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免疫的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2. 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3.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屏障作用、免疫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等)、效应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等)4. 吞噬细胞的类型(主要的两种):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5. 吞噬的过程(三个阶段):募集和迁移吞噬和杀菌降解和消化6. 特异性免疫的主要过程:感应识别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7. 按参与细胞及效应成分和功能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8.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9. 抗原的性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10. 木瓜蛋白酶:两个相同的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Fab段和一个Fc段11. 免疫球蛋白
2、的生物学功能:O 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中和作用O 2激活补体03结合细胞表面的 Fc受体(调理作用的概念、 ADCC乍用的概念、介导I型超敏反应)0£通过胎盘、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12. 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抗原抗体激活的途径MBL途径:病原微生物早期侵入的激活途径替代途径(C3途径):早期、不需要抗体的激活途径13.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溶菌、溶细胞、抗病毒;炎症介质作用:趋化作用、过敏毒素作用;清除免疫 免疫调节14. 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5.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高度的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和连锁不平衡I类抗原:体内各种有核细胞(包括
3、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HLA II类抗原:主要是 APC细胞表面及活化的 T细胞的功能:1) 参与抗原加工和提呈:与抗原形成抗原肽一MHC分子复合物,供T细胞的抗原受体(TCR识别。内源性抗原:MHC I CD8 外源性抗原: MHC II CD42)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3) 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艮制性,如在 T细胞活化时、活化了的 CD8+T细胞杀伤靶细胞时4) 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T细胞在胸腺分化成熟时淋巴细胞的成熟:获得功能性TCR获得 MHC艮制性的抗原识别能力;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细胞的表面膜分子:抗原受体(TCR CD3复合体)、CD4或CD8 CD28淋巴细胞的
4、亚群:CD4:抗原识别、活化受 MHC-II类分子限制,识别外源性抗原CD8:抗原识别、活化受 MHC-I类分子限制,识别内源性抗原细胞的表面膜分子:BCR-CD79a/b复合体、CD80/86(B7-1/2)、CD4022.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感应、增生分化、效应三个阶段23. 外源性抗原:抗原肽一MHC II,活化CD4 T细胞内源性抗原:抗原肽一MHC I,活化CD8 T细胞24.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0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血清过敏性休克。O2呼吸道过敏反应 o消化道过敏反应O皮肤过敏反应25.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1)细胞毒型:。1输血反应02新生儿溶血
5、症O 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O 4链球菌感染后抗基膜型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2)受体抗体型超敏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26.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清病:初次注射动物血清时出现O 2链球菌感染后急性免疫复合物型 肾小球肾炎O 3类风湿性关节炎O 4系统性红斑狼疮27. IV 型超敏反应(迟发型):传染性超敏反应(结核菌素试验)、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28. 人工主动免疫常用制剂:灭活(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人工被动免疫常用制剂: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菌1. 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
6、胞质、核质3.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胞4. 杀灭芽胞是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最有效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5.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环境、渗透眼6. 细菌按所需气体分类:专性需氧型、微需氧型、兼性厌氧型、专性厌氧型7. 培养基分类:固体(菌落),液体(均匀浑浊生长,形成菌膜,沉淀生长),半固体培养基(羽毛状浑浊生长,线状生长)8. 注射制剂以及注射器具应无热原质,以免发生输液反应9 .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作用:O 1生物拮抗作用O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C抗衰老作用10. 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定位转移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11. 葡萄球菌属:最常见
7、的化脓性球菌12. 葡萄球菌属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致病菌13. 凝固酶试验是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14. 溶细胞毒素:主要破坏红细胞,在血平板上形成溶血 _15. 杀白细胞素: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16. 肠毒素:外毒素,耐热,可抵抗胃肠液中蛋白酶的水解作用17. 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依据:产生18. 肠科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 埃希菌属19. 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学检查:使用抗酸染色法20. 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其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21. 核衣壳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2. 包膜表面常有不同形状的突起
8、,称为包膜23. 病毒的增殖:以复制的方式增殖。可分为吸附、24. 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25. 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细胞外、细胞间、细胞核扩散26.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溶细胞效应02改变细胞膜结构O 3包涵体形成04细胞增生与转化O3病毒基因的整合C6细胞凋亡27. 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O对免疫系统的损伤O 2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O 3抗体增强病毒感染作用O引起免疫应答功能紊乱28. 病毒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29. 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30. 流感病毒包膜上有两种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31. 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
9、抗原能连续不断的发生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造成流行不断发生,使本来有效的疫苗很快失效,是反复流行最频繁和真正引起全球流行的病原体。32. 甲型肝炎病毒抵抗力强,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33.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组成:表面抗原、核心抗原、e抗原。通过血液、血制品及母 -婴途径传播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3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的病原。为含逆转录酶(依赖RNA的DNA多聚酶)的RNA病毒。的受体主要为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以电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真菌1. 真菌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 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3.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4. 真菌的菌落有三类:酵母型菌落、类酵母菌落、丝状菌落5. 真菌的致病性 致病性真菌感染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应性疾病真菌性中毒症真菌毒素与肿瘤的关系6. 真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补:1.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破伤风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质2. 致热外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要考点中级审计师试题及答案
- 高一立体几何教学课件
- 护理学基础必考试题及答案指导
- 转让工厂及设备合同协议
- 路灯安全使用合同协议
- 烧毁离婚协议书
- 运输合共标准合同协议
- 车辆经营合伙合同协议
- 浏览商品协议书
- 购买波纹管合同协议
- 2023年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行政处罚法》亮点ppt解读
- DB35T 2092-2022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养护技术规范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手术管理信息化实践与发展
- 有源、无源滤波器实验报告
- SWOT分析法很全面课件
- 供应室手工清洗操作流程课件
- 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人员签到表(标准通用版)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整体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