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的安全常识及细则_第1页
化验室的安全常识及细则_第2页
化验室的安全常识及细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验室的安全常识及细则保护化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障设备财产的完好,防止环境的污染,保证化验室工作有效地进行是化验室 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化验室工作的特点,化验室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 全、电气的安全和防止环境的污染等方面。一、化验室防火、防爆与灭火常识1. 防火常识( 1) 化验室内应备有灭火消防器材,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材。 化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这些器材的位置及 使用方法。( 2) 禁止用火焰检查可燃气体(如煤气、氢气、乙炔气等)泄漏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查其管道、 阀门是否漏气。禁止把地线接在煤气管道上。( 3) 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加热易燃

2、液体必须在水浴上或密封电热板上进行,严禁用火 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4)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切勿装满,应不超过其容量的 2/3 。灯内酒精不足 1/4 时, 应灭火后添加酒精。 燃着的酒精灯焰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灯内酒精起燃。( 5) 蒸馏可燃液体时,操作人员不能离开去做别的事,要注意仪器和冷凝器的正常运行,需往蒸馏器内 补充液体时,应先停止加热,放冷后再进行。( 6) 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门容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事故。(7) 不能在木制可燃台面上使用较大功率的电器如电炉、 电热板等, 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煤气灯与酒精灯。( 8) 同时使用多台较大功率的电器(如马

3、弗炉、烘箱、电炉、电热板)时,要注意线路与电闸能承受的 功率。最好是将较大功率的电热设备分流安装于不同电路上。( 9) 可燃性气体的高压气瓶,应安放在实验楼外专门建造的气瓶室。( 10) 身上、手上、台面、地上沾有易燃液体时,不得靠近火源,同时应立即清洗干净。( 11) 化验室对易燃易爆物品应限量、分类、低温存放,远离火源。加热含有高氯酸或高氯酸盐的溶液, 防止蒸干和引进有机物,以免产生爆炸。( 12) 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必要时操作人员戴保护面罩或用防护档板。( 13) 进行易燃易爆实验时,应有两人以上在场,万一出了事故可以相互照应。2. 防爆常识本实验室所用试剂及反应一般不会造

4、成爆炸事故,此略。3. 灭火常识( 1) 扑灭火源 一旦发生火情,实验室人员应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及时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的扩展。 应立即切断电源, 关闭煤气阀门, 移走可燃物, 用湿布或石棉布覆盖火源灭火。 若火势较猛, 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并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 请求救援。 若衣服着火时, 不可慌张乱跑,应立即用湿布或石棉布灭火,如果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 2) 火源(火灾)的他类及可使用的灭火器见表:火灾的分类及可使用的灭火器分类燃烧物质可使用的灭火器注意事项A类木材、纸张、棉花水、酸碱式和泡沫灭火器B类可燃性液体如石油化工产品、食品油脂泡沫灭火器、

5、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 ”灭火器C类可燃性气体如煤气、石油液化气“ 1211 ”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用水、酸碱灭火器均无作用D类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钙镁等干砂土、7150灭水剂禁止用水及酸碱式、泡沫式灭火器。二氧化碳、干粉、“1211 ”灭火器均无效、化学毒物的中毒和救治方法1. 化验室常见毒物中毒症状和救治方法化验人员了解了毒物性质、中毒症状和急救等知识,可以减少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化验室常见毒物中毒途径、症状和救治方法毒物名称及入体途径中毒症状救治方法氢氟酸或氟化 物:呼吸道、皮肤接触时,皮肤发痒、疼痛、湿疹和各 种皮炎。吸入后,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灼伤时,可先用水冲洗,再用5

6、%小苏打液洗,最后用甘油-氧化镁(2: 1)糊剂 涂敷,或用冰冷的硫酸镁液洗,也可涂可的 松油膏硝酸、盐酸、硫酸:呼吸道、皮肤三酸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 用,一定数量的酸落在皮肤上即产生 灼伤吸入新鲜空气。皮肤烧伤时立即用大量水冲 洗,或用稀苏打水冲洗。如有水疱出现,可 涂红汞或紫药水。眼、鼻、咽喉受蒸气刺激 时,也可用温水或 2%苏打水冲洗和含漱苯及其同系物:呼吸道、皮肤急性:沉醉状、惊悸、面色苍白,继 而红赤、头晕、头痛、呕吐人工呼吸,输氧,送医院治疗铬酸、重铬酸钾等 铬W )化合物: 消化道、皮肤对粘膜有剧烈的刺激,产生炎症和溃 疡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受污染的皮肤甲醇:呼吸道、消

7、化道吸入急性中毒:神经衰弱症,视力模糊,酸中毒症状慢性:神经衰弱症状,视力减弱,眼球疼痛;吞服:15mL,失明。70-100mL致死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立即用2% 碳酸氢钠冲洗误服,立即用 3%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由 医生处置2.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的注意事项(1) 腐蚀性刺激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浓过氧化氢、氢氟酸、冰乙酸和溴水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 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如药品瓶较大,搬运时必须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2) 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必须用锯子将封口石膏锯开,禁止用其他物体敲打,以免瓶被打破。要用物推车 搬运装酸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的大瓶,严禁背、扛搬运。要用特

8、制的虹吸管移岀危险性液体,并配带防护 镜、橡皮后套和围裙操作。(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并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将浓硫酸加入水中。绝对不能将水加 注到浓硫酸中,这样做会集中大量产生的热,溅射酸液,是很危险的。在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 热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取下,以防突然剧烈沸腾溅岀溶液伤人。(5)切割玻璃管(棒)及给瓶塞打孔时,易造成割伤。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或将玻璃管插进橡皮塞孔内时, 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匹配直径,将玻璃管端面烧圆滑,用水或甘油湿润管壁及塞孔,并用布裹住手,以 防玻璃管破碎时割伤手部。把玻璃管插入

9、塞孔时,必须握住塞子的侧面,不能把它撑在手掌上。(6)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要小心地进行,防备玻璃仪器破损、割手。3.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化学试剂种类急救或治疗方法碱类:氢氧化钠(钾)、氨、氧化钙、碳酸钾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 2%乙酸溶液冲洗,或撒敷硼酸粉,或用2%硼酸水溶液洗。如为氧化钙灼伤,可用植物油涂敷伤处酸类:硫酸、盐酸、硝厶7* 曲厶1TT 7TK厶 -tHt* 厶酸、乙酸、甲酸、早酸、苦味酸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 5%碳酸钠溶液冲洗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硫化铵溶液冲洗溴用1体积25%氨水+1体积松节油+10体积95%乙醇的混合

10、液处理氢氟酸先用大量冷水冲洗直至伤口表面发红,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再以甘油与氧化镁(2: 1)悬浮液涂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用冰镇乙醇溶液浸泡铬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硫化铵稀溶液漂洗苯酚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4+1) 70%乙醇-氯化铁(1mol/L )混合溶液洗化验人员安全守则1. 化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化验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的事 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2. 进行危险性操作时,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的处理、加热易燃易爆物、焚烧废液、使用极毒 物质等均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应能清楚地看到操作地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3

11、. 禁止在化验室内吸烟、进食、喝茶饮水。不能用实验器皿盛放食物,不能在化验室的冰箱存放食物,离开 化验室前用肥皂洗手。4. 化验室严禁喧哗打闹,保持化验室秩序井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头发要扎起来戴上帽子,不能光着脚 或穿拖鞋进实验室。不能穿实验工作服到食堂堵公共场所。进行有危险性工作时要佩戴防护用具,如防护 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口罩,甚至防护面具等。5. 每日工作完毕时,应检查电、水、气、窗等后锁门。6. 与化验无关的人员不应在化验室久留,也不允许化验人员在化验室干别的与化验无关的事。7. 化验人员应具有安全用电、防火防爆灭火、预防中毒及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常识。日常检测工作安全细则样品制备1

12、. 粉碎机在更换刀片、碳刷时要注意首先切断电源;更换完毕,上紧螺丝,并经常检查各部件是否松动。2. 粉碎机需在机盖关闭情况下作业;需要打开机盖前应注意切断电源,严禁开盖启动。二、全氮测定1. 加浓硫酸时,操作加液器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溶液崩溅伤人。2. 更换吸收瓶内溶液时,由于是强酸、强碱,应当带上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防护面具等),操作要小心, 以免发生意外。3. 蒸馏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冷凝水的使用情况 (主要是确保冷凝水的正常循环 ) 。三、有机质1. 砂浴加热时,会有大量的刺鼻烟雾产生,因为弯颈漏斗较轻,溶液沸腾时,个别的会向外迸溅酸液,工作时、/1、'注意。四、其他1. 原子吸收使

13、用乙炔作为燃烧气体,具有一定危险性。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使用原子吸收,必须有人看护避免 危险。2. 室内有大量毒气存在时,分析人员应立即离开房间,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并要求加强个人防护,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3. 实验结束,人员离室前应检查水、电、燃气和门窗,以确保安全。日常操作注意事项1.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2.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3. 打开易挥发溶液瓶塞前,应先用自来水冷却几分钟,瓶口不要对着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4. 稀释硫酸时,稀释浓硫酸的容器 (烧杯或锥形瓶) 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 拌,温度过高时,应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必要时用水冷却。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