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6-古对今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1)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6-古对今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1)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6-古对今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对今教学设计之传承优秀经典,提高语文素养教材背景:古对今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识字课,全文以对子形式为我 们呈现了三段韵文,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 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 昼夜交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对子是我们中国优秀的经典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语言 素养的最好范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 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并在多种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提 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字理识字、生活识字来认识本课“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 这一个生字。2、通过自由读、对读、吟唱等多种

2、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对韵歌的对仗,押 韵的特点。3、在字理识字和吟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 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以后的国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图画、字理识字、生活识字来认识本课“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 这一个生字。2、通过自由读、对读、吟唱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对韵歌的对仗,押 韵的特点。教学难点:在字理识字和吟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 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以后的国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法学法:诵读中识字识字中了解文化教学流程:一、听唱韵文,接近传统1、导入:中国五千年的悠

3、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名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弟子规还有许多经典需要我们去品读。声律启蒙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先来听听这优美的曲调吧。(设计意图)接近传统文化,感知韵文的美,引出本课的学习。二、初读对子,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课文中圈出的生字,读准确。2、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之前涉及过吟诵法,平长仄短的规律。可以是唱读)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三、字理识字,追根求源1、学习第一小节理解“圆对方”。1)请学生先来阐述自己对这一对子的理解。2)出示图片,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就有了一种说法“天圆地方”也就有了 “圆对方”的

4、对子。(补充:经科学的探索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理解“晨对暮朝霞对夕阳”1)出示“晨”的字理图,让学生观察,上面的“日”就是太阳,就是指早上太阳刚刚 从东方升起,下面的字理代表人们拿着锄头去地里耕作。 这也符合古代人们的作息 规律“日出而作”2)出示“暮”的字理图,上面的草字头就是草,“日”跑到了草丛中,代表着太阳快 要落山了,到了傍晚,古人称做“暮”3)同样出示“朝”的字图,让学生跟据刚才的方式自己去理解“朝”的意思,进而出 示图片,帮助学习“朝霞” 一词,接着引出“夕阳”认识“夕”字。小结:这就是一天的轮回,古人根据太阳的变化,创造了这样有趣的汉字,可见我们 的古人是多么有智慧呀!4)就这样一

5、天又一天,太阳东升西落,就有了我们的一年四季一一春、夏、秋、冬。学习“春暖对秋凉严寒对酷暑”5)春天暖暖的,我们就可以说“春暖”,让学生猜猜会对什么,根据学生的猜读来贴 出相应的词卡片“秋凉”6)夏天特别炎热,我们就可用一个字来说,就是“酷暑”同法学习“严寒”适时板书:字数相等。(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语文没有学好归根结底是汉字的关没有过。从汉字的根源教起,追根求源,为学生学生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诵读韵文,体会美感1)出示对子歌,把刚才学过的生字带入课文中读,加深对字词的理解2)出示画出平长仄短的对子歌,让学生根据规律,同时拿出双手来帮助诵读这首对子 歌。3)体会每句之后“ ang”的押韵,板书:押韵4)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诵读。(设计意图)著名教学学家周一贯老先生说,传承经典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吟诵之,以吟 诵接近传统。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经 典开妈,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 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五、拓展实践,加深理解1、出示之前涉及过的词语:山花红对()鱼出水对()2、诗句:白毛浮绿水对()3、名言:一年之季在于春对()小结:同学们,古人根据对子这些特点,编写了许多我们熟知的作品,今后我们多诵 读吟唱,让我们成为一名知书达理、博学多才的人。(设计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