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成语故事二则 湘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成语故事二则 湘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成语故事二则 湘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成语故事二则 湘教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成语故事二则 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成语故事二那么【教学目的】1.认识、会写“燕、姿、势、聚、耻5个生字。2.默读课文,说说对燕国少年和河神的看法。3.理解成语故事,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学生搜集成语故事。【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老师:读议法。学生:自读、讨论、归纳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学习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邯郸学步?的意思,用能用自己话谈感受。【教学过程】一、介绍导入。课件出示成语介绍成语是我国

2、古代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几乎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学生自由答复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第6课,学习两那么成语故事。板书课题:成语故事二那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板书课题:邯郸学步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接,找出文中的生字词。2.指名分段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老师点拨:课件出示这那么故事讲了一个燕国人不辞辛苦来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学邯郸人走路。可这个人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给忘了,最后只好一步一步爬回了燕国。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3、。1.再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自学字词,注意读准字音,想方法记住字形,联络课文理解意思。3.交流识字方法。3.老师检测点拨。1字音:课件出示生字“燕、姿、势、耻4个字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聚的韵母是“ü,不是“u。“姿是平舌音,“势、耻是翘舌音。“燕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第一声,不读“yàn。2字形:联络已学过的熟字记忆。“燕下面的“四点底要舒展开来,托住整个字,以保持字的稳定与平衡。“姿、势、聚都是上下构造的字,上面部分是左右构造,要合理安排;“聚字笔画较多,上面是“取,下面部分有六画。“耻是左右构造,左边是“耳字旁,一“横变成“提。3字义:联络上下文或找近义词理解

4、。四、学习课文。1.老师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考虑:课件出示问题少年为什么要去邯郸学步?少年在邯郸怎样学步?最后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讨论考虑,师指导明确3.学生自由交流:课件出示少年错在哪里?4.师总结:少年一味地机械地模拟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本领。5.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件出示:“邯郸学步比喻僵硬地模拟,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五、课堂小结。学生联络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成语故事在生活中有哪些事例。第二课时【课时目的】学习故事?望洋兴叹?,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1.听写生字词。2.学生复述成语故事?邯郸学步?

5、,并说一说成语包含的道理。二、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望洋兴叹学生自由发言:你能理解课题中哪些词语?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河神望着海洋发出感慨。三、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河神看到雨水聚会到黄河,水流奔涌,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壮观的,但是当他看到没有边际的北海后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2.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自由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3.学生汇报,师引导归纳4.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这句话是河神对海有由衷赞美和对以前盲目自大的醒悟。四、总结全文。1.学

6、生说一说:“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试着用它说一句话。“望洋兴叹是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如今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下手,而感到无可奈何。五、拓展小结。1.学生讨论学习成语故事的方法。1读懂故事内容;2知道故事所蕴含的道理。2.讨论:学了这两个成语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或看法?3.把这两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听说 专门燕国少年 今天跟这个人学 爬回燕国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7、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明天又根那个人学雨水会聚洋洋自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望洋兴叹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看到大海自叹不如【教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