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_第1页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_第2页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诗鉴赏:早发白帝城 ,又作白帝下江陵 “安史之乱”爆发后, 中年李白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政治热情, 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 府,希望能够挥戈“扫胡尘” ,一清中原,以功报国。然而,不 久,永王兵败,李白也因此被定了“附逆”罪名,开始关押于浔 阳狱,后又被判流放夜郎。乾元二年 (759) 三月,李白行至巫山 附近白帝城,恰逢唐王朝颁布“天下现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 以下一切放免” 的赦令,遇赦。一生渴望自由、 追求解放的诗人, 突然间恢复了人身自由, 感到狂喜无比, 当即从白帝城乘船东下, 急

2、返江陵。这首诗就是诗人在东下江陵途中所作, 表现了诗人重获自由 时欢畅轻快的心情。白帝城遗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东汉末年公孙述占 据此地,称看见殿前井内有白龙跃出,就自封为白帝,称山为白 帝山。城为白帝城。白帝城居高凭险,高耸入云,云窜缭绕,而 城下临长江,跟三峡入口处甚近,形势蔚为壮观。首句“朝辞白 帝彩云间”,是写诗人离开白帝城。水经注江水篇曾写道: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3、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人在此改“发” 为“辞”,显得感情充盈, 神采飞扬, 亲切轻快。“彩云间” 三字, 既说明白帝城地势的高峻, 又表现出了其间景色的绚丽多彩, 同 时,也显出诗人“辞”别的不是荆棘坎途,而是旷逸仙境,更增 添了诗歌情调的欢悦感。次句“千里江陵一日还” ,是写诗人东归江陵的情况。 “ 千里” 二字,写出了行程路途之遥 ; “江陵”与白帝城相距约一千二百 里; “一日还”三字,说明了还归的时间之短暂。这里,“千里” 与“一日”的鲜明时空对照,形象地表现了飞舟疾下的迅速,显 得凝炼干净,简捷有力,大有“归心似箭”之意。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4、,是从听觉感受方面补叙归途之 上的所闻。长江三峡多高猿,猿声凄楚悲切,牵人愁肠。李白在 逆水而上的流放途中,满怀冤枉,心情悲愤曾写下: “月色何悠 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 最高峰晚还题壁 ) 以表达悲愁愤懑之情。而早发白帝城中 诗人的心境判若两人,连猿声啼叫,也一反其哀切的象征意义, 变得婉转多情,仿佛是为诗人夹道送行,并不给人以凄楚之感。 这里的“猿声啼不住” ,其实也是诗人心情欢愉的表现从中我们 更能体会到诗人激动兴奋的心情和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真正含 意。因此清人桂馥在札朴中曾盛赞此诗“妙在第三句,能使 通首精神飞越”。第四句“轻舟已过

5、万重山” ,是从瞬时的视觉感受补写归途 之上的所见。这里承接上句,只写“万重山”这一宏观客体,既 能使人体会到江舟顺流疾行之迅捷, 又能使人感受到诗人胸怀宽 广明亮。 从这轻舟如飞的描写中, 我们看到了诗人欢快轻松的心 境和重又燃起的豪情壮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这首诗的突出艺术特色。 全诗虽然无一字使用欢乐的字眼,但却字字深寓欢愉之情。 这首诗中的朝辞彩云、暮至江陵、猿声啼送、舟飞万山,实际上 都是客观形象与诗人深厚浓烈的感情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艺术 形象,景因情丽情因景生。因此,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从写景则鲜艳夺目,抒情则淋 漓尽致,深得情景交融之妙。此外,这首诗还善于以补叙手法达成曲折跌宕之

6、美。 诗的开 头两句写船行如飞,从白帝城到达江陵,朝发暮至,只需一日。 接着又调转笔锋,补叙路途之所闻所见。长江三峡两岸,清猿啼 叫,本来是此起彼伏的,因为船行迅疾,才感觉啼声不绝。这一 句其实也旨在写船行神速, 但诗人并不正面落笔, 而是采用曲笔 借“猿声啼不住”来侧面描绘,既避平铺直叙,又显出三峡风光 的独特和奇异,同时,也造成了诗歌的曲折跌宕之美。由于三峡 水急滩险,无论上下水, “一叶扁舟”是很难 “容与中流”的 ; 相反,由于上水船必须由纤工用力牵挽, 我们心目中倒更容易联 想到船的分量沉重。可是诗人偏偏下了一个“轻”字。为了形容船快, 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 还必须给船的本身 加上一笔, 直说船快, 那自然是平浅 ; 于是诗人选择了这个 “轻” 字。夫船行水上而几乎轻如无物, 则其快也可想而知。 从立意看, 这个“轻”字使全诗空灵飞动 ; 而从遣辞看 ; 它又显得那么熨帖工 稳。此诗频用数词也是虚实相生的。 “千里”、“一日”和“万重 山”,当然都不免是夸张说法 ( 直到今天坐轮船出峡,也没有“一 日千里”的速度 ); 惟独“两岸”的“两” ,却是实写。而全诗之 妙,恰在这个“两”字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