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丁香结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丁香结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丁香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潇洒、朦胧”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件、图片和文字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深刻的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作者豁达的胸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中

2、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丁香的图片。2导入新课:文学作品中的花草树木大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松柏喻指傲岸长青,梅 花象征高洁坚强,牡丹代表富贵端庄,菊花寓意高雅傲霜今天我们将一起去了解另一种 花丁香,体会一下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品格。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缀、雅、拙、薄、恍”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形近字 比较的方法;学习“幽”字时,可以通过猜谜的方法;学习“糊”这个生字时,可以通过同音字比较的方法。(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

3、写指导:“缀”的左窄右宽,右部四个“又”紧凑。“幽”的“山”要宽些,中间竖画宜长。“雅”右边的“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案”的“木”稍出头,横略短,突出“女”的长横。“拙”的左窄右宽,右边中间的竖一笔写成。“薄”的“艹”要有覆盖之势,下面部分写紧凑。“糊”的中部笔画较少,左右所占空间大。“恍”的“忄”应先写两点,再写中间的垂露竖。易错提示:“ 拙”的左边是“扌” ,不是“口”。“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叕:缀(点缀)辍(辍学)掇(拾掇)隹:雅(文雅)准(准备)雄(雄壮)出:拙(笨拙)茁(茁壮)咄(咄咄逼人)胡:糊(模糊)湖(湖水) 葫(葫芦)三、通读课文

4、,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明确: 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2)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明确: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主要写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形状。第二 部分(46) :主要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通读了课文后,让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解答这些疑问吧!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点缀 幽静 优雅 方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花

5、蕾 衣襟 怨恨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带着之前的疑问,跟随作者,去深入了解丁香花。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阅读第一部分(13)。(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写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2)赏析句子“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 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明确: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丁香花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枝丫伸出宅院 的调皮、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校园里的丁香花。(4)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写作者屋外的三棵白丁香。(5)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

6、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明确: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 单个的固然单薄, 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 使整棵树耀眼(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明确: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紫色、白色。气味:“淡淡 的优雅的甜香”。2学习第二部分(46)。(1)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写细雨中的丁香。(2)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明确: 特点: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约、紫色和 白色相互渗透交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 十分新奇而贴切, 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 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

7、给人极美的感受。(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诗句?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几句以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说 明丁香在古人的眼中是惆怅的代表、 愁思的象征。 作者引用诗句, 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 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开拓了丰富的想象空间。(4)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写“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由来。(5)“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丁香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 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花苞的特点。(6)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8、 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3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明确: 美丽、高洁、愁怨。4.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明确: 象征意义: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 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 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 担着解不开的愁怨。5.“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明确: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 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 上的情感,以自

9、己的豁达和睿智向人们传递对待人生和生活的积极态度。6简要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明确:本文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如“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 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一句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约、紫色与白色相互渗透交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了雨中丁香色彩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再如“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一句将 丁香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的宅院里探出 _ ,_ 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_ 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_明确:半树银妆星星般窥着(2)思考: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看到的城里、城外校园里和自己家屋外的丁香花,由古人的诗 词联想到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由来,告诉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2.总结。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遇到不顺心的事时,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把它看作是生 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