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高考化学选择题题型专项辅导 14 (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装置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污水流经哈尔滨市,该市于 11月23日至27日停止供水,市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受到较大影响。这次爆炸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硝基苯、 苯和苯胺等。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硝基苯是由苯与硝酸发生加成反应制取的B.硝基苯与三硝基甲苯互为同系物C.硝基苯有毒,密度比水小D.硝基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2 .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是:
2、A.半导体材料碎化钱B.吸氢材料镯、银合金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新型超导材料K3c603 .用某种仪器测量某一溶液的体积时,平视读数为 n mL,仰视读数为x mL ,俯视读数为y mL。若x > n > y,则使用的仪器可能是A.烧杯 B.酸式滴定管C.量筒 D.容量瓶4 .以共价单键相连的非金属单质中,1个原子与相邻原子成键的数 目为8 N个,N为该非金属元素的族序数,人, 这 一现象化学家称为8 - N规则。某非金属单质结构 如图所示,构成该单质的元素位于:A. mAB. IVAC. VAD. VIA5.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
3、积依次为 Va、Vb、Vc,已知Vb=2Vc, Va=Vb+Vc,则在A 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6. 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NO2大量进入血液时,能将 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正常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 白,失去携氧功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列各组试剂不能检验 NO2-的是A. AgNO3、HNO3B. FeCM KSCNC. KMnO4、H2SO4D. KI、淀粉7. 一氯氨(NH2 Cl )中氨基带部分负电荷,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 NH2OH 和 HClB. NH3H2O 和 HClC. NH3
4、和 HClO3D. NH3 和 HClO8 .在60c时,水的离子积 Kw=1 X10-13,下列同体积的各水溶液中所含 田和OH-粒子数之和最小的是:A、pH = 4B、pH = 6 C、pH = 8D、pH = 119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 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aO2的水解产物是 Ca(OH)2和H2O2 B. NaClO 的水解产 物之一是HC1OC. PC13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OD. Mg3N2水解生成 NH3 和 Mg(OH) 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
5、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O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O分。)10.已知25 C、101kPa条件下:4Al(s)+3O 2(g)=2Al 2O3; H = - 2834.9kJ mol 14Al(s)+2O 3(g)=2Al 2O3; 小=3119.1kJ 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 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 O2比
6、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11 .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g/mol) , V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L/mol) , p为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g/L),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和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g)和 体积(L),下面四个关系式的判断正确的是:VpMMV Na =一 p = m = =A.和都正确B.和都正确C.和都正确D.和都正确12 .在120c时,将质量均为m g的H2、CO、甲醛、甲酸甲酯完全 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产物分别通过足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干燥管,干燥管质量增加依次为:mi、m2、m3、m4,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mi< m2 < m
7、3 < m4B、mi> m2> m3 > m4C、mi= m2 > m3= m4D、mi= m2 = m3 = m413 .莫尔盐(NH4)2Fe(SO4)2 6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下列有关该盐溶液比较不正确的是 A、c (SO42-) > c (NH4+)>c (Fe2+)>c (H+)>c (OH-)B、c (SO 42-) = c (NH 4+) > c (Fe2+) >c (H+) > c (OH-)C、2c (SO 42-)+ c (OH -) = c (NH 4+) + 2c (Fe 2+)+ c
8、 (H +)D、c(H+) = c(OH-) + c(NH 3 - HO)14 .常温时,将 VimL cimol - t1的氨水滴加到 V2mL C2moL t1的盐酸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iVi>c2V2B.若 Vi=V2, ci=C2,则溶液中 c (NH4+)=c (Cl-)C.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 (NH4+)>c (Cl-)D.若V1W2,且混合液的pH<7,则可能有c1=c2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足量氯气通入澳化亚铁溶液中:3Cl 2 + 2Fe2+ + 4Br- = 6Cl+ 2Fe3+ + 2 Br 2
9、B.在溶液中NH4H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混合NH4 + + HSO3- + 2OH -= SO32- +2 H2O + NH 3 TC.过量CO2通入NaAlO2溶液中CO2 + 2 H2O + AIO2- = Al(OH)3(+ HCO 3-D.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 2 + 2 H+ = Ca2+ + 2 H2O16.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 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 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所有原子在 同一平面)。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凝同系物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D.该有机
10、物一氯代物只有3种17.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 m(H) m(O)B.m装置后缺少干燥D. CuO没有全部被A. I、II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装置C. II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还原18. TC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I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i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A. (ti+10) 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在(ti+10) 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C. TC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 0.3mol -1A、0.1 mol -1旧和0.4 mol - -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 ,1L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 A的转 化率增大19 .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 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初三联考试卷及答案
- 陕西高一生物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合同备案的优势显著
- 湿法刻蚀设备工艺改进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工程壁纸选购与施工考核试卷
- 纺织品品牌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物流租赁经营的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纤维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考核试卷
- 舞台布置与设计原则考核试卷
- 回收设施布局与优化-深度研究
- 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微专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森林无人机灭火技术集成-深度研究
- 股份转让协议模板
- 利他思维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高中-主题班会-把学习变为热爱:内驱力【课件】
- 2025中考物理总复习填空题练习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重点知识点与语法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