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专业12级1班姓名学号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业资料.目录1.实验目的:22.实验设备:2试件特征2试验仪器设备:33.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3实验简图3适筋破坏 -配筋截面:4超筋破坏 -配筋截面3少筋破坏 -配筋截面43.1适筋破坏:12(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12( 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13(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13(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14(
2、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153.2超筋破坏:4(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4( 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5(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7(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8(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93.3少筋破坏:9(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9( 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10(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11(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11( 5)简
3、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124 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即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同学们综合所学知识及实验所得结论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存在的问题。15.资料 .(院、系)专业班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4 年 10 月 16 日 教师评定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1. 实验目的: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2. 实验设备:试件特征( 1)根据试验要求,试验的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fck=20.1N/mm 2,ftk=2.01N/mm 2,fc14.3N/mm2, Ec=3.0 104 N/mm 2),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HRB335 级(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yk335N/mm 2 ),箍 筋与 架立 钢筋 强度 等级 HPB300级( 屈服强度 标准 值为fy=270N/mm2)( 2)试件为 b h=200 435 mm 2,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为20mm 。少筋、适筋、超筋的箍筋是12100,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3)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10 的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资料 .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5、试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与支墩( 2)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 20T 荷重传感器( 4) YD-21 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5) X-Y 函数记录仪( 6) YJ-26 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 7)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3. 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实验简图适筋破坏 -配筋截面加载:(注明开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资料 .加载:Fcr =0.5KNFy =95.6KNFu =96.4KN超筋破坏 -配筋截面加载:(注明开
6、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加载:Fcr =0.5KNFu =135.1 KN少筋破坏 -配筋截面:加载:(注明开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加载:Fcr =0.4KNFu =7.3KN3.1 适筋破坏:(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资料 .理论计算:ho389开裂时: xf tk As2.01 12320.616mm1 f ckb1.020.1200M crf tk As (hox)2.011232(3890.616 )0.9625 KN gm22M cr0.96250.4734 KN
7、开裂荷载: Fcr2.033a屈服时: xf yk As335 1232102.667mm1 f ckb1.020.1200M yf yk As (hox)3351232(389102.667 )139.36 KN gm22屈服荷载: FyM y139.3668.55KNa2.033破坏时: xf stk As455 1232139.44mm1 f ckb1.020.1200M ufstk As (hox)4551232(389139.44 )178.98 KN gm22破坏荷载 : FuM u178.98a88.04 KN2.033通过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跟理论数据存在着误差,主要原因:1 实
8、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5 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载;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 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As1232h0389EsAs2.01051232EEc?3.01040.1056bh0200 389teAs12320.0283Ate0.5200435当构件开裂时,M k0.9625KN /M.资料 .sqM K0.9625 1062.308h0 As 0.873891232ftk1.10.6
9、52.01负数,取0.21.1 0.650.0283tesq2.308Bs1.15Es Ash022105123238923.506 1013 N mm20.26E1.150.20.260.1056M K l020.9625 106 610020.112mmf s0.113.5061013B以此类推,在不同的荷载下,可以得到相关的数据:F(kN)0.473434.4368.5588.04M k(KN m)0.962570139.36178.98sq (N/mm 2 )2.308167.89334.24429.260.20.830.960.9913( N gmm2 )3.5062.0851.92
10、41.891Bs 10f (mm)0.11213.74229.64738.741.资料 .实验得出的荷载 -挠度曲线 :(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最大裂缝:acr1.9teAs12320.02830.5bh0.5 200435deq28989.40mm0.0283tesqM k178.98106429.3N / mm2h0 As0.87 389 12321.10.652.011.00.0283429.3Wmaxacrsqdeq429.31.9 20 12 0.08 989.40 0.57mm1.9cs0.081.9 1.05Este210.资料 .(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
11、开的过程与机理。当荷载在 0.5KN 内,梁属于弹性阶段,没有达到屈服更没有受到破坏。当荷载在 0.5KN 的基础上分级加载, 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阶段,手拉应变曲线开始呈现较明显的曲线性,并且曲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减小,表现为在受压区压应变增大的过程中,合拉力的增长不断减小,而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仍工作在弹性范围,呈直线增长,于是受压区高度降低,以保证斜截面内力平衡。当内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边缘的混凝土达到其实际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截面处于开裂前的临界状态。接着荷载只要增加少许,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极限抗拉应变,部分薄弱地方的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此时荷载为 9.7KN 。在开裂
12、截面,内力重新分布,开裂的混凝土一下子把原来承担的绝大部分拉力交给受拉钢筋,是钢筋应力突然增加很多,故裂缝一出现就有一定的宽度。此时受压混凝土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应力图形开始呈现平缓的曲线。此时钢筋的应力应变突然增加很多,曲率急剧增大,受压区高度急剧下降,在挠度-荷载曲线上表现为有一个表示挠度突然增大的转折。内力重新分布完成后,荷载继续增加时,钢筋承担了绝大部分拉应力,应变增量与荷载增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表现为梁的抗弯刚度与开裂一瞬间相比又有所上升,挠度与荷载曲线成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荷载的增加,刚进的应力应变不断增大,直至最后达到屈服前的临界状态。钢筋屈服至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峰值应力阶段。
13、此阶段初内力只要增加一点儿,钢筋便即屈服。此时荷载为 95.6KN 。一旦屈服,理论上可看作钢筋应力不再增大(钢筋的应力增量急剧衰减),截面承载力已接近破坏荷载,在梁内钢筋屈服的部位开始形成塑性铰,但混凝土受压区边缘应力还未达到峰值应力。随着荷载的少许增加,裂缝继续向上开展,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降低,中和轴上移,内力臂增大,使得承载力会有所增大,但增大非常有限,而由于裂缝的急剧开展和混凝土压应变的迅速增加,梁的抗弯刚度急剧降低,裂缝截面的曲率和梁的挠度迅速增大。.资料 .(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配筋率越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越大,最大裂缝宽度值越小, 但
14、配筋率的提高对减小挠度的效果不明显。3.2 超筋破坏:(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h0362.5mmA s2463mm 2跨度为 a2033mmfbxA fM crftk As (h01 cks tkx)2xAsftk24632.011.2315 mm1 fckb1.020.1 200M cr2.012463362.5- 1.23151.792KNM2.资料 .FcrM cr1.792a0.881KN2.033破坏弯矩、荷载:xf stk As455 2463a1 fck b 1278.77 mm20.1 200M u 4552463362.5- 278.7
15、7250.04KN M2FuM u250.04122.99KNa2.033通过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跟理论数据存在着误差,主要原因:( 1)、构件的平整度,截面尺寸是否准确、混凝土实际保护层的厚度等施工质量会使计算值与实际抗弯承载力产生差异。( 2)、应变片的粘贴位置会产生差异。传感器的精度会产生差异。百分表的位置影响。手持式应变仪的读数影响。( 3)、应变片的温度补偿产生差异。选用设备的量程不合理。读数间隔时间相差过大。( 4)、各种人为因素,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实验时仪表出现碰撞。度数出现误差。没有预加载( 2)绘出试验梁 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注:超筋梁在荷载作用至破坏期间挠度变化
16、极小,难以计算。.资料 .(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注:超筋梁在荷载作用至破坏期间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极小,难以计算。(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1) 在此弹性阶段混凝土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都近似直线,因此基本上可看成混凝土在弹性范围内工作。而钢筋此时也工作在弹性范围内,所以整根钢筋混凝土梁可近似看成一份匀质弹性梁。在加载过程中梁的刚度不变,表现为这一阶段的挠度荷载曲线基本为直线。在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增大过程中,受拉钢筋拉应力呈直线增加,受压区合压力和受拉区合拉力也基本呈直线增加,由平截面假定可知,此时的受压区高度应近似保持不变。(2) 而
17、到受拉区混凝土呈现塑形到开裂阶段初,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阶段,混凝土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开始呈现较明显的曲线性,并且曲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减小,表现为在受压区应变增大过程中,受拉区混凝土合拉力的增长不断减小,而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仍工作在弹性范围内,呈直线增长,于是受压区高度降低,以保证截面内力平衡(若受压区高度不变或增大,则截面合压力增长大于合拉力增长,内力将会不平衡)。当内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边缘的混凝土达到其实.资料 .际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截面处于开裂前的临界状态。(3) 开裂至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峰值应力阶段,梁体开裂后钢筋的应力应变突然增加很多,曲率急剧增大,受压区高度也急剧
18、下降,在挠度荷载曲线上表现为有一个表示挠度突然增大的转折。内力重分布完成后,荷载继续增加时,钢筋承担了绝大部分拉应力,应变增量与荷载增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表现为梁的抗弯刚度与开裂一瞬间相比又有所上升,挠度与荷载曲线成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荷载的增加,混凝土的应力应变不断增大,直至受压区边缘应变接近0.002 ,而钢筋由于配筋率相对比较大,此时并未屈服。(4) 破坏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混凝土的受压区边缘应变达到0.002 ,边缘压应力达到峰值应力。因为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已表现出明显的塑性,而受拉钢筋并未达到屈服强度,拉应力仍随着应变呈线性增长。为了保持截面内力平衡必须增大受压区面积,所以截面中
19、和轴下降,受压区高度增加。因为一直到破坏时钢筋也未屈服,我们可以看到,在超筋梁中,自开裂后截面中和轴位置一直是下降的。最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配筋率越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越大,最大裂缝宽度值越小, 但配筋率的提高对减小挠度的效果不明显。3.3 少筋破坏:(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开裂弯矩、荷载:h0435-37 398mmA s78.5mm 2跨度为 a 2033mmfbxA fM crftk As (h01 cks tkx)2xAsftk78.5 2.010.03925
20、mm1 fckb1.020.1200M cr2.0178.5398- 0.039250.063KN M2FcrM cr0.0630.03KNa2.033破坏弯矩、荷载:.资料 .f stk As45578.58.88 mmx20.1200a1 fck b 1M u 45578.5398- 8.8814.06KN M2M u14.066.91KNFu2.033a通过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跟理论数据存在着误差,主要原因:1 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
21、5 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载;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 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注:在很小荷载的作用下,少筋梁即破坏,挠度无法计算(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资料 .注:少筋梁在裂缝出现到破坏期间时间极短,裂缝难以计算。(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在荷载为 0.4KN 时,梁处于弹性阶段,在此阶段混凝土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都近似直线,因此基本上可看成混凝土在弹性范围内工作,而钢筋此时也工作在弹性范围内,所以整根钢筋混凝土梁可近似看成一根匀质弹性梁。在加载过程中梁的刚度不变,表现在这一阶段梁的挠
22、度荷载曲线基本为直线。在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增大过程中,受拉钢筋拉应力呈直线增加,受压区合压力和受拉区合拉力也基本呈直线增加,由平截面假定可知,此时的受压区高度应似保持不变。( 2)在荷载为 7.8KN 时,此阶段荷载只要增加少许,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极限抗拉应变,部分薄弱地方的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在开裂截面,内力重新分布,开裂的混凝土一下子把原来承担的绝大部分拉力交给受拉钢筋,使钢筋应力突然增加很多,故裂缝一出现就有一定的宽度。此时受压区混凝土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塑形,应力图形开始呈现平缓的曲线。( 3)又因为配筋率少于最少配筋率,故一旦原来由混凝土承担的拉力由钢筋承担后,钢筋迅速达到屈服。受
23、压区高度会迅速降低,以增大内力臂来提高抗弯能力。在受压区高度降低的同时,荷载.资料 .也会降低,直到由受压区高度降低所提高的抗弯能力等于降低后的荷载所引起的弯矩时,受压区高度才稳定下来。在挠度荷载曲线上就表现为荷载有一个突然的下降。然后受压区高度进一步下降。钢筋历尽屈服台阶达到硬化阶段,荷载又有一定上升。此时受压区混凝土仍未被压碎,即梁尚未丧失承载能力。但这时裂缝开展很大,梁严重下垂,也被视为已达破坏(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配筋率越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越大,最大裂缝宽度值越小, 但配筋率的提高对减小挠度的效果不明显。4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即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同学们综合所学知识及实验所得结论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次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708.2-2025直流电能测量设备第2部分:间接接入静止式电能表(0.2级、0.5级和1级)
- 消防战斗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热烫锌卡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大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手动遮阳棚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爆破工(高级)职业技能《理论知识》真题(附完整解析)
- 出料气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牵引大机电机机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建材预制构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控硅移相触发控制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私人出租音响合同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二级)技能考核试卷
- 校园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份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5年版)》核心内容解读
- 2025年重阳节敬老孝老主题班会《尊老敬老爱满重阳》课件
- 山西建设工程消防设施检测报告示范文本模板
-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流程图
-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