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法培训_第1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培训_第2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培训_第3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培训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个人所得税法培训新个人所得税法培训所得税科 许海波2019.1.14一一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新个人所得税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主法、实施条例主要变化要变化二、二、综合所得的相关政策综合所得的相关政策三、三、其他几项所得的计算其他几项所得的计算四、四、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五、五、热点问题热点问题22022-3-7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新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变化新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变化32022-3-7一一“一次修法、两步到位”第一步,从第一步,从20182018年年1010月月1 1日至年底实施过渡期日至年底实施过渡期政策;政策;第二步,从第二步,从20192019年年1 1月月1 1

2、日起全面实施综合与分日起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我市情况)(我市情况)法法2222条、条例条、条例3636条(少条(少1212条)条)视同销售视同销售/ /反避税反避税/ /指指定扣缴定扣缴/ /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个稳六个稳” ” 稳就业、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42022-3-701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04优化税率结构优化税率结构03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增加专项附加扣除02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基本减除费

3、用标准05设立反避税条款设立反避税条款06完善适应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征管模式完善适应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征管模式52022-3-71.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3.其他所得旧税法新税法1.综合所得,按年计算2.经营所得3.删除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主要变化主

4、要变化简并所得项目简并所得项目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62022-3-71.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中国人3500元/月、外国人4800元2.专项扣除:“三险一金”3.专项附加扣除:无

5、4.其他扣除:商业健康险、递延养老险1.5000元/月2.不变(“三险一金”)3.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4.其他扣除不变(商业健康险、递延养老险)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

6、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主要变化主要变化完善扣除模式完善扣除模式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

7、)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额。劳务报酬所得、稿

8、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

9、第一项规定的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旧税法

10、新税法72022-3-7实行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拉大3%、10%、20%税率级距,相应缩小25%税率级距,维持30%、35%、45%税率级距不变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主要变化主要变化优化税率结构优化税率结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1不超过1500元的 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1不超

11、过36000元的3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旧税法新税法(工薪所得)(综合所得)82022-3-71.居民纳税人时间标准:境内居住满1年2.避税行为的税务处理:无3.境内外所得计税规则:分别计税、扣除5.外籍人单独适用扣除:子女教育、住房补贴等8项1.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概念(企税)(企税)境内居住满183天2.新增反避税条款(加收利息,筹划)3.境内外所得合并计税

12、、统一扣除5.分三年过渡到统一的专项附加扣除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

1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主要变化主要变化完善涉外政策完善涉外政策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

14、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且无正当理由;(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

15、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旧税法新税法92022-3-7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

16、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加收利息。条例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申报期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自税款纳税申报期满次日起至补缴税款期限届满之日止按日加收。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其他反避税条款10202

17、2-3-7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反避税的不同之处: 个税是最后一道 税,企税是中间的税收; 个税很多避税行为,近似于偷漏税,企税更多的属于转移利润; 个税需要考量的因素较多,既有市场交易因素,也有婚姻家庭关系,企业反避税考量的因素相对单纯; 个税调整范围相对小些,企税调整范围相对较大; 个税不能比照企税,建立完善的报告、信息提供制度 ,在相关反避税调整手法上也应有所区别。112022-3-7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境外所得抵免境外所得抵免分国分项分国分项分国不分项分国不分项第七条第七条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抵免额

18、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 计算税收抵免限额时,按照“分国分项”方法计算。实际抵免时,按照“分国不分项”抵免。 条例:第二十条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1.对于居民个人境外取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按照“分国分项计算并汇总确定限额,分国不分项抵免境外已纳税额”2.居民个人来源于一国(地区)抵免限额为来源于该国的综合所得抵免限额、经营所得抵免限额、其他所得项目抵免限额之和。3.居民个人在境外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超过某个国家

19、或者地区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可以在后续的五个年度内抵免该国家或者地区税额。132022-3-7以代扣代缴为主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优化服务、事后抽查信用管理”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

20、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主要变化主要变化变革征管方式变革征管方式第九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有

21、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供纳税人识别号。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

22、月三十日内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

23、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第十四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旧税法新税法142022-3-7主要依靠扣缴单位,外部门依赖程度低需要强力外部配套支撑:法律支撑,同步修订税收征管法信息支撑

24、,部门信息共享、共治信用支撑,对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技术支撑,升级打造适应自然人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变化主要变化健全社会配套健全社会配套第十五条第十五条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向税务

25、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个人转让不动产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不动产登记等相关信息核验应缴的个个人转让不动产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不动产登记等相关信息核验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登记时,应当查验与该不动产转让相关的个人人所得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登记时,应当查验与该不动产转让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所得税的完税凭证。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

26、得税的完税凭证。有关部门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本法的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有关部门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本法的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激励或者惩戒实施联合激励或者惩戒。旧税法新税法152022-3-7其他变化条例条例第十四条第十四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所称每次,分别按照下列方法确定:(一)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原为: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的规定。

27、162022-3-7第第六六条条(八)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第十五第十五条条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纳税人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税务部门退税先行垫付条款)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库的,不影响纳税人按照规定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应当凭纳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

28、办理退税。172022-3-7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综合所得的个税政策综合所得的个税政策182022-3-7一、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一)年度计算: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其他扣除,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192022-3-7 基本减除费用、减免税收入、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是否有一个扣除顺序问题?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29、、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202022-3-7 条例第二十五条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三)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四)纳税人申请退税。212022-3-7(二)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 累计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

30、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为什么采用累计预扣法?222022-3-7(二)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1. 累计预扣法:居民个人具体公式:具体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上述公式中,累计减除费用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

31、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61号公告扣缴申报办法)员工当期可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为该员工在本单位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符合政策条件的扣除金额。“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60号公告专扣操作办法)其他项目呢?23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2.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如果计算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

32、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24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25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例1:某职员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 =75元;2月份:(100002-50002-15002-10002)

33、3%-75 =75元; 3月份:(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 =75元;进一步计算可知,该纳税人全年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一直适用3%的税率,因此各月应预扣预缴的税款相同。26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例2:某职员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 = 555元;2月份

34、:(300002-50002-45002-20002)10% -2520 -555 =625元;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 -2520 -555-625 =1850元;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有所增高。辅导时讲清楚272022-3-7 例3(年中离职):纳税人小王,2019年1月1日到3月30日在甲公司上班,甲公司在3月31日给其发放了3月份的工资。甲公司在次月累计预扣法申报时。累计减除费用是3个5000元,其他项目。 4月5日起,到乙公司上班,乙公司第一次给其发工资是2019年5

35、月12日,乙公司当月按照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时,确定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减掉2个月份数对应的减除费用,也就是10000元。28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1.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根据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预扣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36、。劳务:3档预扣率;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率20%注: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292022-3-7 条例: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30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31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例4:假如某居民个

37、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收入额:2000-800=12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20%=240元年底计入综合所得年底计入综合所得:2000(1-20%)=1600元,综合税率表例5: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40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收入额:(40000-4000020%)70%=224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240020%=4480元322022-3-7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02040301居民个人的上述三项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年度

38、汇算清缴时以四项所得的合计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而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上述三项所得日常预扣预缴税款时暂不减除上述扣除。年度汇算清缴时,收入额为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预扣预缴时收入额为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其中,“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可扣除的项目不同收入额的计算方法不同需要特别说明事项年度汇算清缴时,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预扣预缴时,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

39、预扣率。适用的税率/预扣率不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三项综合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关于“按次”的具体规定332022-3-7二、二、非居民个人的非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综合所得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计算应纳税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40、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非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342022-3-7税款计算非居民个人四项所得应代扣代缴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352022-3-7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的自行申报的自行申报1、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次月15日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2、非居民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税款扣缴方法保

41、持不变,达到居民个人条件时,应当告知扣缴义务人基础信息变化情况,年度终了后按照居民个人有关规定办理汇算清缴。3、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应当办理纳税申报: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向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非居民个人在次年6月30日前离境(临时离境除外)的,应当在离境前办理纳税申报。362022-3-7有关概念 居民个人: 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

42、民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372022-3-7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企业(境外独资/合伙企业呢?)。第三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

43、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382022-3-7 优惠的衔接优惠的衔接 条例第四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原5年)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

44、超过30天的,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第五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超过90天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90天到183天的,无此优惠。392022-3-7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其他几项所得的计算其他几项所得的计算402022-3-7经营所得经营所得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预缴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向

45、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从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的,选择向其中一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汇总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412022-3-7经营所得经营所得 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申报主体:自行申报422022-3-7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获取远程办税端远程办税端2019年1月1日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am

46、p; 省电子局网站。432022-3-7税款计算其它分类所得代扣代缴税款的计算方法财产租赁所得支付财产租赁所得的,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税款财产转让所得支付财产转让所得的,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税款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税款。其他所得项目:442022-3-7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专项附加扣除政策452022

47、-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最大亮点:1. 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权使用费4项收入,按年计税。2. 新设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46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1)子女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不论是否在幼儿园学习;(2)子女正在接受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育);(3)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

48、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上述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教育。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扣除人由父母双方选择确定。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00元。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47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当月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

49、续扣除。境内接受教育:不需要特别留存资料;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 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482022-3-7扣除主体和子女的范围 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49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2)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具体范围,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准。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

50、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例外:例外: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以下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除。50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上载明的发证(批准)日期的所属年度,即为可以扣除的年度。需要提醒的是需要提醒的是,专扣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证书应当为2019年后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注意:多个学历(

51、学位)继续教育不可同时享受,多个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不可同时享受。51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是否符合政策,可查阅贷款合同(协议),或者向办理贷款的银行、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咨询。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扣除人:夫妻双方约定,可以

52、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变52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超过240个月。个月。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婚前购买、婚后贷款利息扣除的问题,一人扣,或各扣50%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住房贷款利息53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

53、支出;(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也就是说,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谁来扣: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县城有房,在市区上班无房,租房?542022-3-

54、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员工宿舍可以扣除吗?(无租)如果个人不付费,不得扣除。如果本人付费,可以扣除。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两人合租住房,住房租金支出扣除应如何操作? 合租租房的个人,若都与出租方签署了规范租房合同,可根据租金定额标准各自扣除。住房租金55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含)被赡养人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纳税人为独生

55、子女:每月2000元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56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年末。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岳父岳母或公婆的费用?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

56、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赡养老人572022-3-7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养父母继父母生父母子 女父 母582022-3-7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父母与子女】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第二十五条 【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第二十六条 【收养关系】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

57、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592022-3-7第二十七条 【继父母与继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八条 【祖与孙】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第二十九条 【兄姐与弟妹】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

58、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602022-3-7民法总则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61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过80000元元的部分新税

59、法实施首年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要在新税法实施首年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要在2020年才能办理。年才能办理。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汇算清缴时扣除622022-3-7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分分别计算扣除额别计算扣除额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等纳税人父母的大病医疗支出?大病医疗632022-3-7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本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

60、结转以后年度扣除。1 12 23 34 4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子女、被赡养老人等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纳税人应当将扣除信息表及相关留存备查资料,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纳税人报送给扣缴义务人的扣除信息表,扣缴义务人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留存五年。642022-3-7获 取填 写提 交计算扣缴1234纸质模板远程办税端APP端远程办税端WEB端电子模板专项附加扣除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