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两课时 苏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两课时 苏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两课时 苏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两课时 苏教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两课时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4、秋天课 型阅读单元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学准备几片黄叶,和秋景有关的图片及课文PPT。教学时间2课时。教 学 过 程第 1 课时课时目的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秋天的美丽。课时重难点重点:自主学习字词,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丽风光。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任务: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描红。2、观察生活中的“秋意。3、搜集描写秋天的诗词古今都可

2、。教学环节 环 节 内 容二备修改一、提醒课题1、出示黄叶:“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又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二、老师导学简介王宜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1975年开场发表作品。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二年级?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也是他的作品。指读名

3、字,注意“振的发音三、学生试学看看、做做1边读边标出小节数;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放声地朗读这首诗。自由读书,圈点四、课堂同学反响、讨论一、初读课文1、请看秋景图,老师朗读全诗。2、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3、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4、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1出示词语: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书后3词语;2注意读音读音和写法要看仔细:桂子、苹果、紫袍、美酒、梳子、脚印、珍藏、红缨、嚷着。3认识这些词:稻穗儿、蝉、肥膘、红袄、葡萄、红缨二类字5、

4、全诗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6、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些部分呢?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7、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风光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自由读画8、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9、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指板书,让我们再次轻轻齐读这首

5、诗。二、练习写字1、如今来看看这一课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读写时要特别注意的。2、老师范写“柔、“肠。边写边将注意点,生跟着书空3、学生完成书后2描红练习。五、课堂小结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六、当堂训练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七、作业布置熟读课文,找出其中的拟人句,朗读体会。观察秋景,积累描写求精的诗句。板书设计4 秋天 zhèn 王宜振美景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教后反思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开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害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

6、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形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时机,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进步,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

7、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拟。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进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课 题4、秋天课 型阅读教 学 过 程第 2 课时课时目的1、能从字

8、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3、能背诵课文。课时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难点:发挥想象,抓住文中一幅景象描写成一段话。课前准备观察秋景,积累秋天诗句,老师准备课件。教学环节 环 节 内 容二备修改一、提醒课题?秋天?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风光和丰收景象。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二、老师导学 1、出例如句,引导学生进展表达。2、抓住学生表达中的

9、好词句进展点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导理解句子“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上下错落,颜色清楚,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4、指导学生理解最后一部分中国“珍藏黄叶的含义。三、学生试学看看、做做朗读课文,找出拟人句。朗读体会。描绘文中美景。交流体会。四、课堂同学反响、讨论一、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用一句诗一

10、样的语言来说一说。 秋风来到_,在那儿_。2、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举生活中的例子。 秋风飘到_,_。老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3、老师小结: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目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老师巡视理解学情,相机指导。5、引导学生交流“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淘气得意,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欢,对秋天的喜欢。“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淘气、得意,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欢。“

11、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本来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欢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你!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秋风能打滚,苹果穿红袄,玉米乐了,高粱红了好一派活力勃勃的秋天啊。面对这样美丽的秋天,你想干什么呢?出示:我真想变成 。我们都来说一句美丽动人的句子。二、深化理解课文意蕴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指名朗读诗歌的第六小节。2、体会句子含义。3、老师小结:诗人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我们有时在读诗歌时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4、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欢秋天的美丽风光,喜欢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风光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妙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写下 “走了,一起读,读出依恋。当你们看着“走了的时候,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或者就和她道声别吧!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