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发展现状探讨_第1页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_第2页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_第3页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石 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一般可以从人GDP指标、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来进行,将工业化过程大体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人均GDP(一)与贵阳、遵义总量比较“十一五”之初2017年2005年,毕节市经济总量占贵阳和遵义的比重分别为44. 0%、56.7%2017 年,毕节市占比为52%和67%,毕节与贵阳、遵义的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人均人均GDPGDP单位:元市(州)名称人均GDP位 次贵 阳 市68876 1六盘水市45578 2遵 义 市38902 3安 顺 市30309 6毕 节 市24769 9铜 仁 市27530 7黔西南州329

2、42 4黔东南州26935 8黔 南 州31556 52010年毕节市与贵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2017年毕节市与贵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2010年毕节市与遵义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2017年毕节市与遵义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二)人均水平持续偏低的状况未发生变化,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各市州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全省各市州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指标指标贵阳市贵阳市 六盘水市六盘水市 遵义市遵义市 安顺市安顺市毕节市毕节市铜仁市铜仁市 黔西南州黔西南州 黔东南州黔东南州 黔南州黔南州GDPGDP年均年均增速(增速(% %)“十一十一五五”期期间间绝对数绝对数14.214.215.215.213.113.112.

3、312.313.913.912.512.5131312.712.712.612.6排位排位2 21 14 49 93 38 85 56 67 7“十二十二五五”期期间间绝对数绝对数15.715.715.615.615.315.315.115.115.315.315.115.115.315.315.915.915.415.4排位排位2 23 35 58 86 69 97 71 14 4人均生人均生产总值产总值(元)(元)20102010年年绝对数绝对数 262092620917463174631466114661100141001491139113930493041083910839883988

4、391086110861排位排位1 12 23 36 68 87 75 59 94 42012017 7年年绝对数绝对数 73676736764998849988439894398934228342282765327653307213072137328373283 3014801483537435374排位排位1 12 23 36 69 97 74 48 85 5城镇居城镇居民人均民人均可支配可支配收入收入(元)(元)20102010年年绝对数绝对数 165971659714428144281527915279145041450413783137831100011000150011500127

5、589275891476214762排位排位1 16 62 25 58 89 93 38 84 42012017 7年年绝对数绝对数 321863218627892278922961729617272242722427320273202694326943277582775827659276592856528565排位排位1 14 42 27 78 89 95 56 63 3农村居农村居民人均民人均可支配可支配收入收入(元)(元)20102010年年绝对数绝对数59765976346834684207420735263526335433543222322232463246316431646977

6、6977排位排位1 15 52 24 46 68 87 79 93 32012017 7年年绝对数绝对数 1426414264906990691113011130895689568473847384248424859585958388838897469746排位排位1 14 42 25 58 87 76 69 93 3毕节市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对比表毕节市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对比表单位单位“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期间“十二五十二五”期间期间全国全国贵州贵州毕节毕节全国全国贵州贵州毕节毕节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11.211.212.612.613.913.98 8131315

7、.315.3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4.54.54.74.77.17.14.24.25.55.56.36.3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12.112.112.612.616.616.68.38.315.315.318.518.5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121215.615.616.716.78.58.512.912.915.415.4人均人均GDPGDP% %10.610.6141413.913.98.28.213.513.516.516.5二、工业增加值增速二、工业增加值增速% %11.711.712.412.416.116.18.28.214.414.41717单位单位20102010年年20120

8、17 7年年全国全国贵州贵州毕节毕节全国全国贵州贵州毕节毕节一、人均一、人均GDPGDP元元3001530015131191311991139113594685946837823378232795027950毕节占比毕节占比% %30.430.469.569.547477474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元191091910914143141431378313783363693636929080290802732027320毕节占比毕节占比% %72.172.197.597.5757593.393.3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元591959

9、19347234723354335413432134328869886984738473毕节占比毕节占比% %56.756.796.696.663.163.195.595.5产业结构指标 三次产业结构 2012年 18.1 : 44.2 : 37.7 2013年 18.4 : 42.4 : 39.2 2014年 18.7 : 40.6 : 40.7 2015年 20.9 : 38.2 : 40.9 2016年 21.2 : 38.0 : 40.8(三)产业结构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模式 “十一五”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一五”期初,2005 年的“二一三”调整为“三二一”。从数量上看,我市经济规

10、模储蓄扩大,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6%。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全省一致,三产占比最高,其次是二产、一产。从发展质量上看,我市经济结构存在质量不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产占比过大,我市一产占GDP比重达20.6%,比全国高13.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5.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过低,我市二产占GDP比重仅3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我市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后发赶超,二产快速增长是重要保障,但由于我市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水平不高,二产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四)工业化水平低下 就全省而言,我市作为人口大市,工业

11、份额还不如人口只占我市44%的六盘水市、更不如贵阳市和遵义市,2017年我市工业增加值545.95亿元,仅分别是贵阳、遵义和六盘水的63%、60%和85%。 2016年毕节工业总产值1153.1亿元。轻工业239.5,重工业913.6亿元;比值为0.26.虽然在工业中重工业占优势.但全国轻重工业发展较平衡,而毕节重工业主要为采掘业,占工业的49%。电力占19%。毕节重工业比重高,主要是由于资源采掘业以及对资源工业高度依赖的电力工业比重高,显现出毕节工业产业素质低下,竞争力弱。从制造业比重及其结构看,毕节工业结构的低级化特征突出,就业结构指标与城市化率关系的指标 4(五)城镇化水平较低 2017

12、 年城镇化率43.45%,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58.52%、46.02%分别低15.07个、2.57个百分点。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的,伴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城市化将获得很大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业化的水平。般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 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市化率在70%以上。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来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聚集效应义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对于毕节来说,城市化发展一直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步伐。据国外研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进入10%的水平以后,城市化应当快于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发展水平滞后 2006-2010年贵州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中显示:2010年全省九个市州社会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