B.第 2 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D 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2 / 14剩余固体的质量/g5325. 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33.8g,使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37.1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A. 40%B. 46.7%C. 56.5%D. 58%6. ( 2016?金坛市一模)金属氧化物陶瓷着色,有时测定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含量现将Fe2O3、CuO、AI2O3的混合物 16 克,与 10

4、9.5 克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此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A. 20%B. 70%C. 73.5%D. 80%7. 向 20g 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人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固体 21.1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 37%B. 47%C. 53%D. 63%8. 下列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会减少的是()A. Fe+H2SQB. Fe+AgNOC. Fe(OH)3+HCID. F2O3+HNO3二、填空题(共 4 题;共 6 分)9.16 克某二价金属 R 的氧化物与 98 克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R

5、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10.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02、XCO2+H2O.判断等质量的CH4,C2H2,C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表示).11. 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现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10g 碳酸钙,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 Al 片,要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投入Al 片的质量为_12.将 5%的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 9.8g 稀硫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 pH 的变化 如图所示.(1)_a 点时,溶液

6、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3 / 14(2)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三、实验探究题(共 1 题;共 6 分)13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 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5.6g.(1) 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 CQ 的质量为_ g.(2)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该石灰石中CaCQ 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四、解答题(共 1 题;共 5 分)14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 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

7、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Q Na2CQ+H2O+CQf,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五、综合题(共 2 题;共 13 分)15小黄同学为了测定某混合物( Na2CO3与 NaOH 混合)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了20g 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质量分数为20.8%的 BaC2溶液(已知:Na2CO3+BaC2=2NaCI+BaCOJ),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他进行了三次数据测定,结果如下表:测定次数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加入 BaC2溶液的质量/g60120150生成

8、沉淀的质量/g11.8219.719.7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测定数据后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是NaOH, _ (填化学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4 / 14(2) 此实验中,实际参加反应的 BaC2溶液的质量为 _;(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6.计算题向 50g 石灰石样品中(其中有效成分为CaCQ)中不断地加入稀盐酸,其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f生成气体的质智I(1)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g.(2)求样品中 CaCQ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5 /

9、 14答案解析部分、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铜被置换,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每56 份质量的铁反应会置换出64 份质量的铜分析,所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质量会减小。2.【答案】A【解析】【解答】解:设生成 5.0g 沉淀所需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CO2+ Ca(OH2=CaCQJ+ H2O44100X5.0g44100 x=2.2g设生成 2.2g 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a,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a2CO3+2HCl=2NaCI+H2O+CO

10、2T1067311744abc2.2g1067311744一ca=5.3g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6 / 14b=3.65gc=5.85g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9.3g-5.3g=4.0g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d,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e。36.54058.5d4.0ge5654058.5= =d=3.65ge=5.58gA、 反应共产生 NaCI 的质量为 5.58g+5.58g=11.7g,故正确;A 符合题意;B、 题中的一定量是(3.65g+3.65g)10.0%=70g,故错误;B 不符合题意;C、 有方程式:Na2CQ+2HCI=2NaCI

11、+HO+CQf, CQ+Ca(OH0CaCQJ+fO, CaCO+2HCI=CaC2+H2O+CC2仁可知 2HCICO2CaCO2HCI, 10%的稀盐酸将 5.0g 沉淀溶解,则所用稀盐酸的量与题中的与碳酸钠反应所需的量相等,故错误;C 不符合题意;D、 根据计算可知,Na2CO3消耗的稀盐酸与 NaOH 消耗的稀盐酸相等,故错误;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可以求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解碳酸钠与氯化氢的质量.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9.3g-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求解所需氯化氢的 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3.【答案

12、】A【解析】【解答】解: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M 和 S 的质量及生成 M2S 的质量:同样生成 7.5gM2S,甲实验 S 的用量为 2.5g、乙实验 S 的用量为 1.5g,则可得反应生成 7.5gM2S 时需要消耗 S 的质量为 1.5g;利用 质量守恒定律,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可判断生成7.5gM2S 时消耗 A 的质量为 6.0g. 设元素 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X.2M+S M2S 2x 326.0g 1.5g_ 32HCI + NaOH =NaCI + H2O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7 / 14解得 x=64故选:A.【分析】根据甲、乙两同学实

13、验数据,结合题设中充分反应时,所用 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 7.5g ”,分析反应 2M+S M2S,判断恰好完全反应时 A、S 用量比;利用所判断的恰好完全反应 时 M、S 用量比,求出 M 的相对原子质量.4. 【答案】C【解析】【解答】 A、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次加入50g 盐酸,固体减少 2g,第二次加入 50g 盐酸,固体减少 1g,所以第 1 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故A 正确;B、 第一次是 2 克镁和 50 克盐酸反应,第二次是 1 克镁和 50 克盐酸反应,所以第 2 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 反应完,故 B 正确;C、 第一次是 2 克镁和 5

14、0 克盐酸反应,第二次是 1 克镁和 50 克盐酸反应,故 C 错误;2更D、 通过分析可知,剩余的物质2g 是铜,所以铜的质量分数为:世X100%=40%故 D 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会与盐酸反应,铜不会与盐酸反应, 然后结合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5. 【答案】B【解析】【解答】解: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Q+2HCCaC2+H2O+CQf、K2CC3+2HC2KCI+H2O+CO4,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 60,

15、差是 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1 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37.1g - 33.8g=3.3g,设原混合物 中含碳酸根的质量为 x,则 60 : 1 仁 x: 3.3g, x=18g;则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为 33.8g- 18g=15.8g,原混合物 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46.7%故选:B.【分析】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与 500g 质量分数为 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盐酸可能有剩余,蒸发时剩余的盐酸挥发掉,故不能用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2HC CaC2+H2O+CQf、K2CO

16、3+2HC 2KCI+H2O+CQf,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由与金属离子结合的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6.【答案】B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8 / 14【解析】【解答】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Fe2O3+6HC2FeCb+3H2O,CUO+2HCFCUC2+H2O:A2O3+6HC2AICI3+3H2O 由于氧化铝、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与109.5 克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氧化铝、氧化铜和氧化铁中的氧元素则转变为

17、水中的氧元素,即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由方程式可得盐酸与水的关系式为2HCIH2O,设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x, 109.5 克 20%的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 =109.5gX20%=21.9g则2HCIH2OO731621.9gx73二6 2L 9g xx=4.8g则此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100%=70%,16g答案:B.【分析】根据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硫酸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7.【答案】B【解析】【解答】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C3+2HC 2NaCI+H2O+CQf固体质量增加1061171

18、17- 106=11x21.1g - 20g=1.1g106xx=10.6g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100%=47%20g故选:B.【分析】纯碱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题意,向20g 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人 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固体 21.1g,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1.1g-20g=1.1g,据此结合固体差量法,进行分析解答.8.【答案】B【解析】【解答】解: 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溶液由硫酸溶液而变成硫酸亚铁溶 液;根据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9 / 14应的化学方程式:Fe+

19、H2SO4=FeSQ+H2f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98152152 - 98=54 0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大;A 不符合题意;B、 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溶液由硝酸银溶液而变成硝酸亚铁溶液;根据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Fe+2AgNQ=Fe ( NQ)2+2Agf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340180180-340=-160v0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所以,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B 符合题意;C、 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因此,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一定增大;D、 氧化铁为

20、红色固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反应中既不产生气体也不形成沉淀,因此,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一定增大;故选 B.【分析】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溶液由硫酸溶液而变成硫酸亚铁溶液;比较参加 反应硫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大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B、 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溶液由硝酸银溶液而变成硝酸亚铁溶液;比较参加反应硝 酸银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的质量大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C、 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后溶液由盐酸溶液而变成氯化铁溶液; 比较盐酸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

21、质量的变化;D、 氧化铁为红色固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反应后溶液由硝酸溶液而变成硝酸铁溶液;比 较硝酸溶液和硝酸铁溶液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填空题9.【答案】64; 28.1%【解析】【解答】解:设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生成 RSQ 的质量为 y,反应的硫酸质量为:98gx20%=19.6gRO+H2SO RSQ+H2O,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10 / 14x+16 98x+9616g 19.6gy,T6 98A+96lei=x=64, y=32g,故填:64; 28.1%.【分析】R 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物

22、的化学式是 R0,根据稀硫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R 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溶质的质量,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答案】【解析】【解答】CH4、C2H2、C2H4的最简式分别为 CH4、CH Cf ,等质量时氢元素的含量越多,消耗 的氧气就越多,则消耗氧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H、C2H4、C2H2,故答案为: .【分析】质量相等的条件下,氢原子消耗的氧气大于碳原子消耗的氧气,因此分子中,氢元素的含量越多,消耗的氧气就越多,在最简式CHi 中,n 越大,含氢量越高.11. 【答案】6.3g【解析】【解答】解:设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放入10gCaCQ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23、量为x,根据题意得:CaC0+2HCCaC2+H2O+CQf1004410gx1叽4410g xx=4.4g 那么托盘天平中一只烧杯中放入10gCaCQ 后质量增加了:10g- 4.4g=5.6g要使托盘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另一端烧杯中放入铝片后完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必须也是5.6g,设向另一只烧杯中放入铝片的质量是y2AI+6HC2AICI3+3H2f增加的质量54648y5.6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迪16計98窘X100%=28.1%进一步可以计算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11 / 145442y 5.y=6.3g故答案为:6.3g【分析】根据题干中

24、的含义,首先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其中一只烧杯中放入10gCaCQ 后,增加的质量是多少;然后计算另一只烧杯中加入多少铝片后发生反应所增加的质量必须和前面的相同才可以平衡.12. 【答案】Na2SQ、H2SO4; 10%【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在 a 点时溶液的 pH 小于 7,说明加入的 NaOH 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H2SQ、Na2SO4;(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 等于 7,消耗的 NaOH 溶液的质量为 16g,溶质的质量为:16gX5%=0.8g10g 稀硫酸样品含有 H2SQ 的质量为 x2NaOH+H2SQ Na2SQ+2H2O80980.8

25、gx型98=x=0.98g;0-98?稀 H2SQ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100%=10%答:稀 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故答案为:(1) NazSO、H2SO1 ; ( 2) 10%.【分析】(1)根据溶液的 pH、稀 H2SQ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2)根据稀 H2SO4与 NaOH 溶液的反应的方程式,由NaOH 的质量求出稀 H2SO 的溶质稀 fSO 的溶质质量分数,再求出稀 H2SC4的溶质质量分数.三、实验探究题13. 【答案】(1) 4.4g(2)解:由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4.4g,因此可以根据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即可求出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设样品

26、中含 CaCQ 的质量为 xCaCO咼温CaO+COf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12 / 1410044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13 / 14x4.4g10044x10g样品中的质量分数=X100%=12.5%【解析】【解答】解:(1)由于固体的质量由 80g 变为 75.6g,减少了 4.4g,说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固体质量减小的量即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然后根据气体的质量可以 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四、解答题14.【答案】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X.2NaHCO3Na2CC3+ H2O+168

27、0.88g168A44=Ox=3.36g答: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解析】【分析】碳酸钠受热不能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 质量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五、综合题15.【答案】(1) NaCI、Na2CO3(2) 100g(3) 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4.4g;44(NaHCQ) %X100%=84%10.6X100%=5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14 / 14【解析】【解答】解:(1)混合物中加入 BaC2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由图表数据可知:第1 次加入 60gBaC2溶液生成沉淀 11.82g,第 2 次 BaC2溶液的质量增加,沉淀的质量也增加,说明在第 1 次时 BaCb 溶液不足,碳酸钠未完全反应,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NaOH,NaCI、N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