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湾语(l un)三省吾身(x ng)一笔食(d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为人谋而不忠乎(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亦说乎(yu e)学而不思则罔.(w ang)曲肱而枕之(gg)时:按时愠:生气,恼怒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人不知而不愠.(y un)思而不学则殆.(d di)博学而笃.志(d u)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命:命令越过 矩:法度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6)传不习乎(7)

2、三十而立(8)四十而不惑(9)五十而知天命(10)不逾矩逾:(11)学而不思则罔.罔:(12)思而不学则殆.殆:(13)人不堪其忧堪:(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6)然疏食,饮水(17)择其善者而从之疑惑能忍受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饭:吃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川:河流逝:往、离去夺:改变笃:里走切:恳切仁:仁德(18)子在川上曰(19)逝者如斯夫(20)三军可夺帅也(21)博学而笃.志(22)切问而近思(23)匚在其中矣3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选”同“星,恤世同“工”,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

3、”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 .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至IJ。)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的弱点,教导他学习应该常 封故州新。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D.遇事必详加考虑,而后与人商议,择善而丛.。(解析:C. “逝者如斯”形容时光、事情的消逝如同河水流去般迅速。用于此处属望文 生义。)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

4、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4)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7 .填空。(1)论语是磨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丝家、婺宜家,儒家学派创始者。(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

5、则罔,思而不学则箜。”(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孔子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 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学完论语十二章后,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专门组织开展了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 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

6、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 ,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 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 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句劝勉他勤奋学习。【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7、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完成后面题目。9.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B./C./D ./10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者说的是学习方法一一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而后者说的是学习态度一一要虚心,以他人为师,经常向他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新知识。11 .阅读下面这

8、句话,回答问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逝去的一切”比作“河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生世事变幻之快,流露出作者的惋惜之情。(2)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示例】我们应当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让时光白白流逝。12 .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文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示例】“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启发: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时常复习。三、拓展阅读【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9、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选自论语十二章)【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日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 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泛指多个(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快乐(3)王生好学而不得法,法:方法(4)是不亦善学乎1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知之者不如好

10、之者B.其不善者而改之.C.其友李生问之.曰D.凡师之.所言(解析:A、B、C三项都是代词,D项是助词。)15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2)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却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会没有什么成就。17 【甲】文和【乙】文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的学习有怎样的启发?他们都认为学贵善思、择善而从的人才是“善学者”。启发: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事倍功半。像【乙】文中的那位“好学而不得法” 的王生,即使记住再多老师讲的知识,如果学习方法不正确,也只能是个两脚书橱而已。附【乙】文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